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多数地区为枯萎病和黄萎病混发区.该病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很难根治.重病株于苗期或蕾铃期枯死,轻病株发育迟缓,结铃少,吐絮不畅,纤维品质和产量均下降. 一、症状 枯萎病在子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重病株大量死亡.现蕾期过后,未死的病株逐渐恢复生长,症状趋向不明显或隐蔽.到结铃后期,温度下降,病株可再次表现症状,叶片、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枯死.常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一是黄色网纹型:病叶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仍为绿色,呈现黄色网纹状,最后叶片变褐枯死或脱落;二是紫红型或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呈紫红色或黄色,多在叶缘发生,无明显网纹,严重时全株枯死;三是皱缩型:病株节间缩短,明显矮化,叶片深绿色,稍增厚,皱缩不平;四是青枯型:多发生在暴雨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青干枯死;五是顶枯型:多发生在棉花生长后期,病株自上而下逐渐枯死,叶片、蕾铃大量脱落.病株维管束变为深褐色.在潮湿条件下,枯死的病株茎秆表面能产生大量的粉红色霉层.  相似文献   

2.
<正>1大豆菌核病1.1症状识别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  相似文献   

3.
山楂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楂白粉病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而普遍。据我们1981年在晋城市郊区陈沟乡调查,山楂苗圃地一般病株率为30%,严重病株率达90%以上,新梢枯死。1982年在长子、沁源壶关等县调查,山地幼龄树病株率达38%,单株病叶率为30%,严重的达70%。1984年在沁水县樊庄乡与晋城郊区柳口乡调查,病株率达40—58.2%,严重的达90%,导致早期大量落果,后期果实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4.
一、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大豆根尖。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化瘦弱,叶片退绿变黄,严重时植株萎蔫枯死,田间成片黄黄绿绿,参差不齐。拔起病株可看到根系不发达,根瘤稀少。根部可  相似文献   

5.
<正>一、大豆菌核病1、症状识别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  相似文献   

6.
大豆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大豆菌核病1、症状识别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  相似文献   

7.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主要危害甘兰、花椰菜和萝卜等,严重时发病株率达100%,枯死率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一、苦瓜枯萎病 (一)症状 苦瓜枯萎病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而以结瓜期发病最重.幼苗发病,茎基部变褐色缢缩,子叶萎蔫下垂,严重的猝倒死亡.成株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维持几天后,全株萎蔫枯死.病株茎基部表皮粗糙且多纵裂,有些呈现水渍状腐烂或呈褐色,潮湿时长有粉红色霉状物,切开根茎可见维管束组织呈黄褐色.  相似文献   

9.
一、症状与病原玉米苗枯病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玉米生长4~7叶期,表现的症状特点是叶片边缘先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焉,3-5d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发病株根毛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2d后即变为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拔起病株,在根部发病部位有时会出现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下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拔起。  相似文献   

11.
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危害大白菜、萝卜、甘兰、油菜和芥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田间危害症状:因根部发病而影响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病株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变黄萎蔫呈失水状,严重时植株枯死。病株地下部分主根、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  相似文献   

12.
危害症状小麦全蚀病又叫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主要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病苗返青迟缓,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死亡,病根变黑,易于拔起,茎部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相似文献   

13.
1.枯萎病 初期病株叶片萎蔫下垂,早晚恢复,后期叶片萎蔫不再恢复,全株枯死。茎部呈黄褐色纵裂,病株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菌,维管束变为褐色。病菌适宜气温28℃,土温25℃。湿度大,重茬地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4.
夏初注意防治稻恶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症状:水稻从秧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发生。发病秧苗常枯萎死亡,未枯死的病苗绿色,生长细长,一般高于健苗1/3左右;根部发育不良,分蘖少,甚至不分蘖。移栽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症状,病株叶色淡黄绿色,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弯曲,变淡褐色,在节上生出许多倒生须根。发病重的病株,一般在抽穗前枯死,在茎秆叶鞘上产生白色到淡红色霉状物和黑色小粒。!!!!!!!!  相似文献   

15.
1危害及症状小麦纹枯病是我国主要麦区的常发病,尤其在黄淮冬麦区发病情况普遍而且严重。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出现烂芽,病株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苗期侵染发生在小麦3~4叶期,  相似文献   

16.
一、病害症状茄子黄萎病多在门茄坐果后发病,盛果期病株急剧增加。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或叶缘萎黄上卷,并逐渐向上发展,使半边枝叶变黄枯死,果实僵化不长。因此,又叫半边疯。严重时  相似文献   

17.
1992年9月,在湖南省几个县的晚稻上,发现一种未见报道的“矮缩病”,其症状与国内外报道的水稻病毒病明显不同。病株严重矮缩,分蘖明显增多,节间缩短,叶枕重叠,叶枕间偶有小开叶抽出。孕穗期观察,病株只有健株的1/3高(健株均高为106cm,病株均高为36cm),新叶薄而脆,黄化或斑驳花叶,部分心叶纵卷,或叶尖捻卷枯死,有的老叶及叶鞘皱缩;根系变黑、衰退,抽穗期无穗抽出(见图1)。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  相似文献   

19.
一、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1、发病特点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相似文献   

20.
<正>蚕豆枯萎病是土传病害,无论苗期还是成株期均可被害。如苗期被害,先在须根尖端上变黑色,然后蔓延到主根上,造成根部皮层腐烂,主根也变成黑色。由于根部被害,引起茎部变黑,地上部的茎叶变黄萎蔫,植株矮小,叶片枯焦,严重时,病株死亡。成株期被害,根部皮层腐烂,须根消失,致使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自下向上发展,有时病株萎蔫,若剖开根、茎部,可见维管束变黑色。为害严重时,病株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