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破除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种子休眠,采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测定各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明确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结果显示,1)解除种皮休眠: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h,种子吸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26.32%、38%和32%;机械划破种皮,种子发芽率达到34%。2)解除胚生理休眠:-20、-20℃变温处理96h,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48%和46%;切除种子3/4胚乳,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58%和54%;用80mg·L-1赤霉素(GA3)水溶液浸泡种子24h,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54%和48%。3)解除种子综合休眠:采用变温+浸泡+GA3方法,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78%和76%。种子存在的萌发抑制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大于种皮不透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种子发芽高峰期集中于前2~5d,切除胚乳和GA3水溶液浸泡种子,发芽高峰期集中于前2~8d。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火龙果种子最佳的储藏条件及其储藏期,以低温恒湿种质库为平台,以储藏温度为环境因素,探究不同低温(8、4、-1、-10℃)冷藏和室温(CK)储藏下3个火龙果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随储藏期延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天数的延长,3个火龙果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健康幼苗率、苗高和10苗鲜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火龙果种子冷藏367 d后,其发芽率由100%降低至92.33~98.00%,室温种子降为54.00~86.33%;冷藏种子健康幼苗率由96.33~98.00%降低至77.33~97.33%,室温降为12.00~68.33%。各低温储藏的3个火龙果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健康幼苗率、苗高在储藏期367 d内均明显高于室温。8℃储藏的3个品种的发芽率与其它低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而在储藏367 d时发芽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低温处理。综上可知,低温-10至8℃储藏均可显著延长火龙果种子活力及储藏时间。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及储藏成本等因素,采用4℃下干燥储藏火龙果种子为佳,储藏1年种子发芽率均可保持在90%以上,健康幼苗率在85%以上。研究结果为火龙果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亚兄  张萌  尚军 《青海草业》2021,30(2):20-22
为了探究麻花秦艽种子的休眠类型及其解除方法,运用了冷层积(4℃)和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对种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麻花秦艽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4℃层积处理30d后种子萌发率有了显著提高,在60 d时,萌发率达到90.6%;赤霉素处理对打破种子休眠作用非常明显,800 ppm浸泡种子24 h后,4℃条件下10 d...  相似文献   

4.
试验设置不同温度、发芽床和水分等处理,以发芽率、发芽指数作为指标,筛选戈壁天门冬(Asparagus gobicus)最优的发芽条件。结果显示:(1)戈壁天门冬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萌发不需考虑光照条件,最适温度为恒温25℃;(2)根据种苗形态建成特征,戈壁天门冬的幼苗属A 1.2.2.1组,即留土发芽的单子叶植物,上胚轴伸长,幼苗鉴定时要考虑初生根的发育程度;(3)戈壁天门冬种子萌发较快,第5d即有超过50%种子完成萌发过程,因此推荐置床后第5d作为初次计数时间,第10d作为末次计数时间;(4)戈壁天门冬幼苗对基质水分比较敏感,用种苗进行扩繁时应格外注意水分控制。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川西柳叶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4个恒温、4个变温温度梯度,对川西柳叶菜(Epilobium fangii)萌发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发芽天数、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分析温度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始发芽天数、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恒温利于种子萌发,变温不能促进萌发;恒温18℃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大,过高或过低温度均抑制种子的萌发;川西柳叶菜种子具有一定休眠性,休眠机理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湘杂芒2号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远缘杂交新品种湘杂芒2号(Miscanthus sinensis×lutarioriparia)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发芽床、光照、贮藏条件、带颖壳与去颖壳等处理对芒属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湘杂芒2号种子在15和45℃条件下不发芽,在变温条件下(20℃/30℃)发芽率最高,为96%;纸上发芽的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4%;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差异均不显著;在4℃的冰箱冷冻和在室温下非密封保存1年后,平均发芽率超过85%,而在-20℃条件下保存1年后萌发率为0;种子去颖壳后发芽率由66%提高到86%.该结果能为芒属植物种苗繁殖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用了21种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结果显示,完整的s.aurantiaca种子对任何处理都无响应,砂纸磨擦 近胚根处切除小部分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11%。以上处理结合300mg/L GA3溶液的使用可破除种子休眠,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69%以上。结果还表明,S.aurantiaca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 16h/d光照及30℃的条件可降低种子的发芽率。研究还对S.aurantiaca种子的吸胀能力以及所含抑制物对生菜种子发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初步得出,S.aurantiaca种子具有种皮限制和种胚休眠的双重休眠机制,GA3和机械处理的相互作用可破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8.
红砂和猫头刺种子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自内蒙古阿拉善茺漠区采集了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种子,试验室内进行了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黑暗较光照更利于红砂种子的萌发,其萌发最适条件为黑暗条件下15/25℃变温或25℃恒温,发芽率高达72%;纸上、纸间和水处均可作为其发芽床,但不宜于进行砂中发芽;适宜光温条件下10d累计发芽率达最大值。猫头刺种子硬实率高达  相似文献   

9.
明晰草玉梅种子休眠的释放,为草地管理和草玉梅的栽培提供基础,研究了室温干燥贮藏和高寒草甸层积对草玉梅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干燥贮藏天数不同、是否去掉果皮和是否光照影响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去掉果皮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室温贮藏40~180 d的草玉梅种子,去掉或未去掉果皮后光照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显著低于贮藏0 d处理(P<0.05)。室温贮藏40,80,150和180 d的草玉梅种子在去掉果皮光照处理下,其发芽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皆显著高于贮藏0 d处理(P<0.05)。室温贮藏180 d的草玉梅种子未去掉果皮光照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贮藏80和150 d处理(P<0.05),后两者显著高于贮藏40 d处理(P<0.05),贮藏40 d 处理又显著高于贮藏0 d处理(P<0.05)。光照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提高了草玉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寒草甸土壤中冷季层积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次发芽天数,提高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30/20℃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分别显著低于层积不践踏处理(P<0.05)。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25/15℃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为38.0%和35.3%),显著高于层积不践踏处理(22.7%和14.0%);室温贮藏同期(11月-4月)未去掉果皮的草玉梅种子未能发芽。当年10月成熟后层积于天祝高寒草甸放牧地的草玉梅种子,至次年8月底有40.2%的发芽;未发芽的草玉梅种子在培养箱30/20℃到20/5℃的温度范围均能发芽,在30/20℃最高,仅为15.3%,绝大多数种子处于休眠。  相似文献   

10.
以采集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的黄花草木樨种子为材料,研究了98%浓硫酸处理下去皮与未去皮的草木樨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此确定黄花草木樨种子解除休眠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98%浓硫酸处理下,浸泡10、20、30和40 min均提高了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30 min处理下的去皮草木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约为未去皮草木樨种子的2倍。说明解除草木樨种子硬实率的最佳方法为对其进行去皮处理,并于98%浓硫酸浸泡30 min。  相似文献   

11.
膜苞鸢尾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苞鸢尾(Iris scariosa)种子存在休眠。通过萌发抑制物测定、胚培养、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等方式对其休眠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苞鸢尾种皮及胚乳均透水性良好,最适萌发温度为15/25℃,对光照要求不严;胚无休眠特性,种皮与珠孔端处胚乳对种子萌发有机械束缚;种皮与胚乳中分别含有水和醇溶性抑制物;低温层积能有效打破膜苞鸢尾种子休眠,沙藏40 d萌发效果最佳;NaOH处理浓度低于10%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但从10%开始随浓度增高萌发率明显降低,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野生羌活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休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植被的破坏、生境破碎化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高寒区野生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和宽叶羌活(N.forbesii)野生种群受到严重破坏,而繁殖率极低则是制约人工驯化栽培的主要障碍。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野生羌活种子休眠特性及破除休眠的技术,结果表明:羌活种子具有胚后熟特性,休眠期8-10个月,需要胚的后发育才能解除休眠;秋季采收的羌活种子,无胚或呈原胚状态,不具备发芽能力,需要后熟,解除休眠的技术为流水冲洗,将种子内的ABA含量降低到可以萌发的程度;用赤霉素或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处理种子,可提前萌发,提高发芽率;变温(15~25℃/2~5℃)层积,可缩短解除休眠时间,层积前期暖温可加速胚的发育,低温是萌发成苗的必要条件;经过2-3个月的暖温和低温层积,种子萌发率提高到19.8%。]  相似文献   

13.
虎尾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玲 《草业科学》1999,16(3):51-54
研究了温度和预处理对虎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贮藏时间与种子后熟的关系。结果表明,虎尾草种子最适萌发温度是20/30℃或20/30℃变温;破除休眠的最佳方法是预选 冷冻;初次和末次计数时间第2d和第5d;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显著增加,休眠率显著下降;室内自然条件下经过13-18个月贮藏后,种子可通过后熟期。  相似文献   

14.
4种禾草种子发芽条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止血马唐(Digitaria ischaemum(Schreib.)Schreib.)、细弱隐子草(Cleistogenes gracilis Keng)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芽率低的现象,使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KNO3溶液和预冷等处理对其进行打破休眠和促进萌发的研究,并对供试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唐种子不存在休眠问题,预冷和KNO3溶液对促进其萌发均没有显著效果;止血马唐种子存在休眠且生活力偏低,预冷能够打破休眠,KNO3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种子的生活力(P0.05);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发芽率低主要原因是种子生活力低,KNO3处理能够极显著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P0.01)。4种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分别是:马唐种子用KNO3(0.2%)处理或不处理,在30℃恒温发芽;止血马唐、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种子均为用KNO3(0.2%)处理并预冷(7d)后20~30℃变温发芽。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了酸、碱、有机试剂、植物激素、热水浸泡、超声波以及擦破种皮等11种方法对4种野生草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方法处理对马唐的种子萌发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野豌豆种子在擦破种皮处理下,发芽率从1.11%提高到96.67%,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处理对野豌豆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在20%NaOH的方法处理下,发芽率分别从10%和2.22%提高到86.67%和58.3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1 000mg/L赤霉素浸种处理也可极显著提高香附子种子的发芽率(P0.01)。其他方法处理对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野生草种的休眠特性不同,试验选用的马唐种子无休眠性;野豌豆种子需物理破皮;20%的NaOH和1 000mg/L赤霉素处理可打破香附子种子休眠;20%的NaOH处理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6.
以贮藏0~8个月的"川草1号"老芒麦种子为材料,通过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畸形率等参数,研究其发芽特性。结果表明:老芒麦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随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力、发芽指数显著增大,幼苗的畸形率逐渐下降,但种子的腐败率逐渐增加;生产中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与播种量,以提高种子的种用价值。种子贮藏时,要注意贮藏条件的选择,避免种子腐败,保持种子具有较强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7.
以低温层积处理和室温干燥储藏下的黑果枸杞果实和种子为研究对象,以沙为基质,对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及不同沙埋深度下的出苗率、出苗势、出苗指数及恢复发芽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PEG 溶液胁迫下的CK组,低温层积处理种子和果实出苗率比室温干燥处理分别提高了60.00%和16.66%,起始出苗天数分别缩短了7、9 d,说明低温层积能有效破除黑果枸杞种子和果实的休眠,提高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2)在-0.03、-0.10 MPa PEG 溶液高渗透势下,种子和低温层积果实的出苗指标与CK处理差异性不显著(P>0.05),表明轻度的干旱胁迫不影响种子和低温层积的果实出苗,未层积处理的果实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出苗各项指标呈阶梯式显著降低;-0.10 MPa PEG溶液的干旱胁迫成为黑果枸杞出苗的阈值。而干旱胁迫解除后,种子和果实仍能恢复萌发。3)种子和果实的最适播种深度分别为1和3 cm。可直接利用黑果枸杞果实播种育苗,是一件省时、省工且出苗率较高的一项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 Maxim.)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本研究对红花绿绒蒿种子进行了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测验,并测定了种子吸水率及沙藏前后种子的胚率及发芽指标.结果表明:红花绿绒蒿的胚发育时期多处于球形或心形胚时期,未发育成熟,种子内含有萌发抑制物质,种皮对其萌发不造成透性障碍,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破除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浓度为0.01~0.17 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200~600 μL·L-1乙烯利(Ethephon,ETH)、20~60 mg·L-1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分别对赖草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36 h,通过测定分析4个种子发芽指标,探究这3种物质对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影响,为赖草种子的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ETH和IAA浸种处理均能有效打破赖草种子休眠,用0.05 mmol·L-1 SA浸种12 h后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4%,是对照的2倍;用20 mg·L-1 IAA浸种24 h时,种子发芽势达到最大为33%,高于SA,ETH处理;其次用50 mg·L-1 IAA浸种36 h和200 μL·L-1 ETH浸种12 h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1%和48%,均显著高于对照。然而与IAA处理不同,高浓度的SA,ETH会抑制种子发芽。因此,浓度为0.05 mmol·L-1 SA浸种处理12 h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北部酸模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静 《青海草业》2004,13(1):2-5,9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地区蓼科酸模属(Rumex)5种植物种子特征,结果表明发芽温度范围、发芽适温、发芽所需的天数以及发芽率对种子萌发特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