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参碱防治荒漠草地蝗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参碱(Matrine)是由苦参的根、茎、叶和果实提取制成,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制剂。试验设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和4.5%氯氰菊酯乳油2个试验组,每试验组分3个剂量:1%苦参碱225、300和450mL/hm2;4.5%氯氰菊酯450、600和750 mL/hm2,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3个剂量的1%苦参碱对防治荒漠草原蝗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450 mL/hm2的1%苦参碱与常用农药4.5%氯氰菊酯450和600mL/hm22个剂量的防治效果无差异,因苦参碱为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荒漠草原蝗虫时可选择使用,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2.
2013年6~7月,惠州鸡蛋花苗圃感染了黄锈病,发病率为93.33%,平均病情指数70.01;用0.140 6g/(10m2)粉锈宁WP对锈病不同梯度病情指数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防治效果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96.93%);用等比系列剂量进行防治试验,用几率值法的计算步骤求得ED50=0.511(g),其95%可信限为0.240~0.627g,毒力回归方程为y=5.512 9+1.757 9 x,据此,模拟了不同病情和不同防效的适宜用药量。  相似文献   

3.
绿缰菌复合油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技术。试验设试验药品2.5%绿僵菌复合油剂(cl Bioc)和对照药品4.5%氯氰菊酯乳油2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分3个剂量水平,即:450、600、750 mL/hm2。试验结果表明: 绿僵菌3个剂量水平对防治草原蝗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因绿僵菌3个剂量水平与氯氰菊酯450 mL/hm2在防治草原蝗虫时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在虫口密度较低时可选择绿僵菌450和600 mL/hm2的剂量水平进行防治。绿僵菌750 mL/hm2剂量水平与对照药品氯氰菊酯的中等剂量水平(600 mL/hm2)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草原蝗虫密度较高时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24种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10种对白刺古毒蛾(Orgyia antiqua)具有优良防效的杀虫剂,即类产碱SC、10%天罗地网EC、25%黑光灯EC、4.5%氯氰菊酯EC、草毒蛾SC、2.5%敌杀死EC、3%金永安EC、5%速杀星EC、1.8%阿维菌素EC和10%金大地WP,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类产碱SC、草毒蛾SC、1.8%阿维菌素EC具有低毒、高效、持效期长等特点,可作为古毒蛾防治首选杀虫剂使用。10%天罗地网EC、25%黑光灯EC、4.5%氯氰菊酯EC、2.5%敌杀死EC、3%金永安EC、5%速杀星EC、10%金大地WP具有防效快特点,可与类产碱SC、草毒蛾SC、1.8%阿维菌素EC在古毒蛾暴发年份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大草原是新疆的老蝗区之一,今年发生了大面积蝗灾,我站积极推广4‰锐劲特超微乳油大面积飞机防治蝗虫,并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索低成本农药,我站进行了飞机喷洒5%锐劲特悬乳剂防治草地蝗虫试验,通过试验认为5%锐劲特可以大面积飞机防治草地蝗虫,同时较4‰锐劲特成本低,防治效果完全可以达到4‰锐劲特防治草地蝗虫所具有的防效高、持效长、安全性好的效果,适合在我区使用.  相似文献   

6.
2种混配除草剂对防除狼毒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甲磺隆与阔叶净2种除草剂按不同比例混配,以2,4-D丁酯和清水分别为对照,进行2年防除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磺隆∶阔叶净=1∶1(用药量0.159 6 g/m2)防除草地狼毒效果最好,防效达97.5%,但对禾本科和阔叶草的影响较大;甲磺隆∶阔叶净=2∶1(用药量0.05985 g/m2)对禾本科和阔叶草的影响最小,没有负作用,同时它对狼毒的防除效果也比较好,防效可达90%,能有效抑制草地狼毒群落,在生产防治上应选用甲磺隆∶阔叶净=2∶1(用药量0.059 85 g/m2)进行推广防除草地狼毒。  相似文献   

7.
类产碱防治草原毛虫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类产碱药物防治草原毛虫,试验结果表明:类产碱生防剂以20mL/667m^2防治草原毛虫,平均防治效果为96.72%,对照药品4.5%高效氯氰菊酯以20mL/667m^2、25mL/667m^2防治草原毛虫,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5.71%和95.64%。不同处理间防治效果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均能达到省颁验收标准,因此,类产碱以20mL/667m^2剂量可在我省草原毛虫大面积防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5种杀虫剂进行了白刺夜蛾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450 mL/hm2、25%氧乐氰600 mL/hm2、40%氧化乐果600 mL/hm2、35%增效辛灭600 mL/hm2喷雾防治白刺夜蛾,喷药48 h的校正防效在92.41%~95.99%,均高于25%杀虫皇。可在荒漠草原白刺夜蛾的防治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13~2017年用植物源农药印楝素、苦参碱、生物制剂阿维·苏云金杆菌和化学农药啶虫脒、高氯·马、高效氯氰菊酯对海河平原区苜蓿蓟马、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比较。通过对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的分析,植物源农药印楝素和苦参碱对两类害虫的防效低于高效氯氰菊酯,与啶虫脒防效相当,且高于高氯·马和阿维·苏云金杆菌,可在早期防治中代替啶虫脒等化学农药在生产中应用。印楝素在1. 50~2. 25L/hm~2用药量范围内,随用药量的增加防效提高。苦参碱在1. 80~2. 70L/hm~2用药量范围内,1. 8L/hm~2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用印楝素、黑克和虫毙净3种药剂进行超低量喷雾防治草原蝗虫的药效试验,筛选出了药品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使用剂量150 ml/hm2校正防效为86.9%;20%黑克使用剂量300 ml/mm2校正防效为91.14%;4.5%虫毙净使用剂量300ml/hm2校正防校88.59%,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对草地蝗虫种群密度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1%苦参碱225mL/hm^2,300mL/hm^2、450mL/hm^2,4.5%氯氰菊酯450mL/hm^2、600mL/hm^2、750mL/hm^2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苦参碱3个浓度对防治草原蝗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最低为83.51%,最高可达98.35%。其中:1%苦参碱450mL/hm^2,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达到了4.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因苦参碱是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易于就地取材,节约开支,使用经济等优点,在防治草原蝗虫时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青海省草原虫害防治效果,特用杀确爽(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进行草原蝗虫防治药效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杀确爽(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用量分别为300 mL/hm2、375 mL/hm2、450 mL/hm2,防治草原蝗虫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7.76%、96.32%、97.03%.对照药品与参试药品各处理间防治效果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饵剂混配卡死克毒饵的治蝗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贵强  张卓然 《草地学报》1995,3(2):164-170
在内蒙古用微孢子虫饵剂混配卡死克毒饵制成复合型毒饵防治草原蝗虫试验,结果表明以微孢子虫饵剂与卡死克毒饵1∶1及1∶3(W/W)混配使用的两个处理区,毒饵撒施后12天,亚洲小车蝗虫口减退率分别达89.3%和91.4%,调查施饵后35天的防效仍可达80.2%和84.1%。蝗虫混合种群在防后25天对微孢子虫病感染率调查结果,1∶1与1∶3处理区的混合种群感染率分别为10%和11%。  相似文献   

14.
应用48%百草敌水剂和2,4-D丁酯2种除草剂及它们的混合使用对草地戟叶酸模Rheum hastatus进行防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在戟叶酸模盛花期应用48%百草敌水剂剂量为0.33-1.00 mL/m2喷雾,对戟叶酸模的防效可达到85.3%-90.2%,而48%百草敌水剂和2,4-D丁酯混用对戟叶酸模的防效与单独使用48%百草敌水剂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发现:2013年7~8月份山西省阳高县草地蝗虫混合种群密度为7.6923~7.6941/m2,山地灌丛类草地和山地草原类草地虫口密度差异不显著,︳t︳=0.0049﹤t0.05;采用频数分布χ2拟合检验法研究证实:山地灌丛类草地蝗虫混合种群为核心分布型,山地草原类草地为随机分布型;在蝗虫种类组成、虫龄、虫态及主要行为习性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环境异质性及资源配置的差异性是形成两大类草地蝗虫混合种群分布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0%保桑灵EC田间防效和对家蚕安全间隔期试验,得出40%保桑灵EC对桑园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桑尺蠖的防效较佳,宜在低龄盛期防治,推荐使用浓度1000倍,同时得出40%保桑灵EC对家蚕安全间隔期为15天。  相似文献   

17.
多种药剂防治苜蓿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多种药剂进行防治苜蓿蓟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15%菜盛和生物农药0.1%中农1号对苜蓿蓟马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10 d调查,4.5%高效氯氰菊酯、15%菜盛和0.1%中农1号的防效分别达到92.3%,91.0%和85.4%.  相似文献   

18.
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田间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种剂型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防治草原蝗虫效果试验表明:绿僵菌饵剂手撒后,祁连山痴蝗Bryodema qilianshanenensis等几种蝗虫的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大田样筐取样调查显示:7 d的平均虫口密度由52.3头/m2降至17.6头/m2,防效66.5%,12 d的平均虫口密度降至11.8头/m2,防效76.7%;在绿僵菌油剂中,按1:1:3的比例加入绿百克和0号柴油,静电超低容量喷洒于蝗虫暴发区后,其防效较绿僵菌饵剂有所提高,大田样筐取样调查显示:7 d平均虫口密度由39.1头/m2降至9.4头/m2,防效75.8%,12 d的平均虫口密度降至5.6头/m2,防效84.6%;蝗虫感病试验观察发现:施药后3~4 d出现感病死虫,此时的虫态多为4~5龄若虫,成虫的死亡出现在施药后25 d;2种试验剂型的持续控制效果较好,施药后37 d收集僵虫时,成虫仍在陆续死亡;绿僵菌对其他草地昆虫无害,无二次中毒,不污染环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田间药剂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药剂示范区1.8%阿维菌素EC和25%得奇EC防治白刺灰钝额斑螟的效果良好,平均校正防效为97.16%和92.74%。草毒蛾SC和类产碱SC对白刺灰钝额斑螟的防治效果较差,平均校正防效为69.87%和49.11%。因此,1.8%阿维菌素EC、25%得奇EC可作为防治白刺灰钝额斑螟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20.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交替防治及不同比例混合防治桑椹菌核病,试验表明,70%甲基托布津和50%腐霉利交替和混合使用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95.00%以上,且各药剂处理区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70%甲基托布津和50%腐霉利按1:3比例混合使用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7.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