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改进型上流式反应器,进行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快速水解酸化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利用剩余污泥进行碳源开发的工艺特性.结果表明,在pH为10的条件下,控制温度为35℃,污泥停留时间为7d,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系统顺利启动运行,具有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系统出水的溶解性COD (SCOD)和VFA分别维持在978.3 ~1013.7 mg·L-1和457.7 ~512.7 mg COD·L-1,剩余污泥的水解效率最高达到14.0%.出水的氨氮(NH3-N)和溶解性磷(SP)基本稳定于112.0~128.7 mg·L-1和40.6 ~53.6 mg·L-1.  相似文献   

2.
针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环境脆弱和甲烷产量不高的问题,该试验通过研究铜离子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来提高甲烷产量.在35℃恒温振荡箱中,添加不同浓度(10,15,30和50 mg·L-1)的铜离子研究其在厨余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甲烷产量,pH值,氨氮,COD和酶活性.结果表明,铜离子浓度为10~15 mg·L-1时甲烷产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厌氧污泥为接种物研究接种比对玉米秸秆水解酸化的影响。在有机负荷为50gTS·L-1的情况下,对底物与接种物比值(S/I)分别为2,4,6,8,10和无接种的情况下进行批式厌氧消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I的增加,出料VFA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产气量逐渐减少;最佳S/I值为4,其出料中的pH值,VFA浓度,TS和VS去除率分别为4.9,10799.3mg·L-1,14.9%和15.1%。适量的添加接种物对秸秆水解酸化反应具有积极影响,同时确定了秸秆水解酸化反应的最佳时间为8d。水解酸化过程中,S/I=2和4时累积产气量最高,分别为2800和1940mL;S/I=4时,H2产量较高,为722mL。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表征酸化阶段的VFA产量,S/I分别为2,4,6,8,10和无接种的条件下酸化产物生成的速率k1分别为0.34,0.27,0.29,0.34,0.39和0.52d-1。  相似文献   

4.
山东文登东来养猪场采用厌氧消化+A~2/O+氧化塘污水处理工艺对养猪场的粪污水进行处理,最后实现污水的农田灌溉和达标排放。笔者通过对工程运行的连续监测,研究分析猪场粪污水在各处理单元中有机物浓度降解和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IC反应器处理猪场粪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5.39%。而在A~2/O处理阶段,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达82.64%。经氧化塘后出水中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198.01 mg·L~(-1),45.5 mg·L~(-1)。整个污水处理系统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2%,95.44%,该系统运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5.
畜禽粪便两相厌氧发酵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5℃、30℃和35℃)和不同进料质量分数(6%、8%和10%)对牛粪水解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进料质量分数对牛粪水解酸化过程有很大影响.在酸化温度为35℃、进料质量分数为6%时,水解酸化效果最佳,酸化时间为5~9天.在此基础上,采用控制产甲烷罐进料量和进料频率的方法,进行了提高两相厌氧发酵容积产气率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产甲烷罐进料量和进料频率能明显提高容积产气率.在进料质量分数为6%时,5L/12h进料量的综合效果最佳,容积产气率达到最大为2.30 m3/(m3·d).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微氧预处理对有机废物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影响,论文以合成废水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消化反应前进行一定时间的微氧预处理,可以强化水解产酸菌的作用,促进有机底物的水解酸化,从而有效促进甲烷的产生。微氧预处理4 h可以提高甲烷产量28%,提高最大产甲烷速率57.5%。10 h的预处理则对产甲烷菌具有毒害作用,甲烷产量显著降低,预处理时间过短,促进效果不明显。最佳的预处理时间为4~6 h。微氧预处理在控制好处理时间时可促进有机物水解酸化,因此可应用于复杂有机物如厨余垃圾等的厌氧发酵。  相似文献   

7.
高温水解预处理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处理可以改变餐厨垃圾的性状,提高厌氧消化性能,文章采用高温水解处理,考察了其对物料变化和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高温水解预处理后,餐厨垃圾VFAs,SCOD均得到提高;140℃,30 min为最佳高温水解预处理条件。此条件预处理后,餐厨垃圾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提高20%,17%,39%。高温水解处理后的厌氧消化过程中,随着有机负荷的增加,系统内pH下降,消化液VFA总量升高,产气量增加,最高有机负荷为5.0 gVS·L-1d-1。  相似文献   

8.
尚海涛  杨琦 《中国沼气》2004,22(3):19-23
本文对内循环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COD的去除率可维持在90%左右,出水COD<120 mg·L-1;BOD5的去除率可维持在90%以上,最高达99%,出水BOD5<60 mg·L-1;NH 4-N去除率可达45%;总磷去除率可达40%;反应区混合液SS可达2.1 g·L-1,VSS浓度可达1.4 g·L-1,VSS/SS可稳定在64%左右;填料湿重挂膜量平均为284 g·L-1,干重挂膜量平均为8.9 g·L-1.  相似文献   

9.
针对市政脱水污泥直接厌氧消化产气率低等问题,文章探究了脱水污泥在不同温度(150℃,180℃,210℃)水热预处理下COD溶解度、氨氮、VFAs浓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热预处理可破坏污泥絮体结构和污泥细胞,溶解胞内物质,水解大分子有机物。150℃,180℃,210℃处理后的SCOD由2522 mg·L-1分别升至14902,23245,23895 mg·L-1,COD溶解度分别达到20.34%,34.05%,35.12%,氨氮和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均显著增加。180℃与210℃处理效果差异较小,建议采用180℃,此时VFA浓度和理论产甲烷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牛粪和厨余废物不同混合比例下厌氧消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比例的牛粪和厨余废物混合厌氧消化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牛粪和厨余废物的混合比例对于消化效果有显著影响。根据系统的稳定性、COD去除率和甲烷产率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牛粪和厨余废物中VS最佳比例为1∶1。在此比例下,其甲烷产率和COD去除率比牛粪单独消化时分别提高了76%和26.4%,去除COD的产气率为0.19L.g-1,VFA/TA比值为0.35,系统稳定性很好。当牛粪和厨余废物VS比例为1∶3和1∶6时,酸化相和甲烷相反应器中有丙酸抑制现象。本试验没有发现氨氮抑制,但是随着厨余废物比例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11.
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一些研究情况以及处理这些废弃物的厌氧反应器的应用情况,指出厌氧消化工艺是处理蔬菜和水果废弃物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艺.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有效容积为4 m^3的全混式反应器,在中温(35℃)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单一餐厨垃圾固相物料(S1)、餐厨垃圾固相物料(S1)与厨余垃圾(S2)的混合物料(S3)(混合比为2∶1)厌氧消化工程中试。结果表明,单一餐厨垃圾固相物料(S1)厌氧消化最佳运行工况为进料有机负荷(OLR)为80 kg·d-1,停留时间(HRT)为50 d;当OLR增至115 kg·d-1时,其平均容积产气率由2.04 m^3·m-3d-1降至2.02 m^3·m-3d-1,气体甲烷含量由61.1%降至38.4%。混合物料(S3)日进料量由80 kg提升至120 kg时,平均容积产气率由2.11 m^3·m-3d-1升高至2.30 m^3·m-3d-1,甲烷含量亦由61.9%升高至63.8%。因此,将餐厨垃圾固相物料与厨余垃圾进行混合可以有效改善物料厌氧性能,其有机负荷以及甲烷产率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餐厨、果蔬与鸡粪多元混合物料厌氧消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多元混合物料在不同混合比例条件下厌氧消化性能.以餐厨与鸡粪混合、果蔬与鸡粪混合、餐厨果蔬(TS计,8∶5)与鸡粪混合为原料,三种混合处理的混合比例均分别为4∶1,3∶1,2∶1,1∶1,1∶2,1∶3,1∶4,同时设单一餐厨、果蔬、鸡粪消化试验,进料负荷为2%(TS).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混合原料中,相同比例条件下产气具有一致性,鸡粪含量较少的4∶1和3∶1条件下出现严重酸化现象,产气周期45天.比例为2∶1和1∶1条件下,出现酸化后恢复期短,自身调节能力较好.鸡粪含量较多的1∶2,1∶3和1∶4条件下并未出现酸化现象,产气周期20天.不同混合原料出现了协同或抑制作用,以餐厨与鸡粪、餐厨果蔬与鸡粪为原料的两个系统中,协同作用较明显,与理论产CH4量相比分别提高1.2% ~45.5%和8.1% ~27.0%,但以果蔬与鸡粪为原料的系统中协同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多元物料混合厌氧发酵实验中,餐厨垃圾与鸡粪在1∶2条件下混合时系统缓冲性能好,单位TS产气量573 mL·g-1,T90为16天,协同产气量提高45.5%,是最佳的混合比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高压反应釜中,利用Zr O2/Al2O3/Ti O2多晶泡沫陶瓷催化剂,催化废植物油脂与废聚乙烯塑料共裂解制备燃油。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添加比例、物料质量比等因素对废植物油脂与废聚乙烯塑料共裂解制备燃油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430℃、反应时间40 min、催化剂质量分数15%、物料质量比1∶1,在此条件下,液体产物产率为65.9%。GC-MS分析表明,裂解液体中饱和烃类产物峰面积比例接近100%,其中97.85%为直链烷烃,并初步推断了废植物油脂与废聚乙烯塑料共裂解机理。产物的部分燃料油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裂解燃油热值明显高于生物柴油与0号柴油,密度和运动黏度符合0号柴油的标准,冷凝点和冷滤点均优于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总容积1300 L的预酸化两相连续发酵的中试设备构建设计;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发酵条件下,泔脚废物的预酸化两相处理,在负荷1.66 kg.m-3d-1和35℃时,每吨泔脚能产生102 m3沼气。与城市有机废物大型发酵工艺的技术与运营指标对比定性分析表明,本工艺条件下的泔脚厌氧发酵处置具有广阔的社会产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残膜回收型全膜覆土垄播马铃薯挖掘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旱区地膜全域覆盖、种行覆土垄播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易堵塞、分离效果差、可靠性低、残膜污染等问题,设计了残膜回收型全膜覆土垄播马铃薯挖掘机,一次性完成排堵挖掘、薯土分离、薯膜分离、集薯铺条、膜秧分离和残膜回收等工序。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对仿生挖掘装置、曲柄摇杆防堵机构、薯土分离装置、薯膜分离装置、膜秧分离及残膜回收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解析和结构优化,确定了性能参数。田间试验表明:明薯率为97.4%,伤薯率为1.3%,破皮率为1.8%,残膜回收率为87.5%,生产率为0.17 hm~2/h,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垃圾填埋及沼气收集利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日益严重的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问题,在对此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等处理处置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填埋产沼技术的可行性,指出其兼有的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双重性,具有处理量大、处理费用低、可还原利用上地、能回收能源等多种优点,在我国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厌氧消化处理生活垃圾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光明  王伟 《中国沼气》1997,15(2):14-16
对城市垃圾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消化制取沼气的实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破碎、搅拌粉碎后,进行厌氧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处理效率,并能回收沼气。最佳进料固体浓度是16%;水力停留时间应大于10天,以15天为宜。一吨有机垃圾可产气110m^3,其中甲烷含量高于53%。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物料平衡和COD利用率计算。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合理处置与安全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处置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或人身伤害,甚至导致社会公共安全事故。分析了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分类与合理处置方法,探讨了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国内高校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废弃物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与人员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建设微生物实验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猪场粪污集中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效处理和合理利用猪场粪污迫在眉睫。通过对目前规模化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