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2011年对山楂低产郁闭园进行树形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树形改造可明显提高产量,增加山楂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和花序坐果量,减少果园管理用工;分2年完成树形改造,从调整后第2年开始,平均单株产量均高于或等于对照树(常规修剪),6年平均株产比对照增产10.1%以上,平均单果重增加36.5%以上,管理用工减少25.0%以上;当年一次完成树形结构调整,对调整后第1~3年的平均单株产量有一定影响,而且增加了前3年夏季除萌、摘心的工作量。建议盛果期山楂低产郁闭园进行树形改造时,应分2年去除各类不合理大枝。  相似文献   

2.
银杏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成片园1.2万亩,7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9万株,常年产量70万kg.由于品种(类型)混杂和管理粗放,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是普遍问题,一般实生树15~20年才开始结种、目前全县平均单株产量不足15kg。为此我们连续七年进行了银杏低产树技术改造,改造树株产达到24.5kg。 改造园设在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桑庄村;土壤为冲积土,肥力中等;树龄40~45年生;共30株,其中15株采取高接换头、整形修剪、水肥土综合管理和人工授粉四项技术措施;另15株保持放任管理作为对照。 现将具体改造措施及效果简介如下。 1.高接换头:于清明…  相似文献   

3.
前所果树农场拥有‘红富士’结果树11万株,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栽植4万株,现部分树枝条干枯、树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2008年开始对弱残‘红富士’低产园进行改造.经过5年的实践,累计改接2000株以上,品种为‘乔纳金’.改接后2年结果,3年丰产,实现了老树快速复壮,树体的粗皮病、轮纹病明显减轻,连续结果能力增强,株产100kg以上,666.7m2产量4000kg,创经济效益1.2万元.通过高接改造缩短了果树更新周期,综合性状良好,年增经济效益60万元.农场计划再用3年将现有的8000株弱残‘红富士’改接完毕,前景看好.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前栽植密度下,乔化富士苹果园在进入盛果期之后,枝量迅速增多,形成园内郁闭,通风透光不好,病虫害发生率增高,果实品质不好产量不高。进行改造势在必行,改造方法直接影响果树结果年限。现将静宁县近些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密闭园改造的经验,归纳几个要点,特作介绍。1改造对象乔化富士苹果园每667m~2栽密度40株及以上,树龄12年生以上,每667m~2枝条总量8万枝以上。园内郁闭,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春,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白泉村因园区建设占地,需对村西山1600余株3~4年生杏树进行移植。在章丘市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移植后,成活率达96%以上;第2年  相似文献   

6.
正我基地2015年春出圃苗木如下。苹果苗:寒富一刀苗25万株,二刀苗2万株,4年生苗(带花芽,有树形)0.5万株。梨苗:锦丰梨5万株,苹果梨5万株。绿化苗木:柳树5万株,胸径3~15 cm(其中竹柳、馒头柳8 cm以上4 000株);速生杨扦插苗6万株;金叶榆(高接胸径5~10 cm,8 000株;低接1 m以上,2万株);抗寒紫叶矮樱2年生多分枝2万株。球形类(1 m以上):蓝叶忍冬、紫叶风箱果、金叶榆、红王子锦带。大径苗、国槐、五角枫、银中杨。  相似文献   

7.
田皓 《北方果树》2010,(2):58-58
<正>大石桥市官屯镇顾山村杜恩庆苹果园面积666.7m2,230株,品种为‘国光'‘鸡冠',树龄28年生,因冻害和腐烂病双重危害,果树缺枝少杈,666.7m2产量仅为500kg左右,入不敷出。1993年进行老果园改造,先栽  相似文献   

8.
正河北省黄骅市目前共保存有50年以上老冬枣树2 000余株,主要集中在齐家务乡东巨官、西巨官、桃园3个相邻的村,树形主要是自然圆头形,树高6 m以上,主枝及侧枝粗大,郁闭度高,结果部位外移,果品质量下降。2007年以来,我们逐步将树形改造为开心形,现将改造效果总结如下。1调查方法调查的树生产管理一致,树龄50~60年,株行距5 m×6 m,面积60 hm2,土壤pH值7.45,土壤有机质含量12.14g/kg,全氮0.79g/kg,有效磷75.49mg/kg,有效  相似文献   

9.
黄岩县院桥区自1978年以来,发展了一批温州蜜柑,其中70%以上是尾张中熟品系。该品系投产迟,结果性能差,早期经济效益低,所以有待改造。承包后,广大承包户为了使这批桔树早投产、多结果,曾采用多种改造措施,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例如院桥乡唐家桥村张先从于1979年秋季曾在1株幼龄温州蜜柑的小枝上芽接柠檬,1980年结了五个柠檬。他从此得到了启发,1981年秋季,他与其他社员在476株中熟温州蜜柑上,用芽接法嫁接早熟温州蜜柑芽1123个,1982年承包到组后,个别社员因不懂技术,将芽接抽发的枝条剪去了大部分,1983年只剩下324株,采果时,以10株芽接树与10株未  相似文献   

10.
长治郊区关村乡漳沂村,1 993年发展了3 0hm2 乔砧密植苹果园,株行距为2m×3m ,主栽品种为红富士、乔纳金、北斗等。因栽植密度过大,树形选配不合理,控冠措施不力,大部分树冠早已交接,冠内光照恶化,枝叶徒长,花芽形成少,坐果率低,品质差;腐烂病、苹果绵蚜等发生严重。从1 999年冬季开始,我们边带学生实习边帮助果农实施综合改造技术,收效明显。现将改造技术总结如下。1 树形改造1 .1 培养合理树形 从1 999年冬季开始,我们将原来的小冠疏层形改造为改良纺锤形,2 0 0 3年冬季修剪时,根据树体长势和交接情况,又将改良纺锤形改造为高干开心形…  相似文献   

11.
闫加印  于洁  刘士勇  赵静 《落叶果树》2011,43(3):25-26,41
2006~2008年对长枝型纺锤形红富士密闭园进行改造,实行隔行间伐或隔株间伐,对永久株行疏枝、提干和开心等处理,对临时株行疏枝、回缩等处理,2~3年后刨除。改造后树高2—2.5m,干高1~1.2m,主枝2~4个,冬剪后666.7m。枝量5万条左右。树冠投影覆盖率70%~80%。配套增施有机肥,配方追肥,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铺反光膜,摘叶和转果等技术措施,666.7m^2产量由改造前的500kg提高到2007年的2463kg,2008年的4149.3kg,好果率由30%提高到90%以上,全红果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12.
当前许多苹果幼树密植园片,由于头几年仍采用低定干、重“轰条”、冬季短截为主的稀植大冠整形方法,按主干疏层形的结构模式培养,造成了许多树大枝过密、级次过多、枝条旺长、树冠交接、晚产少果的局面;另一部分树枝干粗大、树头较小、枝条密挤细弱、有花也难结果的现象。因此,必须下决心,对密度较大(亩栽55株以上),并已按主干疏层形整枝的园片进行树形改造。现将株行距2~4m的长方形栽植园片向纺锤形改造的基本方法简述如下。 自由纺锤形的结构特点: 对于矮化砧和短枝型的苹果树,株行距在2~4m的密植果园,宜改造成自由纺锤形。自由纺锤形的…  相似文献   

13.
1 低产园基本情况和增产效果 供试园片在平安堡镇东南沟村 ,该地年平均气温 7 6℃ ,无霜期 15 2d ,年日照时数 2 80 0h ,年降水量 712mm。试验园面积 2hm2 ,棕壤 ,土层厚度 30~ 4 0cm ,有机质含量 0 9%。1986年定植 ,栽植株行距 3m× 4m或 3m× 5m ,共栽15 16株。 1999年实施改造时树龄为 13年 ,主要品种为面楂、敞口、燕瓤红、燕瓤青。改造前 (1998年 ) 6 6 7m2 产 5 2 0kg ,改造后 (2 0 0 3年 )达到 1730kg。2 主要技术措施2 1 加强树形改造 ,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 第一步 ,对园内长势较好的树仍进行正常修剪 ,以保证山楂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4.
<正> 于都县森林苗圃甜橙园、于都县仙下乡红旗岗果园共有枳砧甜橙面积21hm~2、18730株,分别于1989年、1990年和1991年定植。定植后,或因品种混杂、或因管理不善,效益很差,于1992~1995年分别进行多头高位芽接,改换成朋娜脐橙和纽荷尔脐橙。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 高接换种前的整形修剪 首先对原植株骨架进行改造,因树造形,分清主次,选留方向、位置好的主枝4~6根,将多余的主枝去掉。对较大的伤口及时涂接  相似文献   

15.
甜樱桃园因栽植株行距小、整形修剪不到位,使不少以中国樱桃大青叶、考特为砧木的树龄在8年以上的甜樱桃园出现了郁闭现象,表现行间交接、株间交叉,树形紊乱、大枝过多、枝条重叠,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差。针对此类甜樱桃园,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包括间伐、树体修剪的改造技术,配套以果园生草、微滴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绿化苗金叶榆(2 cm嫁接,5~8 cm)1 000株、金叶榆(1.2 m嫁接,当年头)5 000株、金叶榆小苗(1.5 m左右,二三个分枝)30万株、3年生白榆苗(直径2~4 cm,高2 m以上)50万株、1年生白榆苗50万株、红叶李50万株、王族海棠(4~6 cm,50 cm处分枝)4 000株、紫叶矮樱(10万条以上)3 000墩,红火(10条以上)1万墩、无絮纯垂柳(1~3 cm)10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快速改造低产柑桔园技术 ,选择武平县城厢乡壮畲村柑桔场作为改造示范点。该场 1991年建园定植 6hm2 柑桔 ,由于建园基础差 ,栽培管理粗放 ,树形紊乱 ,杂草丛生 ,病虫严重 ,花少叶稀树弱 ,1998年前几乎绝收。 1998年冬在落实管理体制的基础上 ,对现存的 2 70 0株红江橙、芦柑、沙田柚实行改造 ,1999年恢复产量 6 345kg ;2 0 0 0年平均株产 7 6kg ,总产 2 0 5 2 0kg ,产值 2 4 6万元 ,2 0 0 1年平均株产 15 1kg ,总产 4 0 75 0kg ,产值 4 .89万元 ,纯利 2 4万元 ,全部收回低改投资。预测今年可实现纯利 3 9万元以上 ,取…  相似文献   

18.
正乔化富士苹果园在进入盛果期后,枝量迅速增多,易形成园内郁闭,造成通风透光不好,病虫害发生率增高,果实品质不好,产量不高。及时进行果园改造,既是顺应规律,也是势在必行。现将甘肃静宁产区近年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富士苹果密闭园改造经验归纳如下,供果农朋友们参考。1改造对象乔化富士苹果园亩栽40株及以上,树龄12年生以上,亩枝条总量8万以上;园内郁闭,树冠交错,通风透光不好;成花不良,结果部位  相似文献   

19.
正本基地今春出圃苗木如下。棚桃苗:03-7(1年生3万株,2年生3万株)。苹果苗:寒富(一刀苗4万株;两刀苗2万株;3年生中间砧大苗,带花芽、有树形,0.3万株)。梨苗:苹果梨(1年生10万株,2年生0.5万株)。绿化苗木:金叶榆(5~10 cm,高干接;3 cm,低干接;地接大苗1 m以上)、紫叶矮樱(多分枝,6万株)、榆叶梅、北美海棠,各2万株。球形类(80~100 cm):兰叶忍冬、紫叶风箱果、金叶榆、红王子锦  相似文献   

20.
一、改造前基本情况 卢水苹果园是1969年春建立的,面积6.7hm~2(公顷),沙壤土,品种有国光、红星、鸡冠、祝光、金帅、伏花皮等,栽植株行距5×6m,年果品产量30~40万kg。近年来,因品种老化,经济效益降低。1990年对部分劣质苹果树进行新品种高接换头试验,采用多头高接,一次更新法。改造后调查表明:第1年枝满冠,第2年见花见果,第3、4年恢复原材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