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油茶的优良品种和种苗选择、林地选择与清理、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油茶栽培技术,旨在为油茶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包括林地选择与整地、育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探讨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提升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研发出适合油茶生长的、更加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战略高度发展油茶产业。“十二五”以来累计新造油茶林约200万hm2。油茶是经济、生态兼有的特殊物种,当覆盖度达90%以后,经济效益将明显下降,采取修剪、密度调整等手段进行人为调控,是保持油茶林持续增产的主要途径。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油茶密林调控与种植密度选择技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包括林地选择与整地、育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探讨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提升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研发出适合油茶生长的、更加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油茶的选择育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油菜无性系的鉴定则是选择育种的重要内容,油茶伏树无性系的遗传效应与环境效应之间总是存在着互作关系,为了测定油茶无性系的生长适应性和稳定性,本文引进性状回归参数bi及Si,结构模型参数ai及λi并对其内容,方法和特点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6.
南康油茶新造林成活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康油茶新造林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影响油茶新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苗木选择、栽植技术、水分科学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促进油茶新造林成活的科学方法,为油茶产业化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广西最主要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分布面广,栽培历史悠久,茶油约占全区食用油的三分之一,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二十多年来,我们围绕油茶良种选育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发展油茶生产起了促进作用。一、在油茶良种选育方面:重点摆在对现有种群和优良个体的调查、选择与利用,其次是杂交育种和其他。选种程序按物种选择——品种、类型选择——优树选择——优  相似文献   

8.
从林分选择、砧木培育、接穗的选择和采集与贮藏、嫁接、接后管理等5个方面详述了快速营建油茶良种采穗圃和油荼低产林改造的油茶低位截干萌芽切接技术.  相似文献   

9.
油茶优良农家品种龙眼茶的丰产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龙眼茶属小果油茶,亦称小叶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 ms)。它是小果油茶中经过长期人工选择与培育出来的优良农家品种。福建油茶产区劳动人民对经营小果油茶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从野生逐步发展到人工  相似文献   

10.
油茶壳及油茶麸堆制有机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油茶壳和油茶麸配置成4种不同比例进行有机肥沤制试验,结果表明油茶壳与油茶麸3:1时所堆沤成的有机肥中有机质及N、P、K含量较高。建议今后在油茶生产中进行有机肥堆沤时,油茶壳和油茶麸按3:1配比,以达到较优的养分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生物防火适宜树种的综合评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静风篝火法测定树种抗燃时间,作为生物防火适宜树种的主要选择因子;同时,结合树种的适生性,生物学、造林学特性以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红花油茶、油茶抗火性能良好,木荷、青冈、苦槠抗火性能中等,在生物防火工程中可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加以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2.
油茶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具有“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自2008年以来,发展油茶产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我国油茶产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良种、良法的推广和应用。文中概述我国油茶良种选育历程,介绍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过程和成效,针对油茶良种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持续推进油茶良种选育、优化油茶品种选择配置、建立油茶苗木分子鉴别体系和提升良种苗木繁育应用效率4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油茶良种更好地应用和推广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茶优良品种(类型)表型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油茶优良单株的表型性状的分析,提出了油茶优良(类型)选择的宏观指标。从树龄、果皮颜色、品种(类型)、冠形和树体结构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均找到了最佳性状,在油茶群体中选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省现有油茶成林7000余亩,除云台,宝华油茶发展较早以外,大部分是在1952年至1954年由外省调进种子直播造林而成。由于油茶种子来源不一,加上油茶是异花授粉树种,个体之间互相影响,产生变异,因而我省油茶品种彼此之间差异很大,其中优株很少,劣株较多,目前虽已进入盛果期,但每年产量很低。因此,进行油茶良种选育,应用优良品种,改造现有油茶低产林,营造油茶新林,就成为我省油茶生产上的一项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自1978年起开展了油茶优树选择工作。现将两年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一、方法与步骤 我省油茶林分布面比较广。为做到在广泛的基础上选择好优树,我们组织了油  相似文献   

15.
浅谈油茶的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既是油料植物又是营林防火的优良树种。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油茶产业初具规模。为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提高林农的经济效益,介绍了油茶的林地和品种的选择、油茶的种植及其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生态因子和人为因素对油茶出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果实和种子的脂肪含量和出油率,不仅与油茶的品种质地有关,而且与油茶生长的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有关,通过人工控制和改造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油茶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油脂的合成与积累,提高油茶的出油率。采收后的油茶果实和种子,仍在继续进行生理生化变化,不同的处理,对油茶的出油率出会产生影响,人为因素可以提高油茶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17.
秦岭南麓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油茶的林地选择、建园栽植、油茶林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秦岭南麓油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发展油茶的主要目的是生产茶油。因此油茶种仁含油率的高低,是衡量汕茶品种优劣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为了掌握全省各地油茶和外省主要油茶品种的含油率情况,我们结合油茶比树选择工作,于1979年进行了油茶种仁含油率的测定。计划连续进行三年,分析全省油茶种仁含油率与当地土壤、气候这两项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促进油茶稳产高产,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现将1979年油茶种仁含油率测定的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绿色大世界》2009,(11):67-67
当前,湖北省各地发展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各企业、种植大户纷纷来电来信咨询油茶产业发展政策和栽培技术,很多地方甚至已于去冬今春完成油茶基地高标准大规模整地。近日,湖北省林业局组织专班开展了油茶产业发展模式与机制调研工作。目前,油茶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油茶中幼林能否达到良好的林木生长状态,决定于油茶作物施肥的成效性。在目前的油茶幼林推广种植实践中,运用配方施肥的举措能够为油茶幼树提供充足养分,促进了幼树的营养生长。因此在油茶中幼林的栽培实践领域内,技术人员需要明确油茶营养生长与配方施肥之间的关联性,结合油茶中幼林的真实生长状况来进行合理的配方施肥技术手段选择。重点探析了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效果与配方施肥措施的联系,以采用合理措施来实施油茶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