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针对生产实际,经过几年探索,总结出一套旱地小麦高产节水栽培技术,运用该项技术后,一般小麦每公顷产量可达6000~7500kg,对于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旱地小麦偃佃9433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旱地小麦新品种偃佃9433的特点,如抗寒、抗病、抗倒,节水,落黄好,品质优,产量结构佳,高产稳产,丰产潜力大,旱作适应性广等,提出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鹤麦80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适宜推广地区,从科学配方施肥、深浅轮耕、提高整地质量、播前药剂拌种、适期适量播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和合理灌溉等方面介绍了鹤麦801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刘秀英 《种子科技》2022,(8):130-132
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不同,小麦的耕种体系也不同,需要勘测土壤的肥沃程度以及土壤酸碱度,进行机械化保护性耕种。所谓机械化就是将机械引入小麦生产中,从翻地到犁地、从播种到病虫害防治,从丰收到后期恢复都由机械代替人工。机械化不仅可以节约人工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合理把控播种时间和收获时间。机械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利用机械化可将杂草丛生的荒地改造为肥沃的庄稼地,为种植业提供基础支撑。所谓保护性就是适度开垦、改良土壤。保护性耕种手段主要研究如何在干旱荒芜的土壤中播种小麦,通过植物根部特有的固氮功能,留住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防止营养物质随水分等流失。文章分析了在干旱土地开展机械化耕种的方式,保护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最终达到双赢目的;总结了机械化生产现存的弊端;提出了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随着气候变化,灌溉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加剧。挖掘旱地小麦生产潜力成为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旱地小麦提高产量的关键是合理运筹,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小年际间的产量波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旱地开发的进展,结合前期研究提出了通过深松耕作实现土壤增蓄扩容能力的关键技术,概述了山东旱地小麦耕作、播种、水肥管理等栽培环节的技术特点,为旱地小麦稳产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旱地小麦节水高产措施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在旱地农业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栽培经验,目前在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上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节水灌溉和栽培生理调控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新的抗旱小麦品种和抗旱技术的应用以及日趋完善的分子育种技术也为旱地小麦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林辉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228-231
以“中薯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施肥量、不同种植密度与不同覆盖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品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熟期早、发病率低等特点。在浙南中低山区,播种期以1月20日为宜,在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每667㎡施复混肥(N、P、K含量分别为14%、7%、8%,下同)40㎏作基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2500㎏,种植密度为3000株,并盖地膜或小拱棚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针对以往在干旱地区建设蓄水窖造价高、费工费时和旱地冬小麦生长期存在的各种逆境及有限补灌时期和补灌定额的诸多问题,从蓄水窖位置的选择,蓄水窖容量的确定,根据地形确定蓄水窖的形状,窖壁处理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修建蓄水窖工艺技术和有限补灌农艺节水的系列研究,为不同旱作类型区的小麦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效平 《种子科技》2011,29(10):43-43
晋麦85号,原名“临旱6207”,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属冬性品种.熟期比对照晋麦47号晚2—3天。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抗倒性较好,一般旱地亩产270~320kg。我县于2009年引进种植该品种。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旱地小麦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土壤蓄水量及产量的影响,以播种方式为主区,设常规条播(C1)、起垄沟播(C2)、宽幅播种(C3)3个播种方式;播量为副区,设180(D1)、240(D2)、300(D3)、360(D4)kg/hm2 4个播量,研究其对旱地小麦土壤蓄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个播种方式下,播量240和300 kg/hm2较其他播量处理均增加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蓄水量、开花―成熟阶段土壤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优化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产量,且这2个播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宽幅播种和起垄沟播较常规条播均显著增加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蓄水量均值,增加开花―成熟阶段土壤耗水量及其所占比例均值,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均值,尤其是宽幅播种表现更为突出。宽幅播种较常规条播和起垄沟播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3%和3%,产量分别提高25%和3%。由此得出,在干旱区,旱作小麦采用宽幅播种和播量240~300 kg/hm2组合,利于小麦营养生长期土壤水分蓄积,开花后增加土壤水分消耗,利于增加穗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旱地小麦运旱618特征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旱618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其组合号为运旱92—18/新春9号,2010年通过国家黄淮冬麦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12。2011年列入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强筋小麦新品种运旱618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西南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组装与示范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南麦区是我国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以套作小麦为主体。针对区域生态生产特点设计研制了ZB-4、ZB-5型带式播种机,并以此为基础研究集成了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比传统人工挖窝栽培省工87.7%、节本18.4%、增产57.4%、增效420.0%。此项技术达到预期效果的技术要点是,坚持规范轮作,选准对路品种,掌握适宜播期,选择适宜机型规范播种,科学用肥、足氮增磷,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种子科技》2023,(13):I0005-I0005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审定通过了197个小麦新品种,又推出一批高产优质、绿色抗逆、专用特用小麦新品种,为全国小麦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品种选择,更好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此次审定通过的小麦新品种,除高产稳产品种106个外,还包括优质强筋弱筋、绿色抗逆、耐盐碱品种共计91个,同比增长7.1%。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陕西省铜川市种子管理站获悉: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审定,由陕西省铜川市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顺利通过国家审定。这是2009年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唯一一个旱地小麦品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第5 个旱地小麦品种。这标志着铜川市的旱地小麦选育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7日,山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制的水地小麦产量品质同步提高抗逆栽培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小麦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组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肖世和研究员为组长,国家小麦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尹钧教授和山西省农业  相似文献   

19.
小麦、玉米两茬连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在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地耕作,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并配套实施病、虫、草害防治和机械深松技术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该技术具有减少土地风浊、水浊,提高土地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功效,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旱地高产麦田的高产潜力,在莱阳市冯格庄的旱地高产麦田(曾多次创出旱地9 000 kg/hm2以上产量)创造条件研究了补充灌水对旱地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灌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随着补灌次数的增加,增大了旱地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在W2水平下,在灌浆的后期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降低了旗叶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延缓了旗叶的后期衰老,并达到了高产水平9 310.20 kg/hm2.继续增加补灌次数,旗叶的SOD、CAT和POD活性增幅不大,在灌浆后期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在该试验条件下,W2产量最高.继续增加补灌次数,产量开始下降,甚至低于对照处理,表明通过一定农艺措施改造的旱地高产麦田有较强的蓄水保墒能力,一定程度上达到"旱地不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