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80头猪在育肥期内(体重为35~90kg)饲喂1.6kg金枪鱼油(不饲喂金枪油为对照),屠宰后用其肩肉和背膘的瘦肉制作腊肉、中国式香肠和维也纳香肠。金枪鱼油在猪育肥期内从最初到最后一直地被饲喂。由于金枪鱼油的供给,所有的肉制品显著地增加了n-3脂肪酸的含量,特别是长链n-3脂肪酸。中国式香肠的硫代巴比妥酸值高,这几乎是金枪鱼油的供给而提高的。而饲喂金枪鱼油期间没有系统的影响。总之,调查的任何饲喂金枪鱼油的模式都会增加n-3脂肪酸的含量,但是由于储藏期间容易发生酸败,生产干香肠应该给予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脂奶粉在不同贮存温度下的脂肪氧化行为。[方法]选用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全脂奶粉脂肪氧化的影响,并分别对脂肪氧化程度和脂肪氧化速率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当保存温度在30~40℃时,脂肪氧化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当温度为50℃时,脂肪氧化随时间的变化同时符合一级和零级反应动力学,但是零级反应动力学更准确。全脂奶粉脂肪氧化一级反应动力学的活化能Ea为29.81 kJ/mol。[结论]利用脂肪氧化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30~50℃任意温度下的全脂奶粉脂肪氧化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3×5的两因子试验设计,研究油脂种类为猪油、菜籽油、混合油和配合饲料水分含量为10%、12%、14%、16%、18%对脂质酸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水分在10%~16%范围内提高,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显著增大(P<0.01);水分为10%和12%时的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极显著地高于其余各水分组(P<0.01);添加菜籽油组饲料的FFA、POV和TBA均显著高于混合油和猪油组(P<0.05)。  相似文献   

4.
纪晓玲  白明生  石新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38-15839
[目的]分析四合木链格孢发酵产物的脂肪酸组分。[方法]对四合木链格孢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提取分离发酵产物中的脂肪酸,甲酯化处理后,利用GC-MS技术分别检测四合木链格孢发酵液和菌丝体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发酵液中检测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3.04%,主要为油酸28.41%,亚油酸24.17%,亚麻酸3.85%,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为26.19%,其次为硬脂酸5.15%。菌丝体检测出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4.30%,主要为油酸30.87%,亚油酸31.57%,亚麻酸7.51%;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为16.85%,其次为硬脂酸5.76%。[结论]对四合木链格孢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能产生多种脂肪酸,可以开发作为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脂肪酸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饲料博览》2014,(2):38-38
试验选取羔羊32只,并饲喂含有棕榈油(对照组;棕榈油32 g·kg-1TMR)、全亚麻籽(+FS;亚麻籽85 g·kg-1TMR)和单独或混合添加槲皮素(+QCT,添加棕榈油34 g·kg-1和槲皮素2 g·kg-1TMR;+FS+QCT,添加亚麻籽85 g·kg-1和槲皮素2 g·kg-1TMR)的全混合日粮(TMR)。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对羊肉脂质过氧物无显著影响。槲皮素组的鲜肉冷藏7 d后,其氧类固醇显著降低(P0.05),但熟肉曝光储藏后对其挥发性脂类衍生物无显著影响(P0.05)。感官评价表明,亚麻籽对肉的香味有不利影响,这可能与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有关,槲皮素可能会降低羊肉的嫩度。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择 1 68只 1日龄ArborAcres商品肉公雏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42只并平均分养在 3层育雏笼中 ,研究不同阶段添加维生素E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0~ 3周龄日粮及 4~ 6周龄日粮中分别添加 2 0 / 2 0 ,2 0 0 / 2 0 ,2 0 / 2 0 0和 2 0 0 / 2 0 0mg/kg的维生素E。结果表明 ,肉鸡前期日粮中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有利于其生长 ,但对肌肉的滴水损失及存放期间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水平无显著影响。而在后期料 ,尤其是在整个饲养期间的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维生素E能显著改善滴水损失和延长鸡肉的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7.
常温下MAP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核桃的科学贮藏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甘肃成县产核桃为试材,将带壳核桃分别放入30μm的紫色PVC袋、白色PVC袋和普通40μm聚乙烯塑料袋中进行自发气调贮藏,研究常温贮藏180 d期间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变化。[结果]贮藏30 d时,PVC袋中的O2含量最低,CO2含量最高。贮藏期间,核桃的总脂肪含量、碘价均下降,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均升高。30μm紫色PVC袋可以较好地抑制总脂肪降解。贮藏180 d时,30μm紫色PVC袋贮藏的核桃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均低于30μm白色PVC袋和40μm聚乙烯塑料袋,碘价则高于后2种袋。[结论]MAP可以较好地抑制核桃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核桃的品质,其中30μm紫色PVC袋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温度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陇核3号'核桃在O±1℃、5±1℃、室温(20~30℃)贮藏期间核桃的脂肪酸氧化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能较好的抑制核桃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核桃的贮藏品质,其中0℃贮藏的效果最好,但与5℃低温在贮藏180 d期间总体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3种饲料对杜长大猪肉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饲料对杜长大(DLY)猪进行饲养试验,样品1用微生物活菌组合发酵猪饲料饲养,样品2和样品3分别由另外2种饲料饲养,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色谱法对3种猪肉样品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样品1中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样品2、样品3高12.66%、28.74%;样品1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样品2、样品3高14.52%、25.86%;样品1中的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样品2、样品3高11.09%、31.33%;样品1中的风味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样品2、样品3高12.04%、4.01%;样品1中的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样品2、样品3高11.12%、27.45%;样品1中的含硫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样品2、样品3高8.11%、135.29%;样品1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57.20%;样品1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为40.10%。试验结果可为饲料生产与猪肉生产企业提供品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艳露  周婵  夏黎  刘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06-11709
介绍了国内外在水稻植株厌氧降解过程中脂肪酸类物质微生物互养氧化降解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脂肪酸差异的有机猪肉溯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猪肉的真假鉴别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利用脂肪酸作为表征因子,对有机猪肉的真实性进行溯源识别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了有机和普通猪肉中21种脂肪酸.样品用氯乙酰-甲醇甲酯化,正己烷提取,CP7420毛细管柱(100 m×O.25 mm,0.25 μm)分离,高纯氮作载气;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1种脂肪酸含量中,C12:0、C15:0、C16:0、C16:1、C18:2n6t、C18:2n6c、C18:3(n3)、C20:1、C21:0、C20:3(n6)、C22:0、C20:5(n3)、C24:0、C24:1、C22:6(n3)有显著差异;利用SPS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建立了有机猪肉溯源识别模型,作判别分析和交叉验证,有机猪肉的正确判别率达到了100%;同时利用Origin软件作有机和普通猪肉PCA图.结果表明有机猪肉能够有效溯源识别.  相似文献   

12.
为找到对猪肉脂肪氧化和色泽变化影响较小的光源及光照度范围,为冷却肉的合理贮存、流通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在(4±2)℃和(9±1)℃贮存条件下,采用避光、白炽灯和日光灯,进行了不同光源照明实验,并在(4±2)℃、日光灯照明贮存条件下,60~2 000 lx光照度范围内设置6种处理,进行了不同光照度实验。结果表明:在(4±2)℃温度下贮存时,不同光源各处理TBA(硫代巴比妥酸)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红度值a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白炽灯照射下a值最低。说明光源种类对猪肉脂肪氧化程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光照加快了猪肉的变色速度,故在此温度下贮存应采用日光灯照明。(9±1)℃时,白炽灯和日光灯照射条件下,肉样TBA值和a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光照使肉样色泽变差,而且明显加快了其脂肪氧化速度,日光灯照射下尤为明显。猪肉在此温度条件下贮存,应采用白炽灯照明。(4±2)℃日光灯照明贮存条件下,在光照度<750 lx时,各处理间TBA、a值和高铁型肌红蛋白质量分数w(MMb)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猪肉脂肪氧化和色泽变化的影响较小,故在猪肉的流通过程中应采用<750 lx的光源照明。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种鸡种蛋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影响。选用27周龄体重相近爱拔益加(AA)肉种鸡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产蛋率达5%时开始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对照组80%、70%、50%,各组每日投料量及饲粮中粗蛋白质、氨基酸等其他营养水平均相同,40周龄结束试验,测定种蛋中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5周龄时50%限饲组蛋黄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80%、70%限饲组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70%、50%限饲组蛋黄中苏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限饲组蛋黄中总游离氨基酸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限饲组对蛋清中必需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70%、50%限饲组蛋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35周龄时50%限饲组蛋黄中必需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40周龄肉种鸡70%、50%能量限饲组必需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35周龄时,肉种鸡能量限饲可提高种蛋中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40周龄时不宜过度能量限饲。  相似文献   

14.
用2只装有瘤胃瘘管和皱胃瘘管的本地健康空怀母山羊做自身对照试验,禁食24h后,在试验1期从瘤胃瘘管分4次分别输注乙酸,丙酸、丁酸和生理盐水,试验2期从皱胃瘘管重复上述操作。每次都从颈静脉套管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表明,输注挥发性脂肪酸(VFA)可提高山羊血浆胃动素水平,瘤胃内输注乙酸、丙酸、丁酸后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皱胃内输注丙酸或丁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武穴市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的磷脂脂肪酸(PLFA)提取方法加以改进,分别通过设置不同甲醇萃取时间、不同土壤样品量梯度以及不同正己烷溶解量梯度以确定磷脂脂肪酸提取过程中的甲醇萃取效率、最适土样量和最适溶解量。试验发现,甲醇开始萃取得到的待测样品即为目标样品,用于PLFA提取的武穴典型农田土壤最适提取量为2g,用250μL正己烷溶解的待测样品经检测能够得到有效完整的磷脂脂肪酸数据。为验证改进后的磷脂脂肪酸提取方法的效果,进一步分析了武穴地区种植不同农作物(一季稻、双季稻和油菜)的农田土壤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能够反映武穴地区典型农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6.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幼鳝(Monopterus alba)对必需脂肪酸(EFA)的最适营养需求量.实验在室外池塘小体积网箱中进行.根据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L9(33) ,制作9组实验饲料进行生长比较试验.野生幼鳝[体重(37.88±1.5) g,体长(34.5±2.0) cm]经驯化至正常摄食后,经过40 d的饲养,结果得到最大体重生长率60.51%和最大体长生长率10.15%.进一步分析表明,幼鳝对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C22:6n-3)(1∶ 1)适宜需求量分别为1.33%、0.57%和0.24%,其中C18:2n-6/ C18:3n-3、C18:2n-6/ C22:6n-3的最佳比例分别为2.34和11.08,黄鳝的必需脂肪酸主要为n-6系列C18:2n-6.此外,幼鳝的体重生长和体长生长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C20:5n-3和 C22:6n-3对体重生长影响作用要大于C18:3n-3,而C18:3n-3对体长生长的影响作用则大于C20:5n-3和 C22:6n-3.研究同时表明,黄鳝对更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5n-3和 C22:6n-3)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它在饲料中的超量添加对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幼鳝(Monopterus alba)对必需脂肪酸(EFA)的最适营养需求量.实验在室外池塘小体积网箱中进行.根据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L9(33) ,制作9组实验饲料进行生长比较试验.野生幼鳝[体重(37.88±1.5) g,体长(34.5±2.0) cm]经驯化至正常摄食后,经过40 d的饲养,结果得到最大体重生长率60.51%和最大体长生长率10.15%.进一步分析表明,幼鳝对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C22:6n-3)(1∶ 1)适宜需求量分别为1.33%、0.57%和0.24%,其中C18:2n-6/ C18:3n-3、C18:2n-6/ C22:6n-3的最佳比例分别为2.34和11.08,黄鳝的必需脂肪酸主要为n-6系列C18:2n-6.此外,幼鳝的体重生长和体长生长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C20:5n-3和 C22:6n-3对体重生长影响作用要大于C18:3n-3,而C18:3n-3对体长生长的影响作用则大于C20:5n-3和 C22:6n-3.研究同时表明,黄鳝对更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5n-3和 C22:6n-3)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它在饲料中的超量添加对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广东湛江海域8种野生鲾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先用2%对甲苯磺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中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8种鲾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3.10%~51.58%、11.64%~21.79%、27.68%~45.26%。结论 8种鲾科鱼肌肉中均含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丰富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真胃左方变位对奶牛的影响,将9只健康山羊随机分为3组,利用手术的方法制作真胃左方变位动物模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瘤胃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VFA s)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表明:真胃变位可导致瘤胃内容物乙酸/丙酸的比率升高,变位越严重,其比率越高。随真胃变位时间的延长,血清胃泌素的含量逐渐增加,变位7 d后出现显著增加;胃泌素含量的增幅与真胃变位的程度有关,髋关节水平线处变位高于腹底部变位,真胃变位高于空白对照山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采用GC-MS分别对中国对虾肉和对虾头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对虾肉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3.69%;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67%;多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的52.53%。虾头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11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63%;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2.82%;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脂肪酸的44.58%。虾肉和虾头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是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亚油酸。中国对虾肉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15.40%,DHA高达14.90%,而对虾头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也高达5.48%,DHA达8.73%;中国对虾肉中的∑PUFA n-3与∑PUFA n-6的比值为1.58,对虾头中的∑PUFA n-3与∑PUFA n-6比值为0.66,均大大高于推荐的∑PUFA n-3与∑PUFA n-6日常膳食比值。无论是中国对虾肉还是对虾头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