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探究真空包装条件下对鲜切皇冠梨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常温真空包装贮藏为对照试验,分别探究真空包装后在4℃、10℃2种贮藏温度下皇冠梨的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多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导电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真空包装后皇冠梨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总体上都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多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温度越高,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越明显。果肉的相对电导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且温度越大,上升速度越快。说明真空包装下,低温贮藏皇冠梨的效果更好,并且温度越低,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测试并分析与冬枣果实贮藏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适合的气调贮藏(O2体积分数12%~15%,CO2体积分数为0)可以明显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效地延缓了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峰的到来,阻止了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可以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延长冬枣的贮藏时间.气调贮藏可提高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尤其是在贮藏后期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贮藏温度对鲜切嘎啦苹果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鲜切嘎啦苹果在常温、2、6、10℃下贮藏的褐变情况及相关酶活性,以探索低温贮藏对鲜切嘎啦苹果采后保鲜的效果及适宜的贮藏温度.结果表明:低温冷藏可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延缓鲜切苹果的褐变和衰老;同时冷藏抑制了总酚含量的上升,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保持鲜切苹果较高品质.但由于2℃条件下贮藏鲜切苹果会出现低温冷害,所以选择在6℃条件下贮藏鲜切嘎啦苹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草莓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活性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以保鲜袋包装,研究不同温度贮藏条件(4、25℃)对草莓衰老过程中活性氧水平和保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果实采后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脂氧合酶(LOX)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整体上升;超声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整体变化不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整体呈上升趋势。低温贮藏下草莓果实的LOX活性、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常温贮藏,低温贮藏延后了各活性氧物质峰值出现的时间。以上结果表明,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剧了草莓果实的衰老;低温贮藏有利于减弱和延缓自由基积累、膜脂过氧化程度及对细胞膜的损坏,从而延缓草莓果实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5.
以采后桃果实为对象,采用50℃10g/L壳寡糖水溶液浸泡处理1min后,置于25℃条件下贮藏,分析贮藏期间桃果实抗氧化代谢相关酶,如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以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壳寡糖复合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APX、PPO、POD、PAL活性,抑制LOX活性,降低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壳寡糖复合热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采后桃果实抗氧化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采后桃果实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延缓香蕉腐败变质,以采后香蕉果实为试材,采用50 mg/L赤霉素(GA3)溶液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相同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期间GA3对果实硬度、色差、褐变面积,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3有效地延缓香蕉果实褐变,保持果实硬度和色泽,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减少,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蒸馏水)分别降低49.98%和35.70%,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蒸馏水)分别提高43.37%和38.41%,显著抑制电导率上升和丙二醛积累,维持果皮细胞膜结构和功能。说明GA3可有效延缓香蕉衰老进程,保持果实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温度胁迫对白灵侧耳菌丝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菌株中农一号(CAAS 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温度胁迫(4 ℃和35 ℃)对菌丝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胁迫导致3种保护酶活性均发生显著的变化.SOD活性随温度胁迫时间的延长先急剧升高后下降,在胁迫12 h时均达到最大值(低/高温胁迫分别为46.23 U/g 和50.33 U/g);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在胁迫处理24 h时达到最高值(低/高温胁迫分别为6.86 U/g和7.22 U/g);CAT活性在胁迫处理12 h内迅速上升,之后平稳上升.  相似文献   

8.
热水结合酸浸处理对荔枝果皮色素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的荔枝果皮的色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2±0.5)℃贮藏条件下,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降低果皮叶绿素、花色素苷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降低类黄酮、总酚的含量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改变上述指标在贮藏期间的动态变化曲线。讨论了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气调贮藏对黄金梨衰老品质及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北藁城产黄金梨为试材,研究了气调贮藏期内果实硬度,Vc、多酚、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一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黄金梨果实硬度和Vc含量在气调贮藏期间不断下降;多酚和MDA含量不断上升;AsA-POI)活性在贮藏初期升高很快,贮藏后期下降;PPO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总体变化;果实多酚含量同PPO活性呈现正相关性(r=0.859),硬度和AsA-POD活性分别与MDA含量、Vc含量呈现负相关性(r=-0.969、r=-0.948);3%~5%的低O2气调配合0℃低温贮藏能显著抑制黄金梨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对葡萄冷藏期间果皮色素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探讨不同壳聚糖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果皮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果实贮藏期间,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降解,抑制PPO活性的上升及PAL和POD活性的下降,长时间保持果实艳丽,提高葡萄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寒富’苹果花芽为试材,设置梯度低温(-25-、30-、35和-40℃)处理,研究顶花芽和腋花芽的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顶花芽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下降表现出先升高后显著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在-30℃顶花芽呼吸速率降到最低点,且明显低于腋花芽,此后顶花芽的呼吸速率虽呈上升的趋势,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腋花芽呼吸速率在低温处理的前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30℃降到最低点,此后急速升高,在-35℃达到最高点后快速下降。2种类型花芽的SOD酶活性在-10~-25℃均是快速升高,此后顶花芽的SOD酶活性急剧下降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腋花芽的SOD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小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顶花芽的POD酶活性变化呈升高-下降交替出现的特点,在-25℃和-35℃出现峰值;腋花芽则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在-35℃达到峰值且高于顶花芽。顶花芽的CAT酶活性在低温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5℃出现峰值;腋花芽CAT酶活性则呈升高-降低交替出现的特点,在-25℃和-35℃出现峰值。此外,腋花芽的POD和CAT酶活性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顶花芽。由此认为,腋花芽的呼吸途径活性受低温抑制的程度低于顶花芽,以及其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高于顶花芽,都有利于减少低温胁迫引起的活性氧伤害。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下弓葵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低温胁迫下弓葵( Butia capitata Becc) 幼苗叶片的MDA 含量逐渐增加, 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 8 ℃条件下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强于2 ℃。细胞膜透性在2 ℃条件下变化不大, - 8 ℃时则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急剧上升, 细胞膜受到伤害。- 8 ℃胁迫下细胞保护酶SOD、POD 和CAT 活性短期(6 h) 内升高,然后下降, 24 h 以后3 种保护酶受到低温胁迫的严重抑制。在2 ℃胁迫下, SOD 活性在6 h 内变化不大, 随后下降; CAT活性变化趋势与- 8 ℃时相似, 但变化幅度较小; POD 虽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但降幅明显小于升幅, 至48 h 时POD 活性仍维持较高水平。2 ℃低温胁迫不是抑制而是促进POD 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贮藏温度下兰州百合种球淀粉代谢与萌发关系初探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不同的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兰州百合鳞茎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有显著差异。顶芽6℃处理的淀粉含量最高,10℃处理最低;鳞茎盘的淀粉含量与之相反;鳞片的淀粉含量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鳞茎各部位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顶芽和鳞片的淀粉酶活性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鳞茎盘的淀粉酶活性为6℃处理最高,2℃处理最低。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贮藏初期的34 d,顶芽在鳞茎内迅速发育,鳞茎内物质变化最活跃:淀粉含量明显下降,淀粉酶活性迅速增大,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顶芽和鳞茎盘的变化幅度大于鳞片,外部鳞片的变化幅度大于中部和内部鳞片。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之间的显著互作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鳞茎的萌发。在本试验中,2℃贮藏101 d为解除休眠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日本引进的"星白"勋章菊进行不同温度(5、3、1、-1、-3、-5、-7℃)处理,测定了低温胁迫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星白"勋章菊具较强的抗寒能力,是一种适宜在城市园林广为推广应用的优秀园林植物。随着温度的降低,"星白"勋章菊叶片叶肉细胞的电解渗透率在-1℃以上处理时变化不大,-3℃时略微上升,在-3~-5℃范围内陡然上升。以电解质渗透率为参数,用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值,确定了勋章菊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4.37℃;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上升;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脯氨酸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1℃时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倍性蜜枚西瓜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蜜枚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了西瓜品种的不同倍性幼苗在冷胁迫下冷害指数、细胞保护酶(SOD、POD)及PRO、MDA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没有冷诱导时M4x、M3x的耐冷性不如M2x。随着冷胁迫时间的延长,SOD、POD活性都有所增加,M2x比M4x、M3x增加幅度大,最后下降。MDA含量变化呈相反的趋势。M2x的体内活性氧积累少,表现出比多倍体耐冷性强。PRO含量变化M2x、M3x先上升,4d后表现下降,M4x的PRO含量从开始就表现下降。  相似文献   

16.
1-甲基环丙烯对高温下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蕉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高温逆境下香蕉果实后熟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5℃高温下贮藏的香蕉果实出现了明显的青皮熟现象,而0.5μL/L的1-MCP处理24h后可显著抑制高温下贮藏果实硬度的降低,延缓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同时有效地延迟了果肉中淀粉酶活性升高、淀粉含量下降及可溶性糖含量上升。1-MCP处理果实于35℃下贮藏9d后移入20℃环境,进一步延缓了这些后熟生理变化。1-MCP和高温均抑制了果皮叶绿素含量下降,因此1-MCP处理减轻了香蕉热害的程度,延长了果实在高温下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3个红掌品种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阿拉巴马’、‘大哥大’和‘粉冠军’3个红掌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其叶片形态、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 ℃低温胁迫48 h后,‘阿拉巴马’新叶颜色稍有变红,基本没有冷害症状;‘粉冠军’冷害表现最重,温度回升后叶片大量枯死,导致整株死亡;‘大哥大’冷害表现居中,新叶萎蔫。在低温胁迫下,‘阿拉巴马’电解质渗透率缓慢升高,MDA含量增加,CAT、POD和SOD活性均较高,且CAT活性持续上升,P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趋于稳定,SOD活性较稳定,随着CAT活性的增强和POD、SOD酶活性的稳定,在低温胁迫36 h后,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开始下降;而‘大哥大’和‘粉冠军’在低温胁迫12 h后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开始下降,低温胁迫24 h后CAT活性开始下降,POD活性急剧上升。从形态和生理指标综合来说,3个品种的抗寒性以‘阿拉巴马’最强,‘大哥大’次之,‘粉冠军’最差。  相似文献   

18.
以耐低温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系幼苗为试材,研究设施内亚低温(D 18℃/N 13℃)处理及恢复常温后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的含量,以及SOD、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亚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SOD、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在亚低温处理2~4 d出现,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降低;恢复常温2 d后,除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外,其它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耐低温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系间,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相近,变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甜瓜砧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病王子、亲密1号、FR-2和Yガ一ド4个甜瓜砧木品种幼苗为研究对象,进行20℃/10℃(昼/夜)和15℃/7℃(昼夜)2个低温处理,以25℃/15℃(昼/夜)为对照,分析了低温胁迫下幼苗的生长状态和生理特性的变化,以期为甜瓜耐寒性砧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处理5d后,随着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甜瓜砧木品种幼苗生长势逐渐减弱,叶片内维生素C含量逐渐减少,而脯氨酸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逐渐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是先增强后降低。综合评价,4个甜瓜砧木品种抗寒性强弱依次为抗病王子>亲密1号>Yガ一ド>FR-2。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对冷藏板栗石灰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确山红油栗为试材,经清水漂洗除去嫩粒后通风晾干,按随机方法分成105份样品,用食品保鲜袋(25cm×30cm)包装。然后分别以20℃、30℃和35℃温度处理4、8和12d后于0℃下贮藏,研究贮前热处理对板栗果实石灰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前处理的温度愈高、时间愈长,板栗果实失水愈多、石灰化发生的比例愈大,冷藏期间石灰化发生程度愈严重。热处理后的板栗比对照果实更容易出现丙二醛(MDA)的积累。板栗石灰化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板栗石灰化与果实的水分损失和细胞膜的破坏关系最密切,2者是引起板栗石灰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