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唐山市大南湖为研究区域,运用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遥感解译、数理统计、数据对比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时期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水域、绿地、未利用地三者之间变化明显;土地利用程度发生显著变化,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1988年、2009年、2014年句容市的卫星遥感影像资料(LandsatTM/ETM)和句容市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处理平台,对1988年、2009年、2014年句容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句容市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并对当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1988年到2014年间,句容市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最大的是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大量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的面积也呈小幅增加的趋势。(2)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促使句容市大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关土地利用政策使林地、水域等生态用地得到了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西藏林芝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90、2005和2015年共3期Landsat卫星影像资料及其他辅助资料,运用遥感(RS)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进行监督分类,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分别制作3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图,分析西藏林芝地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各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未利用土地、草地和水域为主,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占林芝地区总面积的52.5%;其次为未利用地,占25.9%。1990—2015年,林芝地区林地面积减少118.4 km~2,变化面积最大,主要转化为草地和未利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次之,面积分别增加32.65和32.06 km~2,水域主要由未利用地和草地转化而来,未利用地的增加主要由草地和林地转化而来;耕地面积增加26.89 km~2,主要由林地转化而来;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16.96和9.84 km~2,变化幅度相对最小。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林芝地区北部变化明显强于南部变化。  相似文献   

4.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后,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洞庭湖水系沅水归宿之地沅江市为例,分析了沅江市1999—2003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发现: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大增;耕地面积转移是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新增面积的主要来源;城镇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新增面积呈高速扩展之势。对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各类土地转化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是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导趋势,其中大量侵占农用地成为增加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矿区地面塌陷的状况及多年来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总体特征,以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影像解译结果,采用动态度模型及转移矩阵,同时计算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心转移距离及方向,以定量分析2000年—2017年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耕地在整个研究期呈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塌陷积水区2000年—2005年面积增幅最大;其他农用地与耕地之间的转入转出较频繁,其次为水域,水域的净增面积主要来自滩涂沼泽和其他农用地;耕地重心在研究期内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城乡建设用地的重心偏移距离最小,塌陷积水区重心总体向东南傅村街道等塌陷积水较严重的地区及湖区偏移,但偏移方向不大。研究结果可对未来土地利用趋势预测及塌陷地复垦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香港未来3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  庾思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48-2650
用香港1993和2006年SPOT遥感数据,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马尔柯夫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30年研究区土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1993-2006年期间,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主要以建设用地和绿地的面积大幅度增加为主;在未来的30年里,建设用地面积在整个土地面积中所占的百分比将小幅度减小趋于稳定值,而绿地的面积百分比则将持续小幅度增加趋于一个稳定值。在总体上,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将逐渐趋于一个较为平稳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182-184
通过借助RS、GIS技术,基于高昌故城区域三期(1994、2004和2016年)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光谱特征结合非监督分类和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解译并获取土地利用的定量数据。结果表明高昌故城遗址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较明显的变化:1994~2004年高昌故城北部地区的部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变成为居民用地。南部地区土地利用的主要转化形式为:农用地转化为未利用地。2004~2016年高昌故城北部地区的部分农用地转化为居民用地,而南部地区土地未利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基于对高昌故城保护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可知人为驱动因素中,人口不断增长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因此故城遗迹管理和保护应对该因素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志鹏 《乡村科技》2019,(5):118-120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为研究区域,提取2002年和2016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软件进行预处理、裁剪等,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将庆阳市西峰区土地资源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6类。然后将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监督分类,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庆阳市西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域是近15年较为稳定的土地类型,面积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以砚瓦川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等3个方面研究砚瓦川流域2008—2018年土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08—2018年砚瓦川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转化为林草地,土地利用总体特征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林草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其他土地面积减少;2008—2018年耕地和其他土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0,面积减少;林草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0,面积增加;砚瓦川流域土地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土地利用处于发展阶段;2008—2018年耕地是变化最剧烈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减少面积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林草地。  相似文献   

10.
以研究区域2009年、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为数据源,将地类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自然保留地7大类型,使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矩阵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在研究时段内耕地、建设用地获得较大增加,林地、园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从驱动因素上看,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经济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影响,人口因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猪场空气细菌数量与猪高热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1年入夏以来,浙江、上海等许多地区的猪群中流行以持续高热、气喘、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到目前为止,其主要病原依然未被确定.为了研究空气中细菌含量与该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浙江省几个不同规模、不同发病情况的猪场的空气细菌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该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猪舍内空气的细菌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树冠圆满度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冠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指标———树冠圆满度不仅客观地反映了树木占有生长空间的状况及竞争能力,而且对树木的生长过程和树木的形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树木直径、树高较小(或年龄小)时,其树干材积也较小,而树冠圆满度较大,随着直径、树高的增加,其树干材积随之增加,但树冠圆满度逐渐变小。所以,树冠圆满度与直径、树高及树干材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其相关指数(R)基本上在0 80以上,而形数与树冠圆满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孙淑芬 《北京农业》2011,(3):208-209
吉林省通榆县向海水库为通榆县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分析向海水库发展的现状,认为要加强对向海水库的管理,因地制宜,通过向海这一品牌发展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完备的合同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的理性;无外部负效应;零交易成本。但这些条件均不具有现实性。合同法的功能就是纠正合同的非完备性,使之趋于完备。在此分析基础上,对我国《合同法》的立法目的进行了审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影响锤片式粉碎机生产率和能量消耗的诸多因子,如粉碎机的结构优化设计;相关工作参数的合理选择与组合;合理的使用操作技术等方面做了定性分析和综合论述。同时还扼要介绍了“双转子”、“无筛”粉碎机新机型的粉碎机理,和配合饲料加工粉碎新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从犯的原因力是指成立从犯所必需的因行为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犯罪行为之间产生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从犯是否成立,要经过一般性判断、具体性判断和排除性判断三个环节。一般性判断主要考虑是否具有成立从犯所要求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具体性判断涉及事前判断与事后判断、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排除性判断主要考虑刑法分则的特殊规定和刑法总则中的但书。  相似文献   

17.
优化书库环境加强图书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损害图书的各种自然因素,阐明优化书库环境、加强图书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做了个阐述,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派作家,《飞蛾之死》是其代表作。在《飞蛾之死》中,作者通过对一只飞蛾的生死瞬间的描述,以一种极度浓缩的意象视觉效果,娴熟的意识流手法,独特的叙述视角展现了一个小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和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主要因素,通过微观分析,从热力学的角度讨论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和浓度的关系,并通过试验进行了论证,得出了水及常用表面活性物质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温度和浓度的增加是递减的,并和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