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勐 《海鲜世界》2003,(5):4-12
卷贝是非洲坦干占克湖的美丽小鱼.对空贝壳有强烈的占有欲,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空贝壳做自己的居室,用口衔来沙子将贝壳整个埋起来.只露出一个入口。通常活动半径就是以贝壳为中心15—25厘米的范围别看它们身长只有4-6厘米.但个性却相当强悍、同种间为了争夺领地会争斗不休。甚至比它大的六间幼鱼都会被赶的满缸乱飞。  相似文献   

2.
锚头蚤和锚头蚤的危害提到锚头蚤对水产工作者说来是大家所熟知的,它属于甲壳动物的桡足类,雌虫寄生在鱼的体表(有时也寄生在口腔和鳃弓上),由于它头部的形状很象轮船上的铁锚,因此得名,又因它寄生到鱼体以后,它的分枝的头部深藏在鱼的肌肉组织里,细长的  相似文献   

3.
卵圆鞭毛虫病是养殖鱼类常见的寄生虫病。病原体靠吸附器侵入寄生组织,危害寄主。它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的鳃瓣,偶尔也在皮肤上出现。一般寄生在皮肤尚不造成鱼体死亡,若大量寄生在鳃部则易造成鱼体呼吸障碍死亡。该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给养殖生产者带来极大经济损失。本文初步探讨了治疗该病的方法以供参考。1病原体卵圆鞭毛虫病病原体为植物性淀粉卵甲藻。寄生在鱼体上的时期叫营养体,呈球形、卵圆形或梨形,直径为ZO~70urn。胞质中有许多淀粉粒,胞核一般不易看清。虫体外围细胞膜明显,一端有几条细长的假报状突起,为固着细胞器…  相似文献   

4.
随着耕海牧渔浪潮兴起,海水养殖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海上运输工具——船的数量也相继增多,而大部分养殖用木船防蛆蛀就成了木船维护中的突出问题。在高发区,船下海后用不了一年半载便会被蛀成百孔千疮,造成船破闸漏的严重后果,对沿海渔民危害极大。 船蛆,是贝壳类软体动物,两片很小的贝壳特化在“头部”,形成钻叶状,只要它的头部左右摇摆就能将木材钻成规则的圆洞。随着虫体的长大,圆洞孔径也不断加大,从木材外表观察孔径只有针眼大小,但里面却象蜂窝状。船蛆种类很多,大小不一,繁殖力很强,盛夏随  相似文献   

5.
对网笼养殖的栉孔扇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数量进行了研究,发现9~11月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湿重分别为1.47、0.49和2.09g,与上壳重的比值分别为28.16%、10.24%和31.29%。通过在栉孔扇贝上壳添加上壳干重0.5、1、2和3倍重的水泥,用以模拟附着在扇贝壳上的污损生物,设不添加水泥的对照组,对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扇贝壳长、闭壳肌和剩余软体组织的特定增长率及存活率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贝壳上的污损生物的重量没有影响扇贝的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6.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7.
1997年5~7月份,我区宿州市朱仙庄镇及怀远县双桥镇,池塘养蟹大面积发生蟹病,并有不同程度的死亡。病蟹急躁,但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甚至停食;病蟹背部、额部、步足及鳃上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体表污物较多;有的钻入泥洞,有的上岸而不愿人水;病情严重的因大量污物附着无法脱壳而死亡。发现病情后,我站技术人员立即奔赴池塘,进行实地观察并取样,确定是河蟹纤毛虫病。河蟹纤毛虫病是池塘养蟹的主要疾病,是由原生动物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所致,造成大量原生动物寄生的主要原因是清塘不彻底、不经常换水、水质过…  相似文献   

8.
贝币史考     
当你漫步在海滩上、小河旁,经常可以拾到闪闪发光、晶莹可爱的贝壳。小贩们用它粘成虫鸟、烟灰缸、台灯来叫卖;工厂还把它制成贝雕、屏风等精美的工艺品。贝壳不但有装饰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发现它具有越来越多的用途。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磷酸钙,粉碎之后可用作农田肥料、畜禽饲料以及建筑材料,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值值。但是,人们是否知道,在人类的古代社会,许多地方都曾以它作为价值的代表——货币,而成为千人瞩目、万人景仰的财富的象征呢。  相似文献   

9.
贝壳紫菜单孢子和叶状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家海 《水产学报》1996,20(2):132-138
贝壳紫菜的叶状体是由丝状体直接产生的。通过试验,笔者发现贝壳紫菜生活史中虽没有壳孢子,但存在着单孢子。由单孢子萌发发生的叶状体在形态上与由丝状体直接发育而来的叶状体相似,而前者的生长速度较后者快。经Wittmann氏染色法染色,1-3细胞期的单孢子幼叶状体的细胞间不存在胞间联系。本种的单孢子囊仅出现在叶状体成熟阶段,在幼苗期未发现有单孢子放散。由于在贝壳紫菜的生活史中存在果孢子和单孢子而没有壳孢子  相似文献   

10.
鲍自古就冠以“八珍”之首,不仅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而且享有药用保健等多种用途,它的贝壳“石决明”是研制清肝明目类成药的传统药材。又因其自然资源量低而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而鲍鱼苗种也享有海中“软黄金”之美誉。  相似文献   

11.
紫菜人工育苗有三种方式,即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自由丝状体直接采苗、体细胞有苗。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是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据笔者实践,并结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教训,简述对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的几点看法。1影响贝壳丝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光照、营养盐比重、pH值等。在生产管理中必须随时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使之符合藻丝各生长阶段的要求1.1温度的控制9月份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白露”降温季节池内水温低于22.5℃时苗易早熟,并自然放散,出现“跑苗”现象,影响了采苗生产。1993年我市采苗单位就遇到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文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中  李复雪 《水产学报》1988,12(3):251-258
本文采用透光法鉴定文蛤的年龄.当贝壳在光透射下,条纹清晰显出。贝壳的亮带形成是在5月至10月,暗带则在10月至翌年的5月间形成。不同年龄组的亮带和暗带形成的时间没有差别。通过贝壳的亮、暗分界线,可以判断文蛤的年龄。  相似文献   

13.
《淡水渔业》1974,(10):22-24
锚头鳋病由锚头鳋侵入鱼体而引起。雌虫寄生在鱼的体表,有时也寄生在口腔和鳃弓上,它除了用钻进到鱼体组织里的口器吸取寄主血液外,同时由于寄生而造成伤口,给细菌和霉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使寄生部位出现发炎、红肿、溃烂。对夏花到冬片阶段的鱼种危害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14.
单殖吸虫是体型较小的寄生虫。其种类很多,除少数种类营腔寄生(口腔、鼻腔、膀胱)以外,绝大多数寄生在鱼类的体表、鳍条和鳃上。单殖吸虫的幼虫发育,不需经过变态和无性繁殖,也没有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成虫。由于单殖吸虫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用它的附着器官(钩子和铗子等)钩住鳃丝,破坏鳃组织,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  相似文献   

15.
池蝶蚌是目前世界上培育淡水优质珍珠的首选蚌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在全国首次引种成功。通过近几年的驯养、繁育和育珠性能研究,证实了池蝶蚌育珠性能优于我国的三角帆蚌,它具有壳宽大、个体重、外套膜和贝壳珍珠层厚、晶杆粗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是一种小型的杂食性淡水鱼类,在全国各个水系皆有分布。在养蚌水域里,不仅与珠蚌争食,消耗水体溶氧,而且它的这种必须通过受精卵寄生于贝类鳃瓣上繁衍后代的繁殖习性,大大影响了蚌体的呼吸,导致蚌体体质下降,极易间接引发或加重蚌病,甚至直接造成珠蚌死亡,严重影响育珠生产。2001年4~9月份,对来自金华、兰溪等区市蚌病门诊病例257个,其中对14个有鱼卵寄生的100多只病蚌样品进行解剖化验。从病例统计结果显示:4~9月是的繁殖季节。因此,珍珠蚌的整个生长期几乎都会受鱼卵寄生,其中5~7月为高峰期。通过解剖…  相似文献   

17.
紫菜丝状体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本淑 《齐鲁渔业》2002,19(2):17-17
紫菜丝状体的生长基质是各种贝壳,但以文蛤壳较好。贝壳使用前应洗刷干净,剔去残留的闭壳肌,以免影响水质。 丝状体常见病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由病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如黄斑病、泥红病;一类是培养条件不适造成的病害,不具传染性,如乙型泥红病;再是丝状体贝壳在培养过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1974,(3):10-11
锚头鳋又叫铁锚虫,属于甲壳动物的挠足类。雌虫寄生在鱼的体表,有时也寄生在口腔和鳃弓上,它除了用钻进到鱼体组织里的口器吸取寄主血液外,同时由于寄生而造成伤口,给细菌和霉菌的侵袭创造了良好条件,使寄生基部发炎红肿溃烂。特别是夏花到冬片阶段,染此病后不仅影响鱼的生长,且因游泳,吃力以致虚弱力竭而死。  相似文献   

19.
周毅 《水产学报》2002,26(1):21-27
对四十里湾养殖海区一些双壳贝类和藻类收获时的化学组成和有机净生产量进行了分析,不同双壳贝类软体有机碳含量差别不大,而N含量差异较大,栉孔扇贝软体N含量最高(12.36%),而牡蛎,毛坩相对较低(8%-9%),贻贝和菲律宾蛤仔贝壳N含量最高,为0.55%和0.56%,而栉孔扇贝壳则较低(0.1%),且贝壳,C,N,P在扇贝C,N,P总含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7.5%和6.9%,海带和石莼元素组成说明海区营养元素N的不足,海带的不同部位N含量差别很大,且在不同海区有较大变化,贻贝贝壳C,H,N和P含量在整个贻贝中占有相对大的比例,分别为30.4%,30.2%,31.8%,29.6%,菲律宾蛤仔,长牡蛎和中国蛤蜊等贝类贝壳中这些元素的相对含量也较高,布扇贝贝壳却较低,四十里湾海区每年因贝类和藻类的养殖,海区将至少减少850tN和78tP,其中贝壳的营养损失占据着相当比例,在海水交换受到一定限制,营养不很丰富,海区,养殖生物收获本身也会对海区的营养状况产生影响,根据贝壳N,P的含量,笔者认为在营养不很丰富的沿岸海区,贻贝,牡蛎最好不养或尽可能少养。  相似文献   

20.
锚头鳋属于寄生桡足类,对鱼类的危害性很大。常见的锚头鳋有多态锚头鳋、鲤鱼锚头鳋、草鱼锚头鳋和四球锚头鳋四种。锚头鳋在当年幼鱼或成鱼体上都能寄生,它是以头部钻入寄主的肌肉或鳞片下,胸腹则裸露于寄主体外,在锚头鳋寄生的部位,肉眼可见针状的病原体。如果锚头在鱼体长时间寄生后,虫体表面常有原生动物及藻类附生,肉眼观察好像一束灰色的棉絮。被锚头鳋寄生的鱼,发病期表现为急躁不安,食欲减退,继而逐渐消瘦,游动迟缓,直至死亡。鱼体上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