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各苹果主产区果农长期使用有机砷等化学制剂防治腐烂病,对土壤、水质等环境造成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寻求无公害的方法防治腐烂病,对苹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设EM活性菌泥涂抹、EM活性菌液涂抹、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刮涂和对照(只刮除腐烂病疤,不涂药)4个处理,3次重复,进行了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EM活性菌泥在防治效果、病疤复发率和促进病疤愈合效果方面均优于其它处理,其当年和第二年4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7%、93.5%,病疤复发率分别为1.8%、2.8%,促进病疤愈合效果也最好(50.4%);因此,作者提出,将EM活性菌融入粘泥载体中制成菌泥,涂抹在腐烂病疤上,以菌治菌,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三种涂抹剂防治苹果腐烂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苹果腐烂病,选取噻霉酮、寡雄腐霉、甲基硫菌灵3种作用方式不同的涂抹剂作为苹果腐烂病进行试验药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3种涂抹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噻霉酮处理的防效最好,对病疤复发防效和新增病疤防效均明显高于另两种涂抹剂,防效分别为89.78%和87.84%;寡雄腐霉处理基本能够控制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对苹果腐烂病病疤重犯的防效为76.84%,略低于甲基硫菌灵防效。寡雄腐霉对苹果腐烂病新增病疤防效为71.36%,明显低于甲基硫菌灵的药效。腐烂病防治适期应在早春苹果发芽前病害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试验期间未发现各供试药剂对果树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灭腐新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效果。[方法]以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灭腐新原液田间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效果。[结果]灭腐新与福美胂当年秋对病疤重犯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98%、76.26%,第2年春分别为82.54%、65.46%,第3年春分别为85.92%、49.87%。2种药剂第3年春的防治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灭腐新与福美胂当年秋对病斑伤口的促愈效果分别为44.82%、-8.12%,平均伤口愈合度分别为0.517、0.328,第2年秋的促愈效果分别为62.87%、-2.40%,平均伤口愈合度分别为0.816、0.489。[结论]灭腐新具有连续防治病疤重犯和持续促进愈合的效果,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几种杀菌剂防治果树腐烂病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2007—2008年研究的基础上,用0.5%苦参碱水剂、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2.12%腐植酸铜水剂3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病菌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800倍、1000倍、1200倍液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治愈率分别达到了98%,96%,93%,复发病疤防治效果分别为97.34%,94.87%,91.30%,明显优于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及2.12%腐植酸铜水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46.1%可杀得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树体全程喷雾预防效果比较好,注射药剂、病疤刮治涂抹药剂、涂干试验治疗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明显。前期猕猴桃溃疡病进展慢,试验药剂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进入发病初盛期、盛期后,防治效果不明显。2012年3月6日、3月16日调查,所有处理选定标记病株(疤)发病率很高,病疤部位病菌继续扩展危害,并逐步向主枝、枝条部位延伸,危害十分严重,药剂控制病害效果差。室内小试验效果较好,说明通过树体疏导组织吸收药剂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树体注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46.1%可杀得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树体全程喷雾预防效果比较好,注射药剂、病疤刮治涂抹药剂、涂干试验治疗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明显。前期猕猴桃溃疡病进展慢,试验药剂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进入发病初盛期、盛期后,防治效果不明显。2012年3月6日、3月16日调查,所有处理选定标记病株(疤)发病率很高,病疤部位病菌继续扩展危害,并逐步向主枝、枝条部位延伸,危害十分严重,药剂控制病害效果差。室内小试验效果较好,说明通过树体疏导组织吸收药剂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树体注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好。  相似文献   

7.
选用0.5%苦参碱水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95%乙醇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制的中草药杀菌剂共5种杀菌剂对苹果树枝干轮纹病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杀菌剂和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对苹果树枝干轮纹病、复发病疤防治效果均达到100%,明显优于95%乙醇的防治效果,与传统杀菌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8种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防治苹果树腐烂病,通过夏季药剂涂干和春季病斑刮治试验,评价了8种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连续3 a(2012—2014年)的预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戊唑醇、噻霉酮、链霉菌Hhs.015、苯醚甲环唑和农抗120五种药剂在7月份连续2次喷涂苹果树枝干,能够有效地抑制腐烂病新病斑的形成,第2年新生病斑减少百分率的均值介于75.8%~84.1%,表现出稳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3%的戊唑醇200倍液和1.6%的噻霉酮30倍液的效果相对较好,新生病斑减少百分率均值分别达到了84.1%和81.6%。连续2 a(2012—2013年)的病斑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戊唑醇表现出优良的病斑治疗效果,处理的40个病疤中只有1个复发,复发率为2.5%;噻霉酮、苯醚甲环唑、拂蓝克和腐植酸·铜的治疗效果次之,病疤复发率为5%;进一步测量了药剂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发现拂蓝克和戊唑醇促进愈伤组织形成的能力较强,其愈伤组织宽度均值分别达到了16.7 mm和15.3 mm,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以上结果说明,夏季在树干上喷涂适宜的化学药剂可以显著降低新生病疤的发生数量,从而起到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预防作用。在苹果树腐烂病的化学防治上要树立预防为主、刮治为辅的理念,即在夏季选择适宜的药剂喷涂树干2次(间隔7~10 d),以降低新病疤的发生数量,然后再结合病疤刮治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2011年烟台苹果产区腐烂病的发生情况,研究病害的发生规律。[方法]2011年5月,在腐烂病发病较重的栖霞、海阳等地选择21个农户的果园,对腐烂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结果表明,21个果园中具有新病疤的病株率为68.20%,死株率为2.76%,平均受害枝量为23.98%,死枝量10.74%,病株率超过50%的果园占25%~30%,总体发病情况比一般年份严重。调查共发现967块新病疤,平均每株2.32块,其中源自剪锯口的病疤占80.04%,从旧病疤复发的病疤占60.29%。[结论]2010年秋季的连续阴雨、冬季低温和2011年春季干旱可能是导致烟台苹果产区2011年春季腐烂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剪锯口是腐烂病菌侵染的主要途径,旧病疤复发是春季腐烂病发病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证明20%龙克菌Sc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理想品种,在有效剂量下对树体安全,且无毒副作用,建议生产上在春季果树发芽前用30倍液涂抹病疤后再用100倍液进行树体喷淋即可。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不同药剂对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对比了不同防治方法以及不同药剂对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消毒、药剂拌种以及幼苗患病初期喷药均能有效防治油松立枯病。土壤处理后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病株减退率均为55.32%,显著高于其他药剂;拌种处理后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为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病株减退率为74.42%,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幼苗患病初期喷洒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株减退率为86%。  相似文献   

12.
1963年11月8日,作者在灵璧县澮北公社大瓦坊大队第四生产队,用乙基大蒜素(四○一)处理一窖約三千五百斤的山芋。方法是:1.取药二百一十毫升,稀释成6%的溶液。2.鋪一层厚約三寸的干青草,噴药,然后堆一点五尺高的山芋,再鋪干青草,噴药,堆一点五尺厚的山芋。堆的中央竪一秫稭把子,以利通气,把子上也要喷药。处理好后封閉窖門五天。另以一窖采取一般堆放方法,堆四千斤,作为对照。品种均为胜利百号。管理均用常規方法。經过处理的芋块,在貯藏期間,发病(主要是黑斑病,下同)較輕,发病芋块占总芋块的8.3%,一般病疤直径为零点一至三厘米,深零点二厘米,病疤重仅占芋重的1.6%左右。但对照芋块发病重,发病芋块占总芋块的53.3%,一般病疤直径为二至五厘米,深一点六厘米,病疤重占芋重的10%以上。这証明乙基大蒜素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是很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甘肃成县小川镇下峡行政村,近3—4年来;樱桃膏药病严重发生,我们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樱桃膏药病大多数和介壳虫伴生,病疤大小与介壳虫的多寡呈正相关;其发病的严重程度与树势的强弱和树龄的大小有明显的差异,树势强;树龄小就发病轻;反则发病严重。经防治后,筛选出以涂泥后包扎塑料和刮除病疤后涂抹保护剂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843康复剂、甲基托布津,石硫合剂三者的防效均达50%以上;而不刮除病疤喷布1:800倍福美砷药液的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14.
核桃基腐病发病环境调查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克苏地区核桃基腐病发病环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核桃基腐病的发生与栽植密度、树龄、间作模式以及灌水次数有密切关系。栽植密度为(6 m×4 m)的果园发病程度较重,发病率达2.7%,盛果期(11~20 a)的核桃树发病较严重,发病率高达14.20%,不同间作模式发病率不同,核桃与小麦间作时发病率较高,达7.80%,随灌水次数增加病害发生程度也有增加的趋势,调查灌水前发病率为9.60%,第3次灌水后发病率增至15.94%。药剂防治结果表明,从施药方法上来看,刮除病斑涂抹药剂效果优于划道和直接涂抹。从药剂的效果来看,腐烂克星+轮腐1号混合施药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到了83.30%,病疤愈合效果39.80%,其次,自制药剂大蒜液+10%食盐愈合效果达到了16.30%,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筛选了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及施药方法组合。结果表明,0.15%梧宁霉素水剂15倍液和1.6%噻霉酮悬浮剂20倍液刮除病斑涂药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94.3%和92.5%。不同施药方法组合中,以喷雾+刮除病斑涂抹组合的防治效果最好,最高防效可达96.0%。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宁  石洁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17-118,123
研究了3种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咯菌腈、阿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咯菌腈3个处理对苗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但在玉米成株期对玉米茎腐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阿维菌素+咯菌腈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36.55%。咯菌腈对玉米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褐斑病和南方锈病4种病害均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17.61%、24.28%、22.67%和18.09%。  相似文献   

17.
摩尔多瓦葡萄果实在成熟期极易感染酸腐病,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有效防控酸腐病,采用悬挂醋蝇诱杀剂和使用常规农药喷施果穗2种防控方法,同时以空白防治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防治方法对冷棚内摩尔多瓦葡萄酸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醋蝇诱杀剂悬挂诱杀醋蝇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农药防治,施药10 d后的防治效果为59.07%,1个月后的防治效果为24.01%。在冷棚中使用常规农药防治葡萄酸腐病未表现出防效,效果低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18.
通过 3年田间试验筛选出质量分数 1.4 %硫磺硫酸铜膏剂中硫磺硫酸铜最佳质量百分比为 1∶0 .4。经室内毒力测定 ,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 Ec 5 0为 12 2 .0 95 6μg/g,共毒系数为 2 0 5 .4 0 95 ,增效倍数 1.0 5 1。连续两年田间重复药效试验表明 ,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为 86 .5 2 %~ 10 0 % ,年促进病疤单侧愈伤新组织宽度6 .5~ 18.8mm。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喝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2.5%氟环唑悬浮剂450 ml/hm2、12.5%氟环唑悬浮剂300 ml/hm2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较好,病蔸率均低于其他处理。[结论]12.5%氟环唑悬浮剂可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药剂防治怀地黄斑枯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怀地黄斑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最佳,防治效果达88.42%;其次是易保可湿性粉剂、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分别为73.14%、66.47%;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病菌丹防治效果最差,分别为24.33%、29.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