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内蒙古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林地类型下以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内不同林地土壤蓄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油松纯林(1 985.52t/hm^2)〉小叶杨纯林(1 923.81 t/hm^2)〉小叶杨柠条混交林(1 904.22 t/hm^2)〉山杏纯林(1 896.38 t/hm^2)〉油松沙棘混交林(1 867.98 t/hm^2)〉桑树山杏混交林(1 765.13 t/hm^2)〉柠条纯林(1 637.79 t/hm^2)。乔木林和乔灌混交林的土壤蓄水能力明显大于灌木林,其中尤其以阴坡油松林的蓄水能力为最好;立地条件不同,土壤蓄水能力不同,无论何种林地,都是阴坡好于阳坡,下部好于上部。  相似文献   

2.
以辽西阜新的山杏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玉米秸秆覆盖厚度处理来探讨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厚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及酶活性都随之增加,并且上层土壤含量及酶活性高于下层土壤;在10cm和20cm处理中除了钾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有差异外,其余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所以,适合当地山杏的覆盖厚度以10~20c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以辽西阜新的山杏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玉米秸秆覆盖厚度处理来探讨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有明:3个秸秆厚度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处理都有显著增加,其中10cm和20cm厚度秸秆处理增加较多,并且差异不大;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硬度3个物理指标中,都以20cm厚度秸秆处理最好。秸秆厚度在10~20cm厚度之间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C.D.Chu.etC.S.Chao)是优良的笋用竹种。目前,生产上栽种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竹林地采用冬季覆盖技术使出笋时间大大提前[1,2],从而给广大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随着连年覆盖竹林出现了退化现象,包括竹鞭提前死亡,竹子开花增多,病虫害严重等[3]。这些不良结果与覆盖材料给土壤带来的影响是否有一定的关连呢?有机物料覆盖增温及分解对土壤的影响,最直接反映在土壤的生物学性质上,土壤酶又是生物学性质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适合在北方干旱地区造林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土壤覆盖措施,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开展了不同土壤覆盖措施对侧柏林间土壤含水量及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覆草的处理蓄水能力更强,明显促进侧柏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应用土中覆草技术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6.
雷竹林地覆盖对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5的双层覆盖法(下层用新杂草为发热层,上层采用发热增温性能好的新鲜砻糠为覆盖物作为保温层),探讨雷竹林地不同覆盖厚度、覆盖时间对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竹林地不同覆盖厚度、覆盖时间处理间的出笋数、鲜笋产量差异极显著,林地覆盖处理比没有覆盖处理出笋时间早、出笋数多、鲜笋产量高。以12月中旬林地覆盖厚度25 cm效果最好,雷竹的笋产量达6.75 t·hm-2,产值10.80万元·hm-2·a-1。  相似文献   

7.
造林地的整地是人为地改善环境条件,使其适合于林木生长的一种特殊手段,它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而且是蓄水保墒、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深度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后土训理化性质变化及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采伐后土壤容量增大,孔隙度减小,土壤养分初期增加,随之迅速减少,产生土壤侵蚀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皆伐比择伐对土壤影响大,集材道土壤的破坏最大。  相似文献   

9.
张霞  张媛 《森林工程》2001,17(3):20-21
本从土壤压实、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等5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森林作业对林地土壤的不利影响。 指出采取适当的森林作业方式和合理的森林作业技术是减轻其对林地不利影响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地表人工覆盖对宁夏沙化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宁夏沙化土地的生态建设及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促进当地林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法】以宁夏当地新疆杨树枝条碎屑和垂柳树枝条为添加物或覆盖物,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银川腹部沙地有灌溉和无灌溉土壤设置4种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即添加木屑( CA)、覆盖木屑( CM)、添加木屑+覆盖枝条( CA+BM)和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 CK),探讨地表人工覆盖对沙化土壤蓄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密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的影响。【结果】灌溉条件下土壤蓄水量表现为 CA+BM >CA>CM >CK,平均值分别为19.14,18.27,14.65和10.20 mm;无灌溉条件下土壤蓄水量表现为 CA + BM > CM > CA > CK,平均值分别为10.95,10.05,7.75和6.92 mm。灌溉条件下土壤日均温度和日最大温度均表现为 CA +BM <CM <CA,CK,其中 CA 和 CK 的土壤日均温度和日最大温度间变化不明显,CA +BM,CM,CA 和 CK 的土壤日均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4.16,25.37,26.66和26.27℃,土壤日最大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6.72,27.73,31.77和31.88℃;无灌溉条件下土壤日均温度和日最大温度均表现为 CA+BM <CM <CA<CK,日均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25.67,26.76和27.20℃,日最大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7.23,27.92,31.09和32.74℃。土壤密度在灌溉和无灌溉条件下均表现为 CA +BM,CA <CM,CK 的趋势,CA+BM和 CA间差异不显著(P>0.05),CM 和 CK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在灌溉和无灌溉的条件下均表现为 CA+BM >CA >CM >CK。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在灌溉条件下表现为CA+BM >CA>CM,CK,CM 和 CK间差异不显著(P >0.05);在无灌溉条件下表现为 CA+BM,CA > CM,CK,CA + BM 和 CA 间差异不显著( P >0.05),CM 和 CK 间差异亦不显著( P >0.05)。【结论】添加、覆盖木屑以及添加木屑+覆盖枝条均能有效提高沙化土壤的持水能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覆盖木屑或枝条主要通过降低土壤温度、抑制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添加木屑主要通过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保持土壤水分;而添加木屑+覆盖枝条则通过降低土壤温度和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双重作用来保持土壤水分。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在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辽西地区玉米秸秆还田覆膜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在大田中设置了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的试验。试验设计为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对照为秸秆不还田。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对照比较都有明显提高,而且除了600 kg.hm-2还田处理外,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同一个处理土壤各层次之间的含水量多数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且总体趋势表现为表层含水量低于中下层。但综合来看,还田量12 000 kg.hm-2效果最佳,适合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2.
稻草覆盖对油茶幼林林地土壤温度及新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对油茶林地土壤温度和幼林新梢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温度,尤其在7~9月份的高温季节与对照差异显著,稻草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由于覆草后改善了土壤的水热状况,所以覆草下的油茶长势良好,新梢长度高于对照.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其对林地土壤温度及幼林新梢的影响也增大.各处理效果比较:D>C>B>A>E.  相似文献   

13.
辽西半干旱石质山区覆盖保墒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辽西北半干旱石质山区进行不同材料覆盖保墒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对土壤温度的调节因覆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覆草和覆石均降低土壤温度;造林后覆盖,土壤平均含水率比对照提高0.39%~2.34%,覆草效果最好;不同覆盖材料均能提高大部分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以覆草效果最好,覆膜次之。  相似文献   

14.
鱼鳞坑整地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与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土壤储水量、树冠覆盖率等指标,对鱼鳞坑整地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在侧柏造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鱼鳞坑整地可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储水量;随着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造林保存率、林木生长量、林地生产力、郁闭成林的速度随之提高;在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下,种群通过生物量投资与分配格局调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种群行为及个体形态特征,从而提高种群的稳定性或持久性。  相似文献   

15.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农田营造早竹林后不同年限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竹林3年生时,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表土层(0~30 cm)下降幅度最大;竹林满园后,由于采取了集约经营措施,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迅速回升,至9年生时,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超过了农田相应层次水平,但是12年生时竹林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又呈现下降趋势.(2)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相似,竹林3年生时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呈现下降趋势;6年生时,除了0~30 cm土层继续下降外,其余各层次有机碳密度都增加;至9年生时,有机碳密度都超过相应农田各层土壤有机碳的密度;12年生时,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都呈现下降趋势.(3)3年生竹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近22%;以后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逐渐增加,9年生竹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要超过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储量;12年生时竹林有机碳储量下降,但是依然高于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储量.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秋季造林的成败,土壤墒情好坏是决定因素,当秋季干旱无雨,在土壤含水量很低的情况下,不论采取哪种造林方法和营造何种树种,都不会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只有在土壤墒情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秋季造林才会获得理想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森林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通过测定森林土壤贮水量,可以反映森林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乐都县上北山林区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贮水量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乐都县上北山林区土壤的涵养水源功能。结果表明:上北山林区土壤容重和比重层状递增趋势明显;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及总孔隙度,具有愈往底层愈低的分布特征;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层间分布特征较特别,上层稍大,底层最大;乐都县上北山林区的土壤总贮水量为2923.2万t,总最大持水量达43176万t,其贮水能力对湟水河的涵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九龙山不同立地土壤蓄水量及水分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九龙山不同立地土壤蓄水量和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阴坡中下部的人工油松林、中上部的灌木林和裸地,以及阳坡中下部的人工侧柏林、中上部的灌木林和裸地的土壤有效涵蓄量分别为:149.63、133.49、102.49、99.93、95.92、70.78mm;土壤的饱和蓄水量变化范围在1605.86~2353.66t/hm2之间。土壤水分只有7、8两月处在易效水阶段,其它时间均属难效水范围,即使雨季的土壤有效水分也难以达到田间持水量,春旱时期土壤水分接近或低于土壤凋萎含水量。  相似文献   

19.
以容器杯油松苗为材料设计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其造林成活率的造林时间、立地条件、浇水频率、是否覆膜等影响因子进行多种组合的试验研究,用极差分析方法筛选出一套科学完善的造林配套技术,并与常规造林的成活率、林木增长量和造林成本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春、雨、秋3季最佳造林条件分别是A1B1C3D3、A1B1C2D2、A2B1C3D3;3个组合的造林成活率与常规造林相较,分别提高了31.6%、28.6%和27.1%;春季造林中,苗高、地径增长量和侧根数差异显著,主根增长量差异不显著;雨季造林中,苗高、地径和主根增长量均不显著,侧根数差异显著;秋季造林中,苗高、地径增长量和侧根数差异显著,而主根增长量差异不显著;与常规造林相较,应用钻孔覆膜造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