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荔枝干颗粒重与果肉水分活度、微生物等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未分级预处理的荔枝干不同颗粒贮藏期各项指标的相关性,、为制定荔枝干贮藏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贮藏5个月、干制前没有分级预处理的荔枝干为原料,对荔枝干颗粒重与果肉水分活度、菌落总数、霉菌数等指标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未分级预处理的荔枝干不同组间颗粒重与果肉水分活度关系显著、而同一组内荔枝干颗粒重与水分活度关系不显著;颗粒重与果肉水分含量线性关系不显著,与菌落总数、霉菌数之间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物性仪测定鱿鱼片不同含水量的质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物性仪对鱿鱼片的质构进行分析,结合感官评定,探讨在不同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下鱿鱼片物性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水分含量10%~40%和水分活度0.45~0.85的范围内,随着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降低,鱿鱼片的硬度、胶着性、恢复性和咀嚼度不断增加;弹性有所降低;而内聚性变化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中温度变化的差异对葡萄果实内与制干相关的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太阳直接晒干、大棚膜覆盖和遮阳网覆盖三种制干方式,分别测定制干环境温度、葡萄果实重量、水分活度及色差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采用阳光直接暴晒和大棚膜覆盖温度变化规律相似,明显高于遮阳网覆盖下制干环境的温度;阳光直接暴晒、大棚膜覆盖处理下葡萄失水速率、水分活度、可溶性固形物及葡萄成干的速度,明显快于遮阳网覆盖的葡萄果实的变化速率;直接晒干和大棚膜覆盖处理方式的葡萄干颜色为黄色,遮阳网处理的葡萄干的颜色为绿色;不同制干方式对葡萄干的部分营养指标有影响.[结论]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中的温度具有较大差异,当制干目的以黄色葡萄干为主时应采用大棚膜覆盖的方式制干.  相似文献   

4.
通常所提荔枝干粗多糖溶液中混有大量色素,在纯化过程中需要过氧化氢清除溶液中的色素。研究比较了不同过氧化氢浓度处理后荔枝干多糖溶液的色泽、多糖含量及活性的变化,从而筛选出适宜于荔枝干多糖除色的过氧化氢最佳浓度。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终浓度为3%时,荔枝干多糖溶液色泽呈现乳白色且多糖损失率控制在20%以内,而处理后多糖对DPPH和ATBS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不明显。综合比较后该浓度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过氧化氢浓度。  相似文献   

5.
温度是影响水芹采后贮藏期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水芹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品质变化规律,包括呼吸强度、褐变程度、色素变化、过氧化进程,并建立水芹在4~25℃下褐变度变化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水芹品质的影响大于贮藏时间,10℃以下贮藏有利于水芹品质的保持,呼吸作用较弱,褐变程度较低,过氧化产物少,叶绿素的降解速度相对较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水芹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褐变度有极显著的影响,对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水芹褐变度变化建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SL=ln(B/B_0)/1.18×10~6exp(-3.81×10~4/RT),该模型可以大致预测在4~25℃之间的水芹货架寿命,相对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工艺金华火腿肌肉水分活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华火腿肌肉水分活度变化与原料腿型、肌肉部位和腌制用盐量的关系,为确定不同规格原料腿的加工安全性和制订现代化工艺金华火腿原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代化工艺加工金华火腿,测定了不同原料腿型、肌肉部位和腌制用盐量的肌肉水分活度。【结果】金华火腿肌肉水分活度随加工进程呈现规律性降低,盐渍期间浅层肌肉水分活度下降迅速,加工后期变缓,而股二头肌的水分活度在整个加工期间相对匀速下降,最终内外层趋于均衡。加大腌制用盐量能够促进浅层肌肉水分活度快速下降,但不利于加工后期水分活度的均衡分布;皮下脂肪厚度增加会延缓内外层肌肉水分活度的下降速度和均衡速度,经过腌制过程后其影响变小。原料腿重量越大,肌肉水分活度越高,加工后期尤其明显。加工结束时所有火腿各部位肌肉水分活度都在0.88以下,表现出良好的贮藏安全性。【结论】火腿各加工阶段水分活度受原料腿重量、皮下脂肪厚度和腌制用盐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4种有机酸、pH、SO2以及金属离子Cu、Fe对荔枝酒贮藏期间非酶氧化褐变的影响.【方法】在模拟荔枝酒体系加速褐变条件下,研究酚类物质儿茶素的变化.【结果和结论】在模拟荔枝酒体系中,酒石酸和金属离子能够加剧非酶褐变的反应过程,其中Fe3+与模拟酒的褐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Y=0.179 X-0.009 X2,R2=0.990.SO2添加量在40 mg/L以上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非酶褐变的发生,而当pH在3.2~4.0时,调整pH对抑制或延缓褐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采后荔枝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天然抗褐变剂半胱氨酸和异抗坏血酸处理对果皮褐变、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1%半胱氨酸(AC)和1%异抗坏血酸(IAA)的处理明显抑制了贮藏期间荔枝果皮褐变、病菌感染和果皮组织膜透性增加,降低了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表现出较低的膜脂过氧化水平;该处理还诱导了SOD、APX和CAT活性升高,有利于清除果皮中的H2O2和O2-,减缓膜脂过氧化。该结果说明0.1%AC+1%IAA处理诱导荔枝果皮抗氧化酶活性增高,减轻了膜脂过氧化和保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延缓了荔枝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果皮的褐变。  相似文献   

9.
草鱼的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耐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草鱼加工成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的可适性及其耐藏性。[方法]通过腌制、干燥、包装、速冻和冻藏将市售新鲜的草鱼加工成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研究冻藏过程中鱼体水分含量、盐分含量、系水力和其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擦干鱼体对照组,腌制、干燥后的试验组鱼体失水更慢,系水力下降较慢。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2组鱼体的感官品质均下降,但试验组鱼体的下降速度更慢。冻藏过程中,2组鱼体的盐分含量变化较小,但对照组鱼体的盐分含量有缓慢上升趋势。[结论]草鱼较适合制成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耐藏性较好,且在盐渍和干燥过程中增加了制品的风味,具有较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荔枝贮藏过程中果皮的电导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得出果皮细胞渗透率的变化是荔枝采后果皮褐变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高低并不是荔枝果皮颜色变化的决定因素.不同采后保鲜处理的荔枝,当果皮细胞渗透率大于30%时,荔枝果皮就发生大面积褐变.  相似文献   

11.
试验测定了不同方式贮藏后的红星、金冠、国光苹果在不同货架条件下呼吸强度、果肉硬度、失水率等指标的变化,并对保持货架品质的简易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方式对果实呼吸代谢的抑制在货架期间仍有后效作用;果实出库时的品质是决定能否保持良好货架品质的关键;在20℃的货架条件下,采用2.5或5kg容量的塑料薄膜小包装,对保持红星、金冠、国光苹果的果肉硬度及防止失水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择商品成熟期的桃(PrunuspersicaL.cv.Beijing24),采摘后分别用0、0.35、0.7、1.0mmol/L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溶液浸泡5min,在0℃的低温下贮藏28d,然后转到20℃下3d(模拟货架期)。货架期结束时,观察果实冷害和腐烂发生状况并计算果实冷害指数和腐烂指数,测定果实的硬度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mol/LSA处理对维持果实硬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腐烂指数和丙二醛含量,其他两种浓度的SA处理与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1mmol/LSA能够减轻桃果的冷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冷藏中期(14d)、冷藏结束时(28d)和货架期结束时,1mmol/LSA预处理的桃果肉的还原性抗坏血酸与氧化性抗坏血酸含量之比(AsA/DHAsA)分别比对照高39%,61%和55%。在冷藏中期(14d),还原性谷胱甘肽与氧化性谷胱甘肽含量之比(GSH/GSSG)比对照高68%。在贮藏和货架期结束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上述结果说明,水杨酸能减轻桃果由于冷贮发生的冷害与诱导提高抗氧化系统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活性有关,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可能是提高桃果实冷藏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对常温芒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聚乙烯薄膜和无包装等处理,对“海顿1号”芒果进行采后常温(相对湿度为50%,温度为25℃)贮藏保鲜,并对货架期问芒果的硬度、病害、烂果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SOD,PPO,POD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和聚乙烯薄膜处理的芒果在第12天达到呼吸高峰,呼吸高峰与CK相比推迟了6d,且第9天时,SOD含量为CK的1.75倍。同时,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和聚乙烯薄膜还能减少芒果病害、腐烂率与水分散失,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C含量,降低果皮中PPO和POD活性,有效抑制芒果贮藏期间果皮褐变的发生,阻止可溶性糖积累和可滴定酸降解,延缓芒果的后熟进程。其中,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比聚乙烯薄膜效果好,能更好地改善芒果在货架期的品质表现。  相似文献   

14.
荔枝常温贮藏技术及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采后处理技术对淮枝,糯米糍、桂味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在常温条件下的贮藏效果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桂味的耐藏性较淮枝和糯米糍好,采后使用保鲜剂处理,可以明显延长荔枝的贮藏藏,小盒包装较PE袋好,在空调环境中贮藏可延长荔枝的贮藏期,比较不同品种荔枝贮藏期的呼吸、多酚氧化酶活性,营养成分的变化表明,这些指标与果实的耐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南果梨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不同预熟度的果实在冷藏条件下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变化,以及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果实表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南果梨果实的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硬度的变化进程。用稀释一倍的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冷藏后南果梨在常温货架期间果皮的褐变。  相似文献   

16.
不同含水量对普洱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破坏性实验方法人为改变普洱茶中的含水量,并在贮藏过程的不同时间段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测定,研究贮藏过程中普洱茶(饼)的含水量对其品质的影响,分析贮藏过程中普洱茶品质的变化与其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量为26%以上的茶样在平均温度为15℃、平均湿度为65%的环境中贮藏60d时出现霉斑,其余较低含水量的茶样能够正常贮藏且无霉变;茶样含水量为11%时茶褐素含量增加值最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普洱茶中灰分、茶多酚的含量减小,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增加;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与茶样含水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两种1-MCP制剂对丰水梨的贮藏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然室温条件下两种1—MCP制剂(EthylBloc和Ancip)对丰水梨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处理都可以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维持果实贮藏期间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好果率,降低果实质量损失,使果实的风味和品质优于同期对照果实.两种处理都可以通过降低果实丙二醛(MDA)含量来延缓其衰老.其中EthylBloc处理贮藏效果较好,其果实货架期可比对照延长5d以上;Ancip处理果实的货架期比对照延长时间不超过5d.  相似文献   

18.
Broccoli was stored at 0, 10, or 20℃ after immersion in hot water (38 -52℃ ) for 10 or 30min. Yellowing of broccoli was significantly slowed and shelf lif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broccoli wastreated with hot water at 42 -46℃ and then stored at 10 or 20℃. Heat injury occurred when treatment washigher than 46℃ in some varieties. Broccoli lasted 2 -3 days longer when stored at 10℃ and 1 -2 days longerwhen stored at 20℃ after hot water treatment at 46℃.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treatment on shelflife after long time storage at 0℃. Weight loss was reduced by hot water treatment and the respiration behav-ior of the broccoli was also changed.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金鹏一号为试材,将大棚两侧通风口设置为3种不同的开张高度,研究了不同通风量栽培条件下对于春茬番茄货架期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两侧通风口高度设置为0.7 m相比于高度设置为1.5 m和0.1 m贮藏初期Vc含量上升明显,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呼吸速率低,果实货架期分别延长4 d和6 d;相对来说,通风口高度为0.7 m时果实货架品质中硬度、可滴定酸及货架期时间等指标优于其他两个处理,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其他两个处理,高度为1.5m则表现相反。  相似文献   

20.
采后荔枝冰温贮藏的适宜参数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测定中国8个主栽荔枝品种和泰国荔枝果实的结冰点和过冷点,确定了荔枝冰温贮藏的适宜条件,并研究了荔枝果实在冰温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荔枝果实的结冰点在-2.14~-2.87℃之间,结冰点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环境冻结温度有关,而与果实大小、成熟期、果型关系不大。荔枝果实经过护色处理后,可将荔枝果实冰温贮藏的适宜温度确定为-1.0℃。冰温贮藏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率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花色素苷酶活性,延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损失和果皮褐变,果实可保鲜6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