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21只初生至90日龄内蒙古细毛羊哺乳期羔羊进行了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目的是确定蛋白质的需要量,试验结果,内蒙古细毛羊哺乳期羔羊粗蛋白质需要量(CPR):Ⅰ期,初生~23日龄全哺乳期,CPR(克/日/只)=0.24W 0.72W~(0.75)W 294.50W~(-0.0621)×LWG 5.53;Ⅱ期,24~90日龄补饲期,CPR(克/日/只)=0.31W 1.55W~(0.855) 381.10W~(-0.0621)×LWG 7.17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初生至90d 龄的内蒙古细毛羊哺乳期羔羊,采用消化代谢试验,饲养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和气体能量代谢试验,分全哺乳期(Ⅰ期)和补饲期(Ⅱ期)进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其代谢能(MER)、粗蛋白质(CPR)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R)需要量计算公式。试验Ⅰ期和Ⅱ期羔羊总能代谢率分别为0.94和0.68;生长代谢能转变为生长净能的效率分别是0.708、0.667;总食入氮的利用率为0.610和0.471。就母乳中能量和蛋白质而言,不能满足20d 龄羔羊的需要,为保证羔羊正常生长发育,应不晚于20d 龄补饲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3.
1 试验材料与方法:试畜为0—90日龄内蒙古细毛羊哺乳期羔羊。羊群产羔后,从中选出21只初生重相同,健康状况良好的羔羊,分期分组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羔羊初生—90日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2.1.1 羔羊机体蛋白质含量由比较屠宰试验测出羔羊机体蛋白质含量列于表1。表1 羔羊机体蛋白质含量项目日龄初生90日龄一组二组三组羔羊活重(lg)4.2819.1514.3512.83机体总蛋白质(g)2243.796224.034808.704238.64单位体重蛋白质含量(g/kg)174.61156.13164.52165.27  由表1可知,随着羔羊体重的增长,机体蛋…  相似文献   

4.
大尾寒羊哺乳羔羊能量代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等方法,研究大尾寒羊哺乳羔羊的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试验证明,羔羊对母乳的能量消化率为95.5%,能量代谢率(ME/GE)为94.6%,羔羊对本试验日粮能量消化率,少量补饲期为80.9%,大量补饲期为73.7%,全哺乳期羔羊每千克活体增重所需净能为6027KJ,补饲期平均为7949KJ/kgLWG,羔羊全哺乳期,少量补饲期,大量补饲期生产代谢能转化效率(Kpf)分别为0.708,0.53和0.29,代谢能需要量为:全哺乳期(0~23d) MER=475W^0.75 1.41NEg(或8.5△W);少量补饲期(23-55d)MER=475W^0.75 1.89NEg(或15.0△W);大量补饲期(55—80d)MER=475W^0.75 3.45NEg(或27.4△W);MER,NEg:KJ;△W;g。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确定内蒙古细毛羊妊娠后期(90—150天)母羊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选34只妊娠后期内蒙古细毛羊,按相似配对原则随机分为三组,供给不同的能量、蛋白质水平(低、中、高)。经饲养、消化代谢及屠宰试验测定出不同营养水平下羔羊初生重、试验期母体增重及胎产物、母体蛋白质和能量的沉积量并计算出饲料利用率。另外,每隔20天每组选三只羊采血,分析血液中血清总蛋白和血糖含量。最后根据上述指标综合评价营养水平对母羊的满足程度,用回归析因方法计算出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公式如下:MER-117.2W(0.75) 0.1338×10~(2.995 1.149lgx) {627.7(单羔) 697.4(双羔)}CPR=0.8818W 5.562×10~(0.0984 1.171lgx) {85.39(单羔) 67.84(双羔)} 式中:MER、CPR分别表示代谢能(千克/日/只)和粗蛋白质(克/日/只)的需要量。 W为母羊体重(kg),x为羔羊初生重(kg)  相似文献   

6.
百日龄羔羊肉生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羔羊生长发育规律和代谢特点 ,提出了百日龄羔羊生产技术 ,对 2 1 0只东北细毛羊和 30只寒杂(东北细毛羊×小尾寒羊 )羔羊 ,采取 45日龄断奶 ,全舍饲强度育肥 5 5d ,1 0 0日龄屠宰 ;对 2 0只 4月龄断奶的东北细毛羔羊 ,采取放牧加补饲法育肥 ,1 0月龄屠宰。比较了上述 3组的育肥性能、屠宰成绩、肉质分析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百日龄羔羊的育肥性能、屠宰成绩、肉质分析及经济效益均好于放牧加补饲育肥的 1 0月龄羔羊 ,而寒杂羔羊又优于东北细毛羔羊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湖羊公羔为试验对象,探究早期断奶补饲和育肥前、后期饲粮NDF水平对羔羊生长发育和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计算试验因素间的叠加效应,筛选出最佳的组合饲养方式。【方法】选取体重[ (8.26±2.14) kg]、日龄[(20±2) d]接近的健康湖羊公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只;饲粮NDF水平设置:育肥前期低(33%)高(38%)水平,育肥后期低(28%)高(33%)水平。4组处理分别为:早期断奶+育肥前低NDF饲粮+育肥后低NDF饲粮(EW-LL);早期断奶+育肥前期低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LH);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高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HH);随母哺乳+育肥期前高NDF饲粮+育肥期后期高NDF饲粮(ER-HH)。早期断奶羔羊在20日龄由随母哺乳逐渐过渡到饲喂代乳粉,同时补饲开食料,所有试验羔羊育肥周期为61-180日龄。试验期160 d。测定羔羊不同阶段体重和采食量,在羔羊2、4、6月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1)4组羔羊全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除46—65日龄,其余各阶段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早期断奶羔羊21—65日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随母哺乳羔羊(P<0.05),早期断奶组中,育肥前后期均采食低NDF水平饲粮的羔羊121—180日龄时颗粒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早期断奶组羔羊哺乳期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能氮利用率低于随母哺乳组。进入育肥期后,消化代谢能力优势转移,育肥前期低NDF组羔羊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叠加效应分析EW-LL组全期日增重增效最高,但早期断奶和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这两种饲喂方式的叠加效果为-50.57%。【结论】从整个育肥周期来看,早期断奶补饲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育肥前期低NDF水平饲粮育肥效果相比高NDF水平效果较差;而育肥后期试验羔羊饲粮相同时,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的羔羊增重效果优于饲喂高NDF饲粮的羔羊。综合羔羊整个饲养阶段生长和消化代谢情况分析,饲养效果明显的4组顺序为EW-LL>EW-LH=EW-HH>ER-HH。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组合为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33%+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28%。  相似文献   

8.
选用18只青山羊泌乳母羊及其羔羊随机分成3组,分别按推荐量的120%,100%和80%供给代谢能(ME),进行前后两期共70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证明:(1)在本试验3个能量水平下,青山羊泌乳母羊在整个泌乳期内体重无明显变化(P>0.5),母羊泌乳量受日粮ME 水平的影响,一定范围内,提高日粮 ME 水平可增加泌乳量。(2)青山羊母羊的平均泌乳量为575±74gFCM/只天,某日或整个泌乳期的泌乳量可用下式预测:Y= dx(Y:泌乳量,g/d;x:日龄)。(3)要保证母羊较高的泌乳量和羔羊最大日增重,理想的日粮 ME 水平分别为前期10680kJ/kgDM 和后期9372kJ/kgDM。(4)母羊 ME 水平不同可明显影响羔羊日增重和断奶体重;双羔中任一羔羊在哺乳期内的日增重(△W)可根据母羊泌乳量(M)用下式估计:△W(g/d)=16.962+0.0712·M(g/d)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中型"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结合生长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绝食代谢试验对舍饲东北细毛羊进行生长期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特点及需要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为RCP=10.21+0.18△W/(0.49+0.11△W);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为RDCP=6.4+0.11△W(/0.49+0.11△W);生长期代谢能需要量为MER=271KJ·W-0.75+NEg/Kpf。式中:△W为日增重(g),W0.75为代谢体重(kg);NEg增重净能;Kpf为增重代谢能转化为增重净能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母羊产前产后不同补饲方式对羔羊生长和母羊体重的影响。选择怀孕母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栏,每栏5只。试验1组日补饲混合精料400 g,试验2组在1组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照组按常规方式饲养。结果表明,试验1组与试验2组羔羊初生体重、60日龄断奶重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哺乳60 d后,试验2组母羊失重和失重率低于对照组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湖羊母羊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补料有提高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的趋势;泌乳期母羊在补饲精料补充料的同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一定程度减少哺乳期失重率,加快泌乳母羊产后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高压快速氨化系统制备氨化稻草,研究了羊草和氨化稻草的不同混合比例对羔羊采食量、日增重的影响,试验选用16只4月龄断奶公羔(萨福克×东北半细毛羊、特克塞尔×东北半细毛羊各8只)进行育肥,随机分成4组(各处理组间品种相同,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羊草组最高,与25%氨化稻草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延边半细毛羊在枯草期生长速度减慢、被毛品质下降、易染病等问题、本试验采用6月龄延边半细毛羊12只,进行铜需要量的研究。试验分3个组进行,Ⅰ组为基础日粮组(含铜1.5ppm),作对照;Ⅱ、Ⅲ组分别加硫酸铜,使日粮含铜6 ppm 和12ppm。试验期为3个月。主要对采食量、体增重、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酶(CPL)活性、铜吸收率、肝铜、毛铜及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延边半细毛羊铜需要量应定为12ppm,并推荐 CPL 活性为反映体内铜状况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的生长状况、生长规律及饲养模式,以86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 3种典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其初生体质量、1~6月龄的体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进行生长曲线模型的建立及拟合,并进行模型选择及生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种模型的曲线拟合度R2均在0.99以上,其中Gompertz模型拟合出的成熟体质量为39.11 kg,较Logistic模型高16.43%,较Von Bertalanffy模型低10.85%;拐点体质量为14.58 kg,分别较Logistic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低13.15%、9.60%;拐点日龄为91 d,最大日增质量达495 g,明显高于Logistic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通过对3种模型拟合参数进一步对比分析,并结合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的实际生长情况,可知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其羔羊在3月龄时出现生长拐点,日增质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试验在吉林省长岭县羊草放牧草地进行,选择体重、年龄相当的1岁东北细毛羊及其羔羊,1岁东×小F1代及杂交羔羊,共12只绵羊。采用灰色系统中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羊草草原放牧绵羊日增重的气象限制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草原放牧绵羊体重呈单峰值曲线,峰值在1月,在其生长的4~12月为增重期,而减重期为1~3月,这种现象具有鲜明的农牧结合特色。东×小F1杂交绵羊在其增重期内日增重始终高于东北细毛羊,差异显著(P<0.05);在其减重期,杂交绵羊的减重也略高于东北细毛羊。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影响羊草草原放牧绵羊日增重的主要气象因素排序是:降水>温度>日照>湿度>气压>风速,其中降水量和温度是影响放牧绵羊日增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系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与比较屠宰试验三种方法对14只231—500日龄白来航产蛋母鸡进行试验,测得一些基本数据,供制定产蛋母鸡的饲养标准草案,并据以对1978年江苏家禽科学研究所等拟定《我国鸡的饲养标准草案》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试验数据求出一项新公式,可用以推算每只产蛋鸡每日代谢能的总需要量(MET)。该公式如下:MET=145千卡×W0.75公斤+EW(克)×2.157千卡.(W=体重,EW=每鸡每日产蛋平均重).应用此新公式推算结果与用拜叶尔里(Byerly)1941公式和埃尔威恩格(Elwinger)1979公式推算结果很接近。此外根据本试验数据和参考某些作者的数据提出为产蛋鸡制定能量饲养标准和评定产蛋鸡饲料的能量价值,只需用代谢能,不必用氨校正代谢能(ME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30d关中奶山羊羔羊对能量的营养需要,为建立和完善关中奶山羊饲养标准提供基础参数。【方法】选择1日龄关中奶山羊羔羊64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每只为1个重复,按照"人工哺乳鲜奶+自由采食补饲料"的培育方案进行饲养试验。准确测定羔羊的日空腹体质量、能量摄入量和日增质量,构建64只羔羊在1~30d代谢体质量、日增质量和能量摄入量数据库,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能量需要量与代谢体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建立了1~30d羔羊对消化能、代谢能营养需要的回归方程。依据建立的回归方程提出了不同体质量(4,6,8kg)关中奶山羊羔羊在不同日增质量(0,0.10,0.15,0.20kg/d)条件下的能量需要量推荐标准。【结论】1~30d关中奶山羊羔羊的维持能量需要较大,而生长能量需要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甘南牧区具有羊肉生产的基本条件,以藏羊为母本,边区来斯特为父本进行经济杂交,其F_1繁活率接近藏羊,断奶活重、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1),6月龄可获得14.7千克羔羊胴体,生产性能提高16%,每只羔羊增加收入27.75元,提高47.41%,节省饲草250~300千克。因此,在本试验范围内,边来×藏羊是肥羔生产的最佳杂交组合。最适配种时间为11月上中旬,屠宰期以6月龄断奶期最好。“人工隐睾”和“畜大壮”增肉剂在试验期内比对照组增加活重6.77%和6.27%(P<0.01)。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183.58±7.89 kg的6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生长牛,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了7~10月龄生长牛的能量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日粮的能量对对7~10月龄生长牛能量的平均消化率(DE/GE)为64.12%,总能代谢率(ME/GE)和消化能代谢率(ME/DE)分别为54.20%和84.53%。生长牛在7~10月龄时的维持的净能需要为359.39 KJ/KgW0.75.d,增重的净能需要为16940 KJ/kg。试牛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总需要量的计算为:DER=616.18W0.75 33810△W;MER=520.87W0.75 28580△W;NER=359.39W0.75 16940△W。式中:DER,MER,NER:KJ/d.头;W0.75:代谢体重,kg;△W:日增重,kg/d  相似文献   

19.
李芳芳  侯生珍  王志有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32-15733,15736
[目的]对青海高寒草地放牧藏羊妊娠期和哺乳期进行补饲试验。[方法]通过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对青海高寒草地放牧母羊在妊娠期和哺乳期进行补饲效果研究。[结果]与传统游牧养殖方式组相比,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产羔率显著提高,为98%;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4月龄羔羊成活率高于传统游牧养殖方式组。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初生重和2月龄日增重与传统游牧养殖方式组差异极显著(P<0.01)。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母羊分娩后体重和断奶体重比对照组大,而断奶失重比对照组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对高寒放牧藏母羊在关键繁殖期进行补饲,能有效促进高原畜牧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4种饲养方式对4—8月龄波&#215;黑杂交F1代羯羊作生长曲线绘制试验。试验羊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试验期120d。通过各期绝对增重、各期平均日增重等指标绘制生长曲线,试验结果如下:波&#215;黑杂交羯羊4~6月龄期间平均日增重逐渐上升,6—8月龄期间平均日增重逐渐下降,在6月龄时出现拐点,各组生长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