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着色系富士苹果的整形修剪技术,根据其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品质发育对植株本身及环境因素要求的特点,应以“轻剪疏枝、开角”为中心。按照这样一个修剪原则,就必须切实做到“冬、夏剪结合”。否则,在整形修剪方面,很难达到理想的结果。本文介绍几种常用夏剪方法及其技术反应。 1.环状剥皮夏、秋季环剥,能够阻止树体养分向下运输,增加环剥以上部位营养积累,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春季环剥,能阻碍树体养分向上运输,增加环剥口以下部位营养物质积累,具有抑制环剥以上部位的生长势力,促进以下部位生长和花芽分化的作用。以抑制旺长为…  相似文献   

2.
盛花期对山楂幼树缓放强旺枝进行环剥,可促进中下部发枝成花,增加枝量,提早结果。以距基部50cm以上部位进行环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苹果树用绞缢法代替环剥简便好处多绞缢法是指在果树应该进行环剥的部位用铁丝扎紧以代替环剥的一项技术措施。随着枝条的加粗生长,被绞缢部位生长受阻,达到同环剥相同的抑制生长、调节营养、促进结果的目的。同环剥相比,绞缢法有以下好处:(1)绞缢法简便易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环剥技术是在主干上进行。其宽度较难掌握,窄了愈合快.落果重;宽了不易愈合.易削弱树势。改进的技术为:①留辅养枝环剥。在主干上选第1个主枝作辅养枝,在此枝以上部位环剥,可保证根系正常生长,促进坐果,避免过度削弱树势。②主枝环剥。对生长过旺的成龄树主干环剥后,可在主枝下部留若干二次枝,在其上部主枝部位进行环剥.可截留光合产物,促进坐果。③主枝二次环剥。对强旺成龄树主枝环剥后,由于很快愈合,应在剥口上再施行1次环剥,宽度较窄,可进一步截留光合产物。促进结果。④主枝环剥更新。对衰老主枝。可在其上1/3处环剥。促进上部坐果和下部发枝.适当时进行剥口以上主枝更新。  相似文献   

5.
在苹果栽培中,环剥是一项有效的促花措施。但环剥技术掌握不好,会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树。 1.环剥时间 为提高坐果率在初花期环剥的做法,对树势影响太重,不应提倡;为促进花芽形成,增加翌年产量,环剥时间以5月25日至6月5日效果最佳。 2.环剥死树、死枝现象 (1)环剥口太宽,剥后一个月内剥口不能愈合,就有死枝、死树危险了。适当的做法是剥口宽不超过环剥部位直径的1/10,无论直径多么大,剥口不超过1cm;对于1个月仍不愈合的剥口,要及时在愈  相似文献   

6.
通过给葡萄环剥,可阻止枝条或树干上部的营养向下输送,增加环剥口以上的同化养分和植物内源激素的积累,加强其上部的器官,特别是花序和果穗果粒的营养,达到减缓环剥枝蔓的生长、促进坐果、增大果粒、增加含糖量和提高成熟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果树环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短时期的阻断光合产物向根部输送,养分在环剥口以上的枝叶中积累,从而促进开花坐果以及果实的生长,达到果树早产、丰产的目的。在葡萄生产中,利用环剥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1.环剥的时期及作用环剥的时期不同,在葡萄上产生的作用亦不同。易落粒的葡萄品种,为提高坐果率可在开花前及花期进行环剥;若为增加单粒果重,应于花后20天幼果迅速膨大期进行环剥;若为促进果实早着色早成熟,增加糖分含量,可于早熟葡萄浆果膨大停止即浆果成熟始期进行环剥;可提早成熟5天左右。但环剥应于7月上中旬结束…  相似文献   

8.
果树环剥是暂时切断内皮部、阻止有机营养光合产物向下运输,提高剥口以上枝条的营养水平,促进花芽分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操作得当,事半功倍,操作不当,弄巧成拙。为了确保这一项技术在生产中能够正确运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以下十一个不当。1.防止环剥对象不当适宜环剥的树是愈伤能力强、成花困难、适龄不结果的树,绝不能不分品种和树势,见树就剥。2.防止环剥时间不当适当的环剥时间应该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果树花芽生理分化开始之时。环剥过早,影响新梢正常生长,环剥过迟,容易死枝,促花效果不佳。3.防止环剥部位不当环剥…  相似文献   

9.
在苹果、山楂等幼树早期丰产技术中,环剥是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座果率、增加分枝量的有效措施。为适应果树生产,促进环剥技术的应用,笔者设计了简易可调式果树环剥刀,并已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90301473.4,该刀经在生产中应用,效果良好。 简易可调式果树环剥刀由刀把、刀片、垫圈、螺丝组成,体积42×16×23mm,重9g。刀上装2片平行刀片,刀片间距由刀把和垫圈调节,范围在 1~ 10mm,更换加长螺丝可调至 10mm以上,最小调幅为0.5mm。刀片外形为弯镰刀状,与树皮接触面积很小,用时较省力。刀片损坏后可更换。此刀环剥树皮厚度为0~8mm,环剥深度…  相似文献   

10.
<正>环剥即在葡萄枝蔓上用刀横向将树皮呈双环状切开,并剥掉完整的一圈皮(环剥宽度35 mm)。环剥的作用是在短期内阻止上部叶片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向下输送,使养分在环剥口以上的部分贮藏。环剥有多种生理效应,如提高坐果率、增大果粒、提早浆果成熟期等。1环剥的部位及宽度  相似文献   

11.
3最佳环剥部位、宽度及愈合期 1)环剥部位,多数人认为应在主干上,初次环剥,应在树干距地面20cm左右的光滑部位进行。环剥时,先要刮去环剥部位的老树皮,露出粉红色的韧皮组织,再用环剥刀环切两刀,深达木质部,在不切伤木质部的前提下,环剥宽度以0.5-1cm为宜,之后取下环切带的韧皮组织。以后每年在上一年环剥口以上3~5cm处环剥1次,直达主枝分权处,再从基部向上环剥(群众称为回甲,环剥口一般不重合)。环剥宽度也可按树干粗度来计算(一般为干粗的1/20~1/10),或按树龄考虑,幼树或弱树0.3~0.4cm,一般成龄树0.5~0.8cm,旺树、壮树0.8~1cm。要求环剥口整齐、宽窄一致,剥皮时不留残皮,保证伤口能在环剥后30-40天全面愈合,愈合过早,抑制不了花后落果,过晚则损伤树势。  相似文献   

12.
李军  王玉才  孟燕 《落叶果树》2008,40(1):47-47
环剥(开甲)是提高冬枣坐果率的有效措施,但必须掌握好以下要点.①环剥时间.环剥的时间取决于树龄、树势、花的数量和质量等.树龄3年以上、树势健壮、花量大的树在盛花期环剥.环剥前要掌握天气情况,最好做到环剥后3天内无降雨,便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正猕猴桃生产中经常出现架面覆盖率低、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等不正常现象,影响光能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笔者总结了克服猕猴桃架面内膛光秃的技术措施,供参考交流。1)多年生枝段内膛光秃的处理。3月萌芽期至5月,在多年生光秃部位环剥1道。环剥部位在光秃部位中上部。环剥时注意,只剥去皮层,尽量不伤木质,宽度0.5 cm为宜。环剥处理后,其环剥口下就会发出枝蔓。如发枝不理想,可在前一环剥口愈合后,另换一处再环剥。如果发出的枝较少、较旺,而附近空间仍较大时,  相似文献   

14.
1病害发生趋重的原因1)连年过度环剥。环剥是一项促使果树早果丰产的重要措施,但有些果农连年过度环剥,一是环剥口太宽,为枝径的1/4以上;二是年内多次、多处环剥,主干、侧枝同时环剥,花前、花后、7~8月3次环剥,严重削弱了果树抗病能力。据调查,1年内多次、多处环剥的树,枝干轮纹病株率达100%。2)  相似文献   

15.
荔枝环剥时期对新梢生长及碳素储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枝梢环剥显著抑制了‘怀枝’荔枝新梢的生长,并导致射线细胞和髓部大量积累淀粉。梢芽萌发或伸长前环剥可完全抑制新梢生长,而新梢快速伸长期环剥对其抑制效应最弱。秋季环剥对新梢的抑制和对淀粉积累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春季环剥。环剥口以上的老叶面积和环剥位置并不影响环剥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应和促进淀粉的积累效应,但环剥口以上单位枝梢长度的叶面积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曹翠霞 《果农之友》2023,(11):11-14
分析了环剥在现代果园中培养合理树形、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促进膨果早熟等方面的作用,提出根据树种及品种、时间、枝类和部位、宽度、工具等进行操作的方法,以及规范操作、因树环剥、保护环剥口、抹除嫩芽、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补救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果树环剥不当的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剥不当,导致果树濒危死亡的现象在生产中屡见不鲜。现结合实际提出以下5种挽救办法,供试用。1)利用根蘖枝嫁接法。即利用果树根部生长的萌蘖枝,直接嫁接在环剥伤口以上部位的树干上。2)刨根嫁接法。对根部无萌芽枝的果树,可从地下刨出1-2条侧根,嫁接在环剥部位以上。3)临近果树  相似文献   

18.
山楂辅养枝在幼树上主要利用其扩大树冠,增加营养积累,同时在不影响骨干枝的培养及树冠扩大的情况下,可改造为果枝使其早结果。传统改造方法是缓放,利用拿枝减缓其极性生长,或在生长季节利用环剥使其营养积累在环剥口以上部位,形成果枝。  相似文献   

19.
3 最佳环剥部位、宽度及愈合期 1)环剥部位,多数人认为应在主干上,初次环剥,应在树干距地面20 cm左右的光滑部位进行.环剥时,先要刮去环剥部位的老树皮,露出粉红色的韧皮组织,再用环剥刀环切两刀,深达木质部,在不切伤木质部的前提下,环剥宽度以0.5~1 cm为宜,之后取下环切带的韧皮组织.  相似文献   

20.
核桃环剥处理可显著提升花芽分化比例以及果实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在核桃主枝部位进行环剥处理,测定枝条生长,叶片光合特征、氧化酶及代谢合成相关酶活性,综合分析不同环剥处理对叶片光合产物累计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处理节间长明显缩短,粗度明显增大,且营养枝节数显著增多,总花芽数增多。不同环剥处理花芽总数较对照分别增加27.1%、31.6%、33.1%;油脂转化期经过间隔环剥2圈(第1次环剥后30d环剥第2圈)处理,核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升高了18.49%和18.79%;环剥处理后的叶片相较于对照组均促进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蔗糖合成酶(SS)、中性转化酶(NI)的酶活性。综合分析,生产上间隔环剥2圈处理能够提高叶片光合特性和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光合产物的固定和蔗糖在枝条中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