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蛋白质是鱼类有机体结构和功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蛋白质对鱼类的重要作用、蛋白质需求量、影响鱼类最适饲料蛋白水平变化的因素、水产饲料蛋白源及鱼粉替代的研究现状及低蛋白饲料条件下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 一、关于鲤鱼营养学研究1.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最重要的营养成份,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含量就成为鱼类营养学家们普遍关注的课题。迄今所报道的鲤鱼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有较大的差异(表1)。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试验鱼  相似文献   

3.
<正>1.草食性鱼类Dabrowski对体重为0.15~0.20克草鱼的蛋白质需要量进行了探讨,得出一定条件下其饲料蛋白适宜量为52.6%。廖朝兴等应用抛物线回归法,得出一定条件下体重为1.9克的草鱼在水温25~26℃时的饲料蛋白最适需要量为48.26%,体重为3.7克的草鱼在水温18~23℃时的饲料蛋白最适需要量为29.64%,而体重为10克的草鱼在水温25℃时的饲料蛋白最适需要量为28.2%。因此草鱼对饲料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尚无河养殖专用的全价饲料,河养殖过程中主要结合河的食性,以及鱼类的营养需求共性,寻找替代饲料,用得较多的替代饲料是鳗鱼的成鱼饲料。下面介绍对河营养需要的已有研究成果,以期为河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蛋白质   鱼类在仔、稚幼鱼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于成鱼阶段,并且最好的蛋白源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使其氨基酸组成接近河鱼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即达到河鱼对氨基酸的需求平衡。   以体重增加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利用率为指标,红鳍东方用酪蛋白源为饵料蛋白源的最适…  相似文献   

5.
鱼类饲料中适宜蛋白质能量比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量是鱼类饲料组成定量的基础指标之一, 但与畜禽不同,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1],在饲料中往往被优先考虑.已有研究证实,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2].  相似文献   

6.
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始于70年前并借鉴陆生动物营养研究经验形成了研究范式。在过去70年中,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水产配合饲料技术的进步,为水产饲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全球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对水产饲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表明,根据一些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成果所配方的饲料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应用效果,这意味着在已有范式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时难以很好地满足现代鱼类养殖产业的需要。本文叙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两种肉食性鱼类大口黑鲈和大黄鱼配合饲料研发与应用的历程,指出对饲料蛋白需求的低估是限制配合饲料长期未能在大口黑鲈和大黄鱼养殖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原因。早期研究报道大口黑鲈的饲料蛋白需求为400-440 g/kg,大黄鱼的饲料蛋白需求为450-470 g/kg。经过重新评估后将大口黑鲈和大黄鱼的最适饲料蛋白水平分别提高到480-510 g/kg和490-520 g/kg。在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下,投喂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和大黄鱼生长与投喂冰鲜鱼时相当。作者认为对饲料蛋白需求的低估与已有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范式存在的不足有关,其表现为:(1)强调食物对鱼类生长的作用,但忽视了实验鱼遗传背景和食物以外的环境条件对生长和摄食的影响;(2)强调鱼类个体生长对评价营养需求和饲料质量的重要性,但忽视了鱼类个体生长差异并不能完全反映养殖产量和效益的事实;(3)强调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作为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养殖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是限制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4)没有足够重视基础饲料配方在评价营养需求或饲料质量方面的影响,一些研究因基础饲料组成不当而产生没有实际意义的评价结果。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建议从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已有的范式做如下修改:(1)重视鱼类遗传背景和食物以外的环境条件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明确鱼类营养需求取决于其生长需求;(2)重视食物中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不同饲料原料在实现配方的营养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重视对实验鱼种质和种群结构的选择,重视对照组和处理组个体生长差异的幅度对判断饲料处理效应的指示作用,重视饲料配方对渔业资源和环境等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的影响。经过修改后的研究范式更符合养殖生产实际,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也能够更好地指导配合饲料生产,为鱼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甲鱼属于以肉食性为主的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要求较高。我们在完成了幼甲鱼对饲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基础上继而进行成甲鱼饲料蛋白质最适需要的研究。本试验以干酪素和鱼粉为蛋白质,用α淀粉调节蛋白质梯度,制成的精制饲料,通过喂养试验,从生长增重率,体蛋白增加量和蛋白质效率等指标,研究成甲鱼饲料中最适蛋白质需要量。  相似文献   

8.
牛蛙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蛋白质是动物进行各种活动和构成动物体的最主要的物资基础。动物的生长虽然包括体蛋白质的增加和脂肪的积累两个方面,但主要的还是体蛋白质的增加。显然。蛋白质是决定动物生长快慢的最关键的因素。同时它又是饲料成本中费用最大的部分。如果要取得最佳的养殖效益,必须研究满足其快速生长的最适蛋白质含量。目前,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已有许多的鱼类营养学家以某些鱼类、贝类、虾类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范围,以及其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也对草鱼、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脂肪含量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正> 近年来,从能量研究查明,鱼类对蛋白质的要求量随饲料中可消化能量含量多寡而异(荻野,1976)。提高饲料中可消化能量,可以降低饲料蛋白质作为能量的消费,使蛋白质利用率提高,两者同存在一个最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开展鱼类营养生理研究来改进饲料和饲养技术,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用含有标准蛋白质的精制饲料进行梯度试验,以求得湘鲫对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为湘鲫的配合饲料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梯度试验从1986年7月25日至8月17日,共27天,试验期间水温为27~31℃,平均水温为29.26℃。 1、鱼种:供试验鱼种为一冬龄湘鲫,平均体  相似文献   

11.
鱼类饲料是发展淡水养殖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影响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鱼类饲料严重缺乏。鱼类饲料主要营养成份的构成是蛋白质。饲料的缺乏首先是蛋白质的缺乏。因此寻找新的鱼类饲料蛋白源工作,已成当务之急。笔者经过长期的调查认为当前具有开发利用前途的鱼类饲料新蛋白源大致在如下几个方面:饼粕类、多纤维饲料资源、叶绿蛋白、血粉、羽毛粉、单细胞蛋白等。  相似文献   

12.
二、蛋白质及能量的营养国内外学者对蛋白质,能量营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最适蛋白能量比、最适能量、蛋白质代谢、能量代谢及蛋白质质量对增重,饲料效率的影响上。据资料报道,在金鲷稚鱼饲料中添加与卵细胞特性相似的必需氨基酸,可使鱼苗成活率成倍增加,生长速度提高50%,又将枪乌贼肉添加到金鲷亲鱼饲料中,显著改善了卵子的质量。TuruitaH(1998)综述了海水养殖亲鱼的食物营养和生殖性能的关系,认为亲鱼食物中营养成分对性腺的发育有重大影响,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对卵子质量有影响。七带石斑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44%…  相似文献   

13.
鱼类糖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鱼类饲料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糖类作为重要的能量物质,不仅价格低廉,还具有节约蛋白质、保护环境等作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糖类可以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饲料效率。而糖类的过量添加会导致鱼类血糖升高,甚至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影响其生长和健康。因此,糖类物质在饲料中的正确使用十分重要。近30年来,人们对鱼类糖营养生理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近10年来在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和特点、影响因素和最适添加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的糖营养生理研究提供文献数据。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是构成鱼体的主要物质,也是决定鱼类生长快慢和养殖是否高产的最关键因素。关于鱼类对饵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研究,国内外鱼类营养学工作者已做了大量工作。范福熙等(1986)以酪蛋白为蛋白源测得革胡子鲶鱼种生长阶段饵料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37.5%,对于利用我国目前的饲料资源,如油饼类、谷实类、糠麸类等组成的饵料配方,在大面积池塘中进行革胡子鲶这种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的养殖所需要的饵料蛋白质适宜量,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为了探讨革胡子鲶池塘养殖高产经济合理的配方,我们进行了池塘养殖条件下,不同的蛋白质的饵料配  相似文献   

15.
鱼类消化道菌群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水化合物氧化分解是鱼类能量的重要来源。由于碳水化合物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低廉,饲料中添加适量碳水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节约蛋白原料,减少氨氮排放。然而以往研究表明,鱼类摄入超量碳水化合物时会出现抗病力受损、生长迟缓、脂肪肝、死亡率升高等问题。鱼类消化道微生物参与宿主的糖、脂类和蛋白质等代谢过程,对动物营养代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对鱼类增产、渔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综述了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以鱼类消化道微生物为出发点,阐述了鱼类消化道微生物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方式与可能机制,旨在为鱼类高效利用碳水化合物以及节约饲料中蛋白质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高健  华苒 《河北渔业》1992,(3):29-31
<正> 在鱼类养殖生产中,鱼的饲料常占生产中可变消耗的2/3以上。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25~50%。饲料配方中必须含有大量的高蛋白物质(约占总饲料的50~75%),才能使蛋白质达到这一指标。已经开发的鱼饲料主要以鱼粉为饲料的主要成份。鱼粉较贵且供不应求,因此,鱼类营养学家不得不寻找新的替代蛋白源。通常,植物性蛋白均比动物蛋白便宜,而大豆与豆粉  相似文献   

17.
1、鱼类对营养要求的特性 鱼类同陆上动物一样,需要摄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类以满足能量的要求,但最主要的是为了维持其生命活动。鱼类的能源主要是脂肪,以糖原为能源的少。除了脂肪以外,相当部分的蛋白质也被用作能源。鱼用饲料的蛋白含量高达40~45%,  相似文献   

18.
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其它动物一样均需求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五大类营养物质。不同种鱼类和同一种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同。本讲介绍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对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需要量。这些资料对构成配合饲料各营养素的适当含量,编制合理配合饲料的配方提供理论依据。一、蛋白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鱼的生长主要是指蛋白质在体内的积累。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较高,一般说来是哺乳动物和  相似文献   

19.
杭东 《齐鲁渔业》2012,(7):53-54
鱼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一类水产动物,这就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对蛋白质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所以保证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尤为重要。赖氨酸作为鱼类生长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鱼粉用量。  相似文献   

20.
罗琳 《水产学报》2005,29(6):866-870
日本鲈(htteolabrax japordeus)隶属鲈形目、脂科、鲈属,俗称花鲈、花寨、鲈板、七星鲈。因其肉质坚实,洁白细嫩、味道清香,并具药用价值,为消费者所喜爱。日本鲈是肉食性凶猛鱼类,是目前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产量最高的品种。当前沿海养殖生产所用饵料中冰鲜杂鱼占了很大比例,但由于资源匮乏和对养殖水体的污染非常严重,对日本鲈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由于日本鲈为肉食性鱼类,其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并且一般以鱼粉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出于鱼粉资源及饲料成本的考虑,有必要寻找新的蛋白源来代替鱼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