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茗荷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风靡日本市场的抗癌保健野生蔬菜,我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50hm^2以上。利用茗荷的耐荫性,在果园套种茗荷,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还可有效抵御单一种植的市场风险。这一模式已在我县梨、桃、银杏等果园推广,其中梨园套种茗荷的效益最高,成园后每667m^2可收梨3000kg、茗荷500kg以上,年总收入6000-8000元。  相似文献   

2.
梨树一般栽植3年后才进入结果期。这期间,在不影响梨树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在梨树行间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既可充分利用土、肥、水、温、光资源,又可增加梨园经济效益。下面介绍几种高效益型梨园套种作物及其管理要点。对株行距1.5~2m×4m的梨园,行间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2行西  相似文献   

3.
梨园林地种植食用菌,林地枝繁叶茂,树冠遮荫,无需建房搭棚保温,减少了设施投资成本;且林间氧气含量充足,比林外温度低、温差大、空气湿度大,光照强度低,适合食用菌生长,可以生产出品质好、菇味浓、营养丰富的无公害食用菌。梨园种植食用菌能够合理再利用闲置土地,增加农业产出和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本文分析了梨园越夏套种香菇的栽培流程,提出了立体种植、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梨为落叶果树,休眠期修剪后树体枝量较少,并且大棚覆盖后萌芽开花期至新梢迅速生长期,树冠的遮荫面积都较小,因此,为了提高大棚梨园的土地利用率,增加效益,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实践证明,大棚梨园可适当套种草莓、紫云英、早毛头等作物,则大棚梨园经济收入显著提高。现将套种草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宇  王成晏  吕恒昕  高艳 《蔬菜》2002,(5):13-13
茗荷(学名Zingiber mioga Rose)又称    荷、野姜、  草等,原产我国南部,栽培历史悠久,以嫩芽、花轴和地下茎为食用部分,味芳香微甘,营养丰富。分布在皖、苏、浙、鄂、赣、粤、黔、贵等省(区),其中江苏栽培较多,日本也有种植。1996年锦州农科院从日本引进一黄花型品种,经几年试种取得成功。一、特征特性茗荷为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为须根系。地下茎匍匐生长,其上发生大量须根,向下抽生肉质根,向上抽生紫红色嫩芽,日照后呈绿色,叶鞘紫色,紧裹嫩芽,叶鞘散开后,茎叶生长。茎高0.…  相似文献   

6.
茗荷俗称芽荷,原产我国长江沿线及以南地区,在我国已有上千年栽培历史,目前在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通地区的通州、海门等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并逐步向大棚及露地大面积栽培方向发展。茗荷的嫩芽、花轴、地下茎带有特殊的芳香味,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但以花轴食用为多,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草莓-扁豆-夏大白菜和草莓-玉米-香荷芋高效套种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泉  张洪路 《蔬菜》2009,(8):18-19
近3年来,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大棚基地创造了大棚草莓套种扁豆、连作夏大白菜和草莓、玉米、香荷芋两种新型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棚茗荷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军 《蔬菜》2007,(5):20-21
茗荷又称蘘荷、野姜、阳藿、蓑草,原产中国南部,在江苏省栽培较多。中国自古就将茗荷作菜用,采食其嫩芽和笋状花轴,其根茎也可入药,  相似文献   

9.
<正>茗荷属姜科姜属,又名野姜、蘘荷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穗颜色分为红、白两种,又称红茗荷、白茗荷,均为野生种。红茗荷比白茗荷采收早,味比白茗荷辣,白茗荷味较淡。开有黄花和白花两个类型,可用种子繁殖,但生产上多在春季采用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一般一生总叶片数为26片左右。茗荷喜温怕寒,不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晚秋遇霜,地上茎叶凋萎;地温在10℃以上时,开始萌芽出土;气温升达20℃以上,生长加速,并随温度升高抽出花轴,开花、结实。土壤干旱,嫩茎及花轴均减少,肉质薄,产量低。茗荷生长需要一定的阳光,在半阴地生长不良,抽出花轴少而小,鳞片肉质薄。  相似文献   

10.
张艳 《果农之友》2009,(3):43-43
自栽下梨树幼苗后,一般需培植3年后进入结果期。在梨树结果期前,在不影响梨树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在其行间套种适宜的农作物,以增加梨园收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南省开始商业化种植榴莲,但种植区域有限,而另一方面,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受阻。槟榔的树形结构与槟榔园的生态环境,使槟榔-榴莲套种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种植模式。根据海南省槟榔-榴莲套种调研结果,从品种选择、种植规格、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了槟榔-榴莲套种模式管理技术,以期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柳江县成团镇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及地理位置优势,规模发展了葡萄生产和草莓种植。该镇葡萄种植面积近1000hm^2,草莓种植逾100hm^2,近年又尝试了葡萄园套种草莓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果园管理,果园效益凸现,真正实现了“万元果园”的目标。目前葡萄园套种草莓种植模式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将葡萄园套种草莓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梨园套种平菇对土壤生物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明套种平菇对梨园土壤生物活性及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7 a生梨树行间覆土套种平菇,将出菇后的菇渣旋耕还田,以不套种平菇为对照,测定分析梨园0~60 cm不同土层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量氮,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成熟梨果实品质。【结果】结果表明,套种平菇显著提高0~40 cm土层3大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及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并随套种年限的增加趋于增加。连续3 a套种平菇处理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对照提高47.4%、32.0%、125.1%;微生物量碳、量氮比对照提高25.6%、28.1%;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42.3%、47.2%、29.5%、11.6%。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套种平菇后能不同程度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了梨果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结论】套种平菇对提高梨园0~40 cm土层土壤肥力、改善梨品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蘘荷(Zingiber mioga Rosc.),姜科、姜属中以嫩茎供食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山姜、野姜、茗荷、观音花.蓑荷有黄花和白花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15.
早春大棚辣椒套种甘蔗栽培技术,是我县近年来推广的一种良好的套种模式。它不仅利用了大棚资源,而且提高了良种指数和种植效益。早辣椒套种甘蔗每667m^2产辣椒2250kg,甘蔗4120根,纯收入达到5688.1元,是双季稻栽培纯收入的10.2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该套种制度2001年在我县已推广种植300hm^2(4500亩),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其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6.
梨为落叶果树,休眠期修剪后树体枝量较少,并且大棚覆盖后萌芽开花期至新梢迅速生长期,树冠的遮荫面积都较小,因此,为了提高大棚梨园的土地利用率,增加效益,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的目的进行了大棚梨园套种试验.  相似文献   

17.
大棚葡萄间作套种甘蓝8398等品种,经过09、10、11年连续三年的试验种植,探索总结出一套成熟栽培技术,间作套种模式、技术管理、增收效益、可行性等分别阐述,实现了高效立体种植,提高了效益,促进了种植户增收。  相似文献   

18.
黎塘莲藕种植历史悠久,该地依托黎塘朝阳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黎塘莲藕农民专业协会,形成"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独创了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莲藕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关部门正在开展黎塘莲藕地理标志产品申报、黎塘荷香人间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打造工作,进一步带动莲藕特色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草莓高效种植模式,2003~2005年笔者在灵川县大圩镇进行了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试验,充分利用6-9月草莓采收后就地繁苗期土地空档套种一茬香瓜。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套种的香瓜每667m^2产量达2000-3250m^2,纯收入4000-6500元。2007年在灵川县大圩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面积达40hm^2。现将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果农之友》2009,(5):53-53
自栽下梨树幼苗后。一般需培植3年以后进入结果期。在梨树结果期前。在不影响梨树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在其行间套种适宜的农作物,以增加梨园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