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有别于其他茶类最显著的品质特征是具有自然、幽雅的花香,香精油含量高,冠于其他茶类(窨花茶除外)。福建是乌龙茶的发祥地与主产区,乌龙茶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闽北工艺与闽南工艺,闽南传统乌龙茶以花香浓郁而倍受青睐。但是近些年来,乌龙茶加工出现一些单纯追求外形色绿、内质绿叶绿汤的现象,甚至追求“越绿越好”,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品种风味及其生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不同品种乌龙茶风味与工艺技术及其化学因子的关系,以佛手、黄旦、福云6号和混合种的鲜叶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加工成鸟龙茶,检测鲜叶及成品乌龙茶的化学成分含量,借助方差分析、多元回归与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叶固定样的生化成分含量与品种特性有关;乌龙茶品种特性的充分发挥取决于相应的工艺技术;不同品种乌龙茶独特的风味与其生化成分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影响乌龙茶良种铁观音品质的土壤营养元素进行研究。一般土壤有机质、三要素含量高的茶园,铁观音多数表现高产,而对品质影响不明显。从生产具有铁观音良好品质特征的茶园土壤分析结果,此类土壤微量元素锰的含量高达1774ppm,为生产品质低的茶园土壤含量的21.4倍,同时检测出铁观音对铜、锌也具有奢侈吸收的特性。可以认为,此一特点正是铁观音品种营养生理的需要,也是表征铁观音特殊品质有关指标所必需参予生化反应的必要元素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4.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溯源福建建瓯的北苑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998年)以后改制小团茶,成为驰名天下的龙团凤饼;武夷茶是继北苑茶而发展的。到了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罢造龙团改制散茶,制法也相应改革,品质不断提高,誉满天下。乌龙茶是沿袭武夷岩茶的制法,而武夷岩茶又与北苑龙团的原料、采制方法相近似。乌龙茶具有自然的花香与醇厚的滋味,而且对人体具有一系列显著的保健功效,因而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乌龙茶的历史悠久,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精湛的传统加工工艺;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为此挥毫写就了璀灿的茶文化,本文拟简述乌龙茶的发展历史与茶文化。  相似文献   

5.
水仙乌龙茶在广东省和福建省的乌龙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凤凰水仙与武夷水仙进行了品种、工艺、感官、常规生化组分系统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者既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也存在许多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水仙乌龙茶品种与茶叶产品在广东省和福建省的乌龙茶生产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是以加工成条形乌龙茶为主,基本加工工艺均为:“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但是其中每个工序都有差异,导致其成品茶的品质特征不同:(2)广东凤凰水仙与福建武夷水仙在香气、滋味、汤色及叶底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凤凰水仙的条索较紧直细长,武夷水仙的条索较肥壮粗松:武夷水仙的发酵程度较凤凰水仙重,凤凰水仙的汤色橙黄明亮:武夷水仙汤色明显橙黄偏红:凤凰水仙香气表现出明显持久的花果蜜香型,武夷水仙香气表现浓厚而持久的烘焙香夹带米饭香韵:凤凰水仙滋味浓厚,收敛性较强,武夷水仙茶样滋味浓醇,收敛性较弱:(3)生化成分分析表明:凤凰水仙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较武夷水仙高,而水溶性糖含量武夷水仙较凤凰水仙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4)福建武夷水仙与广东凤凰水仙乌龙茶在产业发展与技术构建中应该存在较多可以交流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的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主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和台湾,属半发酵茶,具滋味浓醇爽口,茶香浓郁和叶底绿叶红镶边等独特的品质风格。滋味和香气是确定品质的基本因子。对乌龙茶而言,香气因子更是衡量乌龙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乌龙茶自然、幽雅、馥郁的花(果)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高乌龙茶香气,本研究对八仙茶和岭头单枞的香气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乌龙茶的香气特征,为选育和制作高香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供试材料八仙茶是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栽培的八仙茶品种鲜叶为原料,按照乌龙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乌…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青工序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做青过程中的生化成分变化是乌龙茶独特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与乌龙茶的品质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做青过程中水浸出物、儿茶素、多酚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做青强度越大,这些生化成分减少也较多。同时,在做青过程中,L-EGCG、L-ECG、L-EGC减少,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不断形成,多酚类总量与水浸出物总量间的变化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6),茶多酚、茶黄素含量与乌龙茶品质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做青环境的温、湿度对做青的生化变化与乌龙茶的品质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可溶性糖是茶叶的主要滋味成分之一,目前对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做青强度与可溶性糖的变化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传统红茶与乌龙茶晒青工艺相结合的创新加工技术。方法:在采取传统红茶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乌龙茶晒青工艺,进行茶叶加工技术的研究。结果:对传统红茶与乌龙茶晒青工艺相结合的加工技术流程和数据进行总结,为:鲜叶、晒青(鲜叶的失水率为6%-10%)、萎凋(萎凋叶含水量为62%-64%)、揉捻、发酵(发酵温度设置在32℃、发酵时间为3.5h)、造型、烘干和提香,最终得到品质高的新型红茶。结论:通过适宜的调节晒青程度、萎凋程度、控制发酵过程,可以在传统红茶与乌龙茶晒青工艺结合的条件下得到高品质的红茶成品。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做青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舟 《中国茶叶》2006,28(6):16-17
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特殊工序,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做青质量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适当的温度(20~23℃)有利于做青过程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也有利于多酚类,特别是酯型儿茶素等苦涩物质的转化;做青环境相对湿度影响做青叶水分散发,不同品种由于叶片结构(叶片厚度、气孔大小和气孔数、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的层数等)和内含生化成分的差异,所要求的做青环境相对湿度也不相同。掌握做青技术关键对提高乌龙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为我国茶叶生产注入了生机与活动,促进了茶叶向优质高效发展。21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的茶叶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大环境下,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乌龙茶类其发展前景如何呢? 1、乌龙茶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独具鲜明特色的乌龙茶,以其香高味醇和绿叶红镶边的品质受到消费者喜爱,乌龙茶的加工技术几乎为我国所特有(这使得外国生产商很难插足我国市场),国外没出口乌龙茶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茶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乌龙茶产量上升较快;我国生产乌…  相似文献   

11.
棉花喷施专用配合微肥的增产效果赵家富,舒玲英(湖北省钟祥市农技中心)随着氮素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农家肥用量逐年减少和棉田绿肥的绝迹。造成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多种微量元素缺乏,棉花体内营养元素平衡失调,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的提高和纤维品质的改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乌龙茶香气的特征及其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引言 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风味畅销国内外,特别是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乌龙茶销量日益上升,一般的条形茶以及袋泡茶、罐装茶水都成为时髦的饮料。目前关于乌龙茶品质的化学本质、加工原理等的研究远比红、绿茶少。茶叶常规成份中,粗纤维与绿茶品质、茶黄素和茶红素与红茶品质已发现有较大关系,但这些成份及其他常规成份都还不能反映乌龙茶的品质。乌龙茶的特点是其内质,即香气和滋味比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7年在武夷山市对乌龙茶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植成活率高,抗寒、旱性强、与黄金枝、肉桂元明显差异。(2)成期平均鲜叶产量、黄观音、金凤音、新选206分别比对照种黄金桂、肉桂增产两成以上,增产明显。(3)加工乌龙茶黄观音、金观音、品质达到黄金桂或肉桂水平,香气明显优于福建水仙;新选206达到或接近黄金枝、肉桂水平,优于福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鲜叶的生化特性,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前提,鲜叶内含生化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不同,所制的乌龙茶品质也有所差异。而鲜叶的生化组分因产地、土质、小气候、树龄,肥培管理采摘时间鲜叶老嫩等不同而异。在此,笔者结合这几年加工新工艺乌龙茶的体会,略谈几点看法。1鲜叶采摘标准乌龙茶必须采摘较为成熟的开面2—3叶茶树嫩梢为原料(接近中开面,即华安茶区所讲“中菜”),过于幼嫩或过于粗老的鲜叶难以加工出优质乌龙茶。生产实践证明,鲜叶是基础与关键,保持其鲜灵是关键的关键。如果鲜叶在离开母树后受损严重,就会加速其多酚类的氧化,晒青后不但…  相似文献   

15.
台式乌龙茶整形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在已往的乌龙茶加工及其理论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做青方面,如不同品种的做青特点,做青的理化变化及其品质,做青工艺及其设备等,而对乌龙茶整形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少。当然也有过诸如包揉机的研究,包揉处理与品质等的研究报道,但为数甚少。随着海峡两岸民间往来的深入,闽台两省制条工艺的交流,我们不难看出,台湾马龙茶加工过程,不仅有其独特的做青工艺(台湾称室内萎凋和搅拌),同时十分重视整形技术,并具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乌龙茶整形设备。目前在福建生产并陆续登市的台式乌龙茶如“龙珠茶”“凤…  相似文献   

16.
1998-2002年紫牡丹,金牡丹和黄玫瑰在武夷山与永春区试与示范鉴定结果表明:(1)产量高,比对照种福建水仙,黄旦,肉桂增产5.5%-44.3%,增产明显或显著;(2)品质优异,乌龙茶品质审评结果均明显超过福建水仙,亦优于肉桂和黄旦;(3)制优率高,超过福建水仙和肉桂;(4)种植成活率高,抗寒,抗旱性强,适应性广;(5)开采期早,金牡丹,黄玫瑰属早生种,紫牡丹亦比福建水仙,肉桂早,属中生种;(6)适宜在我省乌龙茶茶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茶树品种营养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营养元素,多为酶或辅酶的组成成分,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很强的专一性,因而不仅深刻影响着茶树体内的物质代谢和生命活动,并且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也有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叶微量元素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多限于测定方法和各类成品茶含量的研究,在茶树品种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是“优良茶树品种品质鉴定指标研究”课题的一部分,重点探讨茶树新梢中铁、锰、铜、锌、硼、钼、镁、铝这些营养元素的含量幅度和在茶树品种间的差异程度及与茶叶内含化学品质成分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分析了乌龙茶主要产区包括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四个产区共33个乌龙茶茶样的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乌龙茶的感官品质平均分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6.88±2.26、87.72±1.20、88.47±1.87和88.25±2.97;而其茶汤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其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及加工工艺有关;儿茶素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高儿茶素含量和高酯型儿茶素比例是导致广东乌龙茶(797.39±151.84、487.11±112.69)和闽北乌龙茶(587.33±57.74、300.92±30.97)茶汤滋味强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乌龙茶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主要包括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本研究结果将为乌龙茶品质提高和消费者鉴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中几种金属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和茶叶品质化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茶叶生化成分与茶叶等级、品质关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1989年刘闵发表了绿茶等级与铝含量呈负相关的文章,杨亚军(1989)探讨了品种间茶多酚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郭炳莹等(1990)报道了没食子酸与绿茶品质的关系,张家荣等(1991)研究了茶叶维生素E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乌龙茶是福建的特种茶类,茶叶品质优良,特别是铁观音更是名扬海内外。铜、镁、锰、锌、铁和钙是茶树的必需元素,笔者对乌龙茶中这6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探讨其含量与茶叶等级、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钾和镁对乌龙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可使乌龙茶的产量提高9%—38%;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也有所提高;茶多酚含量因施钾而增加因施镁而减少,但酚/氨比均趋于合理,提高了乌龙茶的适制性。施钾、镁肥还改善了乌龙茶的香气组成,使橙花叔醇等香气成分的含量明显升高。乌龙茶的等级与其含镁量呈显著正相关,即品质好者其含镁量也高。文中还对钾、镁对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和在乌龙茶产区施用钾镁肥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