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断奶的羔羊常常在口角、唇黏膜、齿龈上发生散发性小红斑,逐渐发展成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泡或脓疱,此后相互融合,痂不断增厚,部分或整个口唇外翻,呈桑椹状隆起,后变为黑褐色痂块,这就是所谓的"烂嘴病".  相似文献   

2.
孙周 《当代农业》2011,(2):43-43
未断奶的羔羊常常在口角、唇粘膜、齿龈上发生散发性小红斑,逐渐发展成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泡或脓疱,此后相互融合,痂不断增厚,部分或整个口唇外翻,呈桑椹状隆起,后变为黑褐色痂块,这就是"烂嘴病"。  相似文献   

3.
未断奶的羔羊常在口角、唇黏膜、齿龈上发生散发性小红斑,逐渐发展成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泡或脓疱,此后相互融合,痂不断增厚,部分或整个口唇外翻,呈桑葚状隆起,后变为黑褐色痂块。这就是“烂嘴病”。  相似文献   

4.
未断奶的羔羊常常在口角、唇黏膜、齿龈上发生散发性小红斑,逐渐发展成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泡或脓疱.此后相互融合,痂不断增厚,部分或整个口唇外翻,呈桑椹状隆起,后变为黑褐色痂块,这就是所谓的“烂嘴病”。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特征为羊的口内外的皮肤和粘膜发生疾病,表现为红斑、丘疹、水泡、脓疱,最后形成痂块。羊传染性脓疱病多为群发,自然感染主要因购入病羊或带病毒羊而传入健康羊群,或者通过将健康羊置入曾患病羊用过的厩舍或污染的牧场而间接传播。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或粘膜的损伤。1发病情况同心县丁塘镇小山村杨某饲养的3~6月龄羔羊,由于幼羔口腔粘膜娇嫩易致口腔粘膜组织受损,该养羊户的羔羊在3~6月龄发病率81.6%和病死率高达40.5%。发病初期病羊口角、上下唇发现有散在的小红斑点。经2~3d后形成米粒大  相似文献   

6.
<正>一、症状病部皮肤表面出现小面积充血,有的形成丘疹,有的形成豆粒大小的硬痂,病畜表现奇痒症状。不同的是:成年病羊可在全身摸到粟粒样痂块,颈部及背部明显;病羔羊口鼻出现疣状痂块,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率高。牛的病变主要表现在乳房、阴囊及腿的内侧;马的病变主要发生于背部、臀部及尾部;驴、骡以耳部和鬃尾部病变明显,个  相似文献   

7.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口腔炎",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的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一、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3~6月龄羔羊,常呈群发性流  相似文献   

8.
症状病羊在发病初期,可见唇部皮肤和口腔黏膜出现许多单个红斑,继而变成脓包,脓包破溃后形成疣状棕色痂块,痂块破裂、撕脱后出血。羔羊病后因唇舌肿胀、疼痛,不愿吃奶,舌、颚、齿龈、口腔发生病变,口腔内的脓包破溃后经久不愈,形成溃疡,上有淡黄色膜状沉积物。若有坏死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会造成病情恶化,引起羔羊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羔羊痢疾疾病是以剧烈腹泻、小肠溃烂和大量死亡为特征的新生羔羊的急性毒血症,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羔羊痢疾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确诊后应立即隔离病羊并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羊全身皮肤,尤其是无毛或少毛的皮肤、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痘初期为丘疹,后变为水疱,随后变为脓疱,脓疱干结成痂,脱落后痊愈。羊痘对羔羊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羔羊传染性脓疱病并发角膜结膜炎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羔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嗜上皮病毒而引起的.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特点是在患病羔羊口唇等处粘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群发.而且容易并发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主要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羔羊以角膜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溃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或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剧烈的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时常引起羔羊的大批死亡。这里简单介绍发病规律、诊断和控制方法。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产后7天以内的小羔羊,尤以2~5天的羔羊发病较多,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当母羊孕期营养不良,产羔时体质瘦弱,先天性发育不良,加之气候骤变,寒冷袭击,哺乳不当,饥饱不均,  相似文献   

13.
未断奶的羔羊常在口角、唇黏膜、齿龈上发生散发性小红斑,逐渐发展成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泡或脓疱,  相似文献   

14.
有些初产母羊 ,由于母性不强 ,不仅不舔食所产羔羊身上的粘液 ,还拒绝给羔羊哺乳 ,甚至还顶撞、踩压羔羊。遇有这种情况 ,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将羔羊身上的粘液抹入母羊鼻端、嘴内 ,或在羔羊身上撒些麸皮 ,诱使母羊舔食。如果母羊仍不肯舔食羔羊身上的粘液 ,应尽快用干布或草把羔羊全身擦干 ,辅助羔羊吃饱初乳。2.将母羊放入带隔栏的固定小圈内 ,或将羔羊单独放入暖室、暖炕内 ,每隔2—3小时哄起母羊一次 ,强迫母羊给羔羊喂乳。经过5—7天的母子小圈饲养和强烈喂奶 ,即可使母子相识与亲和 ,绝大多数弃羔母羊便会认羔哺乳。3.对认羔…  相似文献   

15.
哺乳器饮奶法:将奶装进哺乳器或奶瓶里,奶头涂上奶汁,塞进羔羊嘴里。训练几次羔羊即可学会吸乳。盆饮法:将奶或代乳品放入小盆。哺乳员将手指甲剪短、磨光、洗净,用  相似文献   

16.
绒山羊羔口疮病是由一种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在羔羊初生后多为群发。其特性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该病多发生于深秋.冬末和春初,病羊和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凡养羊的地区都有此病的发生.其中2-4个月龄羔羊较易感染,且病死率较高。成年羊发病较少,呈散发性传染。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和粘膜的脓疱和痂皮内,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机体。  相似文献   

17.
羊口疮又叫“传染性脓疱”,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口疮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处等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疱、脓胞、溃疡和庞状厚痂,死亡率虽然较低,但羊群患病后会造成采食受阻,羔羊病后吮乳困难,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或因衰竭或继发其它疾病造成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18.
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的防治俗称羊口疮,或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危害羔羊,且多为群发,表现急性接触性传染.患羊以口腔粘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继之真皮结缔组织高度增生,形成疣状痂块为特征.该病为我国确定的三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9.
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羔羊口膜炎,俗称口疮。羔羊口疮,多为群发性,影响吃食,严重妨碍羔羊的生长发育,重者也有死亡。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干痂中病毒暴露于夏季阳光下,30~60d其传染性才消失;在地面上经过越冬,在第2年春天仍有传染性。所以,容易连年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口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哺乳羔羊易感,多群发,春夏较多见。1病源是病毒,病毒抵抗力强,本病毒存在于病变的渗出液和痂块中,羔羊直接接触而感染,通过皮肤和粘膜的损伤而侵入羊体,本病抵抗力强,在发生过的地区可持续发生几年。2症状羔羊出生7~10天即可感染本病,发病从口缘、口角、鼻孔及眼睑附近以及上下齿龈处,并可波及到口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