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境激素阿特拉津对家蚕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阿特拉津(Atrazine,AT)对家蚕生理的影响,用添加AT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调查了5龄幼虫血细胞数和血细胞形态的变化,同时调查了血液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AT连续添食后,家蚕5龄第4日-6日家蚕血球细胞特征性释放高峰时,0.05mmol/kg低浓度AT区的血球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0.10mmol/kg浓度AT区血球细胞数则显著减少(p<0.05),而0.20mmol/kg浓度AT区则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浓度的AT添食,家蚕5龄幼虫血球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现畸形变化,也未见血球细胞DNA的遗传损伤。结论:家蚕食下能够完成幼虫生长发育的环境激素AT(0.20mmol/kg以下浓度)后,血球细胞形态和细胞核DNA没有受到明显不良影响,但AT会影响家蚕血球细胞数目的变化,可能是家蚕积极应对体外化学物质影响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2.
环境激素除草剂阿特拉津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特拉津(AT)是一种具有环境激素(EH)影响的除草剂。为探讨EH对鳞翅目昆虫生态和养蚕生产的影响,用添加AT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调查了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AT对家蚕的生长发育速度、眠蚕体重有严重的影响。高浓度的AT对家蚕正常的吐丝结茧生理功能和行为有危害作用,AT对家蚕孵化后72、96、120h的LC50分别为0.348、0.326、0.234mmol/kg。AT在蚕体内有一定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环境激素对鳞翅目昆虫组织的影响及其利用途径,研究了壬基酚(NP)对家蚕造血器官和翅原基的影响。方法: TC-100培养基中添加对壬基酚(NP),悬滴培养方法体外培养家蚕5~3d幼虫造血器官和翅原基。结果:0.016mmol/L的NP,造血器官和翅原基的发育变慢,造血器官分泌血球数量减少、分泌时间延迟;NP达0.032mmol/L,培养144h内部分组织发黑死亡、无血球分泌;0.128mmol/L的NP,96h后大部分组织萎缩死亡,培养144h无血球分泌。结论:家蚕幼虫造血器官接触NP后,首先影响血球分泌功能,进一步导致造血器官萎缩死亡,对翅原基的不良影响也导致器官萎缩死亡。NP对造血器官和翅原基的影响都有明显的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4.
CdCl_2诱导家蚕细胞(BmN)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玉芳  朱江 《蚕业科学》2003,29(4):433-435
为探讨重金属诱导家蚕细胞凋亡机制 ,用不同浓度的CdCl2 ,对家蚕细胞 (BmN)进行诱导 ,并采用Giemsa染色形态学方法 ,研究其细胞凋亡。结果表明 :由于重金属离子的胁迫作用 ,不同浓度下其细胞死亡率不同 ,36μmol/LCdCl2 作用 2 4h ,BmN细胞出现了细胞核周边化及凋亡小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环境激素壬基酚对鳞翅目昆虫培养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壬基酚(NP)是一种最新确认的环境激素。为了探讨环境激素对鳞翅目昆虫培养细胞的影响及其利用途径,研究了NP对家蚕卵巢细胞(BmN)和苜蓿丫纹夜蛾卵巢细胞(Sf9)的影响。在TC-100培养液中添加NP,体外培养细胞,MTT法调查细胞增殖,抽提细胞DNA进行损伤调查。结果表明,0.032 mmol/L以下浓度的NP对BmN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p<0.01),NP浓度继续增加则出现毒害,细胞生长和增殖受到抑制(p<0.01),死亡细胞明显增加,具有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NP对BmN培养细胞的LC50(72 h)为0.051 mmol/L。浓度超过0.128 mmol/L时,能诱导BmN细胞DNA链发生断裂,导致DNA损伤。NP对Sf9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培养72 h时LC50为0.047 mmol/L;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细胞生长和增殖虽然受到抑制,但死亡细胞并无明显增加。NP对鳞翅目昆虫培养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有诱发DNA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阿特拉津对雄性大鼠生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阿特拉津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及精子畸形率的影响,为探讨其他环境激素(如二噁英、二氯二苯氯乙烷等)对动物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选取WISTER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成5组(3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按225.5、111.5、55.625、0mg/kg腹腔注射阿特拉津,阳性对照组按0.5mg/kg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并于注射后30、60d和90d采样测定大鼠血清睾酮的含量和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和精子畸形率均有影响,使血清睾酮水平下降,精子畸形率增加,从而影响雄性大鼠的生殖机能,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这种效应表现得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丁烯氟虫腈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应用广泛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以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为材料,研究丁烯氟虫腈对家蚕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用MTT法检测丁烯氟虫腈对BmN细胞的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且在药液质量浓度12.5~800μg/mL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现出浓度依赖性,200、400μg/mL时抑制率分别高达41.34%±7.30%、56.40%±6.70%。用400μg/mL丁烯氟虫腈药液处理BmN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可导致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率显著提高(由33.51%±5.12%增加至44.33%±3.98%),DNA合成前期(G0/G1)、DNA合成后期(G2/M)细胞比率降低(分别由37.31%±5.71%、29.18%±7.65%降至31.65%±2.33%、24.02%±3.66%),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分别由4.74%±1.29%、4.95%±1.46%增加至9.86%±2.51%、25.37%±3.38%;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4种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Caspase-3、Caspase-4、Caspase-5A)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研究结果提示,丁烯氟虫腈可能通过上调BmN细胞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水平,诱导BmN细胞S期阻滞和凋亡,从而抑制BmN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利用 3 5℃高温对家蚕 Bm N细胞进行不同时间、时期的处理 ,结果表明 3 5℃高温对家蚕Bm N细胞生长发育影响最为敏感的时期是继代后 0~ 2 4h与细胞倍增时期 (约为继代后的 48~ 72 h)。3 5℃高温处理均明显抑制了家蚕 Bm N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始终处于 3 5℃高温处理下的家蚕 Bm N细胞表现出停止生长、死亡 ,进而部分破碎。  相似文献   

9.
试验看出 :三眠素表现出对家蚕 Bm N细胞具有强的毒性 ,严重影响细胞的生长发育 ;蒿甲醚和脓微灵则表现出非常微弱的毒性 ,尤以蒿甲醚为最轻 ,这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均是目前用于人类原虫病治疗的低毒高效药剂的主要成分。防微灵表现为中、低毒性。通过试验 ,5种化学药剂——脓微灵、防微灵、蒿甲醚、三眠素和硫酸喹咛体外试验的使用浓度分别为 1 0 0 0×、 7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和 70 0 0×。  相似文献   

10.
利用DIPA活体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的体外发芽、侵染、增殖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侵染过程从发芽开始持续到感染后 2 4h ,感染初期的芽体具有二核性 ,随后合二为一 ,感染后 2 4h进入裂殖体增殖阶段形成多核裂殖体 ,感染后 5 4h出现孢子母细胞、短极丝孢子及孢内发芽现象 ,感染后 6 0h出现二次感染体及趋于成熟的孢子 ,感染后 96h开始形成大量的成熟孢子、空孢壳及二次感染体的再分裂 ,此时在感染家蚕BmN细胞中 ,难于明确划分家蚕微孢子虫的各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1.
35℃高温对家蚕微孢子虫在BmN细胞中发育、增殖的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 35℃高温处理对家蚕微孢子虫体外发育、增殖的影响时期和时间。结果表明 :35℃高温对家蚕微孢子虫体外发育、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为敏感的时期是微孢子虫的裂殖体增殖阶段 (接种后 2 4~ 72h) ,进入孢子形成期 (接种 72h以后 )抑制作用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以感染Nb的家蚕卵巢上皮细胞(BmN)为材料,通过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感染Nb的BmN细胞有10个基因被诱导或抑制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涉及蛋白质合成、细胞信号转导、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免疫及一些未知功能。运用RT-PCR方法克隆在感染Nb的BmN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Akirin,获得一个长588 bp的完整ORF,编码19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21.98 kD,等电点为8.97,属于碱性蛋白,该蛋白质经SignalP在线预测未见信号肽。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家蚕Akirin的外源融合表达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家蚕Akirin在家蚕先天免疫系统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环境激素生殖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激素如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由环境进入食物链,在动物和人的脂肪中蓄积,通过激素样作用导致动物的生殖失败和人类的流产以及生殖器官癌症,影响动物和人的生殖机能.环境激素的激素样作用已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持续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体系,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带有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hGM-CSF)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表达元件的转基因载体pigA3GFP-IE-neo-FH-hGM-CSF-polyA-fib-L-intron1,以及带有hGM-CSF和吉欧霉素(zeocin)抗性基因的昆虫细胞转化载体pIZT-IE-hGM-CSF,分别转染家蚕卵巢BmN细胞,并以含相应抗生素G418或zeocin的培养液筛选,得到稳定的转化细胞系FH-hGM-CSF和IE-hGM-CSF。ELISA检测结果显示,hGM-CSF在FH-hGM-CSF和IE-hGM-CSF转化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34 55 fg/个细胞和2.227 38 fg/个细胞。  相似文献   

15.
BmNPV多角体对稳定转化细胞表达荧光蛋白的包埋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多角体对外源蛋白的包埋特性,构建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的表达载体pIZT-DsRed,用该载体转染家蚕卵巢细胞系(BmN),并以吉欧霉素(zeocin)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的BmN细胞系。进一步以野生型BmNPV感染pIZT-DsRed转化BmN细胞,发现部分多角体可以发出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多角体中含有GFP蛋白,显示BmNPV多角体可以包埋进病毒粒子以外的其他蛋白成分,表明BmNPV多角体蛋白的包埋机制中存在非特异性识别包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通过5种对家蚕微孢子虫发育有抑制作用的化学药剂--脓微灵、防微灵、蒿甲醚、三眠素和硫酸喹咛不同处理时期、时间在体外对家蚕微孢子虫发育、增殖影响的研究表明:供试的5种化学药剂对家蚕微孢子虫体外发育、增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脓微灵的显抑制作用的时期表现在从接种0h开始的处理区,孢子形成数仅为对照的11.89%~15.68%,主要体现为对微孢子虫、芽体的杀灭作用或对微孢子发芽的抑制作用。防微灵、蒿甲醚、三眠素和硫酸喹咛对家蚕微孢子虫体外发生、增殖抑制作用最显的时期,均表现在接种24h~72h,从裂殖体分裂、增殖到孢子形成期之前这一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最为敏感的发育阶段,尤以48h~72h最有效,其孢子形成数为对照的22%~38%。而抑制作用与化学药剂作用时间长短的相关性则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对培养的家蚕细胞(BmN)进行诱导,结果表明,随CACl2浓度的改变,其细胞形态发生了相应的变 化,死亡率与浓度具有一定量效关系;对4龄起家蚕(菁松,原种)添食不同浓度的CACl2、Pb(NO3)2,结果显示,Ca2+、Pb2+具抑制其生长,影响其 茧质的不良影响,耐重金属能力差于皓月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