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7月26日,农业部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全国现代种业制种基地建设现场会。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建华致辞。余欣荣指出,推进现代种业基地建设,要以保障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为根本任务,以提高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为主要目标,大力改善制种基地设施条件,努力提升种子生产科技水平,切实加强制种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制种产业化,为打造现代种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甘肃现代制种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农作物制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技术力量和区位优势,目前杂交玉米年制种产量已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需求的60%左右,已成为全国三大现代种业制种基地之一,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保障国家供种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提出建设甘肃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提高良种繁育和供应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要求加强西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西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  相似文献   

3.
甘肃拥有全国最大、最具优势的玉米制种基地,已成为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是全国种子生产的战略要地。甘肃制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全国粮食生产安全和用种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我省制种业取得的成效(一)确保了粮食生产用种安全,为实现粮食九连增提供了有力保障粮食生产九连增,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取得的,种子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制种基地是保障良种供应的基础,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的重任。2012年中央1号文件和去年国务院8号文件下发后,基地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应该看到,基地建设离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制种基地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生产经营秩序仍需加强,机械化制种技术仍待突破。目前,甘肃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等标准化、规模化的六大制种基地,制种面积达22.67万hm2,种子年加工能力达到7亿kg以上,其中玉米年产种量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55%以上,已成为全国现代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这份《意见》的指导下,有关部委认真落实国务院部署,细化、实化配套政策措施,地方党委政府也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以建设现代种业强省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着力加强种业信息调度和技术服务支撑,强化产业服务,突出重点环节,创新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全省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在农业部举办的现代种业发展培训班上,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和新授牌的国家级制种基地县(市)农口分管领导,围绕如何建好用好制种基地说问题、谈思路、提建议。如何建基地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制种的基地越来越集中,会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基地县要基于机械化的技术平台来打造基地,抓紧构建全程机械化制种的要求。湖南省怀化市副市长王行水:基地建设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新形势的要求,从区域布局、总体规模、具体措施等各个方面科学支持、有效推动。  相似文献   

8.
<正>11月14日至17日,农业部调研组由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邓光联带队,专题调研甘肃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情况。省农牧厅总经济师梁仲科参加兰州座谈会并做了全省情况汇报,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常宏全程陪同调研。调研组分别在兰州和张掖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市、县农牧、发改、科技和财政等部门及种子企业贯彻国务院种业  相似文献   

9.
宋修伟 《北京农业》2012,(14):17-18
正2011年4月1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实施。一年来,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迅速行动,种业及相关产业积极响应,社会反响热烈,形成了共同推进种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0.
8月9日,四川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工作推进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升级、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加强制种基地建设,事关国家供种安全,要以负责态度、务实作风把优势制种基地建设这一国家决策规划好、建设好,早日发挥效益。余欣荣强调,在当前耕地、水、劳动力等资源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制种基地,要高度重视当前制种基地面临的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加工能力不足和监管能力不强等一系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因地制宜,采取基地认证、企业准入、统一合同、协会管理、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措施,强龙头、建基地、抓引导、促管理、扩市场、创品牌,使全区玉米制种业从量的增长转变到质的提高上,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正种子基地管理和建设是今年种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切实组织力量,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同时,加强生产企业风险评估,严格市场准入,优化了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加大基地建设投入,积极推进了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玉米基地管理上,国家级(张掖)种子基地以农业部抓总,甘肃省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的强大效能开始显现,不仅有效保证了基地的建设质量,规范了制种市场,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更为全国其他地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基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管理模式创新:效率更高了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将基地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将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对于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年来,有关部委认真落实国务院部署,细化、实化配套政策措施,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业界积极响应,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具体  相似文献   

14.
江油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特别是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以来,坚持以高标准推进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基地建设和管理为抓手,科学规划,强化项目建设,创新经营模式,探索生产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种子质量,强力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就"互联网+种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在现代种业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发展"互联网+种业"的建议是:着力打造"四个平台"(种业信息化平台、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信息化平台);制定完善标准(种子、服务);推进"互联网+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一批"互联网+种业"发展典型;加大资金扶持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1,(7):3-4
2011年4月1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今后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目标。《意见》确定了今后种业发展的九项重点任务,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如下。1.发展目  相似文献   

17.
师祎 《甘肃农业》2002,(6):25-26
种子是农业科技和各种生产资料发挥作用不可替代的载体,是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根本要素,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只有建立稳定的良种生产基地,才能保质保量地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我省有着20年的玉米制种历史,生产的种子商品性好,是玉米制种的理想基地.近年来,玉米杂交制种规模发展迅速,2001年全省玉米制种面积达到40万亩,2002年达到80万亩,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玉米杂交种子调出省,已成为我省河西地区带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张掖市继去年玉米制种创造24亿元产值之后,2012年又创"佳绩":全市6.8万hm2玉米制种产量达到4.6亿kg,单产比去年增加5%至10%。产值将突破25亿元。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在打造出"张掖玉米种子"这个全国唯一获得地理商标证书的种子产品后,是如何推动玉米制种产业持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强劲产业?25亿元产值的背后,究竟凝结着怎样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生产资料,种子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其他各种新型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农产品实现优质、专用、高效的前提。水稻种子的质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先导因素,杂交水稻制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加强政策扶持和配套项目建设,推进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以下简称四化)的制种基地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种子生产保障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的重要体现,对保障全省农业用种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藏作物制种与种业科技创新基地”于2022年1月建设完成,目前处于试运行过程中。该文通过阐述基地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在种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下一步更好地运行该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