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叶霉病在番茄主产地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温室大棚春提早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番茄叶霉病发病后蔓延迅速,在短期内即可暴发流行,对温室大棚番茄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一、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毛。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叶片自下而上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嫩茎或果柄染病,症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灰霉病已上升为日光温室番茄的主要病害,流行年份发病率可达45%以上,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我们对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一、症状表现受病原物侵染后,番茄叶、茎、枝、花和果实均可发病,以果实发病最重。苗期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黄褐色。成株期主要危害花器和未成熟果实,造成落果、烂果。叶片上初见浅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上有浅轮纹并引起腐烂。染病的花瓣、花蕊形成褐色腐烂。果实被害,近果蒂、果柄或果脐处首先显现病状,病部变软、萎蔫,病部果面呈灰白色水渍…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晚疫病又叫番茄疫病,是棚室越冬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可毁种绝收。1.症状识别。叶、茎、果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叶部受害一般先从中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以后逐渐向上部叶片和果实蔓延,初期为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病健交界处无明显界限。空气潮湿时易发生,并且病斑会迅速扩展,叶背病斑边缘可见一层白色霉层。空气干燥时病斑绿  相似文献   

4.
灰霉病是近几年来大棚番茄的一种主要病害,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花、果、叶、茎均可受害,尤以青果受害最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为害症状幼苗受害,先在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渍状病斑,腐烂后干枯,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病重时扩展到幼茎上致幼苗猝倒死亡。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其次是叶片。  相似文献   

5.
番茄早疫病也称轮纹病,叶、茎、果实均可发病,但以叶片受害为主,在生长期各阶段都可发生,但多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植株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果实多在绿果期之前受害,因此造成产量下降,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6.
实际生产中,温室番茄果实产量是由各果穗产量构成的,并由分配到各果穗中的干物质量来决定的,分析各果穗的干物质生产规律有助于了解整株果实生产的动态。本试验采用了果穗和果穗下的三片叶及对应的茎作为一个源库生长单位的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越冬温室番茄果实干物质生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定植三个月之内几乎呈直线增加,达到3.3,之后随打叶和叶片生长维持在2.6左右;植株干物质累积明显地分为缓慢积累阶段和快速积累阶段,生长202d后,干物质累积达到1.6kg/m2;植株座果后,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到果实的比例占到70%;源库生长单位的果实所分配到的干物质为98%-48%,随着果穗数从下而上的不断增加,在前七穗果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每产生一穗果实,各生长单位往果实的干物质分配就下降6%左右,这与果穗的库强有关,随着成熟果实的采收,干物质在新果穗的分配比例增加;除第一生长单位外,其余生长单位内茎、叶分配比均为3:7。  相似文献   

7.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叶斑病,是番茄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的主要病害(我省多发生于保护地番茄)。此病主要为害番茄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柄、茎、花和果实。初发病多在叶背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淡黄色斑,正面褪绿。叶背病部有浅白色霉层,随病情发展呈棕褐色霉层。病斑多时连成片,叶片  相似文献   

8.
番茄灰霉病是全国各地大棚温室栽培番茄全年极易发生的病害之一,为害严重,造成烂果。常年减产20%-30%,严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毁棚。 症状: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多  相似文献   

9.
灰霉病是近几年来大棚番茄的一种主要病害,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花、果、叶、茎均可受害,尤以青果受害最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为害症状幼苗受害,先在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渍状病斑,腐烂后干枯,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病重时扩展到幼茎上致幼苗猝倒死亡。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其  相似文献   

10.
大棚番茄养分吸收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对氮、磷、钾和钙、镁营养元素的吸收贯穿于整个生育时期。其体内的累积量,全生长期以钾为最多,其趋势是K>N>Ca>P、Mg;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容量,在全生育期有两个高峰,即盛花期和盛果—果膨大期;但各元素的吸收强度以盛果—果膨大期较小,此期为营养最大效率期;营养元素在番茄体内的分布比例,在果实膨大期前是叶>茎>根,进入膨大期后,吸收的N、P、K转移果实中,其分布是果>叶>茎>根,而Ca、Mg的分布是叶>果>茎>根。  相似文献   

11.
番茄叶霉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 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相似文献   

12.
<正>番茄果实膨大期如遇高温干旱,土壤缺水,常常给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当白天温度高于35℃,或40℃高温持续4小时,夜间温度高于20℃,因果实和叶片在高温和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快,部分组织温度骤然升高,就会对茎、叶、花、果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3.
番茄果实膨大期如遇高温干旱,土壤缺水,常常给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当白天温度高于35℃.或40℃高温持续4小时,夜间温度高于20℃,因果实和叶片在高温和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快,部分组织温度骤然升高,就会对茎、叶、花、果造成伤害。叶片受害,初期叶片褪绿或叶缘呈漂白状,后变黄色,轻者叶缘呈烧伤状,重者整个叶片呈漂白状,后致叶缘枯焦,黄化枯死。  相似文献   

14.
正番茄晚疫病又叫番茄疫病,是棚室越冬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常造成叶片干枯、死株、烂果,甚至毁棚,给菜农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1症状识别叶、茎、果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叶部受害一般先从中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以后逐渐向上部叶片和果实蔓延,初期为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病健交界处无明显界限。空气潮湿时易发生,并且病斑会迅速扩  相似文献   

15.
番茄果实膨大期如遇高温干旱,土壤缺水,常常给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当白天温度高于35℃,或40℃高温持续4小时,夜间温度高于20℃,因果实和叶片在高温和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快,部分组织温度骤然升高,就会对茎、叶、花、果造成伤害。叶片受害,初期叶片褪绿或叶缘呈漂白状,后变黄色,轻者叶缘呈烧伤状,重者整个叶片呈漂白状,后致叶缘枯焦,黄化枯死。当出现35℃的高温时开花、结果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一、番茄灰霉病1.症状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浸状。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  相似文献   

17.
<正>1、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实,叶片和茎亦可受害。患部呈现水渍状或黄褐色湿腐状,表面长满灰色至灰褐色浓密霉层。病菌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适温(20℃左右)、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1)注意选育抗耐病高产良种;(2)清洁田园,摘除病老叶,妥善处理,切勿随意丢弃;(3)防止番茄沾花传病。在沾花时,在番茄灵或2,4-D中加入0.1%的40%  相似文献   

18.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北方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番茄危害较重。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严重发病的大棚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达60%以上,常导致提早拉秧,造成严重损失。1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华、果实等。叶片染病,最初在叶背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绿色或浅黄色斑点,接着病斑上产生灰尘渐转为灰紫色至黑褐色的霉层,叶正面成淡黄色,边缘不明显,病斑扩大常以叶脉为界,成不规则形色斑。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  相似文献   

19.
1 病害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相似文献   

20.
一、番茄叶霉病防治技术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果、花。叶片被害时叶背面出现不规划或椭圆形淡黄或淡绿色的褪绿斑,初生白色霉层,后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叶片正面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而死亡。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果实染病,从蒂部向四周扩展,果面形成黑色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2.防治方法:合理安排轮作。安排与瓜类或其他蔬菜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