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线菌Lj20发酵液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抗生素类药剂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辣椒根部分离得到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研究其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朱砂叶螨成螨及产卵的杀虫活性。[结果]处理24 h后,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发酵原液对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拒食率、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5.45%9、7.84%,处理48 h后分别为81.55%、96.51%;对朱砂叶螨成螨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为54.51%,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校正死亡率逐渐降低。发酵原液和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对朱砂叶螨都具有较强的产卵忌避活性,处理24 h后原液的产卵忌避率高达90.24%。[结论]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测定了大蒜、薄荷、紫娇花等7种非寄主植物对蚜虫、小菜蛾和菜青虫3种甘蓝主要害虫的有效驱避距离及其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蓝大棚入口处种植大蒜、薄荷后,甘蓝上蚜虫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835%和5617%,小菜蛾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204%和4052%;种植大蒜和紫娇花后,菜青虫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536%和4152%。大蒜对菜青虫的有效驱避距离为30 m,对甘蓝上蚜虫为10 m,对小菜蛾为05 m;薄荷对甘蓝上蚜虫的有效驱避距离为30 m,对菜青虫为10 m,对小菜蛾驱避效果不显著;其他处理对3种害虫的有效驱避距离均在05 m以下。总体驱避效果为:大蒜>薄荷>狭叶薰衣草、迷迭香、碰碰香、鼠尾草、紫娇花。  相似文献   

3.
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番茄植株根茎接合部分离得到1株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其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选择性拒食率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100%和97.86%。并对朱砂叶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发酵液处理24h后成螨死亡率达55.9%,产卵忌避率为74.19%。  相似文献   

4.
研究8种植物提取物对苜蓿蚜的驱避和毒杀作用。结果显示,大蒜提取物对苜蓿蚜的驱避效果最好,药后1 d驱避率为85.49%,药后3 d为81.83%;对苜蓿蚜毒杀效果较好的是大蒜、茶籽饼和丁香提取物,药后3 d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发现具有杀虫活性的放线菌,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对采自内蒙古地区特殊生境12份土样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先后以卤虫、淡色库蚊3龄幼虫为供试对象进行菌株发酵液杀虫活性筛选,测定高活性菌株发酵液对3种农业害虫(朱砂叶螨、小菜蛾和粘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从采自内蒙古地区的12份土样分离获得放线菌183株,其中,菌株11 09 3、11 09 49、12 09 10对卤虫、淡色库蚊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菌株11 09 3的发酵液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为96.67%,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为93.10%,菌株11 09 3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自然状态下,以青枯劳尔氏菌菌悬液直接浇灌玉米、小麦、萝卜、甘蓝、茎芥菜、白菜、蚕豆、小葱和大蒜等9种作物及曼陀罗和杜氏鼠尾草2种杂草根围,以TZC平板法定期检测根围土中青枯劳尔氏菌的菌落数.结果表明:玉米、小麦、萝卜、甘蓝、茎芥菜、白菜、蚕豆、曼陀罗和杜氏鼠尾草等9种植物对青枯劳尔氏菌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其中曼陀罗和杜氏鼠尾草的富集作用最强;小葱和大蒜对青枯劳尔氏菌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根围土中菌落下降速率快于空白对照.这些结果对青枯病生态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 要:本文采用室内测定及大田试验,研究了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田斜纹夜蛾及烟粉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有一定的拒食和毒杀作用,但其效果较差;而对烟粉虱具有明显的忌避作用和干扰作用。除处理后72 h 浓度为1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较差外,各浓度抽提物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均较好,其忌避率在69.44%-100.00%;该抽提物对烟粉虱的大田拒食率为54.83%和68.63%;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452和0.314。因此,可尝试以大蒜为原料研究烟草保护剂及在烟田利用大蒜作为一种忌避或驱避作物控制烟田斜纹夜蛾及烟粉虱。  相似文献   

8.
通过5个对比试验,研究了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反应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MeJA喷雾处理无论是24h还是48h后的茄子,在T形桥内培养1、2、3、4、5h后,MeJA喷雾处理的茄子上螨的数量与健康茄子上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外源MeJA喷雾处理的茄子对朱砂叶螨没有引诱作用或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开发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螨剂提供借鉴。[方法]使用BtR05菌株对朱砂叶螨进行致病性研究,确定其杀螨活性后,制备了BtR05悬浮剂,并使用该悬浮剂对朱砂叶螨的幼螨、若螨和成螨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稀释500倍以下的浓度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效果较好,在药后96h幼螨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若螨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5%以上,成螨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表明BtR05悬浮剂对朱砂叶螨的幼螨、若螨和成螨均具有毒杀作用。BtR05悬浮剂与对照药剂金维达相比,悬浮荆稀释300倍以上对幼螨和若螨的毒杀作用在药后96h差异显著,说明BtR05悬浮剂的持效性高于对照药剂。[结论]苏云金芽孢杆菌BtR05悬浮剂对朱砂叶螨的幼螨、若螨和成螨均具有毒杀作用,并且其持效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剂金维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方法]采用冷浸提取法,制备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研究它们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96.30%、96.30%、98.30%和86.20%,72h后杏叶提取物的驱避率为52.38%,其他3种提取物的驱避率均保持在65%以上。曼陀罗叶、蓖麻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100.00%、94.50%、98.30%和94.50%,7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72.22%、56.06%、56.65%和67.84%。[结论]4种植物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驱避率下降,12h后驱避率均超过85%,72h后的驱避率也都保持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了8种植物提取物对苜蓿蚜的驱避和毒杀作用。结果显示,大蒜提取物对苜蓿蚜的驱避效果最好,药后1d驱避率为85.49%,药后3d为81.83%;对苜蓿蚜毒杀效果较好的是大蒜、茶籽饼和丁香提取物.药后3d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生防细菌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菌 OD值法和抑菌圈法分别测定发酵液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作用和发酵液的效价,并在温室试验其生防效果。结果表明:生防细菌 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 EC50为1.83×108 cfu/mL。在浓度为1×108 cfu/mL 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69.05%。根据抑菌圈半径平方与浓度对数的线性关系,比较生防细菌相对硫酸链霉素的效价,108 cfu/mL 生防细菌 M2相对理论效价为浓度211.02 mg/L 的硫酸链霉素。生防细菌 M2的温室试验生防效果为56.2%。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姜黄素和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的作用方式,测定了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酯、姜黄素、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并研究了药剂处理后朱砂叶螨的形态变化和水分损失.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酯、姜黄素和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的48hLC50分别为0.009 5,0.955,661.20,3 055.85和1 886.40mg/L;用各药剂的48hLC50质量浓度处理朱砂叶螨后发现,在形态上,经姜黄素和东莨菪内酯处理后其体长皱缩率在72h分别达到23.17%,19.46%,在168h分别达到35.94%,35.79%,与其他药剂和对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水分损失上,螺螨酯、姜黄素和东莨菪内酯处理后朱砂叶螨的水分损失率在96h内与其他药剂和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证实姜黄素、东莨菪内酯能够明显地影响朱砂叶螨的形态与体内水分含量,且两种药剂对朱砂叶螨的某些症状与神经毒剂和生长调节剂相似,其作用机理有待于下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在25℃条件下,研究了溴甲烷20g/m3,25g/m3,30g/m3,35g/m3,40g/m35种剂量单独使用及分别配合10%,15%,25%,30%,40%二氧化碳对朱砂叶螨的熏蒸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恒定时,溴甲烷单剂对朱砂叶螨熏蒸作用随溴甲烷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熏蒸处理1 h,1.5 h,2 h的LD50分别为27.8828g/m3,21.4533g/m3,18.8758g/m3.溴甲烷配合二氧化碳对朱砂叶螨熏蒸处理结果显示,在溴甲烷剂量一定的条件下,朱砂叶螨的死亡率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二氧化碳浓度为25%条件下熏蒸处理2 h,溴甲烷的LD50为16.0682g/m3,以剂量为40g/m3的溴甲烷与25%的二氧化碳配合对朱砂叶螨熏蒸作用效果最佳,死亡率达100%,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氧化碳对溴甲烷熏蒸处理朱砂叶螨的效果有增效作用.二氧化碳对朱砂叶螨有麻醉作用,熏蒸时间短于1 h或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30%时,反而使溴甲烷的熏蒸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触杀毒性的物质基础,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分别获得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利用色谱技术从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1 H、13 C NMR)技术鉴定为胡桃醌(1);采用玻片法测定了化合物1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显示:在处理24、48、72h后,化合物1处理朱砂叶螨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96、3.73、1.90 mg/mL;当浓度为1mg/mL时,24、48和7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4.32%、35.14%和48.65%,触杀毒性研究表明,胡桃醌对朱砂叶螨具有触杀毒性,作用强度中等偏弱。这是首次发现蒽醌类化合物胡桃醌对朱砂叶螨一定的触杀毒性,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冷浸法用甲醇溶剂提取山核桃外果皮的杀虫活性成分。分别用浸虫浸叶法和浸叶法测定了提取物对小菜蛾2龄幼虫、斜纹夜蛾2龄中期幼虫、朱砂叶螨成螨和小麦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药剂对蚜虫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其LC50为0.0428g·mL-1;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药剂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毒杀作用较弱,在供试药剂为原液(质量浓度为1g·mL-1)时,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3.40%、9.81%;所有被测质量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药剂对朱砂叶螨都没有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曼陀罗和萝藦提取物对截形叶螨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曼陀罗与萝藦的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其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4种提取物对截形叶螨的产卵及幼螨的取食都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曼陀罗的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202,0.255,驱避效果分别为79.8%,74.5%;萝藦的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307,0.344,驱避效果分别为69.3%,65.6%.  相似文献   

18.
系统研究了中药植物丁香的杀虫和杀螨活性.采用正己烷、苯、乙醚、甲醇和水对丁香进行顺序提取,分别测定提取物对朱砂叶螨和玉米象等供试生物的活性,结果表明:丁香的正己烷提取物24 h和72 h对朱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5333和0.5796g/L;苯的提取物24 h和72 h对朱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4393和1.3537g/L;丁香的正己烷提取物熏蒸处理7 d,对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达94.44%.  相似文献   

19.
中药植物丁香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系统研究了中药植物丁香的杀虫和杀螨活性。采用正己烷、苯、乙醚、甲醇和水对丁香进行顺序提取,分别测定提取物对朱砂叶螨和玉米象等供试生物的活性,结果表明:丁香的正己烷提取物24h和72h对朱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5333和0.5796g/L;苯的提取物24h和72h对朱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4393和1.3537g/L;丁香的正己烷提取物熏蒸处理7d,对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达94.44%。  相似文献   

20.
棕榈油酸甲酯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棕榈油酸甲酯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棕榈油酸甲酯对害螨的生物活性,并采用生化方法对其体内几种酶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棕榈油酸甲酯具有较强的触杀和产卵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5mg/mL时,对朱砂叶螨的雌成螨和卵24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79.82%,76.34%,LC50分别为1.8534mg/mL和2.2136mg/mL;雌成螨24h后产卵抑制率为79.45%,驱避率为95.85%。棕榈油酸甲酯处理朱砂叶螨后,螨体内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被激活,说明棕榈油酸甲酯存在对朱砂叶螨有毒的物质;而乙酰胆碱酯酶、Na+,K+-ATPase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可能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研究表明棕榈油酸甲酯可以有效杀死朱砂叶螨,作为新型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