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叶黄杨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和美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大叶黄杨白粉病严重危害了其观赏效果。该文介绍了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为大叶黄杨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叶黄杨对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清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以大叶黄杨为试验材料,研究大叶黄杨对苯、甲醛和二氧化硫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对苯、甲醛和二氧化硫均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培育期为2a的大叶黄杨对污染的吸收效果优于培育期为1 a的大叶黄杨.  相似文献   

3.
在种植大叶黄杨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病虫害,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大叶黄杨的病虫害的防治,这是能否把大叶黄杨的生产进行提高的关键。大叶黄杨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病虫害,如大叶黄杨白粉病、大叶黄杨褐斑病、大叶黄杨绢叶螟、日本龟蜡介等,同时给出了大叶黄杨的这些病虫害相对应的一些防治措施,以希望对朋友对大叶黄杨的种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低聚壳聚糖诱导大叶黄杨抗白粉病的组织病理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H2O2氧化法降解壳聚糖制备的低聚壳聚糖诱导大叶黄杨植株并接种大叶黄杨白粉病菌,利用染色法测定处理后1~6 d的大叶黄杨植株细胞壁中木质素、胼胝质和酚类物质的积累量变化,发现低聚壳聚糖诱导处理、接种大叶黄杨白粉病菌后诱导处理和诱导后接种处理都能提高大叶黄杨植株细胞壁中木质素、胼胝质和酚类物质的积累,但诱导后接种处理的大叶黄杨植株细胞壁中3种物质增加的速度最快,积累量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诱导后第6 d染色仍较重.这表明低聚糖可提高细胞壁的机械强度,从而增强了寄主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5,(9):125-126
白粉病是大叶黄杨主要病害。该病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大,不仅对大叶黄杨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影响,而且观赏价值也随之降低,严重影响了大叶黄杨在园林绿化和造景中的主导作用。2013~2015连续三年对濮阳市区定点路段进行系统调查并进行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大叶黄杨白粉病在该地区的发病情况。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25%粉锈宁和2%多抗霉素等对大叶黄杨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将牧场堆肥产品再加入适量的氮、磷等化肥元素,将其施用高速公路绿化带绿化,可明显提高黄河故道地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绿化效果.数据显示牧场堆肥产品 化肥的混合施用,可以改善高速公路高陡边坡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促进高速公路高陡边坡、中间隔离带、高速路环岛的黑麦草、大叶黄杨和桧柏的生长.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护坡及转盘对几种树和草类进行的试验,证明植物响应良好:护坡及转盘内草坪草生物量增加,颜色加深,绿色期延长;护坡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对护坡具有良好作用;中央分隔带植物高度、冠幅、地径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天津常绿植物的单位面积滞尘量与叶表面气孔特性的关系,以天津常见的常绿植物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凤尾兰为试材,通过离心称重法、徒手制片、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分析了植物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和气孔密度、气孔开张度和保卫细胞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常绿植物滞尘量为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凤尾兰。大叶黄杨单位面积滞尘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为7.376 3 g/m~2。3种常绿植物气孔密度差异极显著,为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凤尾兰,其中大叶黄杨气孔密度较为显著。说明大叶黄杨的滞尘量高与其气孔密度大有关,气孔口便于滞留了更多的灰尘。3种植物的气孔开张度为小叶黄杨凤尾兰大叶黄杨,与滞尘量无关。3种植物保卫细胞的面积为凤尾兰小叶黄杨和大叶黄杨。建议在进行天津城市绿化时,优先种植大叶黄杨。  相似文献   

8.
通过全年定点系统调查,初步掌握了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大叶黄杨白粉病在苏州一带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有发生,其中5月和10月是大叶黄杨白粉病在一年中的发病高峰时期,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抑制白粉病的发生,而暖冬气候则可能造成白粉病提前暴发.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福·腈菌唑可湿性粉剂等对大叶黄杨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清除病源、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改变生态环境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叶黄杨白粉病的消长动态。[方法]于2006年调查聊城市城区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同时对大叶黄杨叶片正反面病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生在聊城市城区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和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大叶黄杨叶片正反面的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感病叶片背面的病情随正面病情的加重而加重。防治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关键是抓住关键时期,统一行动,综合防治。[结果]该研究为聊城市城区综合防治大叶黄杨白粉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郑州地区大叶黄杨病虫发生情况调查 (一)大叶黄杨害虫 主要有大叶黄杨尺蠖、日本龟蜡蚧、卫矛矢尖蚧、桃粉蚜、二点叶螨、黄杨绢野螟、天牛、大叶黄杨斑蛾等.其中大叶黄杨斑蛾、桃粉蚜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1.
张亮  曹丛华  任荣珠  王尽文  屈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23-8925,8943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方法]以大叶黄杨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95%乙醇、80%丙酮和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2)3种提取液的提取效率;探讨光照、pH值、温度、氧化剂、重金属以及紫外线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以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作为提取液时,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大叶黄杨叶绿素的光稳定性较差;在pH值中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能力;除Cu2+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提高外,其他重金属离子均使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紫外线可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结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丙酮(体积比为1∶2)混合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最高,并且提取液应在避光、中性、远离重金属离子条件下保存。  相似文献   

12.
大叶黄杨是北方绿化常见灌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周口市栽培面积越来越大。近年来,白粉病及各种叶斑病常常导致大叶黄杨新梢扭曲、生长不良、叶片黄化脱落甚至整株枯死,极大地影响了其观赏价值。目前,对于大叶黄杨叶部病害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如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等。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无疑会污染环境,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为了美化生活环境,近年来笔者对大叶黄杨叶部的病虫害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一、大叶黄杨叶部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大叶黄杨是我国现代城市绿化景观中较为常见的植物之一,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为了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后期治理的实质质量,有效防治各类常见的大叶黄杨病虫害,管理者必须采用具备实效性、系统性特征的全新管理方法,根据大叶黄杨的不同栽种地点的水文、天气、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更为适当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避免大叶黄杨的正常生长受到来自病虫害的影响,选择正确的切入点,强化大叶黄杨的抗病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大叶黄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各类病害与虫害的基本特性,并总结了防治各类病虫害的正确措施与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淮北市5种常见的绿化树种: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女贞(Ligu-strum lucidu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及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在2007年7月份和11月份的净光合率以及光合能力和氧气释放量。结果表明这5种树木的光合速率在7月份和11月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能力7月份:大叶黄杨〉桂花〉女贞〉广玉兰〉棕榈,11月份:大叶黄杨〉女贞〉桂花〉棕榈〉广玉兰;氧气的释放量7月份:桂花〉大叶黄杨〉广玉兰〉棕榈〉女贞,11月份:大叶黄杨〉女贞〉棕榈〉桂花〉广玉兰。  相似文献   

15.
大叶黄杨抗寒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23-1424
笔者研究了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对照)的膜透性、蛋白505!PAGE电泳等主要抗寒性理化指标及叶片形态,并重点调研了大叶黄杨在北方地区种植应用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大黄杨在水分、膜透性、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蛋白质、脯氨酸五大抗寒性理化指标上,显示出良好的适应变化和低温保护反应。此项研究成果可供我国北方地区引种大叶黄杨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测定了2%高氯氰·苏云金杆菌、12%甲维·虫螨腈、2.5%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剂对大叶黄杨斑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些药剂在大叶黄杨斑蛾幼虫3龄前,对大叶黄杨斑蛾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均能有效控制大叶黄杨斑蛾的为害,而且无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大叶黄杨斑蛾在苏州地区连续发生,今年大叶黄杨斑蛾危害较往年严重。经调查,3月份在西园路、观景新村、新庄新村、菱塘新村等地栽植的大叶黄杨均遭大叶黄杨斑蛾幼虫的危害,虫株率50%。该虫主耍危害大叶黄杨、银边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丝绵木、扶芳藤等卫矛科绿篱植物,幼虫危害寄主植物的嫩叶嫩梢,蚕食叶片,轻则造成嫩头卷缩,嫩叶缺刻、孔洞,重则造成植株秃枝光杆。甚至整片枯萎,严重影响环境美观和居民出行便利。为寻找防治大叶黄杨斑蛾行之有效的农药,笔者对该虫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选用常用观赏性植物大叶黄杨的叶片作为待检测的苗圃苗木,基于OpenCV 进行关于大叶黄杨叶片检 测识别程序的编写,训练得到了检测大叶黄杨叶片级联的Boosted 分类器,通过检测Haar 特征,旨在找到一种能够 从复杂背景视频图像中检测大叶黄杨叶片的动态检测方法,满足苗圃除草机的检测识别要求。通过试验检测的数据 和实际测试的结果证实,基于OpenCV 的特征物体检测方法对复杂背景视频图像中的大叶黄杨叶片检测是可行的, 也是较简便的。  相似文献   

19.
何瑞  徐玉梅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77-1280,1286
以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为试材,研究经SO2胁迫后,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SO2处理使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O2-速率、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均增加,而且贴梗海棠的增加比率比大叶黄杨大,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这3个指标的增加比率均呈升高趋势;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SOD和POD活性均上升,抗性植物的升高比率大于敏感植物,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SOD和POD活性的增加比率升高,脱离熏气后,POD活性均经一个应激上升过程随后下降,且抗性植物大叶黄杨出现应激反应早于贴梗海棠;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CAT活性下降,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下降比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金叶大叶黄杨种子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为打破其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采用赤霉素溶液浸种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叶大叶黄杨种子进行催芽试验.结果表明:用5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金叶大叶黄杨种子4d,后经低温层积30d,对于打破其种子休眠的效果较好,其种子发芽率达71.33%.赤霉素和低温层积相结合对打破金叶大叶黄杨种子休眠有一定作用,能显著提高其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