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坚持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是玉米螟二化区,可以发育成两个完整的世代。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则为一化区,玉米螟一年只发生一代,所以只要把越冬的玉米螟寄主———秸秆处理好,就可以消灭大量的玉米螟越冬幼虫,大大压低田间一代玉米螟的发生程度,再在田间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便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而辽宁省由于玉米螟有两个世代,防治起来就麻烦许多,一般而言,对害虫的防治,如果对上一个世代防治较好,必将大大压低下一代的虫口基数,也就必然导致下一代害虫的发生程度的明显下降。因此,在辽宁省也有人试图对玉米螟的防治采取“防一代、压二代”的作法,但由于辽…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棉田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农业科学》1994,(1):35-37
江苏省棉田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江苏省棉田玉米螟防治协作组80年代以来江苏主要棉区作物布局变化较大,地面植被覆盖度大,导致棉田害虫群落发生了变化。全省棉花受玉米螟危害面积达600多万亩,而且大发生频次增多,尤其近几年连年暴发。产量损失一般为5~...  相似文献   

3.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玉米螟虫害,如果不对其进行防治,就会导致玉米出现减产现象。因此, 加强对玉米螟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探究玉米螟的防治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应用诱虫灯防治玉米螟效果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在设置诱虫灯较多的德惠、农安和磐石等县共设灯4200多盏,防治玉米120余万亩。在这些地区玉米螟均发生严重,对诱虫灯的防效又一次受到了生产上的考验。我们协同当地农业站共同调查了设灯数量较大的上述三个县中的7个设灯乡和邻近的4个未设灯乡的玉米受螟害程度。调查结果可充分说明,在玉米螟发生严重年份,只要诱虫灯设置合理。集虫水池不漏水,管理的好,防效可以达到65-70%。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严重年份产量损失可达20%以上。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安全、无毒、无农药残留等特点,能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改善田园生态环境。文章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连续应用在长春净月区2年,探索最佳的放蜂时期和适用于长春城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可增加玉米产量22.04公斤/亩,增加产值44.08元/亩,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高压汞灯防治玉米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最主要的害虫。应用高压汞灯防治玉米螟是简而易行的物理措施之一。1989年农安县设置980盏高压汞灯,防治覆盖面积30万亩,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我们在监测点观察研究的结果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灯的来源:高压汞灯来自辽宁省沈阳灯具厂。(二)监测地点:灯设置在鲍家镇的鲍家村、滨河乡的前唐家村,每村监测3盏灯。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众所周知,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敌。1月4日从北京密云县获悉,该县农民在板栗、梨、苹果、桃等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也用上了这种"生物奇兵",并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仅2010年一年,在赤眼蜂的帮助下,该县果树种植就减少农药用量6万余吨,辐射带动8.5万户农民增收致富。据了解,从1978年起,该县就利用赤眼蜂"收拾"玉米螟。如今,全县已有20万亩玉米田实施赤眼蜂防治玉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其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综述了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分别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玉米螟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6,(2):27-27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是一项生物防治害虫技术,是利用赤眼蜂对玉米螟卵的寄生从而控制害虫数量、达到防治目的,防治效果可达到70%以上,是大面积防治玉米螟较为理想的措施。该技术包括赤眼蜂不同产品、放蜂量和最佳放蜂时期及方法等关键环节。增产增效情况:玉米螟是影响我国玉米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范围非常广,使得玉米品质下降,可造成10%~30%的减产。本文就玉米螟的为害特点,论述了主要的防治措施,以指导农民生产。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玉米螟防治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ulis(Guenee)]是危害玉米、高粱的重要害虫,其危害历史之久,危害之严重,研究时间之长,投入力量之大。都可排在各种粮食作物害虫的前茅。至今,玉米螟危害面积和损失仍十分突出。而目前已有的防治方法,虽都有一定效果,但均有不尽人意之处,所以玉米螟仍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一大难题。一、对玉米螟防治的历史回顾建国前我国对玉米螟是无人防治的,听任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都在200多万亩以上,今年播种面积280万亩,玉米亩产500—750公斤。由于玉米面积扩大,重迎茬面积的增加,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也越来越重。今年我市玉米螟发生面积150万亩,秋季百杆活虫数量在140-268之间,加权平均205,产量损失在4.04-8.21%之间,加权平均5.8%。今年省植保站为我市防治玉米螟投入14.7万亩物资,取得了很好防治效果,玉米螟防治面积累计16万亩。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7万亩,平均防效52.4%,百株幼虫数量在155-190头之间,加权平均172.5头,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为5.67%,挽回玉米产量损失248.06万公斤,增加收入297.67万元,纯增收入282.9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0.3。DT-15P型投射式杀虫灯防治玉米螟面积8万亩,平均防效64.9%,百  相似文献   

13.
用往玉米叶心打药的办法来防治玉米螟是我们于1950年4月提出的。当年经本所杂粮室大面积采用有效,因于同年12月本所出版的"杂谷螟虫及其防治"浅说中(著者,曹骥、贾佩华,发行份数5000份)加以推广。这是在我国提倡药剂防治玉米螟的第一次。在国际上用药剂防治玉米螟开始甚早,在新有机杀虫剂还没有使用以前就有人用砒酸铅一类的胃毒剂  相似文献   

14.
5月份是麦蚜发生危害高峰期,6月份为一代玉米螟发生危害高峰期。因此,抓住麦蚜和一代玉米螟盛期进行有效防治是确保小麦和玉米丰产丰收的关键。2007年暖冬气候有利于麦蚜和玉米螟越冬,预计2008年小麦蚜虫为中等偏重发生,最佳防治时期为5月中、下旬。预计一代玉米螟2008年中等程度发生,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下旬。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充分认识到麦蚜和一代玉米螟危害的严重性,抓住有利时机及早防治。小麦蚜虫和一代玉米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玉米螟防治方法,着重介绍玉米螟的农业防治、抗虫育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防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都在200多万亩以上,今年播种面积280万亩,玉米亩产500-750公斤.由于玉米面积扩大,重迎茬面积的增加,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也越来越重.今年我市玉米螟发生面积150万亩,秋季百杆活虫数量在140-268之间,加权平均205,产量损失在4.04-8.21%之间,加权平均5.8%.今年省植保站为我市防治玉米螟投入14.7万亩物资,取得了很好防治效果,玉米螟防治面积累计16万亩.  相似文献   

17.
白僵菌、赤眼蜂综合防治玉米螟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巍 《现代农业》2009,(12):16-16
昌图县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419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00万亩以上,所以玉米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等级、价格、农民的直接收入。而对玉米产量、质量危害最大的是玉米螟.1997—2007年10年调查统计结果,玉米螟危害减产年均1亿千克以上,严重年份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所以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是我们主管业务部门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孟庆平  胡超  杨彪 《新农业》2011,(7):22-23
黑山县地处辽宁西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玉米是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每年在130万亩左右,年产量80万吨以上。2010年黑山县玉米螟大发生,几乎100%的植株遭受玉米螟为害,减产200/0以上。我们针对玉米螟大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以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