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狂犬病病毒3aG株感染的BHK细胞裂解上清液中快速提取病毒RNA,用RT-PCR得到编码核蛋白完整结构基因的cDNA,进一步将此基因克隆入pUC 18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与国外狂犬病病毒PV,CVS,SADB10株以及国内另一狂犬病病毒5aG株的N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然后将N基因正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中,转染COS7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证明所克隆基因可在细胞中正确表达出了N蛋白。 相似文献
2.
对狂犬病病毒(RV)ERA株核蛋白(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RV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RV ERA株N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将PCR产物纯化后与pMD18T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MD-N,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该基因全长1353bp,编码450个氨基酸。RV ERA株与CVS-11、PV-11、SRV9和SAD—B19株相比,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98.3%、99%、99.6%,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99%、99%、99.6%。将pMD-N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N;将其转化表达菌BL21(DE3)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重组菌裂解物经SDS-PAGE电泳可检测到相对分子量为53kDa的重组蛋白。经凝胶薄层扫描分析,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56.8%,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能与R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鼠源野毒M株核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狂犬病的鼠脑中快速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得到编码核蛋白完整结构基因的cDNA,进一步将此基因克隆入pGEM—T中,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将这一序列与国内外已发表的9株狂犬病病毒的NP全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狂犬病鼠源野毒M株与上述9株的同源性在71.0%~99、8%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77.6%~99.6%之间,M株与CVS株无论核苷酸序列还是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都最高,分别为99.8%和99.6%,而与CTN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与Mokola株的核苷酸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都最低,分别为71.0%和77.6%。本研究为进行狂犬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研制狂犬病基因工程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狂犬病病毒(RV)核蛋白抗原,采用RT—PCR方法从狂犬病病毒ERA株中扩增了RV核蛋白基因,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pET-32a(+)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以及序列测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表达的核蛋白再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结果显示,核蛋白在pET-32a(+)中的表达量(30.4%)高于在pET-28a(+)中的表达量(19.4%),培养物中的高纯度核蛋白产量分别为13.6和8.45mg/L。经Western—blotting检测,不同载体表达的核蛋白均可被兔抗RV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表明核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病毒SRV9克隆株核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发表的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从SAD株驯化的SRV9。蚀斑株中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出核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国外报道的SAD母源株序列一致。将核蛋白的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 )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于30℃1mmol/L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大肠杆菌菌体裂解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分子量约为56kDa处出现一新的蛋白带。和预期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相符,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能与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出现单一反应带,扫描分析显示,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23%,包涵体分离,纯化后,纯度达89%,上述结果为核蛋白在狂犬病基因免疫和免疫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含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Ea株gD基因部分编码序列,gI、gE和11k基因全序列、28k基因部分序列的质粒pSKB4.5进行亚克隆,构建了只含完整gE基因(长1.78kb)的重组质粒pSDM1.78 ,并采用双脱氧末终止法对全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同国外标准毒株Rice株相比较,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将gE基因克隆到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NDA3.1 的Kpn1和BamH1位点之间,构建了gE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gE。体外转染IBRS-2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了gE基因在IBRS-2细胞中得到了表达,表达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在Bac-To-Bac/AcMNPV杆状病毒系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真核表达狂犬病病毒的核蛋白,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狂犬病病毒ERA株核蛋白基因,将其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NP并将其转化DH10Bac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reBacmid-NP;通过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对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反应原性分析。分别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核蛋白、原核表达核蛋白为包被抗原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狂犬病病毒重组核蛋白能与鼠抗RV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和R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其相对分子量约为50.5ku。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核蛋白为抗原建立的rNP-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6.36%,89.83%,90.00%,优于大肠杆菌表达的RV核蛋白。说明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核蛋白是建立RV核蛋白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理想抗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Ea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含ULl8全长基因的片段并克隆至pMDl8-T载体,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序列分析显示ULl8全长891 bp,可编码297个氨基酸.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栽体pQE.82L的6×His标签下游,获得原核表达质粒pQE-UL18,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6 × His-UL18的分子量约为33 ku.Western blot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抗6×His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进一步将UL18基因插入真核表达栽体pEGFP-N1中EGFP基因的5'端,获得与EGFP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UL18,转染HeLa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转染后24 h融合蛋白EGFP-UL18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仅有部分定位于细胞核,而48 h时则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但对照载体pEGFP.N1转染细胞的荧光一直呈弥散型分布于整个细胞中.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病毒Min-A株gD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eBank收录的伪狂犬病病毒gD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对PRV Min-A株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对重组质粒PGTE-gD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基因测序,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包含一个1203bp的开放性阅读框(ORF),编码4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将gD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VA3.1-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gD,为下一步基因免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狂犬病病毒G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RV ERA株G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将PCR产物纯化后与pMD18-T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MD-G,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该基因全长1 575bp,编码52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其他RV标准毒株(CVS,PV,SRV9,SAD-B19)相比,G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9.1%~99.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9.7%~99.3%。对推导的RV ERA株G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3个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用DNAStar软件对RV ERA株与CVS、SRV9、PV、SAD-B19等G蛋白疏水性、Jame-son-Wolf抗原表位和表面极性分析表明,它们之间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RT-PCR技术从细胞毒液中扩增N蛋白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所获得的重组质粒pET-28a-N经酶切鉴定正确后,将其转化入表达菌E.coliBL21plysS诱导表达,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RT-PCR扩增获得长度为372 bp的N蛋白基因,诱导表达重组质粒pET-28a-N,经SDS-PAGE检测,IPTG终浓度为1 mmol/L时,诱导4 h蛋白表达量最高,出现分子质量约为18 ku的目的蛋白带,与N蛋白的理论值相符。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该表达产物可与PRRS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获得的PRRSV N蛋白为建立针对该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及为进一步研发PRRS抗体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p)基因BglⅡ片段(1675bp)分别正向插入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17b和pET-17b2(用SacⅠ-NdeⅠ缺失掉pET-17b60bp含起始密码子ATG小片段)的BamHⅠ切点,构建重组质粒pET-17bRVgp和pET-17b2RVgp。将其分别转化表达受体菌E.coliBL21(DE3)和E,coliBL21(DE3)plysS.IPTG诱导表达,菌体经超声波裂解处理后SDS-pAGE,染色,在分子量约60000处可见重组质粒表达的较宽的蛋白带,以抗RVgpMcAb进行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表达蛋白为RVgp。通过扫描显示,表达的RVgp占菌体总蛋白的10%~14%,其中pET-17b2RVgp在E。coliBL21(DE3)中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Vero细胞从临床疑似患犬瘟热的犬组织病料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提取细胞培养物RNA并扩增克隆分析N蛋白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毒株接种于Vero细胞后,出现了典型的细胞病变;对接种病料后的Vero细胞培养物提取总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287 bp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犬瘟热病毒弱毒(Onderstepoort和Snyder Hill)的同源性为95.5%~96.9%,与标准强毒株(A75/17和2544/Han95)及野毒株(XJ-4、ZJ7、98-2646等)的同源性较高,为97.2%~99.0%,证明该毒株为犬瘟热病毒野毒株,命名为QD10。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糖蛋白(rgp)膜外区在以糖蛋白为免疫原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提取RV的RNA,通过RT-PCR扩增RV糖蛋白膜外区1375 bp的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经测序比对正确后,通过酶切将其亚克隆入pVAX1表达载体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处,将酶切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子命名为pVAX-rgp,构建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膜外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质脂体介导下转染DK细胞观察其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有特异性荧光和60 ku条带产生,证明pVAX-rgp载体中的rgp可在DK细胞中表达。本研究通过成功构建狂犬病病毒8202株糖蛋白膜外区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有关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和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核衣壳蛋白(N)。根据IBV ZZ2004株的N基因设计1对引物,提取IBV ZZ2004株的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大小约1.23 kb的片段,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GEM-T构建pGEM-T-N。将pGEM-T-N用EcoR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将酶切后的N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外源基因获得了表达且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N蛋白可与相应的IBV ZZ2004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N蛋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IBV诊断试剂盒及新型IBV重组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核衣壳蛋白(N)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重要结构蛋白。根据GenBank报道的IBV的M41株的N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提取的M41株的RNA中利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了约1.23kb的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MD18-T,经测定核苷酸序列证实N基因扩增正确,表明已成功构建pMD18-T-N。再将pMD18-T-N用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将酶切后的N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入大肠杆菌Rossetta中,用IPTG诱导,进行SDS-PAGE电泳,电泳结果显示外源基因获得了表达且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N蛋白可与相应IBV病毒抗体发生特异性的反应,表明N蛋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为用于生产检测IB的诊断试剂和研制新型IB重组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狂犬病病毒糖、核蛋白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在小鼠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以 p IRES1neo和 p VAX1为载体 ,构建了以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为目的基因的基因疫苗单或双基因表达载体。以司苯 -甘油作为包裹剂 ,按 1μg DNA用 0 .5μL司苯 -甘油比例混合 ,将各表达载体制成 DNA疫苗 ,进行小鼠免疫试验。免疫共分 p IRES1neo、p IG- neo、p IN- neo、p IGN、p IG- neo p IN- neo、p VAX1、p VG、p VN和 p VGN9个试验组 ,每只小鼠于后肢胫前肌每侧接种基因疫苗 5 0μL (0 .5 g/ L ) ,共免疫 3次 ,间隔 14 d。通过间接 EL ISA和细胞中和指数测定分别检测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 ,1免疫 3次后 ,所有试验组抗体阳转率 10 0 % ;2第 3次免疫后 14 d检测 ,抗体水平显著上升 ;3以 p IRES1neo为载体构建的基因疫苗免疫效果普遍优于以 p VAX1为载体构建的基因疫苗 ,其中含有糖蛋白 /核蛋白双基因共表达载体 p IGN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其他试验组 ;4以 7.5个 L D50 的 CVS强毒肌肉攻毒 ,保护率达 89%。通过以上试验证明 ,p IGN是用于本动物免疫试验的最佳 DNA疫苗。 相似文献
20.
不同启动子对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血凝素(HA)基因为侧翼,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cDNA置于不同类型的痘苗病毒复合启动子下游,构建了4种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已感染WR株痘苗病毒的BHK21细胞,并通过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筛选、纯化出与表达质粒对应的4组HA-重组痘苗病毒:vSFJ1-10RVgp,vSFJ2-16RVgp,vRJ1-10RVgp,vRJ2-10RVgp。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从4组重组病毒中每组各鉴定出1株阳性重组病毒。Westernblot检测显示,重组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裂解物上清中有1种蛋白与抗RVGP的McAb发生特异反应,分子量为69000。在重组病毒感染早期,RVGP的表达量以vSFJ1-10RVgp最高;而在感染晚期,则以vSFJ2-16RVgp最高。4株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均能够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产生抗RVGP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