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伏牛山局部低山丘陵区为对象,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8种类型景观在高程、坡度、坡向带上的分布特征、分布指数与显著性。结果表明,高程因子与林地景观呈显著正相关,与工矿用地景观、自然保留地景观呈显著负相关;坡度因子与基本农田景观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耕地景观、自然保留用地景观呈显著负相关;坡向因子与牧草地景观、林地景观呈显著负相关,与自然保留地景观呈显著正相关。建议根据地形因子进行景观布局,低海拔与平缓坡区宜发展生产、生活型景观,中高海拔与陡、急、陡峭坡区域宜丰富生态型景观。协调(半)阴坡、(半)阳坡的景观类型,宜增加阳坡区生态型景观。本研究为区域景观合理化建设提供了定量化依据,也为低山丘陵区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树种黄连木的种植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有效缓解能源危机,给河南省能源林的种植及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介绍了河南省黄连木种植区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并根据河南省生态能源林发展总体布局、自然条件、黄连木资源分布状况和种植基础等将黄连木的种植范围划分为3个区域:1)适宜种植区,包括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渑池—王屋低山和黄土丘陵区、伏牛山西南低山区和伏牛山东南低山丘陵区;2)次适宜种植区,包括伏牛山东北低山丘陵区和大别—桐柏山低山丘陵区;3)不适宜种植区,包括河南省生态能源林布局区域以外,布局区域内的南阳盆地及其周边粮食主产区和海拔1 000m以上、地势险峻、地表土壤条件较差的深中山区或人口密集及工矿企业集中的开采区。并对河南省的黄连木种植面积进行了中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3.
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提升工作应根据公园所在地植物景观现状,提出各类型森林景观提升改造的具体措施。该研究以云南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结合公园内的植被植物资源现状,在以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适地适树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园内的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和管理服务区的森林景观具体提升措施,以期补充并提升云南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山丘陵区水资源量少、水源呈散点分布的特点,为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同时考虑低山丘陵区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限制,很多低山丘陵区修建了各种小型蓄水工程。本文基于土地整治项目,对低山丘陵区小型蓄水工程进行优化布局设计,以提高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农业发展需求和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同时也为其它丘陵地区的小型蓄水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农村绿化存在的问题,以山东省潍坊市凌河镇新农村环境绿化规划为例,在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景观控制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园林规划学方法对该镇的村庄、镇驻地、道路、水体、绿地等方面进行绿化规划与设计。归纳总结了在总体布局、功能分区、绿地模式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法和思路,提出了"3点、3线、6区"的景观布局,形成"庭院、驻地绿化点—街道绿化线—生态绿化圈"的新农村绿化结构。对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开展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衢州市七里乡黄土岭村乡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黄土岭村景观建设存在着公共基础设施缺失、山村特色景观风貌逐渐消失、公共景观游憩空间缺乏等问题;根据黄土岭村的资源特征和用地现状,确定以“诗意黄土岭”作为乡村景观建设的主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盘古山森林公园重点景观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盘古山森林公园内的景观景点布局,提出重点景观资源并进行分析评价,以为该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取典型低山丘陵区--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耕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针对低山丘陵区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的情况,建议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保护模式,建立以提高耕地质量为主、数量增加为辅的动态平衡机制,并提出灵活的占补平衡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嵩县天池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采用森林风景资源等级评价明确风景资源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ROS技术确定游憩机会类别的空间布局,划定出功能分区并对功能分区的建设进行规划。结果表明:天池山森林公园存在森林资源破坏日益严重,游憩体验类型较为单一等问题;依据森林风景资源等级评价对ROS技术进行调整,将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等4个区域;依此划分出的功能分区,通过梳理游憩机会类别的空间布局,可应对公园优势风景资源开发过度、劣势风景资源相关游憩开发不足等问题,为其他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平阴县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数据源,借助Arcview和Fragstats软件,通过计算该区的多项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化分析低山丘陵区土地结构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域景观格局优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风景道作为一类线性景观空间,对于打造城市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引导旅游带游憩空间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的风景道选线是评估城市景观印象、游客游憩体验的重要指标。以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为导向,选取水域因子、地形坡度、绿地斑块、旅游资源、交通道路5个因素作为风景道选线的指标因子,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结合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适宜性及其效益研究,得出风景道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分析结果,建立旅游带风景道最优选线的普适性思路,为环巢湖风景道旅游空间的上位规划及其他相关环湖区域布局分析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平衡产业发展与资源维育间的矛盾关系,建立环境与产业的正向反馈关系,本文以崇湖湿地公园为例对乡村水域景观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研究。根据水域景观资源的特征划分出三大水域景观资源类型,明确了产业开发与资源保育的关系;依据不同的乡村水域景观资源类型,提炼出人工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旅游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生态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和无明确资源导向型产业开发等四种产业开发类型;从资源保育的视角探索了乡村产业低影响开发模式,以图式化的语言在崇湖湿地案例中通过具体的空间布局加以体现。以期为实现土地功用与水文过程及资源特征相匹配的产业开发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郊野公园是世界公园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我国城乡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郊野公园的历史演变、概念特征、类型模式和管理体制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郊野公园经历了理念起源、管理探索与功能转型、注重游憩3个历史发展时期,其特征表现为:近郊区位、以自然和乡村景观为主、保护环境、满足城镇居民郊外游憩需求等.郊野公园按照主要活动设施、主导游憩活动、地貌特征、景观特色和旅游资源五种标准分为24个类型.总结英国和我国香港较为成熟和完善郊野公园管理体系和立法政策,探讨我国城郊森林型、生态林型、环城游憩带型、乡村田园型4种郊野公园模式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北京山区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的合理构成,采用SBE法对侧柏游憩林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喜好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和预测模型,并由此分析得出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定量化的清枯枝、修活枝、割灌和间伐等抚育措施提高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75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层高度和盖度分别在1.0 m和50%以下、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有一定变化的高景观质量林分;将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000株/hm2以内、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高度不超过0.5 m、盖度在30~50%之间、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较统一的高景观质量林分。   相似文献   

15.
黄河滩地林业景观系统担负防护、观赏、经济、生态、教育和复合等六种主要功能。根据滩地发展要求,结合黄河滩地景观分区将黄河滩地林业景观系统分为:防护-水土保持-缓冲林、防护-水土保持-游憩-生物多样性保护林、观赏-游憩-教育-种质资源林、游憩-休闲-观赏林、经济-观赏-游憩林、观赏-游憩-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林等复合功能类型,构建了有利于黄河滩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景观系统。  相似文献   

16.
农田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系统地评价农田景观质量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例,采用SBE法、SD法对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农田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结合SBE法、SD法进行农田景观评价得出评判者的景观美景度值及心理感受评判结果科学客观;2)背景建筑、作物整齐度对农田景观美景度贡献率最大,分别达到28.01%和27.7%,其他景观要素贡献率从大到小分别为植物层次、农田破碎化程度、田埂线、坡度及场景整洁度;3)SD法评价要素中视线开阔度(P=0.000)、愉悦感(P=0.000)与景观美景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色彩纯净度(P=0.029)、种植方式(P=0.013)、新奇感(P=0.011)呈显著相关。本研究可为福建甚至南方类似景观的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美丽乡村背景下的荻港村植物景观进行调研,将绿地景观类型分为村口绿地景观、水岸绿地景观、公共游憩绿地景观、庭院绿地景观、生产性绿地景观,通过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群落模式,总结分析出荻港村植物景观的优势及不足,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为其他水网乡村植物景观的保护和发展、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一定的借鉴,使其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8.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马陵山区是该县内唯一山脉,属低山丘陵区。总结了多年来马陵山区绿化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影响低山丘陵区造林绿化成败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对策,为低山丘陵区造林绿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森林融入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使森林开发利用更加贴近居民对自然游憩的需求。通过对深圳市的游憩资源进行森林生态文化方向的剖析,将深圳市森林生态文化资源依照景观主体的差异分为三类,分析了各类资源类型的特色以及分布格局特征,总结了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以森林为景观主体的游憩资源仍有很大的建设开发空间,建议在整体上提高森林资源关联度,在单体上加强森林生态文化融入、丰富游憩主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和社会经济发展,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新型城乡关系替代,乡村景观在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城乡梯度视角,首先探讨城市郊区乡村景观的存在形式与构成,乡村景观包括乡村自然景观以及聚落景观、农田景观和文化景观等乡村人文景观。之后在目前研究较为热点的生态系统服务基础上,提出乡村景观服务的内涵与功能,在城乡梯度下,乡村景观为城市提供了食物、能源、物资等生产服务,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和文化传承、休闲游憩、美学鉴赏等生活服务多种价值。最后一部分在对现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乡村景观服务功能要受到自然环境本底、土地利用方式、社会需求特征、城乡关系和社会发展战略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