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正  李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27-2228,2238
鲜食糯玉米杂交育种既要求组合高产、优质,又要求其抗性、生育期等性状符合育种目标。笔者将鲜穗重、干籽粒重、品质评分作为选育鉴定的1级指标;将穗长、穗粗、生育期作为2级指标,并赋予定值;同时在杂交种选育过程中,按田间目测、室内考种、蒸煮品尝、综合决选4步程序进行逐级选择,这不仅强化了选择的目的性,而且提高了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2.
枣树杂交育种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枣树杂交育种工作的因素,提出正确理解、应用杂交育种的概念,创新育种方法,加快育种步伐。  相似文献   

3.
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及种质创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玉米起源于我国,近几年糯玉米育种工作发展迅速。通过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分析,找出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糯玉米育种种质创新的思路:加大收集、发掘地方品种资源;充分利用回交法和二环系法;加强国外优良新种质的引进和利用;理化诱变及基因工程技术与传统选育方法相结合改良创新糯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杂交育种实践6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眸60年(1954~2013)的冬小麦育种实践,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铁律是市场决定生产。从生产实际出发,选育抗旱、高产、多抗的广适性品种,成果颇丰;偏离了育种方向,则徒然而不达。育种工作者要善于捕捉高产育种信息,瞄准前沿;突破性的进展取决于关键遗传资源的发现与创新;对于增产潜力大、缺点较多的关键遗传资源的改良,采取多亲本渐近杂交法较易获得成功;亲本选配要"强×强"组合,关键是创新种质要到位;杂种后代采取旱、水地和高、中肥水交替选择法,是选育抗旱、节水、高产品种的有效途经。从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来看:农林10号(Norin10)可能携带抗旱高产基因,应深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5.
草菇杂交育种及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0个草菇菌株作为亲本,相互交配获得45个杂交菌株,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高产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双亲间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单孢菌株普遍表现为出菇晚,产量低;不论是亲本,单孢蓖株还是杂交 菌株,出菇早的菌株普遍产量较高,出菇晚的产量低,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h04,h32,h33是杂交种。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创新育种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糯玉米(亦称中国糯玉米或蜡质玉米)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上游的滇、黔、川、桂山地及下游的沪与杭嘉湖平原地区。其特有的隐性基因wx控制的遗传功能赋予糯玉米宝贵的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对中国糯玉米种质资源特性、起源、遗传功能、分布及价值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种质利用和创新;促进品种改良和新品种育成。  相似文献   

7.
糯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实践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水稻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同时是单产量相对较高的作物,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步加大了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且通过相关实践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全国的水稻产量,促进了国民经济增值。该文结合米东区水稻种植情况,介绍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技术创新与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9.
作物化学杂交育种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三十多年来,化学杂交剂(CHA)的研究和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作物化学杂交育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本文重点综述了CHA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地论述了作物化学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CHA的种类、最佳施用时期及其作用机理;(2)化学杂交优势(包括F#-1和F#-2代)利用的研究;(3)CHA在作物常规育种及群体改良中的作用;(4)核基因型雄性不育性的化学恢复的可能性和研究现状;(5)作物化学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与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草菇杂交育种及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10个草菇菌株作为亲本 ,相互交配获得 4 5个杂交菌株 .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大多数高产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双亲间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单孢菌株普遍表现为出菇晚、产量低 ;不论是亲本、单孢菌株还是杂交菌株 ,出菇早的菌株普遍产量较高 ,出菇晚的产量低 .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h0 4、h32、h33是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对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理想株型的要求及育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提出了基于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种质创新、种质新类群建立及自交系选育的3种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糯玉米以食用或加工其青果穗为目的,在制订育种目标时须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粒色、熟期和抗病虫性等因素;依据基础材料与育种技术手段的不同,选育自交系方法有5种:自然授粉品种资源选系、优良糯玉米杂交种选系、杂(回)交转育法选系、群体改良选系和新技术选系;在新组合筛选时,需注重果穗外观商品性和口感品质的选择;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拓宽种质资源,加强品质鉴定技术和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糯玉米的起源、分类、品种改良及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玉米亦称蜡质玉米或中国糯玉米,中国是糯玉米世界起源中心.中国的云贵川高地糯玉米遗传多样性分布,沪与杭嘉湖平原的遗传特点是优质早熟,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糯玉米植株高大、产量高.在对中国糯玉米种质研究创新基础上,中国糯玉米杂交化改良得到较大成功,已形成鲜食、淀粉加工和畜牧新型糯质饲料三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鲜食糯玉米单交种"津农糯955"的选育过程,研究了该品种的产量性状、品种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津农糯955具有熟期适中、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作为鲜食及加工保鲜专用糯玉米可以在天津及国内多数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水稻籼粳交育种策略的优化及育种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粳交育种是水稻育种取得突破的基本途径,以培育掺粳籼稻为主题,分析了籼粳交育种的多个育种策略,利用典型粳稻和采用三交(回交)方式是优先可取的方法,但存在工作量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工作量小、能有效缩短育种时间的高效育种策略,即(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的典型粳稻品种F1//具有恢复能力的籼稻品种或恢复系"的育种策略,回顾了籼粳交育种历程及所取得的成效,并对籼粳交育种策略的进一步优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以早熟性为突破口,在育成早熟、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申W13”和“申W22”基础上,选育出早熟、优质鲜食糯玉米单交种“沪玉糯2号”。通过国家东南区试验,该品种熟期比“苏玉糯1号”早6 d,增产11.8%,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优质白糯玉米柳糯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糯9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桂中分院以自选系Lx618—1为母本,Lj2000—2—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白糯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短、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综合抗性较好等优点,一般鲜果穗产量13500.0kg/ha,果穗品质达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二级标准,适宜在广西鲜食糯玉米生产区种植。2009年5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多抗蔬饲兼用型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糯9号是以自选系W15为母本、W35为父本组配成的糯玉米单交种,历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9号高产、优质、多抗,同时还具有较高产的优质青贮用茎秆,可作为蔬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6个试验点,对福州市9个甜、糯玉米参试品种(组合)性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个甜玉米品种(组合)比对照闽甜107均有不同程度减产,糯玉米中燕禾金2000比对照闽玉糯1号增产达极显著,美玉3号、早香糯比对照闽玉糯1号增产但不显著,华玉减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糯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系统地介绍了糯玉米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阐述了国内外糯玉米生产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其综合利用前景,表明在中国发展糯玉米对发展食品加工、淀粉加工及畜牧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