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双低优质油菜既是人民日常生活中食用营养油 ,也是生产高级润滑油和医药、肥料、饲料等工农业的重要优质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油已从食用动物油转向植物油 ,又从食用植物油到双低优质油。推广种植优质油菜 ,改进和提高油菜籽内在品质 ,是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德江县自 1996年示范推广优质油菜以来 ,面积逐年扩大 ,总产稳步增长。1996年推广优质油菜 0 .14万hm2 ,1999年推广面积达到 0 .4 7万hm2 ,单产 10 7.5~ 112 .4kg/ 6 6 7m2 ,一般比前几F年作为我县的当家品种秦油二号增15~ 2 5…  相似文献   

2.
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A3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荣 《种子》2007,26(12):99-100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长期以来,由于推广高芥酸和高硫甙品种,商品品质差,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力,从而影响了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用油脂方面也有了较大转变,由原来(20世纪80年代前)食用动物油脂为主,改为食用植物油脂为主,而且对油脂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菜油占我国食用植物油的55%~60%,是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它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在我国,培育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实现双低油菜产业化是油菜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优质双低油菜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饶勇  肖华贵  陈静 《耕作与栽培》2002,(6):15-15,23
黔油 12号是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自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系SAB 3为母本 ,与双低恢复系双 16 8为父本组配的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 ,在贵州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分别比对照油研 7号增产 13 98% ,14 6 5 % ,于 1999年 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大田生产中 ,单产 2 70 0kg/hm2 左右 ,最高单产 370 0kg/hm2 左右 ,品质双低 ,抗 (耐 )病力强 ,适应性广。为加快推广应用 ,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 ,进行了系列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 材料和方法表 1 在相同施肥条件下 ,密度设计水平处 理密度(万株 //6…  相似文献   

4.
如皋地处长江中下游,属高沙土农业大市,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在品种上存在产量不稳、品质欠优的状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低芥酸优质油菜品种要求也越来越高,寻求更多适合我市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成为当务之急.1999年我市分别引进6个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以原生产当家品种秦油2号为对照,比较了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全市油菜品种更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小麦面积的大力压缩,油菜已成为溧阳市夏熟优势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2.67万hm2左右,是全省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20世纪80年代因推广优质油菜成效显著而获得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已跨入全国油菜生产百强县(市)行列.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1999年开始,溧阳市依托江苏正昌集团正昌油厂,积极开展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化经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2001年和2002年,溧阳市在宁杭公路和新常溧公路沿线建立了0.67万hm2优质油菜示范基地,依托正昌油厂消化吸收优质油菜籽1万t,不仅基地农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也为今后溧阳市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贵友 《耕作与栽培》2002,(2):64-64,F003
油菜是遵义的主要经济作物 ,商品性强 ,经济价值高 ,是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项目 ,也是全市出口创汇的一大支柱产业。常年产量占贵州省的三分之一 ,是贵州省的主产区 ,也是全国重点产区。1 油菜生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194 9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 1.15万hm2 ,油菜籽总产量只有 0 .6万t。解放后 ,各级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大力发展油菜生产 ,使全市油菜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油菜生产获得持续发展。到 2 0 0 0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 13.0 6万hm2 ,油菜籽总产量达到 …  相似文献   

7.
1铜仁地区“双低”优质油菜生产的现状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气候属温暖温润的中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在139--I6.2℃,年降水量1100~1372mm,无霜期为275~285d,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适宜于油菜的生长发育,是全省油菜生产的重要产区之一c油菜是铜仁地区主要油料作物,同时也是种植面积大,覆盖面宽,受益面广的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5万hm2(公顷)左右,平均单产约90kg/667m2,总产6.1万t左右,产值约13亿元。我区油菜品种以甘蓝型油菜为主,白菜、芥菜型仅少量栽培。优质油菜品种从80年代初开始引进,最先引…  相似文献   

8.
双低优质油菜在印江已推广多年 ,累计推广面积有 2万hm2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以前推广的品种多为常规品种 ,如推广面积较大的有中油 119、中双四号等 ,由于种植年限和品种本身的特性等原因 ,其产量均没有杂交油菜高。为了进一步发挥印江优质油菜的生产优势 ,在省油科所的安排下 ,特进行本试验 ,以培养接班品种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油研七号、油研九号、油 157。后两品种为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出的黄籽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2 试验设计和方法选择三农户肥力均匀一致的田块 3块 ,每块面积 6 6 …  相似文献   

9.
双低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甙 )是油菜的发展方向 ,也是我省“九五”农业十大工程之一。油研 8号油菜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育成的集优质丰产于一身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1 品种特性1.1 生育期适中。油研 8号种植前茬是中粳水稻 ,于9月 19日播种 ,11月 3日移栽 ,抽薹期 2月 2 1日 ,初花期 3月 14日 ,盛花期 3月 2 0日 ,终花期 4月 15日 ,成熟期 5月 2 5日 ,全生育期 2 4 6 d,与本地种植的秦油2号、汇油 50基本一致 ,利于茬口安排。1.2 增产潜力大。 1997年至 1998年度南通市种子公司组织油菜品比试验 ,参试的 4个点 (…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优质杂交油菜增产潜力 ,探索超高模式化栽培技术路子。根据“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技术实施领导小组的安排 ,我县特实施了优质杂交油菜单产超2 50kg/ 6 6 7m2 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应用 ,以指导我县及全省同类地区的油菜丰产栽培。1 材料和方法试验研究供试品种为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由遵义县种子公司提供 )。试验地点安排在遵义县三岔镇柏香村台村民组金付强农户责任田 ,田名“土地房” ,面积 10 0 0 .5m2 ,前作水稻 ,肥力中上等 ,常年水稻产量 6 50kg/ 6 6 7m2左右 ,当地海拔 90…  相似文献   

11.
未来油菜品质改良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加拿大的Steefansson和波兰的Krzymanski分别发现低芥酸基因资源Lioh和低硫甙基因资源Bronowski以后,加拿大首先利用这两个种质资源与常规品种杂交,于1964年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低芥酸油菜新品种"Oro",1974年育成了第一个双低油菜新品种"Tower",并将具有双低品质的油菜定名为"Canola".自此,全世界的油菜育种家开始了双低油菜育种,并育成了一大批优质高产的油菜新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菜籽油的营养品质、加工特性以及工业用途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在双低育种、高油酸育种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育成了一批优质、高产的品种.但在营养品质的进一步改良、不同加工特性品种的选育、工业用途品种的选育方面还处在初步阶段.菜籽油是世界五大植物油之一,位于棕榈、大豆和向日葵之后.随着WTO的加入,我国油菜要跻身于国际市场之中,改良品质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2003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湖南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种中丰产性、品质、抗性、安全性完美结合的优异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3.
李大雄  饶勇 《种子》1997,(2):36-38
黔油双低一号是我所参加“七五”、“八五”科技攻关育成的优质油菜品种,于199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1992年~1994年进行了中间试验,截止1995年底累计推广4万余公顷。通过实验总结出了一套双低油菜保优繁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菜薹型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选择 在当前生产中推广的几个"双低"油菜品种中,以浙双72最佳,其次可选择浙双6号、沪油15等.这几个品种菜薹品质好,油菜籽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15.
大竹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以稻、油两熟制为主要模式,常年种植中稻48.6万亩,油菜18万亩。县农技站采用优质稻、油无公害生产标准化技术,推广种植“两高双低”油菜川油蓉油系列品种28.6万亩,平均亩产油菜籽140千克,总产油菜籽39985.6吨,比全县大田生产油菜亩增产54—90千克,其中,渝黄1号黄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21661亩,平均亩产148千克,总产3206吨,比大田普通油菜亩增产58千克,单产提高64%,总产增值379.4万元;推广种植优质水稻12.1万亩,在大旱之年仍获得丰收,平均亩产555.4千克,每亩增产54.4千克,总产增值948.84万元。现将优质稻、油无公害生产标准化新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之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沙县总耕地面积 3.6万hm2 ,其中稻田 1.1万hm2 ,稻田耕作制度主体为稻油两熟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 1.0 7~ 1.13万hm2 ,总产油菜籽 2万t左右 ,“八五”期间平均单产 119.4kg/6 6 7m2 ,自 1993年秋种以来 ,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持续稳定地逐年递增。 1996年秋种起 ,金沙县承担“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以下简称优质油菜高产攻关工程 )每年0 .6 7万hm2 优质油菜示范及试验与应用子项课题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按省项目领导小组总体方案要求 ,县项目领导组、技术组认真组织实施 ,经项目区乡 (镇 )积…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品种"黔油双低2号"品质保优控制技术规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黔油双低 2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 1982年用 Oro×安徽大花籽 (白菜型油菜 )的早熟优株选系作母本 ,以“双低”品种 Altex作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一个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品种 ,于 1995年 7月通过贵州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它具有商品菜籽芥酸≤ 5% ,硫甙≤ 4 0μmol/ g(芥酸简称芥 ,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或硫 ,上下同 ) ;油质优良 ,符合出口规定标准 ;油饼无毒 ,可作为畜禽饲料蛋白质源“以饼代粮”,并且早熟耐瘠、高产稳产和出油率高 ,深受省内外油菜主产区生产者欢迎的特点。迄今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已达 7万多公顷 ,在局部地区已取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双低油菜产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双低油菜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油菜面积700—750万公顷,占世界油菜播种面积的26%左右。油菜籽总产1100万吨,占世界油菜籽总产的28%左右。  相似文献   

19.
王碧英 《种子》2003,(5):121-122
杂选一号是贵州省种子总站选育的甘兰蓝型双低两系杂交油菜种 ,该品种属半冬性、抗寒、抗倒、抗菌核病较强的品种 ,在我市历经了试验示范到大面积生产推广 ,表现生育期适中 ,苗期和薹期长势较强 ,植株硬健 ,冬前易搭成丰产苗架 ,中上等水平 ,一般 6 6 7m2 产 15 0~ 180 kg。据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测试 :芥酸含量 1%、硫甙含量 35 μmol,含油量 4 0 .7%~4 1.6 % ,是近年我市推广的主要双低油菜品种。为满足生产用种的需要 ,我校在市种子公司的安排下 ,承担了 1999~ 2 0 0 0年度杂选一号制种的部分任务 ,现将制种情况总结如下。1 确保…  相似文献   

20.
高油份高蛋白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716AB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才富 《种子》2003,(3):79-80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 ,年种植面积上亿亩 ,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油菜生产 ,进而影响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和广大人民食用植物油的水平。育成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新的不育系将为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新的基础。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双低油菜品种选育和普及推广双低油菜品种的国家 ,育成的品种芥酸含量小于1% ,硫苷小于 30 μmol/ g·饼 ,含油量在 4 2 %以上 ,因而其生产的商品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尤其是菜籽的含油率高而倍受油脂加工部门的青睐。我国加入 WTO后 ,面临着国际油菜籽的竞争。育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