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黄渤海春汛鲅鱼渔业现状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鲅鱼是目前黄渤海能够形成较大渔业生产规模的鱼类资源之一,1990年渔获量超过100千吨。历史上,鲅鱼渔业生产分春、秋两汛,1976年以前以春汛生产为主,1977年以后,由于拖网捕捞秋汛鲅鱼补充群体,秋汛渔获量连年上升,而春汛渔获量则长期停滞不增。产卵群体是鲅鱼渔业资源得以繁衍的基础,其资源状况如何,不仅决定着春  相似文献   

2.
鲅鱼(蓝点鲅)是我国渤黄海、东海区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中上层鱼类,历来是广大群众流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从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由于是流网作业,只捕春汛产卵鱼群,因而20多年来资源一直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年产量保持在2—3万吨(最高产量达4万多吨)。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追求产  相似文献   

3.
蓝点马鲛俗称鲅鱼,属暖湿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及朝鲜西海岸等海域。九十年代以来,由于鲅鱼价格不断提高,因而尽管鲅鱼单位网次产量不高,但效益好,故捕捞强度有增无减,致使黄渤海及东海区鲅鱼资源严重衰退,1994年度再呈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4.
郝宗久 《海洋渔业》1992,14(4):172-173
<正> 鲅鱼系暖温性中上层、肉食性鱼类,又是游速快、游程远、摄食量较大的一种鱼类,常常结群追食幼鱼、虾,其怀卵量达55~85万粒,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北部,并洄游于渤、黄、东海近海水域,被我国利用的占世界鲅鱼总产量的60%左右,而黄渤海区又占全国年总产量的80%以上,是北方海洋渔业中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5.
渤黄东海的兰点鲅的捕捞开始于1960~1962年,当时年产量我国仅千余吨到3千吨。1963年试用流网捕捞后产量跃升到7500吨。1964年翻了一番,以后直到1980年时我国总产量最高年时达4万吨,一般保持2~3万吨(见表1及注1);成为个黄鱼带鱼资源衰退后的重要替补鱼种,但1982年以来未见公开报导其捕捞产量。  相似文献   

6.
黄渤海鲅鱼资源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盛尧  蔡文仙 《海洋渔业》1997,19(3):126-128
<正> 鲅鱼是黄渤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之一。1962年以前,由于船网工具和捕捞技术比较落后,鲅鱼只是兼捕对象,产量较低,仅1172  相似文献   

7.
鲅鱼资源合理利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鲅鱼(蓝点鲅)Scomberomorus niphonius(Cuvier et Valenciennes)是我国黄、渤、东海区现存的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重要中上层鱼类,主要为我国群众渔业春汛所利用。近几年其资源状况出现衰减趋势,已引起国内各研究机构及生产部门的广泛注意。虽在如何利用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意见,但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加工废弃物蛋白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探索了回收利用鲅鱼(Spanish mackerel)加工后富含蛋白质的废弃物,以寻找制备鲅鱼抗氧化肽的最佳生产条件。借助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Hy-4发酵产抗氧化肽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对影响发酵制备鲅鱼抗氧化肽的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影响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P0.5)为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和料液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3个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产抗氧化肽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 H 6.8,接种量2%,料液比1.45 g/50 m L,菌龄24 h。经过验证,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达到537.73 U,较优化前提高了57.2%,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570.11 U相比,相对误差为5.7%,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菌株Hy-4发酵产抗氧化肽发酵液的总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9.
鲅鱼(蓝点鲅)Scomberomorus niphonius(Cuvier et Valenciennes)是我国黄、渤、东海区现存的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重要中上层鱼类,主要为我国群众渔业春汛所利用。近几年其资源状况出现衰减趋势,已引起国内各研究机构及生产部门的广泛注意。虽在如何利用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意见,但普遍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将重蹈小黄鱼等经济鱼类之覆辙。  相似文献   

10.
朱根友 《齐鲁渔业》2002,19(6):42-42
由于淡水龙虾加工出口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加之国际市场行情看好,一些虾农和加工企业受利益驱动,不顾资源承受能力,采取了狂捕滥捉,杀鸡  相似文献   

11.
西峡县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的主要产区,是河南省两个大鲵自然保护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外地不法分子高价收购,造成资源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2.
乌鳢又名黑鱼、才鱼,它的肉质鲜嫩洁白,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乌鳢背肌丰厚无细刺,是炒鱼片、氽鱼片的上等原料,洞庭名肴“蝴蝶漂海”,就是由乌鱼片氽而成. 乌鳢体呈圆筒形,口大斜裂,上下颁布满细齿,头背部灰褐带绿(或乌)色,间有不规则的褐色条纹,体侧有褐斑块.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仔鱼以浮游动物——技角类、桡足类为食,随着成长,逐步改食水生昆虫、底栖动物、小鱼虾,体长8厘米时,以捕食小鱼为主.当年苗可长到1斤. 乌鳢一冬龄成熟,五月前后是繁殖盛期,这时,雌雄结对,双双来到水草丛生缓流背风的较浅水区,集草成巢窝,然后在巢周或附近戏耍追逐,或巢间上下钻进钻出,翻滚跳跃.当雌鱼产卵后至受精卵孵出  相似文献   

13.
海洋水产资源是海洋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蕴藏量的多少直接和资源的补充情况、捕捞强度变化有关.如果利用合理,资源量将永盛不衰.反之,如果利用不当,酷渔滥捕,则资源遭受破坏,直接影响渔业生产的发展.东海区的大黄鱼,历来是闽、浙渔民的主要捕捞对象,在捕捞强度低的五十年代,由于资源基础好,产量一直较为稳定.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由于盲目增加捕捞船只,延长作业时间,扩大捕捞场所,和大量捕捞幼鱼,使大黄鱼资源遭到很大破坏.近两年来,在捕捞强度比解放初期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情况下,大黄鱼总产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几乎下降到一九五五年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钓石斑鱼是一项本小利大、操作简便的作业。近二年来,这项作业在舟山地区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石斑鱼钓船已由几十只猛增为200多只。由于钓捕力量迅速增加,已对资源形成威胁。普陀县黄兴岛的渔民去年7月就已提出,附近岛屿的石斑鱼较之一年前少得多了。又据水产科研部门调查,青石斑鱼,在  相似文献   

15.
鳗苗意外旺发,重提“保护”话题 今年春节过后,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江苏省启东市的江海水域,千船云集,来自启东本市和赣榆、射阳及浙江、上海等省市的3000多条捕鳗船,张网捕鳗,昼夜 战。据该市水产部门粗略统计,至3月下旬,数千捕鳗船捕的鳗苗超过8000万条,创该市捕鳗产量历史最高水平。 素有软黄金之称的鳗鱼苗,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曾令无数农渔民趋之若骛,在连续近10年的时间里,长江口江海水域年年爆发“鳗苗大战”,纵然渔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严加管理,但渔民为捕鳗苗不惜堵塞长江航道甚至冒险出海最后葬身…  相似文献   

16.
轰动全国的“上海对检出违禁药品多宝鱼(大菱鲆)进行封杀”的事件,再次暴露出水产行业安全监管仍存在着薄弱环节。对此,沾化县海洋与渔业局本着为人民认真负责的精神,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渔业”的政治高度出发,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一次水产养殖大检查。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随着滩涂和近海资源的衰退,各沿海渔业生产单位都把发展经济的目光射向深海,拚命建造200马力以上的钢质渔船,甚至有些内地乡镇本身不具备条件,也认为投资海洋捕捞比办工业企业保险,纷纷到沿海渔业生产单位调查论证,意在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平泉是林蛙产地,野生资源丰富,大部分乡、镇均有分布。由于林蛙肉味道鲜美,油是高级补药,因此平泉非法收购者逐年增多,致使自然存有量急剧下降,农田害虫增多,使  相似文献   

19.
胡斌 《内陆水产》1991,(3):40-40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林业公安分局、环保局、渔政管理站根据群众举报,于1991年6月24日早晨5时许,在靖州县长君旅社查获一起非法贩卖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娃娃鱼)、平胸龟(鹰咀龟、大头龟)和三级保护动物蛇的案件,其中娃娃鱼8尾,计重18公斤,最大个体重4.5公斤,最小个体O.75公斤,鹰咀龟8只,重5.5公斤,蛇120:公斤。  相似文献   

20.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是国内外渔业专家们高度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关于海洋渔业资源保护,许多渔业资源专家曾呼吁多次,但见效甚微。作者分析了目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和恶化的情况,再次呼吁海洋渔业资源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