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漳平水仙茶饼属青茶类的紧压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在国内属首创,它采摘水仙品种,按照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成茶的品质特征在于形状呈正方形,色泽青褐间密黄或乌褐间金黄,香气清幽似兰或桂花,馥郁持久,滋味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经久耐泡,汤色金黄或橙黄,叶底完整嫩匀亮、红边鲜明等特点。漳平水仙茶饼品质优异,特征明显,颇具个性魅力。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加工过程的定型与烘焙技术有密切关系。漳平水仙茶饼一九九五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2.
漳平水仙茶饼造型包装材料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平水仙茶饼制作工艺流程为鲜叶→晒青→晾青→做青(摇青与晾青交替)→杀青→揉捻→造型(含造型与定型)→烘焙.造型过程中木模压制造型、白纸定型是漳平水仙茶饼的特有工序,其方法是将适量的揉捻叶放入边长约4.5厘米的木模,套入木槌舂紧,然后一手压紧木槌,另一手将木模沿木槌往上取出,最后用24开的毛边白纸将茶块包实.  相似文献   

3.
漳平水仙茶饼是漳平市"一市一品"优势特色产品.文章介绍了漳平水仙茶饼制作技术及品质特征,并针对目前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为漳平水仙茶饼产业化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漳平水仙茶饼属乌龙茶类的紧压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在国内属首创。它采自水仙品种,加工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成茶的品质特征在于形状呈正方形,色泽青褐间蜜黄或乌褐间金黄,香气清幽似兰或桂花,馥郁持久,滋味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经久耐泡,汤色金黄或橙黄明亮,叶底完整黄嫩匀亮、红边鲜明等特点。漳平水仙茶饼品质优异,特征明显,颇具个性魅力。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加工过程的定型与烘焙技术有密切关系。漳平水仙茶饼199…  相似文献   

5.
漳平水仙茶饼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平水仙茶饼又名“纸包茶”,原产于清平双洋镇中村村。解放前仅有双洋镇中村村及南洋乡北寨、梧溪等地少量生产,年产量不到1吨,由于水仙茶饼品质独特,且携带方便,在闽西、闽南、厦门及广东一带已负盛名,至今年产量已达200吨,销区发展到港、澳、日本等地区。自1981年起,漳平水仙茶饼先后6次获得福建省毛茶优质奖,1995年被评为福建省名茶,并选送参加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评展,获得金奖。漳平水仙茶饼,外形呈小方块,边长约为5×5cm,厚1cm左右,形似方饼,干色乌揭,油润,干香纯正。内质香气高爽,具花香且香型优雅,滋味醇正且味中…  相似文献   

6.
漳平水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前体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沸乙醇法提取漳平水仙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再经双相酶解法释放香气物质,经标准质谱图库检索、标准样品质谱图对照和保留时间比较等方法,鉴定出漳平水仙茶中主要含有青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等6种糖苷类香气前体。实验测定了整个加工过程中12个工序的茶样的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结果表明,漳平水仙茶春茶和秋茶各加工工序茶样含有相同种类的糖苷类香气前体,但各组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秋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含量明显较春茶的高;晾青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较鲜叶有显著增加,摇青工序使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发生变化,说明摇青叶在做青过程中存在着糖苷合成与酶解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漳平水仙茶饼品质特征及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仙茶饼系乌龙茶紧压茶,源自漳平市双洋镇中村村,创制于民国初期(约1934年),属历史名茶。水仙茶饼的制作综合了闽北与闽南乌龙茶的初制技术,主要特点是晒青较重,做青前期阶段使用水筛摇青,做青后期阶段使用摇青机摇青,前后各两次,炒青后采用木模压制造型、白纸定型是特有的工序,再经精细的烘焙,便形成了其独特的优异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漳平水仙茶的种类,以金花菌发酵兰花香型漳平水仙茶,分析了金花菌发酵对兰花香型漳平水仙茶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兰花香型漳平水仙茶经金花菌发酵后,其水浸出物、没食子酸和4种简单儿茶素(GC、EGC、C和EC)等含量极显著性增加(p<0.01),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4种酯型儿茶素(...  相似文献   

9.
漳平水仙茶饼创制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久负盛名,品质优良。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仙茶饼多次在名茶评比中获得各种殊荣,1986年获福建省名茶称号,此后多次连获福建省名茶称号,1993年第二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获金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10.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漳平水仙茶制作涉及千家万户,作者长期在漳平市南洋镇、双洋镇、永福镇等主产区指导水仙茶加工生产,并且自己有茶山茶厂,亲自参与漳平水仙加工生产,对漳平水仙茶加工工艺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当前漳平水仙茶加工各道工序存在问题有着较深的了解,本文采用列表式全面总结分析漳平茶农茶厂在漳平水仙茶加工制作工艺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不良影响和改进措施,供广大漳平水仙茶农和茶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离纯化白背天葵多酚,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比较了8种大孔树脂对白背天葵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能力,优选出D101为最适宜纯化白背天葵多酚的树脂,并对其分离纯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DPPH和ABTS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D101树脂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浓度1 mg/mL、pH 3.1、上样液流速2 ...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酶法制备玉米多孔淀粉,以玉米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吸附茶多酚,研究玉米多孔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吸附条件。探讨了吸附热力学规律,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拟合并绘制等温吸附线,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R2>0.99)。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线计算微分吸附热,吸附热符合氢键键能范围,通过测定该复合物对DPPH与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见复合物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多孔淀粉复合后的茶多酚自氧化速度显著减慢。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溶剂法、乳剂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并对茶多酚改性技术发展与脂溶性茶多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武夷水仙茶叶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剂法提取武夷水仙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7、pH 9、提取温度60℃,在该条件下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提取率为93.61%....  相似文献   

15.
建立并优化猴耳环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对其组分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以猴耳环多酚粗提物为原料,以吸附及解吸附效果筛选了最优大孔树脂,再以吸附、解吸附和纯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工艺参数对AB-8树脂纯化多酚的影响,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法进行多酚组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优选A...  相似文献   

16.
简述近年关于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主要茶类特征成分抗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其异同点,讨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开发茶类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提取和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束鲁燕  汤一 《茶叶》2009,35(2):74-7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及儿茶素单体分离提纯研究进展,对不同技术手段之特点及其先进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这一研究领域之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与绿原酸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研究茶叶与金银花中主要药效成分茶多酚和绿原酸生物活性的差异,应用过氧化值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分别比较茶多酚和绿原酸的抗氧化性、自由基清除能力、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6周的观测期内,浓度为100βµg/g和200βµg/g的茶多酚可将猪油的POV抑制在10βmeq/kg范围内,且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这与81%绿原酸有相似结果;20%绿原酸、81%绿原酸、95%茶多酚对DPPH和·O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7、1β432、65、135、52βmg/L和1β908βmg/L;95%茶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00βμg/g和250βμg/g,81%绿原酸和20%绿原酸相应值分别为500βμg/g、500βμg/g和500βμg/g、1β000βμg/g;研究结论为茶多酚(95%)在抗氧化性、清除DPPH能力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方面都要强于绿原酸(81%),在清除·OH能力上要弱于绿原酸,在食品、药品行业中茶多酚有望比绿原酸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马铃薯皮中的总黄酮,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黄酮类物质的吸附及解吸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洗脱过程中,调节pH值为6左右,温度为30℃左右,振荡4 h后静置24 h,并采用浓度为70%乙醇作为洗脱液,即能获得最佳工艺;采用20 g聚酰胺树脂装层析柱的动态洗脱过程中,径高比为2.0/10.0(cm/cm),以70%乙醇作为洗脱液,即能获得动态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或nCoV的迅速传播,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严格的预防和隔离措施.这个新的单链RNA冠状病毒通过唾液和鼻腔分泌物传播.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数日益增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权紧急使用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疗,但至今仍然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获批准用于治疗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