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林场是内蒙古国有林场的先进典型,始建于1954年。多年来,实现了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造林向多树种、多结构、多层次、高效益人工造林的转变,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向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转变。目前,城郊林场营林面积4340hm(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活立木蓄积量64000m^3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杉木的年均经济效益,于1984年设置了杉木良奶法造林试验林,选用本所选育的杉木渐龙15优良家系苗,进行良种良法造林与良种普通法造林试验对比,于1995年8月进行调查、检测,以良种良法造林的材积生长量大于良种普通法要63.9%,大于国有林相近林龄组的195.2%,按最低杉木商品出材率计,良种良法年均每公顷纯收入达3928.8元,与柑桔承包年均每公顷净交4500余kg柑桔的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3.
台湾补贴私人造林的办法1私人造林利不及费单按经济效益计算,台湾造林普遍感到利不及费,因此私人没有造林积极性。台湾大学森林系李国忠教授等以杉木造林为例,计算经营成本、经济收益和经营损益的结果表明,造林对林农毫无利润可言,平均每年每公顷尚需负担数千台币的...  相似文献   

4.
带岭林业实验局位于小兴安岭南坡,经营面积98,000公顷,林业用地93,177公顷,现有森林资源总蓄积941万立方米。解放后的三十多年来,带岭局坚持了以营林为基础、生产和试验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了以人工更新为主,走人工丰产林道路,为实现“越采越多,越来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经营目标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木材产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解放以来,截止1984年底,共为国家生产商品材680万立方米,平均年产量约19万立方米。上缴利税总额达18,000万元,平均每  相似文献   

5.
德保县广大人民有经营林业的悠久历史,木材、八角是农业经济结构中的主要产品,林业已成为农村主要生产活动和经济来源。一、林业发展概况从1990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0964.9公顷,飞播造林1569公顷,封山育林142662公顷。1994年实现了造林灭荒达标,1997年实现了绿化达标。目前全县已建成杉木速生丰产林934.2公顷,马尾松2235公顷,八角22867公顷等三大商品林基地。全县商品木材生产逐年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年产5000多立方米发展到现在的近10000立方米。全县有各种林场182个,其中国营林场2个,乡办林场4个,村办林场18个,独资或联办林场…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1980年以来由国家与地方合资,在19个省(区)、115个县和107个国营林场中进行了速生丰产林营造试点工作,在上述地区投资4,124万元,营造了杉、杨、桉、松类、竹子为主的速生丰产林67万多亩,预计1985年底可达100万亩。据一些试点实测结果,幼林速生效果良好。如广东省海南岛的临高县4,000亩3年生的桉树,平均树高7.2m,平均胸径6.2cm,每亩蓄积3.4m~3;湖北省阳新县2年生的意大利杨丰产林,平均树高9.5m,平均胸径9.1cm;江西省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大面积的湿地松丰产林3年生平均树高2.8m,平均地径7.7c m;湖南省会同县国营金洞林场750亩7年生的杉木丰产林,平均树高8.1m,平均胸径10.4cm,平均每亩蓄积6.6m~3……。大量速生丰产林试点材料表明:“这是我国造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是我国营林事业由粗放经营开始走向集约经营的重要标志和重大改革”。(摘自刘广运副部长在大会上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针对苏南低山丘陵地处杉木北缘区的自然条件,推广杉木造林优良种源采取的技术。通过实施遗传控制、立地局部控制、初植密度控制和有关育苗、造林、幼林间种配套技术,使优良种源显示出明显生长优势和增产潜力。幼林达到或超过部、省速丰林标准。4年生树高、胸径分别比当地杉增加31.7~94.5%、83.2~207.1%。中等立地条件,12年生每公顷小径材平均比当地杉木增产18m~3,新增经济收益0.9~1.08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7.5~9.0。按推广缩值系数0.6,平均遗传改良增产40%,出材率0.65,每立方米小径材500~600元,推广面积4666.7公顷计算,可增产小径材8.4万m~3,新增纯益4200~5040万元;并因幼林提早2年郁闭,节省抚育费用14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森林面积为2515hm~2,占国土面积的67%,平均每公顷立木蓄积量为138m~3;人工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41%,平均每公顷蓄积达182m~3。该国的林业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相当高,已成为世界上林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国有林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1%,97%以上由农林水产省林野厅及其所属的营林(支)局、营业署管理经营。而民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方林业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及其两翼,是整个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盟直属六个营林事业局和十三个旗市林业局在内,总经营面积 56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 32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1.97亿立方米,辖区森林覆盖率 24.6%。现有 84个基层国营林场, 120个各级林业工作站,有各类苗圃 330个,其中林业有 40个。全系统现有在岗职工 2.1万多人,林业人口 6万多人。呼盟地方林业均为国有次生林区,属事业性经营,主要任务是营林、造林和资源管护,为国家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九十年代初之前,呼盟地方林业除国家投…  相似文献   

10.
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林场是内蒙古国有林场的先进典型,始建于1954年。多年来,实现了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造林向多树种、多结构、多层次、高效益人工造林的转变,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向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转变。目前,城郊林场营林面积4340hm(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活立木蓄积量64000m3(立方米)。一、发展林业资源,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城郊林场的经营用地环绕赤峰市区,象一个绿色的花环把中心城区镶嵌在绿树之中。“九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为落实朱总理批示,实现生态建设跨世纪可持续发展,将生态建设确定为赤峰市的基本市…  相似文献   

11.
《湖南林业》2001,(9):10-10
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兴市林业部门始终坚持以营林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加速造林绿化,为全市林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利用世行贷款造林成绩斐然。  1990年,资兴市立项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规划为5300公顷,从1991年开始,分4年实施,到1994年共造林53138公顷,超额完成了任务。项目实施以实体(乡林业办)借山造林为主的占151%,以集体林场或个人承包形式的占498%,国营林场、木材总公司造林占188%。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2.
谷汉洪家住全州县绍水镇大渭洞村公所老鸦窝,是一个偏僻、荒凉、无人问津的小山村,但他从1985年开始,积极利用山地优势,大胆投资造林灭荒,以坚强的毅力,当年全垦造林33.33公顷,办起了以经营杉木为主的家庭林场,8年来已营造杉木186.67公顷,白花泡桐13.33公顷,杜仲13.33公顷,柿子6.67公顷,还开展了木耳、香菇、生姜、毛竹、油桐等多种经营,去年干木耳产量达300公斤、干香菇50公斤、生姜500多公斤,多种经营总收入6000余元,为发展林业提供了资金。造林、抚育、管理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现已间伐杉木54立方米,产  相似文献   

13.
三角池林场的10万亩丰产林基地,属省建设项目,1988年规划,1989年立项,1990年投建。现在情况如何?请看: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5年累计营造丰产林22250亩。造林树种为油松、杉木,其中杉木3600亩。据1993年12月调查:1990年营造的油松林平均树高1.65米,杉木林平均树高2.64米。1991年营造的油松林,平均树高1米,杉木林平均树高1.71米。幼林普遍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基地建设布局合理:按照“先浅山近山,后深山远山”的发展思路和一架  相似文献   

14.
出于探索更高效的杉木丰产林培育技术的目的,在连山首次开展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引入6个杉木无性系,营林700亩,各无性系造林面积100亩-150亩,成活率94%-96.6%;3年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分析显示无性系及本地普通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各无性系优于本地普通种,无性系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为筛选适合本地的杉木无性系提供依据。同时开展的杉木无性系造林培训,共培训人员达120人次。  相似文献   

15.
攸县黄丰桥林场始建于1956年,是一个以人工造林发展起来的国有林场,经营面积匕万亩,用材林面积86万亩,占森林面积11.6万亩的74%。为了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确保后备资源不断增长,林场坚持科学营造,精心培育,严格管护,森林覆盖率已达到如.57%,活立木蓄积量87.9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占778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88.5%。全场以6.3%的林业用地拥有全县扣防以上的森林蓄积。现在,二代造林走向成功,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指标达到省标和国标,跨进了全国国有林场百强之列。建场初期,林场由于大规模的群众性造林,耕作原始,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在遂昌调查的标准地资料,建立杉木人工林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量生长方程,以此编制杉木人工林现实收获表,并简单分析遂昌县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点,预估了杉木人工林的年生长量。杉木是遂昌县最重要的用树树种之一,从70年代初大规模人工造林以来,已营造杉木人工林56278hm2,蓄积量1029876m3,如何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效益,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杉木人工林的调查,编制现实收获表,为生长预估、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德合作陕西二期延安造林项目,从2001年正式启动实施至今,已完成人工造林15519.69公顷。完成计划任务18000公顷的86.2%。经省、市项目监测中心监测,合格面积累计达15205.86公顷,合格率为97.9%。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延安林业史上利用外资的空白,对延安的林业机制、管理模式的转变,技术刨新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旌德县林业局下辖国有林场、木竹公司、林业站、检查站等国有基层单位33个,以乡村林场为主体的集体基层单位146个。十多年来,经全局人员的共同努力,林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丰产林基地改造、引用外资造林、消灭宜l林荒山和实施绿化遮标等项重大举措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该局始终坚持抓好档案管理这一基础工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攸县林业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关键一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确立工作目标是:完成人工造林1333.3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力争森林覆盖率同比提高0.4%,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667公顷,完成中幼林抚育1万公顷,封山育林4万公顷,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5亿元,比上年增加8000万元,林业内部企事业单位产值突破5000万元,局内可用财力比上年增收节支1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喀什地区共有11个林场。其中,叶城县等8个林场为人工造林林场,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各县周缘的荒滩、荒地等自然环境恶劣但生态区位较为重要的地方建立起的林场,这些林场集中人力、物力,集中连片造林,集中管护。据2004年数据统计,全地区人工造林林场土地总面积1.2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0.52万公顷,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0.3万公顷。现有在职职工593人,离退休职工378人。几十年来,国有林场不仅是各地重要的生态屏障,还在促进全社会造林、基地建设、种苗生产、林业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头、指导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