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做好补催青工作.领种前一天,蚕室需先加温至70.F,干湿差2~3.F,同时开窗换气.排除有害气体,避免消毒后湿度过大.领回蚕种后,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并将室温逐渐升温到78.F,干湿差2~3.F.蚕室要严格避光,使胚子发育整齐.如蚕卵转青较齐,则第二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否则以第三天清晨感光收蚁为宜. 2)适时收蚁.若收蚁时间过早,收蚁时部分蚕尚未有食欲,会造成蚕儿食桑有先有后.若收蚁时随出随收,则会引起蚕儿发育不齐.最适收蚁时间应掌握在孵化2~3h后,绝大部分蚁蚕已有食欲并开始徘徊觅食时进行.春蚕在上午8~9时收蚁,争取在10时前结束.收下的蚁蚕中如发现有未孵化的蚕卵,应继续置黑暗处保护,次日早晨再感光收蚁.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农村养蚕普遍使用纱网或蚊帐布进行收蚁,在去收蚁网时,因网常与蚁蚕、蚕沙粘连,操作麻烦,而且容易损伤蚁体,诱发蚕病,增加遗失蚕。如果推迟收蚁网,则会给扩座匀座工作增加难度。采用打孔薄膜收蚁法,既消毒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又操作容易,省工省力,不伤蚁体。  相似文献   

3.
从做好催青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合理的环境条件、加强催青技术管理、防止催青死卵的发生、及时收蚁与增强蚁蚕体质等方面阐述了蚕种催青技术,以期提高蚕种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蚕种催青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做好催青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合理的环境条件、加强催青技术管理、防止催青死卵的发生、及时收蚁与增强蚁蚕体质等方面阐述了蚕种催青技术,以期提高蚕种孵化率。  相似文献   

5.
一化性柞蚕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一化性柞蚕品种的产量和主要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柞蚕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收蚁结茧率>普通孵化率>二天实用孵化率>千粒茧重>茧层率>茧层量>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力>克蚁蚕头数>不受精卵率>全龄经过>全茧量.说明,收蚁结茧率、普通孵化率、二天实用孵化率、千粒茧重等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在实际生产中,蚕种出库催青后,往往会发生延迟收蚁的情况,例如春期催青中遇到晚霜、冰雹、干旱等,使桑树生长缓慢,需要延迟收蚁。可通过适当降低催青温度,或将蚕种冷藏抑制,以达到延迟收蚁的目的。但蚕种耐冷藏的时间因胚子发育的不同时期而异,一般来讲,活性化了的蚕种最耐长期冷藏的时期是在还没有完全开始发育的甲胚子时期,以后随着胚子发育的进展变得不耐冷藏,尤其是过了丙2以后的胚子格外弱。现将催青期蚕卵及蚁蚕冷藏的时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慧 《农村新技术》2007,(10):25-25
1.看群体发育.收蚁时孵化不齐,蚁蚕大小不匀,头大尾小,吐丝多,向蚕座四周乱爬,表明体质虚弱.饲养过程中,用手触蚕体或把蚕提起,如蚕收缩,有反抗作用的为健康蚕,无感觉的表明体质虚弱.大蚕期,用手背平触蚕体,感觉冰冷的为健康蚕,有湿热感的,表明体质不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转青卵消毒方法对蚕卵孵化率、蚁蚕疏毛率、小蚕生长及对饲料霉变的影响⒚结果表明以4% 甲醛浸渍 15 m in,然后以95% 乙醇处理 4 m in 为好⒚收蚁用饲料以平板状为佳,疏毛整齐遗失蚕少,二龄以后则应更换片状饲料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转青卵消毒方法对蚕卵孵化率、蚁蚕疏毛率、小蚕生长及对饲料霉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甲醛浸渍15min,然后以95%乙醇处理4min为好,收蚁用饲料以平板状为佳,疏毛整齐遗失蚕少,二龄以后则应更换片状饲料。  相似文献   

10.
一、收蚁的省力化 1.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除在催青期调节好发育起点胚子、严格执行催青标准、见点后黑暗保护使胚子发育齐一外,还要注意领种和补催青工作.蚕种进室后随即摊种并黑暗保护在温度24℃、干湿差1.5~2℃环境中,进室的第2天上半夜开始升温到25.5℃,第3天早晨感光收蚁.  相似文献   

11.
柞蚕生产是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农民说:“种地带放蚕,收入一年顶二年。”因此,广大农民放养柞蚕的积极性非常高。保持柞蚕生产高产、稳产,除了提高放养技术水平和放养高产品种外,更主要的是提高蚁蚕保苗率。目前,放养柞蚕,收蚁结茧率不高,一般在40%~47%,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秋蚕蚕期正是雨季,高温多湿,各种害虫繁殖、活动猖獗,对小蚕期的蚁蚕危害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12.
四、收蚁 1.收蚁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收蚁工作技术要求高,时间短,事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①收蚁室温度要调整到24℃~25.5℃.②要备足收蚁用具如蚕筷子(挟收蚕用),鹅毛(收扫蚕整座用),收蚁网,收蚁纸,防干塑料布.  相似文献   

13.
一、收蚁1、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除在催青期调节好发育起点胚子、严格执行催青胚标准、见点后黑暗保护使胚子发育齐一外,还要注意领种和补催青工作。蚕种进室后随即摊种并黑暗保护在温度24℃,干湿差1.5~2℃环境中,进室的第2天上半夜开始升温到25.5℃,第3天早晨感光收蚁。  相似文献   

14.
蚕种孵化率的高低与优劣对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近几年来由于小蚕共育率的提高和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同时采取隔日收蚁法,蚕种一日孵化率基本能达到95%。但也有个别共育室、少数单育户出现蚕种孵化率低、孵化不齐、顶帽蚕等孵化不良现象。甚至出现死卵、蚁蚕死亡。笔者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对蚕种孵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止对策谈点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15.
蚕种孵化率的高低与优劣对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近几年来由于小蚕共育率的提高和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同时采取隔日收蚁法,蚕种一日孵化率基本能达到95%。但也有个别共育室、少数单育户出现蚕种孵化率低、孵化不齐、顶帽蚕等孵化不良现象,甚至出现死卵、蚁蚕死亡。笔者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对蚕种孵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止对策谈点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16.
蚕种浴消后,冷藏就成为蚕种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因越年蚕种入冬后接触一定程度的低温,蚕卵内的胚胎就会逐渐解除滞育成为活性卵,若活性蚕卵感受到10℃以上的温度,胚胎便会逐渐发育以至孵化.如果将越冬后的蚕种在自然温度中保护,而此时正是冬春之交,气温忽高忽低变化较大,最后导致胚胎发育极不整齐,甚至孵化较早,蚁蚕因没有适熟桑叶而遭受损失.为了避免越冬后的蚕种孵化过早,促使蚕卵孵化齐一;同时又能根据生产需要,准确预测催青后的收蚁日期,随时调节养蚕日期,从而能更好地加强生产的计划管理;因此,越冬后的蚕种必须要在适当的时期进行冷藏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卵质量检验新方法,提高成品卵质量检验的准确性、高效性及可操作性。【方法】分别采用直接计数蚁蚕法、称量计算蚁蚕法、直接计数良卵法,进行蚕种孵化率和良卵数调查,并比较3种方法的调查效率。【结果】采用称量法计算蚁蚕头数与直接计数蚁蚕头数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采用直接计数良卵数与实际良卵孵化值误差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效率方面,直接计数良卵法耗时是直接计数蚁蚕法的56.75%,而称量计算蚁蚕法耗时仅是直接计数蚁蚕法的21.83%,节省约4/5的调查时间,工作效率极大提高。【结论】将称量计算蚁蚕法应用于良卵数和孵化率调查是可行的,且具有操作性好、省时、省工、效率高,准确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1做好补催青和收蚁工作 我县蚕桑站向各乡镇发放蚕种一般是己4胚子,这就要求农户要做好补催青工作,使之提高1日孵化率.温度掌握在25.5℃,干湿差在1~1.5℃条件下进行黑暗保护,第3天早晨5时进行感光,迅速适时收蚁.收蚁时,为防止蚕儿逸散和减少体力消耗,温度可适当降至25℃.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温冲击方法研究不同品种的蚁蚕生命率,结果表明:蚁蚕生命率是一个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该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不同品种间蚁蚕生命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中系品种蚁蚕生命率平均值略高于日系品种;蚁蚕生命率与克蚁头数、良卵率、孵化率、死笼率、全茧量呈正相关,仅与良卵率、死笼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养蚕业至今仍是我国农村的骨干副业之一,具有饲养时间短、见效快、收益大等特点,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人民生活、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补催青和收蚁1补催青蚕种点青齐一后,平摊成0.167平方米,进行遮黑处理。在蚕种盖上1只蚕匾,再盖上黑布。第9-10天,蚕卵卵面呈黑色,称为"蚕种化鸟"。第11天晨六时除去遮光物,开灯感光,使蚕卵孵化整齐,减少收蚁批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