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当前上杭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机装配不合理、农机安全隐患大、农机化资金投入不足等.在新形势下,为加快农机化的发展,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提出探索土地规模经营形式,调整农业机械化发展布局,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农机化的资金投入力度等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适应农业结构调整 ,扩大经营项目 ,是农机化发展的方向。农机如何适应农业结构调整 ,首先应按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 ,积极探索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的的农机化工作。农业结构调整 ,削减了三麦、水稻种植面积 ,这就意味着农机作业量的下降 ,也给农机具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种植面积减少 ,个别地方拖拉机无地可耕 ,收割机无谷可收。所以农机化应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寻找出路 ,这里就有一个农机化如何向更深度、更广度寻找方向和出路的问题。因此农机经营项目也应…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平舆县农机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县经济工作为统领,以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任务,创新思路,突出重点,狠抓难点,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充分利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机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技术推广和培训,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及执法,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4.
<正>广丰县农机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省、市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机购置补贴为平台,多措并举,大力推广适应广丰半山区半丘陵地带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强化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有力地推进广丰现代农业发展进程。2013年全县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宁波市围绕"机器换人",以农机"七大行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质行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行动、农机化政策保障行动、农机安全监管平安行动、高素质农机队伍建设行动)为抓手,以农业"五化"(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装备设施化、控制信息化、生产生态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强化农机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以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为总抓手,坚持"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强化基层农机队伍的作用,深化改革,务实创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鄂州市农机化办认真贯彻全省、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城乡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以农机推广和农机服务为抓手,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措施,确保全面各项农机化工作目标的完成。2009年,全市新增农机化投入5600万元,新增农机具6800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4.6万台49.3万kW,配  相似文献   

8.
<正>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应用技术。农艺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手段,农机是农艺技术应用的载体。农机农艺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都是以取得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实现“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转型升级,必须强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现代农业及农机化健康快速发展。1.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主要措施(1)突出全程全面,实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结合广西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形势和需求,以服务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为重点,不断创新技术推广方式、强化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支撑服务,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突出农机推广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认真探索适应广西区情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农机化技术推  相似文献   

10.
无锡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早、发展快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2001年,无锡市以农机化建设、农机产业发展、农机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  相似文献   

11.
<正>安图县农机推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机科研水平和科技含量为手段,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机化管理条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进并推广适应我县农业发展的新机具、新技术,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机化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11月1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吉林省敦化市依法履职、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真诚服务,通过采取不断加强学习和宣传《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努力营造法制氛围;强化项目建设,加大对农机化事业投入;加快农机两新推广,提高农机化科技水平;抓好农机安全监理,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迈进;抓好农机队伍建设,为农机化事业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了全市农机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典型丘陵地貌的农业经济区。近年来,该市在努力探索适应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上取得了较大进展。199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14万千瓦,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38亿元,农机经营总收入达443亿元,分别比5年前增长35%、81%和150%,农机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132%,比5年前增长21%。为探求原因,笔者进行了调查,现综述于后。一、上下求索,进一步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80年代以来,该市走以小型、家庭自办为主的选择性、市场型农机化发展路子,使全市农机化水平和综…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落后当前,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入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以农机装备为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适应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一是农机服务领域不宽,许多农机服务项目局限于田间作业,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农机作业市场的要求;二是农机化技术储备、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短缺,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三是农机化投入资金少,融资信贷能力弱,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和农机化管理队伍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人才支撑;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机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事实是,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和农机化管理队伍的建设已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的形势。笔者以湖南新宁县为实例,对县农机管理系统人员结构和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认为重视及加强县级农机管理化队伍建设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机化工作人员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目前农机化事业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机事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农机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农机部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观念转变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增强高效生态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支撑能力为重点,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大力推进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组织实施重大农机化工程项目,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强化基础,狠抓管理,农机化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今明两年昌吉州农机科技工作归纳起来是:围绕一个中心;狠抓两项工作;提高三项指标;重点推广四个项目;建立七个农机科技示范园区,研究探索和引进八项农机化新技术。围绕一个中心:就是以投身于西部大开发推动我州农业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中心。狠抓两项工作:一是狠抓农机科技体制改革,以州农机推广站为试点,逐步形成以州农机推广站为中心的州、县、乡农机技术推广、机具销售、技术培训服务网络;二是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逐步改变县农机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单一的现状。努力提高三个比重:一是提高农机化为农业生产发…  相似文献   

19.
1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落实2005年7月16日召开的全省地市州农机局长会议精神,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节本增效为核心,以粮油生产机械化为重点,推进我省农机化水平整体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处各项工作,努力搞好我省农机科技推广、农机教育培训、农机行业质量管理和农机学会的协调、配合和服务工作,使我省农机科教质量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全省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年来,阳城县一直将县、乡、村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发挥了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①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经营形式、经济效益等远不能适应农村“两个转变”的要求;②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规模化经营,全方位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③农机化服务体系发展缺少必要的宏观指导和鼓励措施,导致许多乡(镇)、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