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探索、了解沿海防护林对登陆台风强风过程的湍流特性的影响及其防风效应,本研究利用设置在南沙沿海防护林临海边和相距70 m的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了2012年的1208号"韦森特"台风过程中气象因子的时程变化,重点分析了"韦森特"台风过程强风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向特征。研究发现"韦森特"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出现两次极值风速,呈M型变化,强风风向角出现大幅度的转换;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最大风速减弱系数为0.58,对整个台风过程的风速减弱系数为0.7,林内和海边的平均湍流强度比值为1∶2.25,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的防风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
胶南沿海防护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 ,从不同的类型、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标对山东胶南沿海地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 :本地区的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乔木与灌木的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低于草本层 ,群落间变动幅度较小 ,乔木层则变动幅度很大 ;多样性指数多表现出草本层 >乔木层 >灌木层 ;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小气候有一定影响 ,但与其区域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乃壮  宋兆民 《林业科学》1989,25(3):193-200
本文采用农业气候统计的方法,通过历史和同期的比较,对苏北平原不同农田防护林营造规模的7个邻近县的10项气候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较大规模的农田防护林对于当地县级的地面气候具有良性影响,特别表现在致冷作用和增湿作用上,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稳产丰收。在林木覆盖率不超过20%的情况下,营造防护林的规模大小,不能影响大气候的变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的定位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的小气候进行了定位观测。其结果为 :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年平均气温为 19 6℃ ,年平均最低气温为 17 3℃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2 2 6℃ ,均比林外低 ;木麻黄林内外年平均气温均 >10℃ ;全年林内≥ 10℃的积温 6 990 7℃ ,占≥ 5℃林内积温的 97 5 % ,惠安沿海热量资源很丰富 ,可利用性大 ;年平均降水量为 1190 8mm ,降水主要集中春夏两季 ,冬秋季降水少 ,10月、11月份林分干旱 ;木麻黄林年平均地面温度为 2 0 4℃ ,比林外低 2 7℃ ,木麻黄林分对地温的影响比气温大。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杭州湾慈溪市范围内9个不同工段沿海防护林的树种保存情况的调查和比较分析,不同工段种植树种的数量、林分密度、乔灌树种株数比例等存在较大差异,发现工段内树种配置数量与保存率无显著相关.根据树种保存率建议在杭州湾南岸海防林建设中采用的灌木树种为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夹竹桃(Nerium olean...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贯穿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5个县、市。绵延18000km,总面积约2510万hm~2。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相似文献   

8.
农牧防护林网区域性防风效应及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廷曜  周广胜 《林业科学》1993,29(6):509-514
提出了农牧防护林网区域防风效应的新概念,同时,根据风洞实验资料和野外系留气球观测资料提出了新的防风效应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农牧防护林体系区域性防风效应E的模式为:E=1-U*/U*0{1-1nA/ 1n(z/z0)}; A=z0/z0=3.341(u*/u*0)^4-2.341  相似文献   

9.
郝清玉  刘旷勋  王立海  刘强 《森林工程》2009,25(6):25-30,52
建立海南省海防林防护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和赋权方法进行分析,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文昌、万宁和昌江的沿海防护林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在海防林的防护效能方面万宁好于文昌,文昌好于昌江;万宁海防林长势良好,林带结构相对完整,但林分结构不够理想;文昌海防林龄级结构分布合理,群落层次结构复杂,林种配置合理,但林分长势较差;昌江海防林林分结构相对最好,但林带完整度不高,树种单一,群落层次简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防护林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沿海不同类型防护林的覆盖率为主要评价参数,以沿海省(市、区)为评价单位,对中国沿海防护林的森林环境质量作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沿海10个省(市、区)不存在“优”级森林环境,达到“良”级森林环境的只有广东省(包括海南省);达到“中”级森林环境的省(市、区)有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和广西等;“差”级森林环境包括河北和江苏;“劣”级森林环境有天津和上海市。目前,中国沿海10省(市、区)森林平均覆盖率只有24.89%,作者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沿海地区的森林资源,沿海森林总覆盖率必须迟到39%以上,尽快形成以生态功能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岸风口沙地现状的观测和对该地段造林技术的综合分析表明:风口沙地营建防护林的关键是采用具有抗性强且又速生的木麻黄大苗,深穴整地,适时造林,放客土、施磷肥和建立有效的挡风屏障等综合配套技术,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3%;保存率可达90.0%以上,无需补植。研究还表明,海岸带风口沙地造林,其造林成本较高,资金投入约为13 508.8元.hm-2;而以往常规造林方法,资金投入约4 535元.hm-2,但造林保存率一般仅有10%~15%,需多次重造或补植,因此还是应用本项总结的造林技术更节省经费,造林效果好、成林快,防护效能可提前发挥。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东山赤山林场木麻黄防护林现存的主要配置模式进行了筛选。选取对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的生态防护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3大类8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策略层各评价因子中,生态防护功能依然占首位,社会经济价值指标也占了较高的比例。在综合效益上,各配置模式排序为:木麻黄与相思类混交(D1)>林果复合经营(D6)>木麻黄与多树种混交(D4)>木麻黄与桉树类混交(D2)>木麻黄与其他树种混交(D5)>木麻黄与灌木(D7)混交>麻黄与松树类混交(D3)。并根据海岸带立地条件的差异对各模式的梯次配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海岸带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广西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沿海防护林从工程前期管理、工程实施情况、工程建设效益及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析评估,旨在总结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为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岸防护林培育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岸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培育基础、营造技术及研究展望等方面,对台湾海岸防护林的保育与经营状况进行了概括总结,以期为海峡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木麻黄防护林带对改善农田小气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木麻黄防护林带庇护下的农田小气候进行定位观测,分析了木麻黄林带的防护功能,结果表明:木麻黄农田防护林带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背风面20~100 m,风速比对照点降低27%~67%,且随着风速的增大,降低风速的效果越明显;林带对气温和地温具有调节作用,背风面各点白天增温,夜间降温;林带能够减小蒸发量,林带背风面20~100 m范围内日均蒸发量比对照点降低16.2%~24.2%。  相似文献   

16.
克拉玛依农田防护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与面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农田防护林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和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现有林网规划不合理,在达到防护成熟时,林带树高不能满足对所需防护的空间范围形成有效防护的要求。如果要形成有效防护,就需增加主、副林带的密度。一般风速条件下,中等立地条件主林带的间距应为270m,副林带间距以400m为宜。并得出开发区防护林网在降低风速20%~50%的条件下,有效防护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6.55%,13.54%,10.65%,7.54%,4.87%,2.59%和1.12%。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保障措施已得以强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出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抵御灾害能力不强、人为隐患较多、科技支撑相对滞后等问题,并探讨了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布局规划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浙江海防林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十年海防林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及海岸基干林带等重点建设工程,通过工程的全面实施,使森林覆盖面积增加1.77×107hm2,森林蓄积净增2.08 ×107hm2,全面提高抗御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平潭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按垂直距离海岸线的远近划分的基干林带后沿片林、基干林带后沿林带、基干林带前沿林带和基干林带前沿等4个典型类型林带生物多样性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4个典型类型样地组的物种数分别为15、10、11和9个;平潭沿海防护林人工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均受人工调控的影响,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乔木层最低,灌木层次之,草本层最高;多样性 Shannon’指数与均匀度 Hurlbert’指数均能较好反映人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依据平潭县资源调查数据、实地访谈及典型样地的实验分析,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价格法等对海坛岛沿海防护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经济核算。评估结果:海坛岛总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134375.25×10^4元 a^-1,其中土壤保育价值达到93748.33×10^4元 a-1,固碳释氧价值为17662.03×10^4元 a^-1,涵养水源价值5263.02×10^4元 a^-1,森林防护价值14624.72×10^4元 a^-1,净化大气价值2438.63×10^4元 a^-1,林木价值638.25×104元 a^-1。从研究结果看,海坛岛沿海防护林森林生态系统间接经济价值巨大,该结果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沿海防护林的认识,为海坛岛沿海防护林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及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