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养热带鱼,虽然冬季与夏季用相同的水质,相同的饲料,相同的管理方式,但是,每年冬季热带鱼的死亡率均高于春秋两季,明显高于夏季,尤其强冷空气袭击期间的死亡率更高。冬季病鱼及死鱼的共同表现是:鱼体吻部、头部明显充血,有的下颌部、颊部及背鳍、胸鳍基部也充血,头部鳞片容易脱落,在吻部、头顶部出现溃疡。病鱼游动缓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逐渐死亡。冬季气温一般都在零下,而热带鱼生活的水温仍是20℃以上,水温与气温相差20℃以上,幅度很大。热带鱼每次吃食都露出头部在水面抢食颗粒饲料,有的甚至背鳍还露出水面。另…  相似文献   

2.
张李强 《齐鲁渔业》2003,20(1):37-37
饲养热带鱼,虽然冬季与夏季用相同的水,相同的饲料,相同的管理方式,但是,每年冬季热带鱼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夏季,尤其强冷空气袭击期间的死亡率更高。病鱼及死鱼的共同表现为:鱼体吻部、头部明显充血,有的下颌部、颊部及背鳍、胸鳍基部也充血,头部鳞片容易脱落,在吻部、头顶部出现溃疡。病鱼游动缓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3.
王辑 《内陆水产》2001,26(1):42-43
(十二)红裙鱼别名:灯火鱼红半身鱼。属脂鲤科携灯鱼属鱼类。产地:巴西。1形态特征红裙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身体前半部较宽,后半部突然变窄,好像少了一块,所以又称其为半身鱼,体长可达5厘米。红裙鱼体呈透明状,头部和背部为暗绿色,头部后边为浅黄色,身体后半部为红色,背鳍、腹鳍、臀鳍、尾鳍均为红色。胸鳍上方体侧有两条黑色横向条纹。2生活习性红裙鱼小巧、玲珑、活泼、美丽,是深受热带鱼爱好者喜欢的小型热带鱼之一。红裙鱼喜欢生活在弱酸性的软水中,它们较耐性寒冷,在16℃以上的水温中,它们可以很好地生长。但水温低于20…  相似文献   

4.
鳊鱼在以往的养殖过程中常以配养的形式进行养殖,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始以鳊鱼为主养搭配部分鲢鳙鱼进行养殖,但在以鳊鱼为主养且高密度养殖时切要注意鱼病的防治工作。福建省古田县水产场曾在2001年的7月份暴发了大量鳊鱼发病死亡情况,经检查分析为细菌引起的出血性鱼病。一、病态特征:病鱼在池里不安、散游,背鳍露出水面,不到食台觅食,经几小时后死亡。发病初期每天死亡10尾~20尾,随着病情的发展日趋严重,高峰时每天死亡60尾~70尾。二、病鱼症状:病鱼各鳍条基部充血,鳃部红肿、肛门红凸、肛门附近腹部两…  相似文献   

5.
彭书练 《内陆水产》2001,26(7):37-37
近年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每到夏季气温升高,就开始出现死鱼现象。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便出现死鱼高峰(主要危害鲢、鳙等),严重时,麦穗鱼都可感染。1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广、周期长、死亡率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1997~1998年长沙市郊50%的精养池塘遭受损失。2 病原及病症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 hydrophila),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最适pH值为5.5~9.0。病鱼体表多数呈弥散性充血,尤其是腹部、鳃盖和眼眶周围充血特别明显;病情严重时,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将鱼皮剥开,肌肉明显充血,腹…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保种越冬,经常发生腐皮病,其发病症状为:部分病鱼呆浮水面不动,反应迟钝,不怕惊吓,多数鱼在水面下拥挤成团,失去食欲。病鱼背鳍基部、腹部两例或尾柄处表皮发炎,鳞片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炎处肌内腐烂,严重的病灶呈锅底形小潭,露出骨骼。同时地水发出难闻的腥臭味。从个别病鱼呆浮于水面开始,1-2天后即出现大批死亡。一、病因分析淡水白鲳鳞细小,极易脱落,拉网、称量、运输等过程中操作不慎容易造成体表受伤。受伤后的鱼体,长期处于低水温下即20℃左右,体质不易恢复,伤口难以愈合,这就为水中致病菌的感染打开…  相似文献   

7.
吴莉芳  张勇 《齐鲁渔业》2000,17(3):42-42
1白云病1.1发病情况及症状是由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鱼体受伤后,致病菌便容易入侵感染此病。多发生在每年的3~4月,流行水温11~17℃。稍有流水、水质清瘦、溶氧充足的网箱,鱼体受伤后更易暴发流行。病鱼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头部、背鳍、尾鳍最为明显。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鳞片脱落,体质瘦弱,反应迟钝,不久即死,剖开鱼腹,可见肝脏、肾脏充血。1.2防治方法1.2. 1采用 150 g/m3福尔马林与 20 g/m3敌百虫混合液浸洗鱼体30分钟,每天一次,连浸3天。同时,每 100 kg饲料…  相似文献   

8.
我鱼场自1982年开始利用钢铁厂的汽机冷却水养殖尼罗罗非鱼,全年水温都可控制在22~33℃。九年来我们发现,虽然冬季与夏季是相同的水质、相同的饲料,同样的管理方式,但是,每年冬季养殖鱼的死亡率均高于春秋两季,明显高  相似文献   

9.
白鳞病又叫打粉病,病原体是嗜酸卵甲藻;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多子小瓜上。这两种病都流行于水温25℃左右,危害严重,病症相似,病鱼体表都是粘液增多,皮肤和鳍上都出现白点。但通过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两种病有明显不同:被嗜酸卵甲藻感染产生了白鳞病的鱼初期在池水中拥挤成团或水面形成了1—3个小圈,环游不息,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全身至尾柄,仔细观察,可看到白点之间有红色斑点,尾柄处充血特别明显,而白点病却无此特征,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缓,有时呆浮水面,后期白点连成片,体表象裹了…  相似文献   

10.
水温低于10℃,甲鱼便进人冬眠期。根据中鱼生长发育特点,采用光照处理法,可提高甲鱼产卵量。方法;是:在甲鱼池上方用萤光灯照射,使水面照度达到3000IX以上,与夏季日照相同。结果:1.5 kg以上的亲甲鱼,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每年3-5月,广西部分地区水库及河道网箱养殖黄颡鱼因鳍条基部充血肿胀、吻部溃烂和体表溃疡等症状造成大批死亡,养殖户经济损失惨重。2014年4月初,广西凤亭河水库和宾阳黎塘清水河部分黄颡鱼网箱养殖户的黄颡鱼暴发了一种流行性传染病,患病鱼体胸鳍、背鳍基部明显充血肿胀且体  相似文献   

12.
我局桂花电站五口全流水养鱼池,水面235平方米,投放大规格鲤鱼种2500余公斤,今年4月初发生细菌性白云病,其症状是病鱼体表披有一层白色米汤浆状的膜,头部和背部.背鳍和尾蜡较明显.病情严重的,鱼体两侧鳞片竖起.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养鱼》2002,(1):58-5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饲养热带鱼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现在人们不仅仅是追求热带鱼美丽的体色,而且对一些“奇怪”的热带鱼品种更情有独钟。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它们,在这里介绍以下几种:象鼻鱼产于非洲喀麦隆,体长20厘米左右。体形怪异,全身浅黑色或褐色,尾部似剪刀,身体呈流线形,腰鳍背鳍上下对称。下颌长于上颌,看上去像一条长长的象鼻,故有象鼻鱼之称。象鼻鱼对水质污染极敏感,科学家常利用它作为水质污染的指示器。玻璃飞刀鱼又名爱情星光鱼,产于阿根廷。体长40厘米左右。全身透明。身体呈流线型,没有背鳍,腹鳍…  相似文献   

14.
鳜鱼养成期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无锡郊区和吴江市重点养鱼区跟踪调查,2000年鳜鱼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70%,部分塘口达到95%。从100克到400克重的个体均有发病现象,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中心对百余亩鳜鱼池的死亡原因和防治方法总结分析如下,供养殖户参考。1 发病症状通过对多处发病塘口长时间观察和数十尾病鱼解剖分析,病鱼一般体表色暗,离群独游,浮于水面,反应迟缓,用网可轻易捞起;部分鱼上下窜游;体表鳍条(胸鳍、腹鳍为主)基部发红;头部鳃盖骨及下颌骨发红;口腔充血发炎;鳃丝肿大、粘液多、紫红充血;鳃弓基部充血;肛门发红。解剖…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观赏鱼生长发育的旺季,对金鱼、热带鱼和锦鲤来说都是如此。夏季,观赏鱼活跃,很少得病。但气温高达37-38℃时,水温亦常高达30℃以上,此时要特别警惕缺氧和“烫尾”两大威胁。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措施是加深水位至35-40厘米,观赏鱼可潜入温度较低之深层,尽量设法使水温控制在30℃以内。彻底清污、勤换水和遮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0,25(7):45-45
丽丽鱼 ,别名桃核鱼、小丽鱼、密鲈鱼 ,属攀鲈科结迷器鱼属鱼类 ,原产地 :印度。1形态特征丽丽鱼体呈卵圆形 ,侧扁 ,尾鳍呈扇形 ,稍内凹 ,体长可达6cm。丽丽鱼以美丽的颜色 ,深得热带鱼爱好者的喜爱 ,是饲养较普遍、较广泛的小型热带鱼之一。雄丽丽鱼体以红蓝二色为主 ,橙色衬之。其头部为橙色 ,眼眶为红色 ,鳃盖上部为艳蓝色 ,从鳃至尾丙基部为红蓝相间的横向宽条纹。背鳍、臀鳍、尾鳍都有红色边缘 ,还有红蓝色斑点 ,雌鱼体色较短 ,颜色也浅。雌雄鱼的胸鳍均无色透明 ,腹鳍已演化成丝状角须。丽丽鱼经常将头伸出水面吞咽空气 ,然后又迅…  相似文献   

17.
<正>尖吻棘鳞鱼(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称尖吻金鳞鱼、金鳞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金眼鲷目、金鳞鱼科、棘鳞鱼属,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我国台湾岛南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等。头部与身体呈红色,鳞片边缘呈银白色,背鳍的硬棘部鳍膜呈深红色,余鳍呈橘黄色,眼后方的前鳃盖骨上有一个垂直的长方形深红色斑块,属于国内外名贵观赏鱼。  相似文献   

18.
甲鱼是冬眠动物,当水温降到10℃以下便进入冬季休眠期,这一时期甲鱼停止生长发育。为了增强甲鱼的繁殖能力,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专业户采取了光照处理饲养法。方法是在甲鱼池的上方用茧光灯照射,使水面的照度达到3000勒克.斯以上,几乎达到与夏季的长1日照相同的光照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气温降到20℃时,要把亲虾移入越冬池。越冬池放养密度以8~10尾/为宜。越冬池做好日常管理,才能提高亲虾越冬的成活率。1水温当年冬季到翌年2月,水温应控制在20~22℃,不要低于18℃或高于23℃,升温时要缓慢进行,每h升温不超过1℃。2充气与换水...  相似文献   

20.
一、病程流行特点及病症乌鳢烂头病每年从4月初开始有少数鱼轻度发病,水温15~20℃时有少数死亡,到5~7月水温达20~30℃时是此病的发病高峰,8月后此病很少流行。各种规格的乌鳢都可能发病,初期发病率为10%左右,若不采取防治措施,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85%以上。发病初期,乌鳢头部、嘴角等部位有的发红、有出血点;有的发白,有白毛;很快病变部位发生溃烂并逐渐扩大,上、下颌骨都烂掉了,最后烂到鳃前露出骨骼不能吃东西而死亡,有的体表同时溃烂,甚至露出内脏。鱼发急乱窜,不久死亡。发病原因为乌鳢头部表皮受伤(寄生虫叮咬或机械损伤),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