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温度对辣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辣木(M.oleifera Lam.)种子和幼苗对不同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设置15、20、25、30、35、40℃等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辣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木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辣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一定程度的高温和低温胁迫会使辣木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发芽指标以及幼苗的苗高、茎粗、根长、鲜质量增量、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显著下降。高、低温胁迫还会使辣木幼苗叶片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SOD活性、POD活性显著增加,使叶绿素相对含量、φ_(Po_、RC/ABS、P_(TR)、P_(ET)、PI_(ABS)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喷施叶面肥对棚栽辣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焱 《云南热作科技》2011,(3):25-27,41
比较施用叶面肥对大棚基质栽培辣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叶面肥与对照相比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辣木生长,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鲜叶产量,其中千叶液肥1号+2号600倍液处理比对照增产41.11%,显著地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其他处理的效果依次为千叶液肥1号600倍液,大肥宝600倍液,狮马叶翠1 000倍液,一遍绿750倍液。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口地区在生产上辣木育苗过程中出苗率过低的问题,采取不同种子处理措施及基质处理方法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和1%多菌灵溶液的出苗率低于直接用冷水浸泡种子,不同药剂对幼苗的生长状况影响差异不显著;纯河沙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幼苗在沙床上的长势最好,株高与茎围均优于其它基质。研究结果对辣木的播种育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茶北移"超越北纬38°是我国茶叶科研人员多年的夙愿.20多年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功地将茶树引种到山东省境内,最北达到了北纬37°多的青岛、荣城一带,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使"南方之嘉木"在我国更北的地方落户,使北方广大山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河北省农科院于1997年正式立项,进行茶树引种研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吴洵等众多专家的关怀和技术指导下,历时5年,于2001年7月14日顺利通过专家的技术鉴定,认为该项试验的初步成功,使我国的茶树栽培北限又向北推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北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新思路.2002年试制样茶2.5kg,先后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样品测定分析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分析,氨基酸含量特高,风味富有特色,感官品质优良.现将研究的初步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揭示麻楝种源间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7个国家22个地理种源麻楝2.5年生造林幼树为材料,利用LI-6400光合作用仪于秋季初期对麻楝的光台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麻楝的光饱和点为1 000μmol/(m2·s);在同一生境条件麻楝种源间生长差异显著;在生长速率方面,泰国TH2的高生长速率和直径生长速率均显著大于其他种源;平均净光合速率为15.55μmol/(m2·s),变幅为7.5~24.1μmol/(m2·s),CN1最大,VN3最小;平均气孔导度为0.25 H2O/(m2·s),变幅为0.13~0.36 H2O/(m2·s),TH2最大,VN3最小;胞间CO2浓度的平均值为228.72μmol/mol,变幅为177.2~294.9μmol/mol,VN3胞间CO2浓度最高,CN1最低;蒸腾速率的平均值为5.25 mol H2O/(m2·s),变幅为2.1~8.6 mol H2O/(m2·s),MM1蒸腾速率显著大于其他种源,而VN3蒸腾速率最弱;TH4 WUE最高达到6.96μmol/mol,LK1最小仅为2.11μmol/mol。根据不同种源麻楝生长和光合参数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可将22个麻楝种源分为3个集群,其中第1集群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设施农业的涵义,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基本栽培类型,以海南大棚西瓜生产和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例,详细介绍了这2种主要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辣木的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木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探讨不同取材部位、预处理方式和酶解时间对辣木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辣木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辣木新枝茎尖为最佳取材部位,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2 h,再用4%纤维素酶和5%果胶酶混合物酶解4 h,制片所得染色体效果最佳。核型分析表明,辣木染色体属于小染色体,有28条,核型公式为2n=2x=2n=28m,属于1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60.29%,核型对称程度较高,这表明辣木在进化中可能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8.
亚麻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及光合特性与原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丽珍 《中国麻作》1998,20(2):17-19
本文对9个纤维亚麻栽培品种的研究表明,其之间在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叶面积指数,单株干重与净光合生产率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9275、0.55494;光合势和净光合生产率随生育进程而变化,反映出不同品种的固有特性,它们与原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是0.3452、0.5462.可以认为,净光合生产率可做为选择高产品种的指标;在栽培实践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来提高群体的净光合生产率也很  相似文献   

9.
低温弱光对棉花幼苗生长及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北疆棉区主栽的棉花品种新陆早13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对棉花幼苗生长及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使棉花的主茎高度和叶长、叶宽相对扩展速度减缓,棉花叶片的SPAD值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棉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但棉花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性状指数PI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睡莲观赏价值高,为世界性的著名水生花卉,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被誉为池塘调色板,在园林水景营造、水体净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微型睡莲体型较小,适合家庭种植观赏,米奴塔睡莲(Nymphaea minuta)是具有代表性的微型睡莲,是培育微型睡莲新品种的优良育种材料.为了推动微型睡莲在家庭园艺的应用,了解微型睡莲对光照的需...  相似文献   

11.
辣木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木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耐受干旱和霜冻等恶劣天气,具有较强的生长抗逆性。辣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植物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等生理功效,极具开发潜能。目前,辣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辣木叶和辣木籽,其加工也主要通过添加辣木叶粉或辣木籽油等作为营养补充剂制备产品。本文主要综述了辣木各部位的营养价值、提取物的生理功效以及在食品和日化产品行业的加工现状,为辣木加工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思路,为辣木的深层次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推动辣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辣木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功能经济树种。近年来,因市场需求旺盛,资源短缺,促使辣木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辣木组培外植体的选择、增殖培养、瓶内生根以及炼苗移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辣木的组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植区域的生产状况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综合考虑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指示植物等因素,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依洛瓦底江和南盘江等水系的低热河谷区。这为云南省辣木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辣木种质资源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32份辣木种质资源叶片的N、P、K、Ca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辣木叶片中N元素含量最高,其含量在3 600.53~5 093.73 mg/hg之间,其次是K元素含量,其含量在583.01~1 034.83 mg/hg之间。辣木种质资源成熟叶粉营养元素含量总体呈现N>K>P>Mg>Ca>Mn>Zn>Fe>Cu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e元素含量与N元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26,此外,Fe元素含量与除了P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含量均显著相关,而P元素含量与其他任何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利用N元素含量的差异,32份辣木种质资源被分成来自于非洲的A类群和来自于亚洲国家或地区的B类群。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辣木多糖的酶促提取工艺和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择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辣木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4种因素对辣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建立辣木多糖提取率(Y)与纤维素酶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液料比(X4)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18.6602+0.8134X1+0.7572X2–0.4312X3+0.6909X4–0.5181X12–0.4935X22–0.6277X42,该模型拟合度好,4个因素均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60%,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68 min,液料比52∶1,在此条件下辣木多糖提取率为19.83%,实际值与预测值一致。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辣木根、花、嫩叶、茎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根中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可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辣木多糖酶促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辣木多糖提取率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瑞丽辣木白粉病的病原种类,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选用5种低毒高效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通过田间观察和形态学方法鉴定病原,结果表明,瑞丽辣木白粉病病原为真菌界半知菌亚门粉孢霉属[Oidium Lk.ex Fr.]真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间隔7 d用药2次,防效达77.94%;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是防治瑞丽辣木白粉病的首选药剂,生产中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辣木叶为研究对象,考察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等脱水方式对辣木叶营养活性成分、抗 氧化活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均会引起辣木叶酚类物质、维生素 C、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 营养活性成分的损失,以及色泽的劣变和叶绿素的降解,并造成美拉德反应产物 5-羟甲基糠醛(5-hmf)的累积。然而, 通过真空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能有效避免辣木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不同的干燥方式各有利弊。其中冷冻干燥 能较好地保持辣木叶中的维生素 C、叶绿素,真空微波干燥能较好地减少酚类物质、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和抗氧化 活性的损失并减少 5-hmf 的累积。对于热风干燥,热风温度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显著,适宜的温度有助于γ-氨基丁酸、 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的保留。综合考虑干燥方式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及干燥效率,选择真空微波干燥 作为最适宜的辣木叶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