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一旦入侵,连年积累,很难防治和根除。该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重茬地、种植密度过大、连续阴雨天发病重。主要危害花生根、荚果和茎基部,表现为地上根茎部白绢状菌丝覆盖,造成叶片枯黄,根茎、荚果腐烂,严重地块减产50%~70%。1病原及发病规律花生白绢病病原为土传真菌,属半知菌亚门,无孢菌目,小菌核属,寄主主要有花生、烟草、番茄、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  相似文献   

2.
对辽宁省多个地区的红花黑斑病进行了病害调查,对病田中采集到的大量病组织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属真菌。在进行了形态学和生长特性等初步研究后,根据柯赫氏法则,用该菌接种健康的红花叶片,最终致使叶片发病,由此确定红花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从梗孢目、链格孢属真菌红花链格孢菌(Alternaria carthami Chowdhury),在试验中还发现伤口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水稻胡麻斑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胡麻斑病简介水稻胡麻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无性态为Bipolarisoryzae(BredadeHaan)Shoean.etJain,异名为HelminthosporiumoryzaeBredadeHaan,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真菌。有性态为Cochliobol usmiyabeanus(ItoetKurib.)Drechsl.,属子囊菌亚门旋孢  相似文献   

4.
亚麻白粉病称亚麻粉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二孢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是制约亚麻原茎和麻籽优质、高产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病害真菌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发表了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病害81种,隶属于真菌4个亚门,18科39属,其中鞭毛菌亚门5属,子囊菌亚门7属,担子菌亚门9属,半知菌亚门18属。  相似文献   

6.
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疯、黑心病,近几年来蔓延迅速,是茄子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发病后产量损失20%~30%,严重时损失达到60%以上。 一、发病原因及特点 1.病理:茄子黄萎病的病原为大丽轮枝菌,属半知菌亚门轮枝菌属。病菌以菌丝体、拟菌核和厚垣孢子随病残株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也可以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内  相似文献   

7.
1986年拜城县胡麻大量发病死亡,经症状检查及病原菌分离、回接、鉴定,确认其为半知菌根串珠霉属的了Thilaviopsis basicola(Berk & Br,)Ferraris为害所致。此菌寄主广泛,已知有甘薯、烟草、棉花、胡麻等。  相似文献   

8.
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杨树黑斑病属真菌性病害,是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杨盘二孢菌和杨褐盘二孢菌。主要危害多种杨树幼苗、幼树的叶片,引起早期落叶,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生长,也可导致实生苗枯死,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1病菌胡麻立枯病的致病病菌属真菌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黄萎病菌侵染对棉花根部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黄萎病侵染后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健康棉株和发病棉株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发病棉株样品中各指数均高于健康棉株,说明黄萎病菌侵染可提高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在DGGE电泳图谱中,对差异明显的17个条带进行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发现有7个条带分布在半知菌亚门,占41.18%,4个条带分布在子囊菌亚门,占23.53%,其他条带分别为fungal endophyt、uncultured fungus、Dothideomycete和Acremonium cellulolyticus。说明:黄萎病菌侵染能明显改变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源稻瘟病的病源为稻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病谷和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极小。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症状 葡萄炭疽病原为小丛壳菌,属于囊菌亚门,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此病主要危害葡萄果实,也危害穗梗、穗轴和叶片.果实受害后,软腐,排红色粘液,病果被触易脱落.果实表面起初发生水浸状或赤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色泽较深,有轮状纹.  相似文献   

13.
亚麻白粉病(Oidium Lini Skoric)称亚麻粉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称二孢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是制约亚麻原茎和麻籽优质、高产的主要病害。2002年在宾川县和祥云县、永胜县等发生为害严重,给亚麻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宾川县亚麻生产领导组办公室及时研究综合防治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西瓜根腐病(Fusariumsolani)是近年设施西瓜生产上新发生的一种病害,病原为瓜类腐皮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西瓜感根腐病根系变褐、腐烂,严重时全株枯死。低温、高温有利发病,连作地、粘土地、盐碱地、低洼地发病重。70%代森锰锌1000倍液加50%扑海因10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梨树干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 子囊菌亚门腔菌纲格孢腔菌目葡萄座腔菌,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大茎点菌。  相似文献   

16.
亚麻白粉病又称亚麻粉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有性态为二孢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是制约亚麻原茎和麻籽优质、高产的主要病害。1、亚麻白粉病症状亚白粉病在亚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秆。初期在叶片、茎和花器表面产生零星的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和分  相似文献   

17.
对福州建新镇花卉基地新发现的一种香石竹叶部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病原形态观察等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为香石竹叶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dianthiStevensandHal,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交链孢属.香石竹叶斑病在福建省系首次报  相似文献   

18.
李玉奎 《世界农业》1990,(11):40-41
棉花黄萎病是继枯萎病之后人们发现的棉花又一重要病害。自Carpenter 1914年首次报道在美国发现棉花黄萎病以来,这一病害几乎遍及世界各主要植棉区。在美国、秘鲁、苏联、乌干达和我国,该病害发生尤为严重。 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丛梗孢轮枝菌属。已经证实,危害棉花的有5个菌种:黑白轮枝菌(Verticilium albo-atrum)、大丽轮枝菌(V.dahliae)、变黑轮枝菌(V.nigrescens)、云状轮枝菌(V.nubilum)和三体轮枝菌(V  相似文献   

19.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病菌主要借风,农事操作传播,适宜温度为20—23℃。高温度发病重。一般在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  相似文献   

20.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是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除侵染番茄外,还侵染茄子,黄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