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述了在我国东北林区的气候条件下,卵孢白僵菌在菌株的获取、菌剂的生产、应用的林木害虫种类、施菌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现状;提出了卵孢白僵菌菌株的稳定性、剂型、施菌方法、定量化施菌、卵孢白僵菌的标准化与商品化、卵孢白僵菌的自然越冬能力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卵孢白僵菌在我国东北林区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孢子粉,是普通白僵菌原粉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含孢量很高的白僵菌制剂。它具有颗粒细、体积小、药效高、便于贮运、适用于超低容量喷雾等特点。本文提出了白僵菌孢子粉的机械分离提取技术,内容包括工作原理、机械构造、性能、工艺流程、操作技术及经济效益等。  相似文献   

3.
<正>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分布极广的虫生真菌,主要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对蚤、蜱、螨、蝇蛹、蚊幼虫等医学昆虫亦有较好的杀灭效果①.在白僵菌生产工人中普遍有发热、咳嗽、咳痰、乏力等不良反应.为防止其危害,我们对白僵菌的毒性、生产劳动卫生、工人健康及防护措施等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毒性试验一、商品白僵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正>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分布极广的虫生真菌.一般认为虫生真菌对脊椎动物是无害的.Schaerffenberg用白僵菌和录僵菌对鼠进行皮下、静脉注射未发现异常;吸入试验也未见到致病及过敏反应,仅在饲养试验中看到动物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现象,认为这是动物抵抗力降低的缘故(1).但是工人在生产和使用白僵菌的过程中,有发冷、发烧、咳痰、乏力、体弱等反应.目前国内外有关白僵菌的毒性资料较少,为了解其危害,我们进行了白僵菌的毒性试验,发现大量吸入有一定危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白僵菌在森林害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概况,主要包括: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主要种类,白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理,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白僵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otatus walker)虫体上分离出来的白僵菌所进行的三个试验:一、马尾松毛虫白僵菌(简称白僵菌)对家蚕的感染;二、白僵菌晶体的效能;三、白僵菌在液态培养基中生长发育情况.一、白僵菌对家蚕的感染在以前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绝大多数报告中,几乎都要注明"严禁在养蚕区使用白僵菌".广东省德庆县的部分公社是养蚕区,但该县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极为普遍,菌粉撒到了离蚕房只有几十米的地方,并未影响养蚕.我们在这一现实情况下,于1973年5月23日到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白僵菌发酵罐培养技术,白僵菌可工业化生产,以宜昌夷陵区白僵菌菌种为材料,对白僵菌液体发酵罐发酵培养的培养基、菌种生长形态、生长环境的pH值进行试验研究,从而确定转罐时间等液体发酵罐发酵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液体发酵培养中,碳、氮、磷为白僵菌生长必需的三要素,不同生长时期三要素比例不同,初期加入少量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白僵菌孢子生长速率和增加数量;在白僵菌液体发酵生长史中,初始pH值为6,继而在pH值4~5的环境中生长速率最快;前42~45 h在种子罐中主要产菌丝体,在转罐后21~26 h发酵罐中主要产孢子体。  相似文献   

9.
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目前普遍推广使用的一种方法,具有防治费用低,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当前生产白僵菌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用此方法生产的白僵菌原粉体积大,含水量高,有效保存期一般只有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变质失效,造成浪费。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试制了“GF——80型白僵菌孢子吸附粉碎机”。该机既能粉碎白僵菌原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白僵菌市场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白僵菌的产量、质量和价格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对国内潜在市场进行了预测, 针对当前白僵菌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强化政府引导、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市场引导和加强科技先导等4项对策。  相似文献   

11.
There has been a decline in tree growth since the operation of factories atPinus thunbergii forests around a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complex in Korea.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on tree ring width and ring density ofPinus thunbergii. Soft X-ray densitometrical method was used. Decline of ring width was the highest during 3 years immediately after the operation of factories. The percentage of decrease was almost bigger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 as compared with before. Maximum density (MAXD), and the difference (DD) between maximum density and minimum density (MIND) generally decreased since operation of factories, while minimum density increased in the beginning of operation of factori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ring width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growing season,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lso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 of SO2 and ring width at 5% level (r=−0.627*).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cline of ring width after operation of factories was due to compound factors of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The effect of other factors should be still more studied. A part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sian and Pacific Dendrochronology on March 4–9, 1995 in Tsukuba (Forestry and Forest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Japan.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的一种有效形式。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发展湿地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就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福建林业遗产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遗产是森林文化的精华,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传下来的无价瑰宝,是历史的见证。文中在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福建省林业遗产资源的数量、类型、价值主体等进行分析,得出福建林业遗产有数量繁多、类型丰富、文化厚重、价值突出4个主要特点;从5个方面揭示了其形成和得以保存的原因,包括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文化传统深厚、经济价值突出、古代交通不便、历届政府重视;提出建立林业遗产保护机制,率先启动林业遗产的普查、挖掘和认定,加强对林业遗产研究力度,打造一批示范性林业遗产品牌,加强对林业遗产的宣传教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家系变异和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营建于福建建瓯和江西永丰两地点近140个木荷优树家系的遗传测定林,研究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及家系与地点的互作,并初选出一批速生优质家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在家系间的遗传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第3组的最大分枝角性状外,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也存在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效应。性状遗传力估算值显示,树高、胸径和冠幅在两地点的家系遗传力估算值均较高,其变化在0.36 0.87间,受中等偏强的遗传控制,而树干通直度和分枝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估算值相对略低,受中等偏弱的遗传控制。性状相关分析显示,木荷家系树高、胸径和冠幅间呈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在0.572 0.928间。最大分枝粗与树高和胸径也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说明对速生的木荷家系须加强早期修枝,以培育优质的干材。以树高为选择标准,在福建建瓯和江西永丰两地点分别初选出24个和17个早期速生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森林旅游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是各个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分析了泰宁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条件和优势,提出优化森林旅游项目,建设人才队伍,加强宣传、提高游客保护森林、亲近森林的意识3条建议,以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耐瘠薄马尾松优树选择标准,对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山地马尾松天然林进行生长量调查,首先采用标准线方法计算各龄级生长量标准线,并由此制定耐瘠薄马尾松优树选择方法,从70株候选优树中初选出20株优树;然后再通过对5个形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各因子载荷量及其贡献率确定了高径比、冠径、树皮厚比为耐瘠薄马尾松的主要形质指标,通过形质评分进行优树复选,最终确定11株优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水乡乡村聚落空间研究进展,运用文献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法,总结1915—2021年中国南方水乡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特征、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区域层面主要基于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和城乡规划学进行定量研究,村域层面主要基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进行定性研究;不同时期的研究存在内容差异和方法差异,不...  相似文献   

18.
“3S”技术在福建省湿地研究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其境内的湿地资源地域特点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岸湿地分布省。通过对国内外湿地研究中“3S”技术的应用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福建省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阐明了福建省的研究工作存在着起步迟、资金投入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今后福建省应着重做好应用“3S”技术对全省湿地资源状况全面清查与制图,抓好几个重要典型湿地综合研究,应用web技术加快福建省湿地科研的步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18年,以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公共建筑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种类及配置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附属绿地共有植物21科27属29种;植物配置方式主要以“乔木—地被”与“灌木—地被”方式为主,部分绿地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主要以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为主,乔灌比为1∶0.3...  相似文献   

20.
杉木种源幼龄期与成熟期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省于1976年和1979年两次参加全国性杉木地理种源全分布区试验。据27年、9年和6年生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表现优良的种源到成熟期多数仍表现优良,说明了优良种源生产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根据27年生材料研究结果,福建建瓯、广东乐昌、广西融水等种源属于持续速生型,江西种源属于后期速生型。排在前9位的种源是:福建建瓯、广东乐昌、广西融水、江西安福、江西全南、江西铜鼓、浙江龙泉、四川雅安、贵州锦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