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样分析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酶活性和肥力因子,结果表明:所有模式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肥力和酶活性高于单种作物土壤。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r=0.558 7)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钾(r=0.524 7)和水解性氮(r=0.442 5)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有机质(r=-0.577 9)、全氮(r=-0.619 7)和全磷(r=-0.638 5)含量均极显著负相关;脲酶活性与有机质(r=0.908 5)、速效钾(r=0.900 6)、全氮(r=0.843 5)、水解性氮(r=0.796 5)、速效磷(r=0.763 0)和全钾(r=0.676 4)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2.
3.
对贵州兴仁梨树坪林场杉木林林火影响下土壤的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火对林地土壤的酶活性会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在林火发生的初期,土壤酶活性受到了抑制,之后土壤酶活性得到显著促进,土壤中养分的释放得到加强,但同时也抑制了土壤腐殖物质的积累过程,因此林火发生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林地清理,并及时补栽造林,以保持林地土壤肥力的可...  相似文献   

4.
以辽西地区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肥处理对果园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都有显著影响,有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大小顺序都是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CK,养分含量和活性都是以有机肥+无机肥处理最高,所以这种施肥方式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崇阳雷竹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标准地,调查研究了林地覆盖对雷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各类微生物数量变化的趋势一致,冬季数量最低,夏季最高。季节性林地覆盖对土壤固氮菌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及氨化菌数量的影响均极显著。林地覆盖对雷竹林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影响极显著,在林地未覆盖条件下土壤蔗糖酶水解作用更强,林地覆盖抑制了蔗糖酶的水解作用。林地覆盖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极显著,林地覆盖能显著地提高脲酶活性。林地覆盖对土壤蛋白酶的影响极显著,林地覆盖提升蛋白酶活性,使土壤有效氮含量增大。林地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以辽西阜新的山杏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玉米秸秆覆盖厚度处理来探讨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厚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及酶活性都随之增加,并且上层土壤含量及酶活性高于下层土壤;在10cm和20cm处理中除了钾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有差异外,其余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所以,适合当地山杏的覆盖厚度以10~20c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抚育强度对侧柏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宁省北票地区的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不同强度的抚育来研究林下0~10cm和10~20cm两个土层的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抚育强度都能对两个土层的脲酶产生显著影响,而对10~20cm土层的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没有影响,只对0~10cm土层的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董锐 《防护林科技》2016,(4):48-49,79
以抚顺地区不同树龄的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林下土壤进行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0~20cm和20~40cm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都随着树龄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0~20cm和20~40cm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都随着树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复合农林模式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酶活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酶活性能够实质性的反映土地管理和土壤健康状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复合农林模式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功效,本研究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num)模式、桃树(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ana)模式、桑树(Morus alba)模式和梨树(Pyrus pyrifolia)模式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林下广泛种植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使得木本植株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它们的活性都远远高于其对照地。除各模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9月份外,过氧化物酶、蔗糖酶、磷酸酶、脲酶的峰值多出现在7月和8月份。有机质与这5种土壤酶活性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全N仅与磷酸酶和蔗糖酶有显著的正相关,pH值则与它们呈显著的负相关。植物组成可能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的日本落叶松纯林和日本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探讨2种林分类型对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可知,混交林相对纯林,在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变化上都有显著提高,对土壤透气性、代谢循环和有机质积累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土壤酶活性的研究表明:武夷山土壤养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其各种土壤酶活性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提高;同一土类各种土壤酶活性基本上呈现上层高、下层低的层次性分布;各种土壤酶活性水平与各土类养分的化学性状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土壤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清澜港红树林不同群落类型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为海南省红树林湿地土壤碳汇监测与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对5种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 结果 (1)不同群落类型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熵碳皆是榄李群落最低,且显著低于个别群落;土壤微生物熵氮在不同群落类型间无显著差异。(2)不同群落类型表层土壤酶活性基本表现为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表现为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角果木群落的最高,均显著高于海莲和正红树群落;蔗糖酶活性以杯萼海桑群落的最高,显著高于海莲和正红树群落。(3)土壤脲酶活性与含水量(SWC)、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和还原性物质总量(RS)呈极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SWC、MBC、MBN和R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TK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SWC、SOC、MB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酶活性与SWC、SOC、MBC、TN和MBN呈极显著正相关。(4)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SWC、MBC和RS是影响清澜港红树林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 结论 可以通过土壤酶活性来表征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土壤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3.
以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林为对象,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正交试验,探究了对刨花润楠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施肥对照组,各施肥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全氮、磷、钾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以及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在不同水平上对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酶活性均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氮磷钾配比N2P3K1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肥料对桉树(Eucalyptus spp.)生长及林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效应,采用复混A肥料、复混B肥料、液态有菌肥和液态无菌肥等4种肥料对巨尾桉(E. erophylla)作追肥试验,为广西桉树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追肥6个月后的桉树幼林高生长以复混A肥料最好,胸径生长以液态无菌肥最好。复混A肥料增强了林地4种酶活性,同时真菌数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复混A肥料在促进桉树生长方面优于其他供试肥料,但其效果还需要长期定位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育高效授粉树的花粉,在富士、金帅、嘎啦苹果铃铛花期时进行授粉,自授粉后20天的幼果开始间隔20天连续采样,对果实抗坏血酸(AsA)代谢中关键酶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L -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L -半乳糖脱氢酶( GalDH),以及 As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果实 AsA 的迅速积累期主要为授粉后40~60天期间,用高效授粉树花粉授粉的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L -半乳糖内酯脱氢酶的活性均比对照果实有明显的提高,对于 L-半乳糖脱氢酶,虽然该酶在授粉果实内活性较对照果实有所提高,但其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活性比较低;对于处理果实,其还原酶 MDHAR和 DHAR的活性提高,而氧化酶 AAO和 APX的活性却较对照果实降低,但总体活性水平差异不显著。AAO,APX,MDHAR,DHAR 4个酶均在果实发育初期存在较高的活性,以后逐渐降低并维持在稳定的水平,后期活性不高。这表明经高效授粉树授粉处理的果实主要是通过提高果实内 AsA 合成酶的活性来提高果实内 As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酸雨的范围和强度在不断增加,直接或间接破坏了土壤元素间的化学平衡,因而威胁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酸雨的污染现状及其对土壤常量元素、重金属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化学行为的影响.指出:①碱性土壤的抗酸雨淋溶能力大于中、酸性土壤;②土壤元素的淋溶量一般随酸雨的酸度和淋洗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可交换态金属元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它形态;③酸雨促进土壤金属元素淋溶的最终结果,一是减轻了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污染压力,二是导致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盐基离子缺乏;④土壤中N,S,P元素的形态和有效性受胶体吸附和微生物转化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酸雨污染下的变化趋势尚难定论;⑤稀土元素在酸雨条件下的淋失将有利于富稀土地区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国家林业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年生印楝林的土壤酶、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N、P、K与有机肥混施(处理9:N200P120K80M3000)对增强3年生印楝林土壤酶活性效果最佳;处理6(P240)对改善林地化学性质和提高林地微生物数量效果最好;处理8(N200P120K80)对改善土壤酸碱性最佳.(2)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水解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蔗糖酶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水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脲酶与pH值和细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与土壤肥力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此外,除蛋白酶外,其余酶与其他一些肥力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上,说明土壤酶活性可作为该地区印楝林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湘潭锰矿废弃地土壤酶活性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潭锰矿废弃地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Cu、Zn、M n、C o、Cd、N i、Pb元素污染;矿渣废弃地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脱氢酶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一定关系,可以用土壤脲酶活性的大小检测反映土壤受到Pb污染的轻重,用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大小检测反映土壤受到Zn、M n、N i、Pb污染的轻重.  相似文献   

19.
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年生杉木人工林开展N0(0kgN·hm-2a-1)、N1(60kgN·hm-2a-1)、N2(120kgN·hm-2a-1)和N3(240kgN·hm-2a-1)4种水平的模拟氮沉降试验,探讨亚热带森林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采取2种施氮方式,即在缓冲区采取1年1次性施入氮,而在中心区每月施入等量氮。结果表明:缓冲区1次性施氮后30天内每10天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和中心区按月施氮后酶活性动态均表现为N1始终促进3种酶活性(相对于N0处理);N1和N2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依施氮时间和土层深度不同而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增加或抑制作用;随土层深度增加,3种酶活性均表现出明显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