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高温季节定地饲养中蜂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地高温季节蜜源十分丰富:乌桕、荆条、西瓜、芝麻、蔬菜、野花等,应有尽有。只有给蜂群创造一个优良的自然生活条件。并有一套良好的科学管理方法,才能使其强壮起来,夺取夏蜜高产与稳产。否则,尽管外界蜜粉充足,箱内存蜜足,也无法取到成熟蜜。一旦敌害入侵蜂群,蜂子最爱逃逸。现将我们近年探究出的高温天气管理中蜂的方法简介如下,供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温季节蜂群防热降温的措施●高寿增每年的6月底和8月末,东北地区常常出现高温天气,气温高达32℃以上。在中午烈日直晒下,蜂箱表面温度就会比蜂群巢内的温度高出8~1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影响下,巢温大幅度超过了蜜蜂正常生活适宜温度,致使蜂巢内闷热、缺氧...  相似文献   

3.
正欲擒故纵留住逃迁群每年总会遇到蜂群屡屡飞逃,尤其是高温酷暑的夏末秋初季节,逃迁现象更为频繁。逃迁原因大多为高温干旱,蜜源紧缺,巢虫、胡蜂危害以及周边不良环境等。蜂群一旦产生了逃迁欲望,很难抑制其飞逃行为。能成功留住蜂群,重新产生恋巢性而不再飞逃是上策。"硬留"逃迁蜂群或暂时应急性留住蜂群,是不能长期留住逃迁群的。笔者采用"欲擒故纵"的  相似文献   

4.
炎热季节不期而至,大家都知道奶牛是怕热不怕冷的动物,高温天气给奶牛造成一些麻烦。我们必须了解高温到底能给奶牛造成什么影响,然后有的放矢,采取一些措施给奶牛创造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使其产奶水平正常发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蜂群中,白垩病的病菌虽然到处都存在,但我认为大部分病菌是匿藏在蜂花粉中的。根据我近两年来的观察和防治方法,采用了在白垩病发病期使蜂群内外严格控制花粉存在,使蜂群内蜂子基本上不食用带有病菌花粉的措施。同时在采用这项有力措施之时,给蜂群饲喂高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6.
每年夏天高温季节到来后,蜂群群势迅速下降,王浆产量骤减。这种历年规律性的情况,养蜂人称之为“夏衰”。“夏衰”是养蜂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它不但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收入,还削弱了蜂群伏繁的基础。所以防止蜂群“夏衰”,是养蜂生产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蜂群会产生规律性的“夏衰”,这是温度过高所造成。因为巢内温度以35℃左右为适宜,超过这个温度,蜜蜂就要振翅扇风降温,适应蜂群生活和生存的需要。然而夏季高温时,气温往往上升到38℃上下,尤其那些露天蜂场,在太阳暴晒下,温度常常高达40℃以上。由于高温、干燥给蜂群生存造成严重威胁。迫使大批蜜蜂参与采水和振翅扇风降  相似文献   

7.
辛强 《蜜蜂杂志》2011,30(2):2-2
在适合蜜蜂飞翔的季节里,经常会出现部分蜂群群势相差悬殊的情况,而且强的越强,弱的越弱。尤其转场到新址或刮大风后,“偏集”现象格外严重,给蜂场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如:有的蜂群需连续加脾,就有蜂群需要撤脾;有的蜂群需要散热,  相似文献   

8.
胡福良  黄坚 《中国蜂业》2006,57(6):17-18
养蜂者深有体会,每年夏季高温季节到来之后,蜂群群势不断下降,蜂王浆产量骤减。到秋季时,一般蜂群群势下降1/3,有的甚至1/2以上。蜂王浆产量一般减少1/2以上,有的甚至停产。这种现象养蜂人称之为“蜂群变衰”。蜂群变衰是全年养蜂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全年蜂王浆产量最低的时候,因此预防蜂群变衰是获得全年蜂王浆高产的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还为强群秋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春季蜂群管理工作的要点是:使蜂群保温良好,饲料充足,注意盗蜂,及时改善蜂群的生活环境,使蜂群能够迅速发展,给这一年的分蜂、取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养蜂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随意将巢脾从蜂群中提出来的,特别是高温季节巢虫盛行期,弄不好会使整张巢脾被巢虫所毁坏.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大量蜜蜂农药中毒,螨害特别严重,或高温季节蜜蜂在运输途中不慎被闷死等等原因造成垮蜂,实在无蜂护脾时,必须将空巢脾提出进行人工保护.  相似文献   

11.
工蜂产卵及其处理杨朝环蜂群在失去蜂王后会导致工蜂产卵,下述情况会使蜂群失王:①育王分蜂。处女王外出交尾时,如遭到敌害或者同雄蜂交尾时一同落水死亡,造成无王蜂群。②在管理蜂群和收蜜的季节,因某些复杂原因会造成蜂群失王。失王以后的蜂群,秩序紊乱、不正常,...  相似文献   

12.
<正>中蜂最怕热,一到高温季节,逃跑死亡的蜜蜂特别多。饲养中蜂的朋友要特别重视蜂群的管理工作,下面谈几点管理要点,仅供参考。1清扫箱底,打扫蜂箱周围卫生,帮助蜂群排除巢虫每年春季取蜜结束后,对蜂群用过的所有蜂箱冲洗1次,使蜜蜂能够安居乐业。冲洗时最好放在水深的池塘浸没蜂箱几分钟,使箱缝内的巢虫全部爬出来被清  相似文献   

13.
春季是蜂群增殖的重要季节,只有抓紧在这个季节,把蜂群迅速培育成采蜜群,才能保证在主要流蜜期获得高产。由于全国各地的气候、地形、海拔和纬度不同,以及蜂群强弱、蜂王优劣、饲养技术等差异,各地养蜂员必须根据当地客观环境,根据蜂群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最佳蜂群保温、饲喂、加脾和整理蜂巢等的时间和方法,因地制宜地积极做好春季蜂群的管理工作。本期特选登了一组不同地区的来稿,供大家参考。限于篇幅,这些来稿已做了必要的精简,希望作者、读者给予谅解。——编者  相似文献   

14.
蜂群越冬需安静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很多,如食料,包装、温度等,但初学者往往忽视了安静环境给蜂群带来的益处。小雪之后,天气寒冷,蜂群的包装工作已基本完成,此时的气温大约为白天7~10℃,夜间-7~-6℃。日常管理主要是遮荫覆盖、缩小昼夜温差,使蜂箱温度保...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丽水、云和等县及碧湖镇郊区一带,有乌桕蜜源,是蜂群采蜜和繁殖的好场所。但近几年来。在7月高温季节,发现蜂群幼虫不孵化,工蜂寿命缩短,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全群死完。  相似文献   

16.
刚开始养蜂时,不知道蜂群还需要喂花粉。不管是春繁期还是其它缺粉的季节,我都只喂蜜或糖,春天蜂群也能发展起来,缺粉季节也能生产蜂王浆。但与其他喂粉的蜂友的蜂群相比,春天我的蜂群发展慢,蜜蜂体质相对较弱,生产季节产浆也少,才知道蜂群喂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为解决北方蜂群在冬夏季节交替时出现冬寒夏燥现象,在气温变化异常地区,采用地下气室恒定温度缓解调整蜂群内部温度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先进技术,可利用地下自然气体调节、抑制蜂群时常出现的"在冬冷夏热季节"导致蜂群分蜂或停产易发生疾病等常见问题。对蜂群箱底开孔通过箱外气孔输送空气与地下恒温气体接触疏通到蜂群内部,保持蜂群内部温度稳定不受外界季节变化干扰,充分发挥蜜蜂自身  相似文献   

18.
粉脾湿灌法     
曹日煊 《蜜蜂杂志》2008,28(3):23-23
雄蜂在蜂群繁殖季节出现,以与处女王交配为惟一使命.雄蜂扮演着蜜蜂种族繁衍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非繁殖季节,正常蜂群中是没有雄蜂存在的,或仅有极少量雄蜂个体存在.  相似文献   

19.
在春繁时给蜂群饲喂“蜂壮1号”蜜蜂饲料添加剂,比对照组蜂数增加36.15%,成熟蜂蜜增产54.51%,王浆增产10.42%,喂峰促1号,蜜蜂饲料添加剂的蜂群,比对照组蜂数增加27.43%,成熟蜂蜜增产34.81%,王浆增产5.89%,在春繁季节,给蜂群饲喂蜜蜂饲料添加剂人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巧收岩窟蜂     
正野生蜂群在岩窟内筑巢,想要收捕很困难。笔者建议采取留脾收蜂法,只要操作得当,既能如愿收捕,又能完好留住野生蜜蜂,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季节并非每个季节都可以收捕野生蜂群,只有晚春和初夏才是最佳收捕季节。留心观察,晴朗的午后,巢门口出勤工蜂成群结队,十分兴旺,还有很多雄蜂进出蜂巢,说明该岩窟内的野生蜂群势十分强大,已进入分蜂期。其他季节,如冬季和早春,气温过低,正逢蜜蜂越冬期;夏末和秋季,气候干旱,高温缺蜜,蜂群艰难越夏。此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