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薛向阳  陶军 《食用菌》2006,28(2):38-39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食用菌拳头产品,原以段木栽培模式获取黑木耳干品。“天保工程”实施后。林木禁伐,段木木耳产量锐减。市场空缺较大,我们从2002年3月到2004年9月进行了黑木耳仿木立体栽培研究,取得了高产优质的效果,黑木耳产量提高(单位重量)50%以上,占地缩减70%以上。并使栽培季节延长1~3个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振红  薛向阳 《食用菌》2004,26(2):36-36
黑木耳是我国大宗食用菌品种之一,原以段木栽培模式获取黑木耳干品。“天保工程”实施后,林木资源终断,段木木耳产量已很少。“朝阳模式”虽已推广多年,但市场空缺仍然较大,笔者从2002年3~7月对黑木耳代料原材料、袋规格、菌株选优、人为增湿、黑网遮阳、篷架立体吊袋等一系列技术改进、平均使黑木耳产量提高(单位重量)30%以上,占地缩减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食用菌研究所分离选育的黑木耳菌种“Au9”于 2 0 0 1年 2月 9日通过省科学院组织的省级专家鉴定。该菌种是该所在小兴安岭林区采集的野生耳经分离后栽培驯化选育出来的。该品种从 1996年开始推广 ,栽培区域由东三省扩大到浙江、湖北、甘肃省部分地区 ,取得了良好的栽培效果。该品种具有耐高温、抗杂性强产量稳定等特性 ,且耳片单生、商品价值高。在木段及代料栽培中 ,都表现出良好的种性 ,深受广大栽培户的欢迎。黑木耳“Au9”菌种通过省级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代料无架栽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单位面积盛料多,且木耳产量高、质量好。现以35元优惠价转让此项技术。需者款汇至陕西眉县营头中心学校食用菌研究室宋维平。初学者请注明,一并赠送黑木耳、平菇等五项制种栽培资料各一套。  相似文献   

5.
比较三种黑木耳催芽方式,结果表明,地棚催芽黑木耳出芽齐,且产量高,采收早,易获得优质高产的黑木耳。  相似文献   

6.
孙永琴 《食用菌》2009,31(6):51-52
黑木耳是中温性食用菌,这个生物学特性决定了东北地区只能在春秋两季栽培黑木耳。春季栽培黑木耳进行了十多年的栽培实践,栽培技术比较成功,但由于春季栽培黑木耳采收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所以采收的黑木耳易产生颜色黄、耳片薄、病虫害重等缺点;而秋季栽培黑木耳采收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故耳片厚,颜色黑,无病虫害等优点。但秋季栽培刚刚兴起,只有三年左右时间,技术不太完善,主要表现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黑木耳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地黑木耳菌包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充分体现了黑木耳产业向专业化分工、大型机械化生产、自动化及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的趋势。2015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表明,黑木耳是位于我国食用菌产量第二的品种,产量仅次于香菇(766.66万t),达到了624.69万t。以黑木耳生产大省黑龙江为例,其产量282.75万t接近全国产量的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一,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矿质元素,具有独特的滑嫩可口的风味,是烹调高级菜肴的必备佐料。黑木耳是国内外市场的畅销产品,增加黑木耳产量和提高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汉唐盛世,秦巴山区野生食用菌的采摘和消费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唐长安城中设有专门销售食用菌的“山珍”专业市场;清朝中期秦巴山区已有人工砍捧,承接自然漂落的孢子发菌产耳的生产习惯,并且已具有很大的规模,被誉为我国木耳主产区之一;放解前每年通过汉江水道进入武汉海关出口的黑木耳就有五、六十万斤之多。解放后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57年全省黑木耳产量从50年年产74万斤(370吨)增加到210万斤(1050吨),野生食用菌的干品收购量达100多万斤(500多吨),其中仅天然生银耳一项就三万多斤;  相似文献   

10.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所必需的一种特殊种子。至七十年代以来,我县开始采用“人工接种”,科学培育耳菇的新工艺,结束了“天然接种”传统生产的历史,黑木耳和香菇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县黑木耳产量由1978年的270t,发展到1996年的600t,增长2倍多,香...  相似文献   

11.
我国黑木耳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生产效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9,(6)
黑木耳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是我国栽培产量第二大的食用菌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黑木耳产业现状、栽培模式及产业效益进行科学分析,以期为因地制宜地科学发展黑木耳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食用菌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黑木耳供不应求,且价格比较高。所以黑木耳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食用菌增加营养 ,改变膳食结构 ,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国内外许多专家的建议。 2 0 0 3年 5月 9日 ,杭州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举行了利用食用菌预防“非典”研讨会。杭州市农科所以对食用菌行业的熟悉与理解 ,针对食用菌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 ,具有一些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在国家面临“非典”灾害时 ,及时组成课题组 ,参考中国传统中医药配伍的规则和中国医药局提出的抗非典配方组成的原则 ,提出了以常见食用菌组成的食疗配方 ,一是 :将香菇、灰树花、黑木耳、鸡腿菇、竹荪、灵芝按一定比例组合起来的“六菌扶正汤” ,在平时以汤煲形式食用 ;二…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直接关系到黑木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涉及到黑木耳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食用菌病虫害包括病害和虫害,其中病害主要指的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对食用菌的危害,虫害主要指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等对食用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李鑫  邓春海 《食用菌》2021,(1):56-58
黑木耳是我国栽培的第二大食用菌,其栽培地已经遍布我国20多个省市,2017年全国黑木耳产量达758.15万t1].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国家,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袋栽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黑木耳生长的影响,东北黑木耳产区采取蔬菜冷棚挂袋栽培黑木耳,并且取得了...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传统上为段木栽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功开展代料栽培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方式。尤其是21世纪初创新的露地全日光代料栽培技术,颠覆了食用菌必须遮光栽培的传统,使黑木耳栽培在各地得到迅速推广。截止2010年,我国黑木耳产量已经达到120万吨以上,成为继平菇、香菇之后的第三大食用菌。  相似文献   

17.
新疆于1988年开始推广木耳立体袋栽技术,但主要品种都属毛木耳类,如台湾黄背木耳、紫木耳817等。毛木耳产量高,抗逆性强易栽培,但商品性较差,市场消费量不大,难以大面积推广。为了选出适应新疆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黑木耳优良品种,形成商品生产规模,我们于1989~1991年对六个引进的黑木耳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台耳即台湾白背木耳。其栽培技术日趋完善,出口量逐年增多。它能在室内及大棚立体层架栽培,200m2就可栽培20000袋,只需人工控管,营造一个简易的生长环境,就能收入40000元。因此,一种规范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迅速引向全国。 “台耳”的于品加工虽极其简单,但须掌握其技术要领才能增产增收。湖北当阳市中心食用菌研究所(邮码:444100)每年工厂化栽培台耳200000袋,“简法”加工的干品均符合出口标准。现将其干制方法介绍如下:1适时采收 台耳进入成熟期即耳片开始卷曲,阴雨天应于采摘前5~6天,晴天应…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是吉林省最重要的食用菌,目前我省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估计年产250万斤左右。但是,由于近年来菌种不纯且退化严重,致使有相当一部分播种后的耳木不出耳,或者即使出耳产量也不高,造成严重减产。为此,选育优质高产菌株是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日前,由朝阳市食用菌研究会与朝阳全禾菌业提供的“液体菌种地栽黑木耳千户万元致富工程”获得了世界银行中国发展市场民间创新项目赠款。这是获得该赠款的30个项目中唯一的食用菌项目.也是唯一的国家专利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