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库尔勒香梨树干形成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越冬期间香梨树干形成层、树枝及花芽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减轻香梨越冬伤害及伤后补救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树龄、长势、树形较一致的8棵库尔勒香梨树干阳阴面形成层、树枝及花芽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越冬期树干形成层温度,树干形成层、树枝及花芽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生理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与气温高低关系密切。在越冬期间香梨阴面形成层与阳面形成层、树芽和枝条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在1至2月份枝条中的脯氨酸含量最高,而树干阴面形成层中脯氨酸的含量最低。但到3月份,树干阴面形成层中的脯氨酸含量最高,枝条中脯氨酸的含量最低。在1至3月份,树干阳面形成层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最高,而枝条中蛋白质的含量最低。香梨树干形成层蛋白质的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香梨树干形成层的脯氨酸的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越冬期间香梨枝条是冻害相对较敏感的部位,而树干阴面形成层是冻害相对不敏感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越冬期几种覆盖措施对库尔勒香梨树干保温遮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草、麻绳、反光膜、涂白4种物理保温遮阴措施,动态监测越冬期间香梨树干在各种措施下的树干形成层温度,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措施的保温遮阴效果。结果表明,4种措施遮荫效果大小顺序为:稻草>反光膜>麻绳>涂白>对照,而保温效果大小顺序为稻草>麻绳>反光膜>对照>涂白,稻草的日较差最小,保温遮荫能力最强,可作保温材料;使用浅颜色的覆盖材料可降低香梨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幅度,从而降低树体受越冬伤害的可能性;离地面越近的树干越容易受到低温和强光的交错伤害。  相似文献   

3.
以库尔勒香梨树干形成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越冬期间香梨树干形成层、树枝及花芽组织保护酶活性变化特性,对比分析日灼组织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越冬期间形成层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阳面、阴面、树枝和芽的SOD活性差异不显著,但POD、CAT活性具有显著差异;日灼通过影响树干形成层温度导致树干形成层南北侧保护酶活性的差异,阳面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2000年以来,辽宁省杨树遭受5次严重的越冬伤害,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构建有效冻融伤害模型,能够为杨树越冬伤害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本文在阐明杨树越冬伤害机理并提出有效冻融伤害累积效应假说基础上,选择发生有效冻融的天数、发生有效冻融的日最低气温、树木健康指数和无霜期作为参数,构建杨树有效冻融伤害模型,并进行检验。  结果  黑杨派速生杨树对无霜期的最低要求天数是170 d。在抗寒锻炼期和脱锻炼期内,当日最低气温 ≤ ?3 ℃、日最高气温 > 0 ℃,且日较差 ≥ 12 ℃时,黑杨派速生杨树会发生有效冻融伤害。有效冻融伤害风险指数(RIO)越大,越冬伤害的风险越大。应用构建的模型绘制辽宁省黑杨派速生杨树越冬伤害风险评估图。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黑杨派速生杨树越冬伤害评估的准确率达到75%。  结论  杨树有效冻融伤害模型有较大实用价值,为辽宁省等省区的杨树越冬防、减寒灾打下基础,为中国北方地区杨树造林和营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自然越冬。选择背风向阳的深水渔塘(2米以上)自然越冬。越冬池水不应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通常20~30天调换部分池水,每次换池水的1/4~1/5,以防池水污染。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气候变化异常,经常出现持续低温天气,造成各种树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甚至死亡。为使树木安全越冬,防止发生冻害。现将冻害发病症状与防护方法介绍如下。一、树木冻害症状1.枝条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在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随受冻程度加重,髓部、木质部先后变色,严重冻害时韧皮部才受伤,如果形成层变色则枝条失去了恢复能力。但在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气候变化异常,经常出现持续低温天气,造成各种树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甚至死亡。为使树木安全越冬,防止发生冻害。现将冻害发病症状与防护方法介绍如下。一、树木冻害症状1.枝条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在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随受冻程度加重,髓部、木质部先后变色,严重冻害时韧皮部才受伤,如果形成层变色则枝条失去了恢复能力。但在生长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卡那霉素(Kana)、头孢霉素(Cef)、氨苄青霉素(Amp)、羧苄青霉素(Carb)、红霉素(E)对刺槐形成层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槐形成层诱导愈伤时Cef对受体材料伤害最小,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为200 mg/L时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生长;用Kana作为刺槐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刺槐形成层愈伤组织分化时选择剂浓度为100~125 mg/L最佳,生根培养时选择剂浓度为75 mg/L最佳。  相似文献   

9.
李路军 《农家致富》2007,(20):43-44
1.渔塘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深水(2米以上)渔塘自然越冬。越冬池水不应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通常20~30天调换部分池水,每次换总池水的1/4~1/5,以防池水污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在湖南永州市对西番莲紫香1号的移植密度、越冬保温处理、打顶高度等主要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设计了3种移栽密度,3种越冬保温处理和对照,3种打顶高度和对照。结果表明,紫香1号的高产栽培最理想的移植密度是,上等肥力地块1 200株/hm2即移植规格2.0 m×4.16 m;中等肥力和肥力差的地块1 500株/hm2即移植规格2.0 m×3.33 m;越冬保温最佳处理方法是先用稻草覆盖(10 cm左右)后再用黑色地膜覆盖;打顶比不打顶增产,打顶高度为0.8 m左右,打顶相隔距离为0.8 m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1生物增氧在冰封前,要有意识地向越冬池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通过光合作用,能提高池水溶氧量,但注水量不要超过池水的1/5。如果越冬池水质清瘦,可以施入尿素和过磷酸钙各0.5~1.0 kg,提高水体的肥度。施肥时间最好在封冰前进  相似文献   

12.
通过Ca2+对大豆种子及胚轴脱水伤害的修复研究,证明Ca2+是一种脱水伤害的保持性物质。EDTA和EGTA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Ca2+的这种修复作用,它们的使用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说明Ca2+对脱水伤害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处理(秋季涝渍、秋季变温、冬季遮荫)对2年生盆栽脂松苗木在自然越冬过程中针叶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并结合越冬伤害调查分析不同处理对其越冬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越冬期间各处理脂松苗木针叶的电导率、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整个越冬期间总体的变化呈“M”形状;说明脂松苗木能够快速应对环境变化,通过调整生理代谢使叶片中快速积累渗透调节物和激活抗氧化酶防止氧自由基积累抑制膜脂过氧化,提高了脂松苗木组织内部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抗寒能力,从而在冬季低温变化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各处理苗木均有不同程度的越冬伤害现象发生,冬季遮荫、秋季涝渍和秋季变温处理在3月份分别有10%、44%和100%的苗木发生越冬伤害现象,5月份的调查中分别有2%、10%和16%的苗木死亡。综合分析可见,脂松苗木具有较强的抗寒性,秋季骤然变温或秋季涝渍均会导致苗木在自然越冬过程中发生越冬伤害,而冬季适当遮荫有利于脂松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4.
沙蓬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蓬成长茎中,正常维管柱的周围具有2轮以上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厚壁木质化的结合组织。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是正常的,但后来在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顺序先后产生2轮以上的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成层由发生在韧皮部外缘的弧状片段和维管形成层的束间片段共同构成。后一轮异常形成层在前一轮异常维管束韧皮部外的薄壁细胞中发生,有一些区域与前一轮的部分片段相连。各轮异常形成层首先向内分化木质部,而韧皮部较晚在异常形成层外缘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Ca^2 对大豆种子及胚轴脱水伤害的修复研究,证明Ca^2 是一种脱水伤害的保持性物质。EDTA和EGTA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Ca^2 的这种修复作用,它们的使用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说明Ca^2 对脱水伤害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方法,对温度、光照、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进行了实地观测,经过数据整理分析之后,总结出杨树越冬伤害与大气温度、光照强度、大气湿度、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并不是冷冬(负积温较低)就一定发生越冬死亡,越冬伤害与低温出现的时间有关,杨树的抗冻度是一个动态的随时间(季节)变化的值;白天阳面树皮温度高于阴面树皮温度和气温,夜晚阳面和阴面树皮温度基本持平但低于气温;树皮温度变化幅度远大于气温变化幅度,且阳面温度变化幅度大于阴面变化幅度;发生越冬伤害的2005~2006、2008~2009、2012~2013、2010~2011年12和3月的湿度均比较低,且前3个年份2和3月风速较大,可能与越冬伤害发生有关;越冬伤害调查表明,在风口等小气候情况下,会发生寒风型冻害;光照、风速和湿度之间存在着联系,风速大、光照强的月份湿度一般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合天水市半干旱山区种植的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以甘杂1号为对照,在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安家山村对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现最佳的是甘油4号,越冬率87.6%,产量4 015 kg/hm2,比对照增27.30%;其次为合油杂2号,越冬率83.4%,产量3 660 kg/hm2,比对照增16.01%;第三位是陇油88,越冬率85.3%,产量3 600 kg/hm2,比对照增14.10%;第四位是天油14号,越冬率85.7%,产量3 515 kg/hm2,比对照增11.41%。以上4个品种综合性状比较好,适合在天水市海拔1 600 m左右的半山区及渭河流域的粮油互作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果树振动采摘响应均匀性,同时提高果实采收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果树与果实的损伤,设计一种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主要由偏心块、传动齿轮、传动轴、箱体等组成。建立振动装置–果树振动系统,并分析6种不同的偏心块转速比与偏心矩比组合产生的非圆周载荷效果。首先,采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获取果树三维模型;然后,运用ANSYS进行果树谐响应分析得到激振装置的最佳工作频率;最后,运用ADAMS建立果树动力学仿真模型,比较非圆周载荷、直线载荷、圆周载荷下的果树加速度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当两偏心块转速比为3∶1、偏心矩比为1∶1时,果树在非圆周载荷下的加速度响应均值为194.35 m/s2,高于直线载荷下的(186.28m/s2),略低于圆周载荷下的(204.41 m/s2);非圆周载荷的加速度响应变异系数为0.575,低于直线载荷的(0.625)和圆周载荷的(0.622),说明非圆周载荷有更均匀的加速度响应。田间试验表明,该装置的采摘率为92.2%,果实损伤率为4.6%,优于单偏心激振装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京地区冬春裸露农田覆盖和春季农田景观营造的需要,引进13个越冬油菜品种,进行越冬成活率、观赏性和产量三方面指标的比较。初步结果表明,07皋DQW-1-3越冬成活率达96.08%,主花序有效长度达69.33cm,产量达1 755kg/hm2,是适宜在北京地区种植兼顾覆盖和景观的油菜品种。平油1号的越冬成活率为92.59%,产量最高,达1 760kg/hm2,适宜在北京地区作为越冬覆盖作物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释抗寒锻炼期果园气温变化对库尔勒香梨不同越冬期抗寒性的影响,连续测定了2年不同越冬期间库尔勒香梨树干阳阴面形成层、一年生枝条和花芽等器官和组织的SOD、CAT、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果园气温等生理指标和环境因子;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2年不同越冬期抗寒性,分析抗寒锻炼期气温与不同越冬期抗寒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抗寒锻炼期间气温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越冬期库尔勒香梨表现出的抗寒性,抗寒锻炼期气温波动性小的年份不同越冬期表现出的抗寒性强于气温波动性大的年份;不同生理指标与气温均呈负相关,其中气温与保护酶呈极显著性负相关,生理指标中可溶性蛋白和POD对库尔勒香梨抗寒性的贡献率比其它生理指标大;总体上库尔勒香梨属于抗寒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