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文章从世界专利、核心专利、中国专利3个角度对苹果相关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进行系统分析,深入了解该领域技术研发状况,为技术创新驱动苹果产业发展振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Innography国际专利分析平台,从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布局、技术来源、竞争态势、主题分布、专利强度6个方面分析国内外苹果专利技术发展态势; 并分别对国际和中国的苹果核心专利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全球苹果领域相关技术研发进展迅速,中国、韩国、美国是世界最主要的专利布局地和技术来源地; 在核心专利方面,美国是技术关注度最高的区域; 而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中国占主导优势,其中大学和科研院所是中国最主要的技术研发力量,但中国专利的产业化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结论]中国在全球苹果相关技术研究领域影响力显著增强,但在专利价值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天然橡胶主产区在东南亚,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中国、印度、菲律宾、柬埔寨、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地区),可以占到世界天胶产量的90%以上。1产量2013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12 281千t,2014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12 115千t,2015年为12 314千t;预计2016年天然橡胶产量为12 180千t。2013-2015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6-2015年间被SCI-E收录的天然橡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5年天然橡胶SCI年发文量及引文量逐年上升。研究热点领域集中在高分子科学、材料学和化学、植物科学等学科,热点领域刊物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巴西的论文基金资助数量位居前列;该领域仅有5篇论文进入世界ESI前1%的高被引论文。综上,20年来天然橡胶主产国的研究能力日益加强,但在重要技术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4.
1 总体进口情况 在世界经济发展缓慢、 美国对中国出口乘用车和轻卡轮胎执行 "双反" 惩罚性高关税形势下, 2016年中国天然橡胶(含复合橡胶、 混合橡胶)进口总量仍然比2015年有所增长. 据中国海关统计, 税则号4001的天然橡胶进口量为250.1万t, 比2015年减少23.5万t, 减少8.6%; 税则号400280的混合橡胶进口量为181.8万t, 比2015年增加127.96万t,同比增长237.7%; 税则号为4005的复合橡胶进口量为15.94万t, 比上年减少85.15万t, 减少84.2%.复合橡胶进口量大幅度削减的原因是实施复合橡胶国家标准后, 下游工厂和贸易商转向进口对天然橡胶含量没明确规定的混合橡胶. 目前市场上的混合橡胶含天然橡胶97.5%以上, 复合橡胶含天然橡胶88%, 将复合橡胶、 混合橡胶算在天然橡胶进口量范畴, 2016年中国进口各类天然橡胶共447.86万t, 比2015年增加4.5%.  相似文献   

5.
1橡胶产业概况印度是世界第4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和消费国,第5大橡胶(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消费国。印度也是世界最大的再生胶加工国,第4大橡胶制品生产国。印度人均橡胶消费大约为0.9千克,而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2千克和14千克。2004~2005年印度的橡胶消费总量超过100万吨,天然橡胶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文章基于全球“海洋水产饲料”领域的专利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世界各区域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特征,揭示中国在“海洋水产饲料”领域实施技术创新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采用专利文献计量法分析了国际“海洋水产饲料”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布局趋势、专利竞争力、专利权人特征、专利技术发展特征等。[结果/结论]国际“海洋水产饲料”的专利技术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精细化、突破性的技术研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近10年中国大陆的专利技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中国专利布局及市场流入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而且存在专利的规模增长与质量提高不协调、专利维护及合作力度偏低、专利市场应用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应从深化政策引导支持、跟踪国际技术及市场动向、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专利质量提升等方面出发,不断推动“海洋水产饲料”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生物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的科学原理,利用世界天然橡胶生产的产量(1996~2005年),产品出口率(1960~2005年)及中国天然橡胶生产51年(1955~2005年)的原始资料,分7个项目建立回归方程(数学模型),排除政策、气候等未知因素的干扰,综合分析预测世界及中国天然橡胶产业未来10年的发展:①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平均以28.02万t/年的速度递增,2010年及2015年可分别递增到999.83万t和1139.95万t;②世界天然橡胶出口率每5年递减3.32%,从2005年的66%递减到2010年的63.53%和2015年的60.21%;③中国天然橡胶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23万hm~2以上,2010年及2015年的发展面积可分别超76.01万hm~2和82.14万hm~2;④中国天然橡胶的产量平均以1.19万t/年以上的速度递增,2010年及2015年可分别超过54.70万t和60.67万t,2015年有望突破70万t;⑤中国天然橡胶国内市场消费量平均每年递增14.3万t,2010年及2015年可分别达264.34万t和335.84万t。  相似文献   

8.
世界橡胶产量位于世界前十名国家为: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中国、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德国和韩国。其中,印度尼西亚、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韩国的橡胶供应量占世界橡胶总供应量的份额有所增加,2005年马来西亚橡胶供应量超过俄罗斯,而台湾、越南、斯里兰卡也有所提高。天然橡胶产量方面,2005年斯里兰卡的天然橡胶产量超过巴西和利比里亚,排名第八,前七名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排序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越南、中国、科特迪瓦。  相似文献   

9.
<正>1技术分类天然橡胶出口数量分析2009年中国技术分类天然橡胶(TSNR)出口数量为1 841 293 kg,2016年中国技术分类天然橡胶(TSNR)出口数量为9 482 832 kg;2014年出口数量最多,出口数量达11 493 562 kg,2015年出口数量最少,出口数量为857 631 kg。2009~2016年中国技术分类天然橡胶(TSNR)出口数量见表1。2技术分类天然橡胶出口金额分析2009年中国技术分类天然橡胶(TSNR)出口金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以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RV减速机为切入点,系统、深入地剖析技术研发现状,梳理技术发展脉络,透视中国在该领域技术创新的现状和不足.[方法/过程]采用对标研究方法,围绕中日RV减速机专利技术发展历程、中日专利技术竞争者分析、专利技术研发布局、高价值专利、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等方面,对中国和日本的RV减速机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专利大数据的油菜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油菜产业技术发展现状,采用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通过专利数据挖掘对油菜产业全球专利发展态势、主要国家、重点创新机构、主要IPC和技术热点、专利强度进行了分析,并用可视化的方法展示了该技术领域的创新状况。结果表明:全球油菜产业发展在经历技术萌芽期、技术成熟期后, 2013年后逐渐进入技术衰老阶段;中国大陆和台湾是美国、日本等国专利布局的重要目标市场;油菜产业关键技术主要集中于C12N、A01N、A61K等小类;中国的发明创新覆盖了大部分技术热点,但仍有部分热点领域覆盖度不足,美国专利强度遥遥领先,中国专利技术创新仍面临挑战。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油菜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专利的禾谷类作物种子技术创新分布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意义]当前,我国种业面临严峻挑战,探析种子技术创新分布结构的需求日益迫切。[方法/过程]本文基于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获取的专利数据,利用专利计量和专利地图等方法,对禾谷类作物种子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地域分布、技术研发热点与创新分布特征、创新机构竞争态势和核心专利布局等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禾谷类作物种子技术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基因工程技术是该领域内的"主导—成长型"技术,美国占据行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我国缺少位居全球前列的技术创新机构,核心技术能力距世界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国际种业和农化科技巨头纷纷在中国进行核心技术布局,我国在禾谷类作物种子技术领域面临着极大的市场压力和巨大的技术壁垒,急需建立相关的专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亟需探明当前粮食作物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专利创新布局和竞争态势。依据专利导向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框架,以核心专利数据(不包含中国港澳台地区)为基础,从整体环境、技术布局和机构竞争3个方面剖析了粮食作物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全球创新布局及竞争态势。结果表明,领域内技术创新活跃,中国核心专利量位居前列,但与美国相比有很大差距;北美、欧洲和中国是全球主要技术布局地,尤以美国最为集中,中国发明的专利主要布局在国内,全球竞争能力不足;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抗性技术和杂交技术等是领域热点技术;突变或遗传工程、改良基因型的方法是领域内“主导-成熟型”技术,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重点布局,我国在“新兴-成长型”技术领域具备相对优势;跨国种子公司的技术和市场竞争覆盖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技术布局主题广泛,因此,我国亟待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创新研发机构。上述结果为政府及科研部门制定该领域技术创新引导政策,以及开展前瞻性研发布局和优化竞争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技术发明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国农业技术专利总体状况进行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领域的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主要国家在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申请人类别分布及年度变化、专利技术领域分布及年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农业领域的技术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最近几年增长迅速,说明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程度加强;日本、美国、德国、瑞士、荷兰在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位列国外前5位,说明这5个国家比较重视我国市场;个人、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构成了农业技术的创新主体,个人专利申请数量与企业申请数量相差不大,科研机构的专利申请量稍少,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个人。[结论]该研究可我国政府决策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献的国内外水稻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利用文献数据库,客观地分析国内外水稻的发展动态,为国内外水稻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水稻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方法】基于Scopus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全球及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印度发表于1998—2009年的水稻文献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此期间水稻文献发文量居世界前20名中国前10名的核心作者、科研机构及文献累计引用篇次居前的文献。【结果】检索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在1998—2009年间发表的水稻文献42 307篇,及每篇文献的被引频次,每个国家、机构或作者的H指数。【结论】全球水稻研究论文的产出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水稻论文占全球总发文量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尤以中国的水稻发文量增加最为明显。水稻文献的质量在统计的5个国家中,以英美最好,日本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和印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日本、中国和美国的高产活跃作者最多;国际水稻研究所、中国的浙江大学、日本的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和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水稻研究论文影响力较大;水稻研究的热点是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6.
周群英 《农学学报》2020,10(3):76-82
为了解中国桉树产业的专利现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对中国桉树产业已申请的专利进行收集,并对专利的申请量、类型、申请人、地区分布和技术领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桉树产业专利申请始于1986年,2007年之前发展缓慢。自2008年起,申请量呈增加趋势,在2016年达到峰值,达139件。类型以发明专利为主,所占比例达88.65%;企业是专利的主要申请人,所占比例达40.95%;广西的专利申请量最多,所占比例达45.53%;有效专利以云南国润香料制造有限公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的数量最多,均为9件;专利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木材加工、肥料等方面。当前中国桉树产业的专利仍处于技术发展阶段,多数专利属于第一代商品,可以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马来西亚是重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家层面专利信息对比分析具有宏观科技情报意义,能为国家制定相关科技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通过IPC统计与关键词提取解读了马来西亚和中国在对方国家注册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对比分析了注册时间线变化、专利权人类型、引用来源国,再基于IPC共现网络与专利引文类型对两...  相似文献   

18.
为明晰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创新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农用航空植保技术专利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分析工具,从专利申请量、专利结构、专利权人分布、技术关键和核心专利等角度对相关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研究。分析表明,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迅速,2009—2013年,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达96.5%;专利类别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为主,实用新型占比66%,发明占比31%,企业和科研院所构成该领域创新主体,技术研发重点集中于B64D和B64C等国际专利分类(IPC)小类,现阶段尚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专利。应规避专利较集中的技术,防止重复研究,重点提高专利质量,加强专利全球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