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谈科学使用嘣嘣制茶机程徽儿(安徽农业大学230036)一、嘣嘣制茶机创制由来嘣嘣制茶机,也叫哐哐机,因制茶时发出的特有嗓声而得名,确切的说,这个机子应该叫做黄花云尖茶理条机,或云尖茶理条机。自从1985年宁国部级名茶黄花云尖面世后,这个名茶的名声很... 相似文献
2.
贵州茶机产业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编者语]本文撰稿时间为2013年9月29日,截至发刊时,在省茶办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已在湄潭、平坝、印江、道真等县建成了6家茶机厂。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贵州茶叶面积快速增长,贵州茶机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茶机产业指的是生产茶叶机械及其相关联的产业,贵州茶机产业指的是贵州自主生产茶叶机械及其相关联的产业。为了促进贵州茶机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保障贵州茶叶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当前贵州茶机没有拳头产品是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加快贵州茶叶工程实验室建设,以项目为纽带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最具操作性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名茶研制开发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名茶品质的形成与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采制技术密切相关。优质鲜叶原料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基础 ,精湛的制茶技术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关键。本文以“天山真香”等名茶为例 ,就制茶技术与形成名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1 制茶技术与名茶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其独特美观的外形。如天山真香茶外形挺直略扁 ,旌德魁针茶紧秀似针 ,旌德亳芽茶扁平似雀舌等 ,虽然外形各不相同 ,但都有共同的品质要求 ,即外形要求“三个一致” :形状一致、大小一致、色泽一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1 采摘优质的鲜… 相似文献
4.
汉中炒青是汉中茶区加工量最大,消费群体最多的大宗绿茶。因“香高、味浓、耐泡、保健”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广泛推广,历史上沿革的“手揉脚蹬太阳晒”的落后制茶工艺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翠柏茶是溧阳市创制的地方名茶 ,其品质特征是形似翠柏、色翠显毫、清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亮、叶底嫩绿、匀净成朵。几年来多次被评为省级以上名特优茶奖 ,深受消费者喜爱。 1 998年翠柏茶机械加工技术推广列入江苏省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如何保持翠柏茶品质和独特风格、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是推广翠柏茶机械加工项目的主要目的 ,为此 ,我们对翠柏茶机械化加工的品质、工效、成本进行了比较试验。1 试验设计1 .1 试验原料、设备 鲜叶原料 :一芽一叶初展。机械设备 :63型电炒锅、6CST -3 0D杀青机、6CSZ -60D振动理条… 相似文献
6.
石崖茶初制加工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崖茶是目前独产于广西大瑶山高海拔区域的一种珍贵原生茶类。因其低含咖啡因而富含类黄酮和VC等物质,并具有清热解暑、消炎、止血、杀菌、镇痛和防癌等特殊功效而深受消费者欢迎。石崖茶的芽叶粗壮、肥大而厚实,在制茶工艺上有其独特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茶黄素组份分离以及与制茶技术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黄素是红茶主要氧化产物之一。它的含量高低可以作为红茶品质好坏的指标。随着茶黄素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对它的组份进行研究。Lea和Crispin采用了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茶黄三个主要组份进行了初步分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样品预处理和色谱条件等做了进一步改进,从而使茶黄素三个主要组份获得更好地分离效果。同时,采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制茶技术因素对茶黄素组份的影响以及茶黄素组份与品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9.
在广大茶区,特别是中小茶厂,茶机买回来后,由于缺乏安装、操作技术,生产中有时会出现问题,影响生产,本文就几种常用绿茶初制机械的安装和操作注意事项分别加以介绍,为茶叶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茶叶是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中最具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不仅限于色、香、味的界定,而是对茶叶的安全、质量更加关注,崇尚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如何能保证并提高茶叶卫生安全质量水平,采取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扁型(芽型)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品质特征要求:外形微扁挺直秀丽、色泽黄绿油润,香气粟香馥郁,汤色嫩绿鲜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全芽明亮。1.1鲜叶标准采摘优质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要求芽头壮实、饱满、完整、匀净、新鲜和清洁。不采病虫芽、紫芽、霜冻芽、鳞片、鱼叶、单片叶等不合格鲜叶及杂物,鲜叶无废气废物污染及机械损伤和发热 相似文献
12.
关颖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10):33-33
米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民间早就有将大米加工成米粉等食品的习惯,但是因为米粉深加工未能实现高新化,所以将米粉加工成各种方便、安全、卫生的方便食品的比例极小.我国米粉产业要实现更大更快的发展,必须认清传统米粉加工技术的薄弱点,找出目前方便米粉生产的技术瓶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米粉生产技术的原始性创新与自主性创新,否则中国的米粉产业很难保持原有的优势,也很难适应21世纪国内外米粉市场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