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接上期)3.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与白锈病都可为称"龙头病",在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普遍发生。整个油菜生育期都能发病,白锈病和霜霉病有单独发病,也有并发。引发油菜霜霉病的病原为鞭毛菌亚门霜霉菌属十字花科的寄生霜霉菌(图1)。霜霉菌菌丝体无色,无隔膜,生长在细胞间,以吸器伸入细胞内摄取养分。孢囊梗无色,上部双叉分枝,顶端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无色单胞。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黄褐色,表面光滑或有皱纹。  相似文献   

2.
骨碎补是一种常见中草药,是属于水龙骨科的一种蕨类植物、学名槲蕨。喜附生于老林树干或山崖石壁上,形态习性别具一格。根状茎常横生如姜,附着面密生细根,深入附着物吸取营养,外表面则密生金黄色细毛,摸起来一如动物毛皮。其叶有二种,一种为营养叶,紧密附生在根状茎上,夏天新生的营养叶为果绿色,着生于金黄色新块根上,煞是好看,至秋  相似文献   

3.
<正>茶藻斑病又称白藻病,是茶树老叶部位的常见病害,广泛发生于各茶产区。引发茶藻斑病的病原属藻类茶藻斑病菌(图1),病斑上的毛毡状物就是藻类的营养体和繁殖体。营养体在叶片表面形成很密的二叉状分支,其上垂直长出有多个分隔且顶端膨大的孢囊梗,多个小梗顶端着生游动孢子囊,囊内长有许多具有双鞭毛的椭圆形游动孢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苏铁的人工授粉和种子育苗繁殖,我们对开花铁树进行了人工授粉试验,取得成功。一、人工授粉 1.准备工作:备好毛笔和白纸,并注意观察雌雄花的成熟特征,充分抓住授粉的有利时机。一般讲,雄花成熟时,小孢子叶球变成鲜黄色,呈圆椎柱状,高度增至43—59厘米,直径达11—12.5厘米,且小孢子叶从下向上裂开。当裂开1/3或1/2时,小孢子囊背缝线即开裂,花粉开始散落,并发出浓郁  相似文献   

5.
叶插,就是利用植物具有再生能力的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进行扦插,在插穗基部、边缘或正中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个体的繁殖方法。一、两种不同来源的胚原基很多观赏植物均可用叶插法繁殖。由于花卉种类不同,叶插时产生新根和新梢的胚原基完全不同。可分为初生分生组织原基和次生分生组织原基,尤以后者最为常见。 1.初生分生组织原基形成新植株:落地生根的离体叶,叶缘周围的凹处会发生小植株。它们均起源于所谓的叶胚,在叶片发育早期是由叶缘一些小的细胞群形成的;随着叶片的扩展,叶胚也发育,直  相似文献   

6.
<正>白菜白锈病普遍发生于十字花科蔬菜产区,在我国主要严重发生在东北、长江流域和云南一带,病株率一般在15%左右,流行时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发病原因:引起白菜白锈病的病原有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白锈菌和大孢白锈菌两种,白锈菌菌丝无分隔,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的孢子囊梗短棍棒状,无色的孢子囊卵形至球形,萌发时可产生5~18个双鞭毛游动孢子。大孢白锈菌孢子囊和卵孢子较白锈菌均较大,褐色、近球形的卵孢  相似文献   

7.
多球果型马尾松的形态和生殖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多球果型马尾松和常见型马尾松在生长状态、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多球果型马尾松雌性生殖枝上,能够着生40~80个球果(大孢子叶球),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93个以上.而在常见型马尾松的雌性生殖枝上, 通常只着生有1~8个球果,最常见的是着生2~4个球果.多球果型马尾松和常见型马尾松在雌球花的芽组织结构和雌球花的分化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显微分析我们发现:多球果型马尾松雌球花原基的发育在当年生过冬顶芽的下部,在它的上部,还发育有一系列的营养芽原基(10列以上).而常见型马尾松雌球花原基的发育在当年生过冬顶芽的顶端.雌球花发育机理的不同,决定了多球果型马尾松球果的着生部位发生了变异.多球果型马尾松球果着生在春梢的下(基)部,常见型马尾松球果着生在春梢的顶部.多球果型马尾松与常见型马尾松球果(大孢子叶球)的发育过程和发育起始时间不相同.通过对8~12月标本进行显微切片分析,多球果型马尾松球果的发育起始时间在当年的8月(过冬顶芽开始形成的同时),与小孢子叶球的发育起始时间同步.常见型马尾松球果的发育起始时间是当年的11月,两种类型马尾松的大孢子叶球都是在次年4月受粉,到第三年的11月种子成熟.多球果型马尾松球果比常见型马尾松球果多3个月的发育时间.多球果型马尾松个体大量的长串状多球果性状在历年都能重复出现,这说明该性状具有个体水平的稳定性.无性繁殖研究证明,多球果型马尾松的长串状多球果性状,可以通过嫩枝嫁接的方式,进行性状的传递.对多球果型马尾松进行有性繁殖研究时我们发现,多球果型马尾松的球果可以发育出种子,且成熟种子的发芽率为60%~76%.这说明多球果型马尾松与常见型马尾松一样,可以用种子进行后代繁殖.多球果型马尾松与常见型马尾松在形态和生长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苏铁蕨(Brainia insigriis)是乌毛蕨科苏铁蕨属植物。植株高可达1.2米,根状茎木质,粗短、直立,有圆柱形的主轴,密生红棕色长钻形鳞片。叶多数,簇生于主轴顶部,叶柄长6~20厘米,叶片长60~100厘米,宽10~30厘米,一回羽状复叶,小羽片条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0~13厘米,渐尖头,叶片革质。叶脉网状,孢子囊沿最初网脉生长,以后向外布满叶脉全部,孢子囊无盖。因其茎叶极似苏铁,故名。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就是在繁殖制种时需要人工割叶,摘叶和剥苞,不但工序繁琐,劳动量大,而且容易引起叶鞘腐败病、白叶桔病,破坏杂交水稻亲本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严重影响异交结实率和阻障繁殖制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喷施速效调花灵,可免除制种中割叶、剥苞工序,提高繁殖制种产量。速效调花灵系由多种植物生长激素和微量元素及营养配制而成。有二萜类化合物,配合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芽胞杆菌不同分化发育时期总RNA的有效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8010在LB液体培养基30℃、230r/min下振荡培养,通过生长曲线测定(OD600)和显微镜观察,分别在8、30、39、42h和46h取样得到营养生长期、孢子囊期和裂解期样品来提取总RNA。通过对试剂提取方法的改进,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提取Bt3个不同分化发育时期(营养生长期、孢子囊期和裂解期)的总RNA。提取的总RNA质量很好,可以进行cDNA合成、RT-PCR和转录组学研究等下游实验。  相似文献   

11.
正大叶女贞又名冬青树、大叶冬青,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叶对生,革质,有光泽,浓绿色。圆锥花絮顶生,被白粉。花期6月,果熟期10~12月。大叶女贞为温带、亚热带植物。性喜光,稍耐阴,稍能抗寒。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适生于微酸性至微碱性湿润土壤。大叶女贞四季常青,夏季白花满树,凌冬青翠,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树种。繁殖方式大叶女贞常采用播种方式进行繁殖,科研或其他方面也采用扦插方式繁  相似文献   

12.
繁殖技术常扦插繁殖,可枝插或叶插。以花后的春、夏季最适宜,在温室内可全年进行。枝插剪取枝条上部的绿色部分,每3~5厘米一段,最好以蛭石为扦插介质,粗沙、珍珠岩亦可。适当遮荫50~60%,约3~4周可发根。如插条基部蘸上生根粉,生根时问可缩短1周,且根系繁茂。扦插期间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叶插以当年生正常叶片为佳。取完整  相似文献   

13.
紫露草是地被植物中的可爱一族。它绿色期长,着花繁密,生长迅速,容易繁殖,优点多多。紫露草为鸭跖草科紫露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紫花鸭跖草。植株绿色或紫色,略显肉质,具有黏液细胞或黏液道;茎长30~60厘米,茎上有3个以上的节,节略膨大;每节上生一片叶子,互生,狭长带状或披针状,略合拢,长8~30厘米,叶基部具鞘;聚伞花序顶生或生在叶腋内生出的小分枝顶上,花序下有2片大型苞叶,狭长披针形,交互对生,形成一个小兜,紧紧地包  相似文献   

14.
苹果轮纹病病菌分生孢子离体人工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苹果轮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解决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很少的问题,研究了培养基pH值、培养温度、光源和光照条件对菌丝体生长和分生孢子发生的影响以及刮除菌丝体对分生孢子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28℃较适宜菌丝体生长,24℃时分生孢子囊和分生孢子发生最多;培养基pH5.0以及接种后在黑光灯下培养有利于分生孢子囊和分生孢子产生;菌丝体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刮除菌丝体对分生孢子囊和分生孢子的发生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除虫菊叶中分离到1株内生镰孢菌Y2,环境和营养因子对该菌的生长繁殖和抑菌活性影响较4大.0:~在9.54~时40,菌℃丝时生,菌长丝、孢能子生形长成并和形萌成发孢均子良,最好适,最生适长繁pH殖为温5度.5。为氮30源℃以,有孢机子态的氮致为死佳温。度分为别60以℃D。-木在糖pH,山梨糖,甘露醇为碳源,以硝酸钠、甘氨酸、硫酸铵、牛肉膏和蛋白胨为氮源培养时,该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繁殖山茶,一般在5~6月份采用嫩枝扦插法,但成活率较低。近年来,笔者试用叶插法和短穗单芽扦插法繁殖山茶,成活率达到99%以上。具体方法是:7月份在当年生嫩枝上取带柄叶,将叶柄插入糠灰与河砂按1∶1混合的基质中,深约为0.5~1厘米;或取1厘米长一段当年生嫩枝,每段带一单芽和叶片(位于短穗上部),插入基质,以没到单芽下部为准。这两种方法扦插后,均应洒水喷透,置于荫棚  相似文献   

17.
王芝义 《种子科技》2023,(18):33-35
为解决互叶醉鱼草在繁殖以及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甘肃祁连山上房寺保护站林区的互叶醉鱼草的引种以及繁殖栽培为例,对互叶醉鱼草的种植进行研究,提出互叶醉鱼草的引种包括繁殖栽培的全过程技术方案,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外生菌根真菌的氮营养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菌根文献资料,综述了外生菌根真菌的氮营养吸收特性,并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对外生菌根真菌氮营养吸收的影响。由于外生菌根真菌能增强寄主植物的氮营养吸收状况,所以找出适合外生菌根真菌大量快速繁殖的氮源,为菌根生物技术更好的应用与农林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龟背竹原产热带雨林中,为多年生藤本长绿花卉,在北方很难开花结实,因此,只能用切蔓法繁殖。此方法简便易于掌握,龟背竹爱好者不妨一试。切蔓繁殖应当选择那些长势良好,具有五片以上叶子的植株。而长势较弱,五片叶以下的植株则不宜用来作母本。  相似文献   

20.
<正>(接上期)2.油菜白锈病油菜白锈病在我国分布广泛,西南、江苏、浙江、上海油菜区发生严重。常与油菜霜霉病并发。油菜从苗期到开花结荚期均可受害,尤以抽苔、开花期受害最重造成严重减产。一般发病率5%10%,大流行时发病率可达50%左右,重病田达72%10%,大流行时发病率可达50%左右,重病田达72%100%。油菜白锈病菌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白锈属。无色、单胞、棍棒状的孢囊梗以栅栏状排列丛生在寄主表皮的下面(图1)。孢囊梗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相互连接处有细小颈部,孢子囊自上而下成熟。孢子囊近球形、无色、单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