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禽产品的丰富 ,畜禽肉品质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要求肉品营养丰富 ,而且有较好的口味和感观性状。然而 ,为提高生产性能而进行的遗传选择及集约化的饲养 ,使得畜禽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常规管理产生应激 ,从而降低了肉品质量。因此 ,改善畜禽肉品质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一个热点 ,许多学者已对畜禽肉品质的营养调控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本文仅对畜禽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1 维生素E和硒维生素E作为保护性抗氧化剂的作用已为人们所认识。在猪、禽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维生素E ,可…  相似文献   

2.
微营养素调控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肉品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口味和感观性状。然而,为提高生产性能而进行的遗传选育及常规管理产生的应激,降低了肉品质量。肉品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发生脂肪氧化,加速肉品失色,增加滴水损失,形成异味物质。因此改善畜禽肉品品质便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又一热点。本文综述了维生素与矿物质元素调控肉品质的研究概况。1肉品质1.1肉品质的评定肉质在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含义。食品加工部门把肌肉的坚实性、颜色和系水率等直接关系到产品率高低的性状视为重要品质指标。销售部门(批发和零售)则把运输、…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对肉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维生素作为必需营养素,不但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而且对肉质也具有改善作用。本文就不同维生素调控肉品质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肌纤维作为骨骼肌的基本单位,其类型、密度、直径、面积等对肉品质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消费者对肉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肌纤维的调控成为肉质性状选育改良的研究重点之一。动物肌纤维调控受多种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影响,了解肌纤维发育调控和转化的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以及对肉质性状的影响,对提高选育速度、培育优良品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肌纤维调控相关的基因功能,以及营养、环境等对基因表达与肉质性状的影响,以期对动物肌纤维调控和育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善蛋壳质量的营养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的破损已成为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是改善蛋壳品质,减少破损蛋的重要途径。一、钙、磷、维生素D_3对蛋壳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猪肉品质常用肌肉pH、肉色、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主要受遗传、营养和饲养、屠宰加工处理等因素影响,其中,营养水平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在地方品种猪肉品质营养调控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关营养调控的研究尚不深入,对营养物质及营养物质间互作对肉质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较少。作者着重阐述了能量、蛋白质与赖氨酸、维生素、矿物元素4个方面对猪肉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中国地方猪肉品质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翟峰  张勇 《江西饲料》2007,(3):15-19
猪肉的感官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和屠宰加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关于肉品质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是在关于营养对肉品质的影响研究方面较活跃。国内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仅就近年来从能量、脂肪、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其他一些添加剂等几个方面对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认识营养与猪肉品质的关系和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物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营养调控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在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动物营养调控学的营养调控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轻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应激,解决畜禽产品公害和减少畜禽对环境污染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从原料的选购、配方设计、加工饲喂、畜禽产品安全处理等过程实施动物营养调控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禽产品的丰富,畜禽肉品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要求肉品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口味和感观性状。因此,营养调控…  相似文献   

9.
翟峰  张勇 《猪业科学》2007,24(6):76-79
猪肉的感官品质受遗传、营养和饲养、屠宰加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关于肉品质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是在关于营养对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较活跃.国内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仅就近年来从能量、脂肪、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其他一些添加剂等几个方面对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认识营养与猪肉品质的关系和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生产日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今天,动物肉质愈来愈受到重视。消费者不仅满足于动物肉的数量需求,而且对肉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动物肉既要安全卫生,又要口感好,瘦肉率高,保质时间长,易于加工。但实际养殖生产中,由于品种改良和营养水平及环境条件的逐渐控制,提高动物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的同时却影响了动物的体质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导致肉质下降,风味降低,甚至出现PSE等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影响肉质的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营养措施和非营养措施在保障动物快速生长的前提下,提高动物肉质的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25-OH-D_3是维生素D_3在动物体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且25-OH-D_3在动物体内活性比维生素D_3更高,肉仔鸡日粮中25-OH-D_3的生物学效价比维生素D_3高,吸收更有效。因此,在肉鸡饲养中合理添加25-OH-D_3,这对于肉鸡的骨骼、生长性能、加工性能等会造成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是指肌肉内沉积的脂肪,主要包括磷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含量是评价肉品质的重要指标。维生素A是基因表达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和表观遗传修饰等途径对肌内脂肪细胞进行调控,影响动物脂肪合成和脂类代谢。本文主要综述了维生素A调控脂肪分化的机理,为通过营养途径调控肌内脂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滩羊肉肉质鲜嫩、膻味轻、营养丰富,脂肪分布均匀,蛋白质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影响滩羊肉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营养因素对滩羊肉品质调控起重要作用。从滩羊肉品质的评价指标及营养水平对滩羊肉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生产滩羊肉、提高羊肉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兔肉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磷脂、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特点,符合绝大多数人对肉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兔肉品质主要包括肉色、pH值、系水力、肌内脂肪(IMF)、风味和嫩度等几个方面。肉品质受到遗传、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遗传调控和营养调控来改善兔肉品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文章讨论了肌肉组成影响兔肉品质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对改善兔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陈辉 《广东饲料》2019,(3):33-37
猪肉是人们的主要的蛋白来源,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猪肉品质的好坏除受到本身的遗传因素影响外,营养调控因素影响着猪肉品质的好坏,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能量水平、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以及饲料添加剂等因素,笔者就近几年国内外对影响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因素的研究加以综述,阐明营养调控因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生产优质商品肉猪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脂肪组织是构成动物胴体及肉品的重要组分,动物不同部位的脂肪沉积直接影响其胴体品质和肉品质。脂肪沉积的增加有两种途径:一是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即脂肪生成(adipogenesis);二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即肥大(hypertroph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调控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最重要因子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VEGF-A/B与机体脂肪沉积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综述了VEGF-A/B及其受体对脂肪生成、代谢和沉积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为研发调控动物不同部位脂肪沉积、提高动物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17,(16):1-6
传统的维生素营养主要研究维生素的需要量、缺乏症及其预防。目前,有关水产动物维生素营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维生素调控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肌肉品质,提高繁殖性能等方面。今后,应加强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生产目的下的维生素需要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1α-OH D_3与维生素D_3对1~21 d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质量的影响,比较1α-OH D_3与维生素D_3相对生物学效价。将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设计9种日粮,如下:(1)基础日粮(basal diet),B);(2)B+5滋g/kg维生素D_3;(3)B+10滋g/kg维生素D_3;(4)B+25滋g/kg维生素D_3;(5)B+50滋g/kg维生素D_3;(6)B+100滋g/kg维生素D_3;(7)B+250滋g/kg维生素D_3;(8)B+2.5滋g/kg 1α-OH D_3;(9)B+5滋g/kg 1α-OH D_3。结果显示:(1)向1~21日龄肉鸡饲粮中添加维生素D_3和1α-OH D_3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胫骨质量,但对饲料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2)在1~21日龄肉仔鸡体增重上和灰分重上1α-OH D_3的相对生物学活性分别是维生素D_3的5、18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平叶酸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酸(folate,folicacid)又名维生素B11,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叶酸的不断研究,逐步认识到叶酸在动物繁殖性状、生产性能和抗癌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在肉仔鸡营养方面关于叶酸的最适添加量及对胴体品质的作用效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酵母硒和维生素E对肥育猪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晋军  周小辉  谭斌 《养猪》2011,(1):43-4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猪肉品质受遗传、营养、屠宰、加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营养调控方法是改善猪肉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维生素E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多,但酵母硒(有机硒)与维生素E配合使用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报道很少。本试验通过在肥育猪的商品饲粮中同时加入酵母硒和维生素E,验证其对肥育猪肉质和硒沉积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