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几种茶树不铺心土扦插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维时 《茶业通报》2000,22(2):27-29
茶树短穗扦插的常规做法,手续比较麻烦,扦插前必须铺心土(地表20cm以下的土)做畦,扦插后要经常浇水、遮阴,需要耗费大量劳力,耗资多,成本高。中国北部茶区(江北茶区)年雨量较少,冬季温度较低,茶树扦插难度更大,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从七十年代起即着手研究解决江北茶区茶树扦插的上述三大难题。从1990年开始,我们年年扦插繁殖都不采用铺心土,因为铺心土有很多害处;第一,年年挖掘新土、破坏土地和园相园貌,逐年减少土地利用率;第二,扦插圃每年铺心土4~5cm厚,10a以后畦面要提高近一市尺,等于畦面水位逐年降低,灌水困难,无法再利用做扦插畦…  相似文献   

2.
刘懿 《茶业通报》2013,(1):47-48
茶树短穗扦插繁育也叫无性繁育,是将茶树母本园中半木质化、当年生的健壮枝条剪成短穗并扦插繁育茶苗的一项农业技术。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汉中地区茶苗繁育以秋季短穗扦插繁育为好。我们总结出了茶树无心土繁育技术,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还减少了资金投入。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汉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免去在茶树扦插地苗床上铺黄心土,达到直接在原土上进行茶树短穗扦插育苗的目的,选择夏季某一时段对茶树扦插苗圃地进行覆地膜处理,利用晴天时地膜下产生的湿热高温,杀灭苗床表层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结果表明:茶树苗圃地夏季覆地膜处理,晴天时膜下地表温度最高可以达到65.0℃,膜下5 cm深处土层温度可达54.2℃;通过较高温度的持续性和间歇性循环作用,5 cm深处土层温度(50±1)℃持续2 h达7~10天,可杀灭表层扦插土壤中的真菌类微生物95%以上,并有效控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覆地膜处理的苗圃,扦插5个月后,愈合率达82.9%,成苗率在55.1%以上,与铺黄心土扦插成苗率相当,且扦插直接成本每公顷可节约15000元以上。夏季覆地膜可广泛应用于茶树短穗扦插土壤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4.
对黄山白茶短穗进行四季扦插、以苗育苗及水培生根快繁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白茶四季短穗无心土扦插中,秋季扦插生根率为83.3%,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三个季节;实施以苗育苗快速繁育技术,2年内每1/15hm2可实现苗圃面积扩大3倍以上,出圃茶苗可达39万株以上,至少满足6.5 hm2的新建单条栽茶园对种苗的需求;NAA对黄山白茶短穗扦插生根效果要好于IBA,经NAA 100 mg.L-1处理后的短穗,40 d后其水培生根率可达85%,平均每支短穗生根数量为7.8条。  相似文献   

5.
以罗甸上隆茶果场"天然温室"自然气候为条件,设处理1(不铺心土与喷GT1-2号育苗剂土壤消毒)、处理2(不铺心土与铺草燃烧高温杀菌土壤消毒),对照(常规育苗畦面铺心土),共3个处理。按常规短穗扦插法繁育茶苗。试验结果为:三个处理苗龄5.5个月时茶苗均达到GB11767二级茶苗标准;苗龄6.5个月时茶苗均达到GB11767一级茶苗标准;与对照相比,处理1每666.7m2减少铺心土费用800~1500元,处理2每666.7m2减少铺心土费用500~800元;各处理每666.7m2节约管护成本600~1000元;与省内同期扦插苗生长情况相比,育苗时间缩短7~8个月,育苗周期缩短了50%。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对山茶花扦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不同扦插基质对山茶花扦插生长的影响,选择4种不同基质:S1(河沙)、基质S2(黄心土)、基质S3(黄心土∶河沙=1∶1)、基质S4(黄心土∶河沙=2∶1)对山茶花进行对比扦插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基质的扦插苗生根率、苗高、新梢长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基质S4对扦插苗生根效果最好,扦插苗鲜重与根系生物量最大,平均总鲜重达到2.41 g/株;基质S2对扦插苗生长最佳,地上干重最大,平均达到0.95 g/株。因此,茶花扦插育苗的适宜基质为S4,其次为基质S2,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扦插土壤微生物在茶树扦插短穗愈合生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不同类型苗圃土壤之间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以及土壤环境因子与真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个茶区苗圃地的非重茬表土、重茬表土、黄心土样品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扦插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黄心土的真菌群落的总数和多样性都低于重茬表土和非重茬表土,重茬表土和非重茬表土的真菌群落总数和多样性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从五组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出5个门,其中优势菌群为接合菌门(Zygomycota),丰度占真菌群落的31.11%~77.00%。五组土壤样品的403个真菌菌属中,优势菌属均为未被分类的被孢霉科(unclassified_Mortierellaceae)。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OTU总数和物种总数Chao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SOM有极强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茶树扦插土壤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也为茶树扦插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进一步的筛选分离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湿地松或火炬松为母本,以加勒比松为父本选育的杂交松新品种深受群众喜爱,在中国南方地区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杂交松种子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因而种苗数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嫩枝扦插繁殖成为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笔者以近年来开展的杂交松扦插试验为基础,系统研究影响杂交松扦插生根的因素。结果表明:插穗的母株年龄显著影响扦插成活率,1~3年生嫩枝扦插成活率在77%以上,5年生穗条扦插成活率只有45%;插穗母株的基因型也影响扦插成活率,其中父本效应显著(P=0.016)影响扦插成活率,同一杂种类型的不同杂交组合扦插成活率差异明显;不同介质(扦插基质)和不同浓度的生根粉(GGR)对扦插成活率影响也很显著(P<0.01),珍珠岩、河沙与黄心土等单一介质扦插成活率显著优于几种介质混合后的扦插成活率,低浓度生根粉扦插成活率高于高浓度。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开发沿河古茶树资源,对沿河古茶树资源进行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半木质化呈红棕色穗条扦插其成活率和出苗率及苗畦畦面铺心土其成活率和出苗率分别为97%和86%及98%和86%,其苗木移栽成活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0.
贵州特有植物厚壳红瘤果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起垄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上部搭建遮阴网能获取厚壳红瘤果茶较好的扦插效果,对比试验表明:不同扦插基质比较,黄心土+珍珠岩、黄心土扦插效果较好而河沙较差,扦插成活率分别为83%、78%和63%;不同枝条年龄扦插效果差异显著,1、2、3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分别为76%、64%、0%.不同α萘乙酸浓度处理扦插成活率分别为67%、69%、70%、65%,方差分析表明,几种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扦插的成活率和发叶量都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α萘乙酸浸泡可以促进生根量.  相似文献   

11.
笔者根据繁殖石佛翠无性系茶苗的实践体会,认为石佛翠短穗扦插必须把好母穗培育、苗圃地建立、扦插季节,剪穗和扦插、扦插后的管理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茶树短穗扦插繁育过程中短穗的选用,扦插发根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激素变化、不同扦插基质、扦插时期对扦插繁育的影响,扦插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设施茶业在快繁育苗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茶树扦插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未来茶树扦插繁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茶树是叶用植殖,繁殖方式有种子直播、短穗扦插、压条繁殖等方法,短穗扦插是生产上被广泛采用的办法之一。本文就茶树扦插成活过程中新根分化的内部结构做了初步研究,这将对选用插穗材料、扦插方法、时期及提高扦插成活率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茶树扦插短穗,尽管源于同一个母株,由于所处的部位、生长发育的程度以及生理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如短穗的嫩度,主枝与侧枝上的短穗,短穗带梢与否等。本试验通过选择不同嫩度、部位和带梢短穗进行扦插,探讨茶树短穗的差异与扦插成活率的关系,为提高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1、1983年7月,从江华苦茶株系21—5—3中,选择同等伸育枝条,从顶芽(驻芽)往  相似文献   

15.
曾国柱 《茶业通报》2003,25(3):110-111
常规茶树无性繁殖采用畦面铺心土,露地遮荫的短穗扦插方法。这种技术措施因投入成本高,管理工作量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茶树良种无性系苗木的推广和普及,与目前广大茶区日益增长的无性系良种茶苗的需求很不相适应。近几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在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示范中,通过多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茶树省力化扦插育苗技术,已在全县推广应用。1前期准备1.1品种选择充分选用从外地引进经试种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品种。如乌牛早、白毫早、鄂茶3号、福鼎大白茶、槠叶齐9号、鄂茶1号等优良品种。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本地茶叶资源,选择优良单…  相似文献   

16.
林世仓 《茶业通报》2006,28(3):117-117
众所周知,茶树扦插繁殖,是目前繁殖无性系良种苗木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繁殖大量的良种茶苗,又可以有效地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是良种繁育中最佳的繁殖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该方法费工、费时、成本相应提高,而扦插圃表层铺心土,又是繁重的,费时、费工的技术。尤其是本县选育的“舒茶早”品种,被广大茶区认同,苗木每年供不应求,降低扦插成本,更是非常迫切的任务,为了探索降低茶树无性系扦插的生产成本,保护土壤生态,我们采用使用除草剂的方法来解决免铺心土的问题,而除草剂的种类很多,哪种除草剂适合扦插圃使用,剂量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探讨了柔毛油杉无性系苗木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柔毛油杉无性系间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参试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变幅为41.5%~87.6%。穗条带6~8片叶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穗条长度处理为8cm可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本试验筛选出了扦插生根率高的无性系3个,即湘桃7号、湘桃5号、湘桃4号。  相似文献   

18.
短穗扦插是茶树选种、良种繁育的重要手段,在生产实践上已普遍采用。但剪穗扦插和苗圃浇水除草、揭帘盖帘等项管理,不仅费工多、成本高;而且,受气候条件影响,成活率不稳定。对此,我们自78年秋以来,连续进行茶树有孔地膜短穗扦插研究。试验证明,这种扦插方法的显著特点是省工,节约成本;茶苗生长茁壮、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高矮棚双层遮荫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苗圃结构、苗床准备、剪穗扦插、苗期管理、揭膜炼苗、出圃移栽等方面,总结了舒茶镇“九·一六”茶场高矮棚双层遮荫覆盖茶树短穗扦插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不同无性系及不同因素的扦插生根差异,以美洲黑杨杂交子代选出的17个优良无性系及2个对照为试验材料,分基质、扦插部位、系号等不同因素进行扦插试验,对生根率、主根长、长须根根数等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培扦插能诱导根系增长,但发育质量明显差于湿沙、珍珠岩等基质,试验结束时水培根系均长在7 cm左右,而湿沙扦插根系长约5 cm,湿沙中基部穗条主根数约为水培中部穗条的2倍;无性系间因遗传差异,也表现出显著的生根差异,选出的优良系号生根能力基本都显著高于对照NL895和2025杨,生根最好的I-1000的主根长和主根数分别为9.48 cm和15.31个,约是对照NL895的3倍;扦插在基质中的穗条阶段性拔出调查再复原会显著引起根长和根数的减少。基部穗条生根质量显著优于中部穗条,优良新品种培育和推广需选择适宜的扦插基质,生根能力强且优质的基部穗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