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TM遥感影像 ,提取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相关信息 ,采用叠加分析的方法 ,对遂宁市市中区 1995~ 2 0 0 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遂宁市市中区土地利用变化总体上是有利于水土保持、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和侵蚀强度降低的 ;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发生在丘陵旱地 ,其中水土保持效果最显著的是旱地的内部转化 ,这充分体现了坡改梯工程在土壤侵蚀治理中的重要性 ;旱地向林地的转化对该区土壤侵蚀的治理也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速了土壤侵蚀.本文从土地利用的方式、数量、质量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与土地利用和经营有关的土壤侵蚀预报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利用RS与GIS技术,提取地类、坡度和植被等3个因子的数据信息,模拟1990—2010年毕节试验区的土地利用过程和土壤侵蚀变化过程,并运用叠置分析和转移矩阵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土壤侵蚀的响应特征,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壤侵蚀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毕节试验区土地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壤侵蚀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整体呈现改善的趋势,尤其是退耕还林后,土壤侵蚀的面积与强度均不断降低;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具有密切的联系,耕地是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土地类型,耕地的减少与土壤侵蚀呈正相关关系,林地面积变化与土壤侵蚀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在退耕还林的初期,土壤侵蚀的强度略有增加,草地增加与土壤侵蚀负相关,增加草地有利于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增强。研究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耦合关系,有利于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喀斯特地区的生态保护,为区域土地规划及水土保持等宏观决策部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减少土壤侵蚀面积、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效益,小流域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变化分析是评价工程实施效益的重要方面。以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重点监测小流域-盆古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理前后的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eCognition、Arcgis软件,对盆古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1年盆古小流域旱地、水田等面积减少,有林地和梯田等面积增加;小流域轻度侵蚀在有林地中分布最多,而轻度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旱地中;另外,小流域土壤侵蚀这一期间整体呈现由强转弱的趋势,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6.
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3S技术对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综合测评,同时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定量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表明,研究区1980-2005年共有1 123.80 km2耕地被用为城镇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净增了1 238.29 km2,林地、草地面积总量变化小,但局部地区流转特征显著;与此同时,该区土壤侵蚀模数从11.54 t/(hm2·a)增至13.81t/(hm2·a),1980和2005年黄土沟壑区侵蚀模数的峰值分别为1 708.52和1 584.69 t/(hm2·a).该区域土壤侵蚀效应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耦合性较强,林地、草地由于分布区域海拔高,坡度陡,侵蚀强烈,而地势低洼、平坦地区(建设用地、耕地、未利用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小.林地、草地的土壤侵蚀效应由于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对降雨侵蚀因子增强的响应尤其明显.2005年该区林地和草地的平均侵蚀模数分别增加了2.34和7.32 t/(hm2·a),并且微度以上侵蚀等级的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土壤侵蚀作为LUCC引起的主要环境效应之一,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叠加的结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对土壤侵蚀具有放大效应。该文对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的一些具有开端意义的工作和早期研究,及其学科定义与内涵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展给予了追踪,进而就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和主体研究内容以及今后进一步发展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2010年粤北岩溶区廊田镇南部的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数据,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存在耦合关系,而形成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利用方式不当。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选择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冀北地区土壤侵蚀以水蚀和风蚀为主,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1997),参考有关学者提出的土壤风蚀强度分级指标,构建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分级指标。运用GIS和RS技术,提取土地利用、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壤质地等信息,通过GIS空间叠加分析,得出冀北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详细研究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与土地利用图叠加,分析不同土壤侵蚀强度下的土地利用特征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  相似文献   

10.
应用TM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相关信息。采用叠加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克山县1995-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克山县土地利用的变化不利于水土保持、土壤侵蚀面积的减少以及土壤侵蚀强度的降低,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发生在微丘平原区旱地。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响应,基于气象、土壤、地形、遥感等多源数据,运用GIS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南京市1986—2013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了南京市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全市土壤侵蚀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1986—1996年南京市土壤侵蚀面积增加了132.95 km2,由324.11 km2增加到457.06 km2; 1996—2013年土壤侵蚀面积比从7.46%减少到2.45%,由457.06 km2减少到150.11 km2。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生产建设活动较为频繁的丘陵山区。(2)全市不同等级侵蚀面积与对应的侵蚀量呈明显的倒挂现象,较高等级侵蚀区应当是重点治理区域。(3)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南京市土壤侵蚀的因素之一,87%以上的土壤侵蚀量动态变化集中在林地和耕地。值得注意的是,水域、居民点及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变化对土壤侵蚀无明显影响,而耕地变化对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林地和草地变化对土壤侵蚀既具有负影响也具有正影响,以正面影响为主,主要是因为林地既转变成耕地也转变成居民点及建设用地和水域,不同时期其主要影响也不同。综上,该研究结果可为南京市土地资源配置及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技术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相关信息,对湖北省房县1995~2000年的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并利用ARCGIS的叠加分析功能,着重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侵蚀强度递增的用地类型依次为水田、林地、草地、旱田、裸地;土地利用变化总趋势为,林地面积减少,草地、农田、建设用地、裸地均有所增加;土壤侵蚀变化总趋势为侵蚀总面积有所减少,但侵蚀强度增加,治理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乌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贵州省乌江流域20世纪80年代初和2000年左右的15幅Landsat MSS/ETM遥感影像数据、2000年土壤侵蚀调查数据和GIMMS/AVHRR NDVI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1980-2000年贵州省乌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表明:乌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1980-2000年的20 a间,流域内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量结构变化明显,呈好转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大小为:裸岩石砾地<其他林地<建设用地<有林地<水域<水田<低覆盖度草地<灌木林地<高覆盖度草地<疏林地<中覆盖度草地<旱地.旱地、中覆盖度草地和疏林地是流域内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从不同侵蚀等级的发生区域来看,各强度类型侵蚀都集中分布在植被覆盖度为50%~60%的地区,侵蚀存在50%~60%的植被覆盖度临界值,这与非喀斯特地区随着植被盖度降低,侵蚀强度逐渐增大的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4.
黄丘五副区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三条典型流域库坝淤积的泥沙来源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关系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治理程度较高的流域,前期坝库拦蓄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坝库区沟岸的重力侵蚀,其侵蚀量占坝库拦蓄泥沙总量的83.63%,坝库区以上由水力侵蚀带入坝库区的泥沙仅占16.37%。对流域产沙有显著减少作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其数量的变化与产沙多为非线性关系,当其数量超过某一数值时,其拦蓄功能会发生大的变化。荒坡、坡耕地是主要产流区,梯田是主要的坡面拦蓄减蚀工程。由坡面径流引起的沟岸扩张、沟底下切是主要的产沙方式,沟壑是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相似文献   

15.
2018-2019年河南省兰考县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淮河流域黄泛平原风沙预防区耕地风蚀现状、年度动态及其变化原因,为区域风蚀研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兰考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2018,2019年土地利用信息,采用耕地风蚀模型计算风蚀模数,分析土地利用年度变化对耕地风蚀的影响.[结果]①2018-2019年,兰考县土地利用以水...  相似文献   

16.
丹江口库区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为库区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借鉴性意见,从而为制定保障丹江口水质安全的措施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类型(2002—2013年),分析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同时利用修正的土壤流失模型RUSLE对土壤侵蚀量进行模拟分析,探讨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丹江口库区在2002—2013年期间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集中在林地、耕地、灌草地之间的转移以及建设用地的扩张,具体表现为林地面积扩大了13.72%,耕地面积小幅增加了5.76%,而灌草地面积大幅减少了37.61%,建设用地增长了2.40倍。丹江口库区2002,2008,2013年均以微度侵蚀占主导。库区土壤的整体侵蚀强度减轻,但土壤侵蚀在城市扩张地区增加明显。[结论]丹江口库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壤侵蚀强度的改变主要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政策措施和城市扩张的影响。库区的土壤侵蚀程度在总体上具有降低的趋势,但在城镇化区域,土壤侵蚀状况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1960s, the implemented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on steep slopes and the densely planted shelterbelts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ed reservoirs and ponds in Baiquan County, northeastern China have dramatically altered the landscape and would greatly influence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SY ). However, how these land use changes and the constructed dams affected soil erosion and SY still remained unclear. A physically distributed soil erosion model WaTEM/SEDEM that has been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using 25 reservoir SY s in the study area was applied using nine land use scenarios (land uses in 1954, 1975 and 2010, each with 8, 32 and without dams) to assess their impacts on sediment delivery at the Shuangyang catchment (915 km2).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nd use changes as well as the increased dam numbers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catchment sediment delivery and the impact of dams on sediment delivery was more efficient under the intensified land use condition (1954 land use without reservoirs). With respect to 1954 land use without dams, current land use condition (2010 land use with 32 dams) was simulated to decrease SY by 61·8%.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terrace and contour tillage as well as shelterbelts) on the slopes greatly influenced SY and over 80% of the reduced SY were caused by land use change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are sustainable sediment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black soil region because the accumulation of sediment in dams causes shortening of the useful life in reservoirs and ponds and implies increasing financial cost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利用连续3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相对稳定期、消耗期和补给期三个时段;土壤剖面(0~90cm)水分含量从表层到深层表现为增长型,依据2003年土壤水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将土壤剖面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3个层次;土壤剖面水分变异系数随降雨量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植被根系的增长而变大。平水年,深根系区与浅根系区土壤水分变化差异表现在30cm深度以下,而丰水年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0~30cm);无论平水年还是丰水年,深根系区土壤水分变幅均比浅根系区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区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总结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空间关系一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并修正了土壤侵蚀强度综合指数和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综合指数,对整个中国境内、辽河中下游地区、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湖北部分和广东省惠东县4个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关系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序列各不相同,而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序列不确定;新出现的难利用地比长期闲置的难利用地土壤侵蚀发生率高;草地土壤侵蚀发生率偏高;耕地中旱地的土壤侵蚀发生率高;建设用地建设时土壤侵蚀强度大,而建成后土壤侵蚀强度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